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06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Word下载.docx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

这根线是直的吗?

(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

这个线有几头?

(两头)

说明:

这两头也叫两端。

(板书)。

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

(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

这叫不叫线段?

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再将两手放松。

这是不是线段?

6、小结:

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

是不是直的?

两个端点在哪里?

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

线段有哪些特点?

(说明: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

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

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

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

(师边说边示范)

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直尺。

1.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教学难点:

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一、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

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二、新授。

1.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

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

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板书:

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

“0”在哪里?

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

1到2是几厘米?

3到4呢?

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

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

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

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

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

红线长几厘米?

是整厘米数吗?

那么它接近几厘米?

蓝线呢?

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

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教学例4。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

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

(3)提问:

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认识米

认识米,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介绍:

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1米是多少厘米?

1米=100厘米)

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

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

3.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4.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

口答,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它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6题。

第四课时:

练习十

练习十,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

厘米和米)

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

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课堂练习

1.我会填:

填“米”或“厘米”

床长2( 

)粉笔盒高8( 

)黄瓜长20( 

)旗杆高15()

2.我会画:

(1)先估计红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

(2)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3.我会算:

完成红习十第5题、第6题。

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进行解答。

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

4.学生动手,完成长方形纸的测量,教师进行指导。

三、全课总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题、第4题。

第五课时:

我们身体上的尺

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第68-69页。

1.使学生更加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

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

一步呢?

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

根据所测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

在量时先找到什么?

(0刻度)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

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怎样折?

折痕最长?

大约多少厘米?

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

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

具体的方案。

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