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553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关与社交礼仪知识范本Word文档格式.docx

(1)中式男礼服,即中山装,配黑皮鞋。

(2)西式男礼服。

分日间礼服和晚礼服两种,日落后是穿着晚礼服的时间。

a.晨礼服,是白天穿着的正式礼服,适合参加各种典礼。

b.小礼服,又称无尾礼服,也称便礼服,是晚间集会最常用的礼服,是晚上六点以后穿用的服装。

c.大礼服,也称燕尾服。

戴白手套,是晚间最为正式的礼服,用于隆重庄严的场合。

★女士礼服:

(1)中式女礼服,最常用的为旗袍,开衩不宜太高,以到膝关节上方1-2寸为最佳,旗袍的长度最好是长至脚面,配穿高跟鞋或半高跟鞋或布鞋或绣花鞋。

(2)西式女礼服。

a.常礼服,也称晨礼服,白天穿着。

b.小礼服,也称小晚礼服,适合于晚上六点钟以后举行的宴会等时穿着。

c.大礼服,也称大晚礼服,是一种最正式的礼服,适用于在晚间的最正式的各种活动,如官方举行的正式宴会、酒会。

5.服装穿着原则(P41)

★1.适体性原则。

(适合年龄、适合形体、适合职业)。

2.TPO原则(T表示时间,P表示地点,O表示目的)

女士的着装不能“薄、透、露”。

6.服装色彩的选择(P44)

(1)根据休型选配:

体胖者以冷色调收缩色为主;

体瘦者以暖色扩张色为主;

体型高大者宜穿深色、单色、柔和色服装,上下装形成对比色为佳,不宜穿色彩鲜艳、亮度太大的服装;

体型矮小者以上下装色调一致或相近,浅色为佳。

(2)根据肤色选配:

所选配的服装色彩,不要与肤色同色或近色,力求反差,且反差越大越好。

皮肤色调较深、较黑的人,宜选用蓝、绿、玫瑰红、米色、银灰、浅灰色等浅色调的颜色;

肤色发黄的人,宜选用红、橙色为基调的颜色;

肤色发红的人,应配用稍冷或浅色的服装,不宜使用浅绿色和蓝绿色;

肤色较白者,深浅皆宜;

面色苍白者宜选偏浅的暖色调,如淡粉色、奶油色,忌穿紫红色和绿色。

7.西装套裙的穿着(P52)

(1)要合身得体。

不准许露臂、背、腰、腹,不“准捉襟见肘”。

(2)衣扣要到位。

上衣的扣子全部扣好。

(3)内衣不可外现。

内穿款式及领口适宜、不透明的衬衫。

(4)注意配穿衬裙。

(5)不可自由搭配。

西装套裙应是西装上衣与半截裙的搭配组合,不可以将“黑色皮裙”与西装上衣配搭。

在国外,“黑色皮裙”是“街头女郎”的工作服。

(6)讲究鞋袜配套。

西装套裙,宜穿黑色或白色无袢的高跟或半高跟的皮鞋。

8.西装礼仪(P47—50)

★男士西装的款式分为欧式、美式、英式三大流派。

欧式多为双排扣,美式多为单排扣。

套装有两件套和三件套之分。

两件套指的是用同色、同料裁制的,相互配套的西装上衣和裤子;

三件套指的是在两件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件同色、同料的背心。

在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效果最好的衬衣是白色和纯色。

衬衣领口应比西装领子高出1厘米左右,袖子应比西装长出2厘米左右。

硬领衬衣必须扎进西裤的腰内,软领衬衫可不扎。

衬衣必须将袖口的扣子扣起,系领带必须将领口和袖子的扣子扣好,不能挽起袖子。

各类T恤衫、圆领衫、“V”形软领衬衫等都不能系领带,衬衣与西装外套之间穿背心或羊毛衫等,领带要放在这些衣服里面。

如用领带夹,应在衬衣的第四与第五纽扣之间。

穿双排扣西装时,必须系结领带。

穿双排扣西装,所以的纽扣都应扣好。

穿单排扣西装,纽扣无须全扣,也可以不扣。

两粒扣的只需扣上面一粒,三粒扣的,只需扣中间一粒。

裤缝必须挺直。

要配穿皮鞋,皮鞋的颜色应与西装的颜色相配套,深于或近于西装的颜色。

西装袜略深一些,白色的运动袜、半透明的丝袜、带有花式的锦纶袜等,都与西装不般配。

穿西服有五戒:

(1)戒袖口商标不除

(2)戒衣袋里乱放东西(3)戒内穿多件羊毛衫(4)戒不打领带时依然系着衬衫的领口。

穿单件西服上衣不打领带休闲时,内穿的衬衫领扣应当不系。

(5)戒衬衫之内穿着高领内衣。

9.胸花的佩戴、耳环的佩戴(P55——58)

★胸花的佩戴(P55)

胸花应考虑脸形、年龄、场合和服饰的整体效果。

长脸形者宜选用圆形或弧度较多的胸花,圆脸形者不宜。

青年人宜选用小型精致的胸花;

老年女性宜佩戴深色的、造型传统、做工精细的胸花。

喜庆场合宜佩戴艳丽的胸花;

追悼会等丧葬场合只能戴白花;

出席正规社交场合,宜选配较大型的胸花。

与服饰的整体色调相协调,采用对比手段,“素中带艳”、“艳中带素”。

耳环的佩戴(P57—58)

(1)与脸形相协调。

圆形脸的女性宜佩戴长方形、叶形、“之”字形等各种款式的长耳环及有坠耳环,不宜戴纽扣形或圆圈形等使脸部变得更圆的耳环。

瓜子脸适合佩戴各种造型的耳环。

方脸形的女性应选择精致细巧、造型柔和的中小型耳环,宜戴富有卷曲线条或圆形、纽扣形、螺丝形耳环。

三角形脸的女性宜佩戴星点状的贴耳式耳环。

(2)与脖子及肤色相协调。

脖子长的女性不宜戴小长坠子的耳环,耳朵纤细瘦小的人应戴小巧玲珑的耳环。

肤色偏黑的女性宜选用色调柔和的白色、浅蓝、天蓝、粉红色耳环,以银色耳环最佳;

肤色白皙的女性,适合戴淡红色、暗红、绿红、翡翠绿等色彩鲜艳的耳环;

肤色黄者,宜戴白色或铜色耳环较合适。

金色耳环适合各种肤色的女性。

(3)与服装相协调。

耳环必须同整体服饰协调一致,服装色调鲜艳的,选配的耳环应色泽淡雅或同色调。

(4)与所处场合相协调。

正规的社交场合应选用高档的耳环。

10.戒指佩戴的含义(P57)

★在西方,将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无偶或求婚;

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意中人并在热恋中;

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

戴在小指表示奉行我独身主义;

大拇指不戴戒指。

11.交谈的礼貌举止(62—66)

★1.目光神态自然。

在交谈时,目光和神态应在注视对方与不注视对方之间交替。

在与人交谈中,目光、神态的运用应注意:

(1)听者应平视对方。

(2)不亲密的交往对象之间,不能上下打量对方。

(3)异性之间不能用目光相互盯视。

(4)倾听别人谈话,不能闭上眼睛。

(5)面带喜色,但也要注意场合和分寸。

(6)要注意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注视习俗上的差异,如美国人避免对视,瑞典人以对视为佳。

2.体态倾度适宜。

后倾10°

以上,前倾20°

左右,侧倾小于10°

3.手势动作正确。

不能用双手抱住头部,也不能双手合拢抱着自己的后脑,不能用手指点对方的面部,或用手指敲打桌面,不要抓耳挠腮,频频用手理头发。

4.嘴部表现礼貌。

可紧闭双唇。

在正常交谈中,噘起双唇、努努嘴、撇撇嘴都是不礼貌的,不能边咀嚼食物边说话,不能唾沫四溅,不能打哈欠。

5.交谈距离合适。

西方人比东方人需要更大的距离;

社会地位差异较大的比社会地位相近的需要有更大的距离。

6.讲究问话技巧。

提问需要贴切,要符合被问人的年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征、语言环境。

问话要有技术:

(1)忌提明知对方不能或不愿作答的问题。

(2)有对方较适用的“交际传媒”提问,切不可故作高深、卖弄学识。

(3)适当运用幽默语。

(4)力避发问引起对方的“对抗性选择”或拂袖而去。

7.注意谈话避讳。

(1)内容避讳a避讳谈及他人隐私;

b避讳议论不在场的第三人;

c避讳议论对方的伤心事或缺陷;

d避讳对特定对象问及不该问的问题。

(2)言辞避讳。

a避讳措辞难懂;

b避讳使用不文雅的字眼;

(3)举止避讳。

a打断他人话语;

b开玩笑没有分寸,如:

男女无别、长幼无序、以缺陷、短处为玩笑对象、不分场合;

c举止轻浮。

(4)自身形象避讳。

A自吹自擂;

b抱怨不断;

c沉默寡言;

d轻率结论;

e喜欢“犟嘴”。

作为听话者的反应有两种:

(1)基本反应:

“嗅”、“嗯”、“唔”、“是吗”等;

(2)积极反应:

“是”、“对”、“你说得没错”、“我也有同感”等。

12.演讲礼仪(P70—73)

★演讲成功的三要素:

1.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2.要熟悉了解你的听众。

3.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鼓动性。

(听众欢迎的开头方式:

开门见山式、设问祈使式)(听从欢迎的结尾方式:

总结全篇式、号召式)

成功演讲前的准备:

1.增强自信;

2.善用体语;

3.精心准备;

4.简洁精练。

演讲过程中的礼仪:

颔首微笑致意,稳健走到讲坛前,面对听众行举手礼,注目礼,鞠一躬,目光环视听众。

演讲中常见的手势:

(1)食指直伸,其余手指内屈,用在涉及某个话题、对象和物件时,提醒听众注意时用的。

(2)手指向上,拇指力张,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微屈呈现自然状态,表示欢欣、请求、许诺或谦逊。

(3)开始呈现精神抓据状态,然后五指分开向外展开,呈现一个五指分开又绷直的手掌,是干脆、有力、大方的手势,可以强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

(4)手掌附于前额部,与脸部表情配合,表现痛苦、慎思或自责自省的状貌,是自叙性演讲常用的。

(5)双掌合抱,高举者是祈祷、感激的示意。

(6)手掌向外伸展,与小臂成一定角度,随着手腕的变化,表示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7)紧握拳头,表示层愤怒、决断、警告等强烈情感。

(8)肩部以上的手势动作表示理解、拼搏、张扬、向上的内容和情感。

13.握手的顺序、时间(P86—88)

★握手原则:

尊者居前,即地位高的人先伸手。

上下级握手,上级先伸手;

长幼握手同,年长者先伸手;

男女握手,女士先伸手;

宾主握手(见面时)主人先伸手,(告辞时)客人先伸手。

握手的时间在3秒左右,以握上一两下为宜。

握力以2千克为合适。

用右手与人握手。

14.握手的类别及注意事项(P87)

★三种标准的握手方式:

(1)平等式握手(单手握)适用于初次见面或交往不深的人相握。

(2)手扣手式握手(政治家的握手),不适于初次见面的人。

(3)双握式握手,只在情投意合和感情极为密切的人之间进行。

三种非标准的握手方式:

(1)木棍式握手。

(2)抓指尖式握手。

(3)伸手式握手。

注意事项

(1)站立着握手。

(2)握手时手要干净,但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

(3)同性间握手,应虎口相握;

男性同女性握手时,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切忌采用双握式握手。

(4)不要戴手套与人握手。

女士戴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是允许的。

(5)不要用左手与人握手。

(6)不要戴墨镜与人握手。

(7)众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相握。

(8)不要在与人握完手后立即用手帕物揩拭自己的手。

15.正式邀请的形式(P97)

★正式邀请有请柬邀请、书信邀请、传真邀请、电报邀请、便条邀请等具体形式。

档次最高,最为各界人士所常用的是请柬邀请。

请柬封面通常采用红色,并标有“请柬”两字。

请束内侧不可用黄色与黑色,亲笔书写正文时,应采用钢笔或毛笔,黑色或蓝色的墨水或墨汁。

16.请柬发出的时间(P98)

★请柬一般提前1—2周发出。

17.答复邀请的时间(P98)

★接到书面邀约之后三天之内回复。

18.舞会礼仪(P112—114)

★穿格调高雅的礼服、时装、民族服装。

男士穿西服,穿传统的白色领结和大燕尾服。

女士的装束是长款的,不允许穿裤子,多穿白色衣裙。

穿无袖或无肩带的女裙的女士,可以戴长手套,但开始跳舞时,应当脱掉手套。

不允许戴帽子、墨镜,或者穿拖鞋、凉鞋、旅游鞋,不吸烟,不高声谈笑,不随意喧哗。

邀舞的礼节:

由男士主动去邀请女士共舞,男士自带女伴去跳舞,只有在她接受别的男士的邀舞之后,才可以去邀请别的女士跳舞。

如果被邀女士的丈夫或父母在场,要得到同意,方可邀请女士跳舞,舞曲结束时,要把女士送到座位旁或送回其家人身边并致谢。

两个女性可以同舞,但两个男性却不可以同舞。

女性邀请男伴,男伴一般不得拒绝。

拒舞的礼节:

女士不应拒绝男士的邀请。

当女士拒绝一位男士的邀请后,如果这位男士再次前来邀请,女士不应再次拒绝。

如果女士已经接受某位男士的邀请,对再次来邀请者应应表示歉意,可告诉他下一曲再与之共舞。

如果两位男士同时邀请一位女士跳舞,最礼貌的做法是同时拒绝两位邀请者。

女士一旦拒绝某位男士的邀请,这曲舞就不要再接受另一位男士的邀请。

别人前来邀请时,都应促成自己的舞伴接受对方的邀请。

私人舞会上,男士必须同他带来的女士跳第一支和最后一支舞曲,跳舞时,双方面带微笑,神态自若轻盈。

第一支舞曲,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第二支舞曲由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宾共舞。

19.吊、唁的含义(P116)

★上香和鞠躬两个动作,称作“吊”;

丧仪完毕应向家属表示哀伤之意,希望对方能节哀顺变,称为“唁”。

20.拥吻礼仪、合十礼、拱手礼(P92)

★亲吻礼:

是西方国家常用的见面礼。

长辈与晚辈亲吻时,长辈吻晚辈吻额头,晚辈吻长辈的下颌。

平辈亲友间,轻贴对方面颊。

忌讳发出声音,不留下唾液。

拥抱礼:

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的一种礼节,作为公关礼仪的拥抱,双方身体不宜贴得太紧,拥抱时间也较短,更不能用嘴去亲吻对方的面颊。

在俄罗斯,男性好友见面先有力地紧紧握手,接着就是紧紧拥抱。

这已被称作俄罗斯式的“拥抱”。

吻手礼主要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

男士行至女士面前距80厘米,女士将右手抬起60°

,男士以右手或双手抬起女士的右手,象征性地轻触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

行吻手礼时,不能发出声音,不能留下“印痕”,行礼的地点在室内,受礼者是已婚妇女。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

源于佛教。

不能戴帽子,顺序是地位低、年龄轻的人,向地位高、年纪大的人致礼,地位高和年纪大的人还礼时,手不应高过前胸。

通行于南亚及东南佛教国家,如泰国。

应以手合十还礼。

拱手礼,在中国的春节团拜、登门拜访、致以祝贺时。

行礼时,向受礼者致以祝福或祈求,如“恭喜发财”、“请多关照”等。

21.待客(P102)

★将客人送达住处后,不要久留,与客人分手时,告诉客人下次见面的时间和联系方式。

接客人进屋时,主人在前,客人在后,请客人上座,客人一旦落座,就不再劝其换位。

茶水、饮料放在客人的右前方,点心、糖果放在客人的左前方;

上茶从客人的左边上,为客人点烟,不要点“转转火”。

迎接来访者,关于带领两位客人进出,电梯间到达相应楼层的做法,正确的是:

引领者后进,客人先出。

22.探望病人时间、礼物的选择(P105)

★应遵守医院的探望时间,最好避开休息时间。

一般以15分钟为好。

在上海,探望病人时不能送苹果。

23.宴请的原则(P120)

(1)4M原则(即菜单、举止、音乐、环境)

(2)宴请适量原则

24.安排茶会的时间(P122)

★通常安排在上午10时左右或下午4时左右。

欧洲人用红茶,日本人喜欢乌龙茶,美国人喜欢袋茶。

25.宴请西方人的时间(P123)

★对西方人士不要选择13日,更不要选择13日星期五。

26.西餐时的入座与离座(P131)

★每个人入座或离座,均应从座椅的左侧进出。

27.西餐刀叉的用法(P134)

★左叉右刀。

刀叉用法分美国式和欧洲式。

美式用法是将切完肉的刀放在盘子上,叉子从左手换到右手,然后叉起切好的肉。

欧式用法始终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以三套刀叉居多,用餐时由外向内依次取用。

不要将刀刃向外。

中途放下刀刃,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

用餐完毕,把刀叉放在一起。

28.西餐餐巾的用法(P135)

★打开餐巾平铺在自己的膝盖上,暂时离开,可将餐巾折起,放在位子上或餐盘旁;

餐毕叠好放在桌子上。

用来擦嘴和手。

29.信函文书礼仪(P147—154)

★信封的书写有横式和竖式两种。

收信人称谓写在横式信封的中央,有启封词“收”、“启”。

寄信人地址写于横式信封的右下方,有缄封词“缄”或“谨缄”。

正文先寒暄再转入主体,通常表达双方间信息情况等如:

(1)表思念:

见信如面、分手多日、别来无恙、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2)表钦佩:

奉读大作,向往尤深;

新作拜读,敬佩之至;

(3)表情感: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久不通函,甚是为念。

(4)表时节问候:

春光明媚,想必阖家安康;

天雨阴冷,起居如何。

(5)表贺喜:

喜闻足下新婚燕尔,特表祝贺。

(6)表致哀:

惊悉孙老不幸谢世,不胜哀悼。

祝颂语:

“此致敬礼”、“祝工作顺利”、“祝好”、“即颂近安”、“时绥”等。

(1)用于平辈、朋友:

顺致安好!

,即此颂好!

,祝进步!

(2)用于长辈、尊者:

恭颂、敬祝、福安、金安、大安、荣寿

(3)用于晚辈:

顺祝、即问、望

(4)用于夫妇、新婚:

俪安、俪祉

(5)用于病人:

痊安、愈安、健康、早愈

(6)根据职业:

如教师:

“教褀”、“教安”;

如军人:

“戎安”、“勋祉”;

如学生:

“学祺”、“进步”;

如旅行者:

“一路顺风”、“旅居平安”

(7)针对四季、节日:

“淳安”、“夏祺”、“秋祺”、“冬安”、“新禧”、“新年吉祥”、“国庆好”

署名和日期写在祝颂语下一行末端处,各占一行,日期写全年、月、日。

忌用彩色信笺,忌用红笔书写。

写信“五项原则”:

礼貌、完整、清楚、正确、简洁。

装封应将信笺与信封封口处留有约1厘米左右的距离。

30.电话礼仪(P166—172)

★电话的语言礼仪:

1、态度礼貌友善。

多用肯定语,少用否定语,酌情使用模糊语,多用致歉词和请托语,忌用生硬傲慢的语言。

2、信息内容简洁。

问候客套完毕,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3、语调温和、语速适中。

4、使用礼貌用语。

拨打接听电话礼仪:

1、时间适合。

打电话避开上午7点前、晚上22点以后及午休、吃饭时间。

通话时间以3—5分钟为宜。

2、事先准备。

3、注意礼节。

(1)主动问候。

切忌一上来就“喂”。

(2)自报家门。

(3)道别语。

“再见”。

通话完毕听筒置放要轻。

打电话者先搁下话筒,接电话者后搁话筒。

如与上级、长辈、客户等通话,最好是让对方先挂断。

接电话:

1、及时接听、应对谦和。

迅速接听电话,“铃响不过三”。

接电话时,应该先自报家门。

2、聚精会神、积极反馈。

给对方积极的反馈,适当有所表示,如“是”,“对”等。

左手拿话筒,右手记录。

3、热情代转、做好记录。

★手机礼仪:

1、注意场合。

在公共场合,如剧场、影院、音乐厅等应关闭手机。

2、注意公共安全。

在医院、加油站,应该关闭手机。

3、注意通话方式。

4、文明携带。

5、正确选择铃声。

6、尊重他人隐私。

不要翻看他人手机中的信息。

31.电话求职礼仪(P192—194)

★电话求职礼仪通则:

1、充分了解招聘方。

2、选择通话时间。

在上午9点到10点之间合适。

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两个时段。

3、注意语音、语调、语速。

要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态度谦和、陈述简洁,口齿清晰。

4、控制通话时间。

通话以3—5分钟为好。

5、使用尊称、敬语和礼貌用语。

6、注意倾听。

7、选择安静的通话场所。

★电话自荐的技巧:

1、通话内容充分准备。

2、认真打好“腹稿”。

3、注意称呼。

电话接通后,求职者可先称呼对方说“老师”。

4、接近关系。

★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移动电话联络。

2、避免提及薪水、加班、休假等敏感问题。

32.交通礼仪(P209—210)

★安排交通工具应该考虑到日程安排、方便舒适、顺畅快捷和安全四个基本因素。

★乘车礼仪:

(1)轿车之上:

双排五人座轿车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依次为:

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在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客人应坐在副驾驶座,才合乎礼仪。

大巴上:

前座高于后座,右座高于左座。

火车上:

距离火车头愈近的车厢,位次愈高。

33.中外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礼仪(参见P260—293)

★忌讳吃狗肉的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苗族。

忌讳吃猪肉的少数民族:

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

日本人忌讳的数字有:

4、9;

为日本人所忌讳的图案,因而不宜用作赠送对方的礼物图案:

荷花、狐狸、獾。

给日本人送花,忌讳送白花,民间也不能赠送菊花。

韩国人忌讳数字4。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行“合十礼”。

左手和脚被视为是不洁净的,所以交换名片,接受物品都必须使用右手。

俄罗斯人情有独钟的数字是:

7。

忌讳:

13。

美国人忌讳:

13和星期五。

德国人忌讳:

13和星期五英国人忌讳13和3,不要送菊花和百合花。

补充:

在中国称自己的父亲不可称:

愚父、舍父、直呼其名、令尊。

按照我国惯例,如果主席台人数为单数,排列为:

正中为首席,其次为左位,再次为右位

二、多选题

1.发型与脸型的关系(P18—19)

★1、根据年龄选择:

少女应清新、活泼。

青年短、中长、发及直发式均适宜。

中年整洁大方。

老年庄重、朴实。

2、根据脸形选择:

(1)椭圆形脸:

适合任何发型。

(2)圆脸:

避免对称发型,不宜有刘海。

禁忌发型是齐耳内卷式、后掠式、蓬松长发、满头卷发。

(3)长脸:

舒展、松散。

禁忌发型是长直齐肩发,无刘海发式。

(4)方形脸:

适宜烫发,禁忌发型是过于几何型的剪式和厚密刘海的中长发。

(5)三角形脸:

应选择表现前额较宽的发型。

禁忌发型是两侧膨大的短发和头顶尖的长发。

(6)菱型脸:

禁忌发型是将头发全部梳于脑后。

(7)杏形脸:

禁忌发型是无缝式、后掠式、平直的长发和超短发。

2.仪容仪态礼仪(P14—29)

★仪容礼仪的规则涉及三个方面:

干净、整洁、修饰避人。

1—3天洗头一次。

3天洗澡一次。

出席重大场合之前,做到手上无汗渍、无异味、无异物。

指甲的长度与指尖齐平为佳,女士不能涂抹指甲油。

男士不允许剃光头、烫发、蓄长发,头发的长度不得超过6厘米。

女性不得在公共场合进行补妆。

正确站姿的要点:

正确坐姿的要点:

轻入座、雅落座、慢离座。

不能坐满座位,只占座位的2/3,离座时,由左侧离座。

正确步姿的要点:

轻盈、从容、稳健。

蹲姿因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前腿弯曲,后腿跪地。

挽臂原则:

男士在左女士在右,女士伸出左手交于男士的右手。

3.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