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839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50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回答6~8题。

6.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7.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8.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

9.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孟子认为: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11.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

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1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

“是可忍,孰不可忍!

”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13.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

1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7.“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

18.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9.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

①“政在得民”②“民贵为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史实说明了(  )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

22.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B.乙生说:

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C.丙生说:

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D.丁生说:

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

2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张的社会改革都强调()

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2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

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

26.“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27.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

“(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

”请问这位古人是

A.李贽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2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29.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

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30.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31.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32.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33.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

34.)史学家张岱年称: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天的意志

35.“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

”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36.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7.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38.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发明本心

39.朱熹说:

“……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40.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42.)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催幡动!

”乙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有幡动!

”。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43.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A.仁政思想B.伦理道德C.性恶论D.唯物思想

44.)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45.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

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A.道学B.佛学C.理学D.史学

46.)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

47.《明夷待访录》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48.黄宗羲认为: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

49.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代表作《国富论》中他阐明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性,以下与他的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0.)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