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07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集体朗读。

B、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全词咱们可以知道,词的上阕描绘了湘江深秋景色,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艺术地照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五、鉴赏全词:

1、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

那么,这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么呢?

诗的意思是什么?

给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深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时间:

深秋;

地点:

橘子洲头;

游者:

独。

2、“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不能。

“独立”既表明词人是一个人,更显示词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砥柱中流:

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3、这三句好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如果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用什么名较好?

独立寒秋图

4、诗人独立寒秋看到了什么?

也就是“看”字统领到哪几句?

并要求学生齐读。

中间七句

5、诗人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

山、林;

江、舸;

鹰、鱼→万物

6、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这一处写景有什么样的特点?

万山、层林;

【远眺、静】长空→鹰展翅高飞;

点面结合

漫江、百舸;

【近观、静动】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静有动,有点有面,有颜色的对比(红、碧),和动作的对比(击、翔),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7、诗人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美感?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如果也给这幅画面命名叫什么最好?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

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倾注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挚爱。

湘江秋景图

8、哪些词最具有表现力?

万→山之多;

遍→红之广;

层→林之密;

尽→染之透;

漫→水之盛;

透→水之清;

争→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翔→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9、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秋景图,想到了什么?

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

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10、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谁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

11、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代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

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这首词的秋景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无。

这与词人的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是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

1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这两句恢复成正常的语序?

其中“曾”和“忆”两字在表达时间上起什么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曾”和“忆”两字,表示从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转入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13、“忆”的是什么内容?

具体表现在哪些句子中?

这几个由哪个字统领?

表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忆”的内容是往昔“峥嵘岁月”(即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而中间的七句是对“峥嵘岁月”的具体的解释。

这几句由“恰”字统领。

这幅图片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作者及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世界的战斗精神。

14、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峥嵘岁月图。

在这个图画中有哪几个看点呢?

同学的精神面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们的活动和志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同学们的好恶--“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15、让学生品读最后三句,然后想象一下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思考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其实,本文的结尾是一个设问,同时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2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

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

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

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

题目、作者)

二、写作背景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的知识。

1、定义:

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

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既然“沁园春”是词牌,那“长沙”,就是这首词的标题。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4、词的分类: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1.听录音,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五、赏析课文上阕:

请问:

上片描写了几幅图?

请概述。

明确:

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先分析诗句,再导出每幅画的名称)

1、鉴赏第一句: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1)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

所以可以概括为独立寒秋图。

(2)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

那么,那位同学能把它按正常的语序调整好,并把词的大意说一下?

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

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思考讨论: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不能。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气概。

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

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

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决不妥协的决心。

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具体研习第二、第三句:

描绘绚丽壮观的秋景图,即湘江秋景图。

(1)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万类霜天竞自由。

共7句。

在古诗中,这叫一字起领,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

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请同学读一下。

注意“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的抑扬顿挫,最后一句是哲理概括,要读出感叹之情。

(2)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

找同学读一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现在大家来找一下,“看”字统领了那些意象?

(山、林、江、舸、鹰、鱼)

(3)在这几句中,那些字用得好?

为什么好?

遍、染、争、击、翔

万山红遍:

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也就是像火一样的枫林。

遍:

写出红之广。

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

(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

层林尽染:

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联系:

杜牧《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染:

用了拟人的手法。

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描绘秋林,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

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

漫:

写出江水满溢之状。

争:

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

击,能否改为“飞”字?

击:

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出来,“飞”太一般了。

鱼翔浅底:

“翔”是不是改为“游”更准确一些,鱼怎能像鸟一样飞翔呢?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

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

竞:

竞争、竞赛。

竟:

出人意料。

竞、竟)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

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

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问)是号召和呼唤。

(4)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怎样?

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萧杀悲凉,清冷惨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刹人”等等。

这么一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动有静,有颜色的对比(红,碧),有动作的对比(击、翔)

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

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5)品读上片最后一句: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

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

(联系时代背景)

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

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

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

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问:

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六、课堂小结。

上片写景,借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体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

七、作业:

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读《沁园春长沙》下片中“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进一步把握全词的巧妙结构和主旨。

2、引导学生自学《采桑子重阳》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1、指定学生背诵全词。

2、检查重点词语的掌握与运用。

二、提问:

上片作者独立湘江,观赏了一副雄伟壮阔的湘江秋景图,并借景抒情,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感叹。

面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跟着是如何回答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

毛泽东与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肄业,常常跟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或游泳。

故地重游,回忆那不寻常的岁月太多了。

三、重难点的解决过程

1、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1)提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其承接过渡的作用。

词的上下片下发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

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的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渡非常的自然,衔接也是非常的巧妙的。

(2)“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

简析“稠”。

①“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

毛泽东在长沙生活、学习、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1—1925),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立的一座又一座的峥嵘的高峰。

②“稠”形象地说明了世界变化的风起云涌。

(3)如何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

也就是毛泽东一群人的形象如何?

战斗岁月:

携来百侣曾游,峥嵘岁月稠

年龄气质: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江山:

国家(指代)指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也就是部分代整体)。

这群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积极进取,斗志昂扬。

(4)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2、引导学生研习“中流击水图”。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知道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

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彷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

(2)提问:

“中流击水”这一幅图有何深刻意义?

暗含着能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应该是上面提到的“同学少年”,诗人巧妙地借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样的图景,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形象的表达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3)最后三句,多么大的气魄!

这些青年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又能主宰沉浮呢?

y因此,我们说下片通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达了诗人和战友们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对上片的“谁主沉浮”提问做了回答。

3、学生再次朗读整首词,体会豪迈的气势。

这些豪迈的气势从何而来?

(1)〈沁园春长沙〉意象美:

“意象”简释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意象:

带上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

即:

(物)象+(情)意=意象。

客观主观主观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情”。

色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文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4、“同学少年”是否就是《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

《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

“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革命的“中流砥柱”。

5、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

①词的上片虽然写景,却处处借景抒情。

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

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

②词的下片虽然忆事,但也不乏融情于事之处。

一“忆”直贯以下7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

小结:

本文通过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沧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片忆事,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本文通过上片写景,下片忆事,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表达了革命青年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作业:

课外阅读: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的三首词,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第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教育学生要胸怀人民、充满豪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2、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学设想:

1、高一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与初中知识衔接的问题,所以设想在导入中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形成知识的系统联系,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热情。

2、本文相对是一篇比较简单的现代诗词,不准备在字词句的理解上花太多的时间。

考虑学生基本能够读懂文章大意,准备让学生自己研究。

3、在研习中,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一、导入与准备

当代诗人任泽键在《诗人毛泽东》中写道:

“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话下,谈笑间,钟山风雨一派豪情,你看重,战地的黄花。

”这首诗中的“你”就是毛泽东,他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