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269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阅读要点指津Word下载.docx

又如《理想的阶梯》所采用的马克思、诺贝尔、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伽利略、布鲁诺、高尔基、华罗庚、开普勒、道尔顿和爱因斯坦的具体事例),而概括表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被忽略(如《纪念白求恩》中提到的“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

道理论据的辨别难度则大一些。

一般来说,名人名言之类的道理论据,容易辨别,而如果是作者自己在文章中做的道理分析,则较难辨别。

但也可以这么看:

如果把文中的论点、事实论据、过渡成分之类的删去,剩下的大概就是道理论据了。

写作时,有的议论文以事实论据为主,有的议论文则以道理论据为主,但更多的议论文则是二者并用,这就是人们习惯说的“摆事实,讲道理”。

【阅读要点三】

光有论点和论据,还不能成其为议论文,必须还要有论证。

所谓论证,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简言之,它要解决的是“怎样证明论点”的问题。

论证的方法很多,如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含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比喻论证(喻证法)、正反对比论证等。

一篇议论文中,往往不止用一种论证方法,分析的时候要注意。

如今中考的趋势是淡化对概念的考察,即不考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但对概念的掌握有助于我们读好写好议论文。

引用名人名言讲道理,具有权威性,醒目,突出,但最好能注明是谁说的。

这是一种完整的引用格式,也显示严谨的治学态度。

比如:

1.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3.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

“不怀疑不能真理。

比喻论证范例:

1.人的每一句话都像盆里的水,一旦泼出去,就永远收不回来了。

2.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3.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粗糙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谈读书》)

4.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肖伯纳)

5.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6.徐志摩曾向别人讲过清末外务部辜鸿铭关于一夫多妻的比喻:

“丈夫如同茶壶,老婆等于茶杯。

一把茶壶可以配几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陆小曼怕徐志摩再和别人恋爱,就对他说:

“志摩,你可不能拿辜老的茶壶比喻做借口而多置茶杯。

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的牙刷;

茶壶可以公用,牙刷可不行。

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8.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9.世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座落在最荒芜的莽原,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林中。

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

10.失败对于强者是逗号,对于弱者是句号。

11.困难好比音符,强者把它奏成凯歌,弱者把它谱成哀曲。

12.友情是花,坦诚是水。

没有水花会枯萎,没有坦诚友情会变得虚伪。

(一同学提供)

13.朋友,请勿再认死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最无味,曲线最长但最优美。

总走直线无异于“急于投胎”。

14.青春不是港湾,只让你去停留;

青春是大海,需要你去远航。

15.懒惰像铁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

(富兰克林)

16.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比喻论证的好处:

语言上生动形象证明了……,思想内容上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掌握这种答题的基本套路和格式规范才不至于无谓失分。

【阅读要点四】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记叙文大多采用时间顺序(具体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说明文则离不开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而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解决问题(怎么样)(结论)”。

具体点说,又分三大类:

“纵式”(递进式),即逐层深入的结构形式,如《怀疑与学问》,开头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然后从积极方面论述——“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横式”(并列式),即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行的,如《谈骨气》,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并列的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像《谈骨气》《理想的阶梯》这类文章采用的并列式的板块结构特别容易模仿,希同学们多多借鉴)。

对照式,就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

另外,按表达方式来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还呈现出“先叙后议”或“议——叙——议”的结构样式。

读议论文时,注意多分析一下结构特点,弄明白文章各段落层次的内在联系,看看别人是怎样衔接过渡的,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也会对自己写议论文时的谋篇布局有帮助。

【阅读要点五】

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

立论和驳论,并不是截然分离的。

往往是立论中有驳论,驳论中又含有立论,只是看哪种为主就是了。

驳论文可参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枫桥夜泊>

新解质疑》《“废名论”存疑》《真“重理”就不该“轻文”》等文。

驳论,可以批驳对方的论点,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论据,还可以批驳对方的论证。

以《“友邦惊诧”论》为例,它的正文部分批驳对方的论点,而附记部分则是批驳对方的论据。

写驳论文还要注意对象的不同,对敌人与对自己人应当有所区别。

此外,分析问题宜全面辩证,不宜太武断绝对。

比如有篇文章在论证了“有钱并不就是幸福”之后指出: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钱都是不幸福的。

一般来说,钱多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舒适些,丰富些,但是幸福绝不能单纯地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

”这就不是片面而是比较全面分析问题了。

【阅读要点六】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严密鲜明,逻辑性强。

也有些思想漫谈、杂感一类的文章,语言还讲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

这是议论文阅读考查中的重点难点。

议论性语言的准确严密逻辑性强表现在准确地使用概念,恰当地使用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使语言严密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议论性语言的鲜明表现在态度明确正确,不模棱两可。

例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文中连用两个“极端”,准确地阐释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内涵实质。

去掉这两上“极端”,就体现不出他对工作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热忱的程度。

例2.“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用“比较”二字,加以限制,措词严谨。

例3.“我们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原则,支持公道……”句中用“积极”“坚决”来表明鲜明的立场,为何用“支持公道”而不用“主持”?

用“主持”,有以我为中心的味道,这不符合我们不称霸的外交原则。

例4.“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句中“仔细”体现了认真的态度;

“似乎”表明还没有确切的证据,留有余地;

“几点”表明值得思考的地方还不少。

例5.“果真如此的话,听到钟声才匆匆离去,根本是来不及的。

”“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内的时钟发出的。

”句中的“根本是”“一定是”语气肯定,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例6.“所谓不定时法则,简单来说,是指将日出到日落的白天时间……”句中“简单来说”化繁为简,一目了然。

例7.“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微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对白求恩用“精益求精”、“高明”等褒义词,表明作者肯定赞扬的态度,而对另一种人用“见异思迁”、“鄙薄”等贬义词,表明作者否定、批评的态度。

感情色彩鲜明,态度非常明确。

议论性语言还要求概括简洁,表现在叙述事实时不求细致,较为笼统,语言非常简练扼要。

例8.《谈骨气》中用了文天祥、闻一多、古代穷人三个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都是使用概括的语言,不像描述性语言那样细致详尽。

特别是结尾一段,用“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十二个字来高度概括我们无产阶级“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英雄气概,语言扼要简练,铿锵有力。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记叙文中的记叙与议论文的记叙的差别。

(一)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要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来食!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

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选自《谈骨气》)

(二)齐国发生了大饥荒。

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来。

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着汤,向这个饥饿的人吆喝道:

“喂!

快来吃吧!

”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说:

“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落到这个地步。

”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通过比较发现,课文

(一)中的记叙比较简明概括,

(二)中的记叙比较生动具体(注意划横线的地方)。

课文中记叙后有议论,议论了接受施舍带来的后果。

由此看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都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

而记叙文则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的记叙来使读者受教育,需要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必须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这些都是议论中的记叙不必要做到的。

2002年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课外议论文阅读”(10分)

①一位知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名我国留德高材生,毕业后在德国四处求职,

可是他拜访了很多大公司都被拒绝,就是小公司也是大门紧闭。

气急败坏的他最后才得知,原来是他居然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这在严肃的德国人看来,大概那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②我当初听见这件事,只是想这位留学生不该贪小便宜,以至因小失大。

直到最近,不断听人说起,国际经济就是信誉经济,似乎才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把逃票的小事看得那么重要——一个人在三毛、两角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你还能指望在别的事情上可以信赖他吗?

③一个人的信誉、人格当然要靠自觉去做,但如果全凭自觉,怕是就很难人人都自觉,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放纵,而放纵的结果是“卑都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真正自觉的人只能越来越吃亏。

一味强调自觉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不成熟,还太软弱。

④还听人说过,在新加坡机场看见一个旅客拿着机票没有登上飞机,因为有证据表明,他借阅的图书还没归还图书馆。

而那些曾经在新加坡有过劣迹的,他就别想再踏上那片国土,因为他从前的行径都已经记录在案,有关部门随时都可以查到。

⑤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档案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

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公司才好聘用你……。

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

⑥如果你不讲信誉呢?

只要你敢欠钱不还,或者你敢乘车逃票、偷税漏税、化公为私,总之,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讲信誉,你就会上了没有信誉者的黑名单,你就会失去许许多多的机会,银行当然就不可能再借钱给你,哪家公司都不愿雇用你……,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

12、第⑤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

(用概括的语言回答)(2分)

参考:

2分。

一个成熟有力量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建立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可信度的档案。

(如果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只给l分)

13、请根据上下文,谈谈第④段所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分)

证明只靠公民自觉不行,还应建立具有可信度的档案约束他们。

(如果答“不讲信誉的人就会吃亏”或“信誉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给l分)

14、请你模仿“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这句话,再写两个句子。

(4分)

例句:

信誉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桥梁。

4分。

信誉就是你成就事业的奠基石,信誉就是你开启情感的金钥匙。

(要求使用与例句相同的结构形式和修辞手法,没有语病即可给分。

15、你对文中“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讲信誉……,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这种观点是否认同?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认同。

在文明社会,每个人必须守信,否则就难以立足。

或:

不认同。

这种要求过高,应该给初犯错误的人改过的机会。

(言之成理即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2009年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课外议论文阅读”(9分)

伟大的力量

①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②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

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

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③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

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

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

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

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④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

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

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

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

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⑤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⑥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

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⑦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

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

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作者:

冯仑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

9.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分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寻找好的合作伙伴。

(或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一是时间,二是跟谁一起做。

) 

10.第⑹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它有什么作用?

2分对比论证。

(1分)强调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成就伟大中的作用。

(1分)

11.请分析第⑺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

(或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大意相近即可。

只解释“错误”的本义,不给分。

12.“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

(3分)

示例:

如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间地头,培育出“超级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分)最初,在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就是这种看似“愚蠢”的坚持,最终成就了“聪明”,成就了伟大。

(2分)(答历史典故如“卧薪尝胆”,外国名人事迹如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均可。

2007年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课外议论文阅读”(10分)

也谈人生的意义

(1)这几年我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是:

人生的意义何在?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为了什么?

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这个答案就是:

“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2)什么是享受人生?

我的意思是:

我们追求人生快乐总量极大化,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享受极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乐总量极大化。

这儿所说的享受不光是物质的,还要包括精神的、主观的满足感。

它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现在,不顾将来;

而是既顾现在,更顾将来。

人们要追求健康长寿,因为长寿的人活得长,当然得到的快乐可能更多。

要远离有害的环境和物质,这些食物会减少你的快乐。

行动要考虑后果,贪图一时的痛快,可能遗患无穷。

(3)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为什么?

人生一世顺利不顺利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更多地取决于环境,或者说取决于别人。

如果别人处处跟你捣乱,你就过得很不顺利。

别人希望日子过得快乐一点,大家就应干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孔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

”如果大家都懂得帮助别人快乐,我们就有了一个创造快乐的环境,大家都比较容易实现快乐总量极大化的目标。

所以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4)懂得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

这是我发现的至理名言。

1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画线部分属于哪种论据?

14.请用文章第

(2)段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15.“帮助别人享受既是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自己。

这一点儿也不矛盾”。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2008年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课外议论文阅读”(10分)

做人要有立体感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

“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

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

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

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

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

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

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

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

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

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

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0.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1.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2.请说说第

(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

(一)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

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

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的人是一本抒情诗,()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

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

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

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

他们都忘记了:

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

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

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

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