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699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Word文档格式.doc

1.1 误入锁骨下动脉:

因术者进针过深或患者过于消瘦,可误入锁骨下动脉。

因动脉压力较大,血液(多为鲜红色)可自动进入注射器内。

此时如判断为动脉血应撤针,并局部压迫数分钟。

一般来说,锁骨下静脉穿刺仅穿刺针或导丝进入动脉极少引起严重出血,只需局部压迫止血即可,而无需外科手术处理。

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血肿而危及生命。

因此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透视等方法,于穿刺前充分了解患者血管大体走形,估计穿刺深度及高度,尽量减少该类情况的发生。

1.2 穿刺回抽所得液体的来源判断困难:

当患者因存在血容量不足、心跳停止等情况时,中心静脉压力降低甚至为零。

若于建立有外周静脉液路的患者同侧,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因外周液路流入而产生的液体压,可高于中心静脉压力。

此时回抽所得可为同侧输注液体,而非静脉血。

此时,应重点判断液体来源,考虑有无胸腔积液等情况的存在,如确定穿刺针在锁骨下静脉而非胸腔内,可尝试置入导丝并再次确定。

当穿刺完成后,需重点监测循环压力指标。

2. 导丝置入困难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2.1 导丝未经润滑:

一般而言,导丝与穿刺针内壁和血管内壁摩擦阻力较小,不是造成导丝置入困难的主要原因。

但由于部分国产导丝制造技术欠佳,材质较硬、缺乏柔韧度,与穿刺针内壁摩擦时可明显感觉到阻力。

因此,术前使用生理盐水浸泡导丝和穿刺针,有助于操作的顺利完成。

2.2 穿刺针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

此时可顺利回抽得到静脉血,但导丝置入时受阻于穿刺针斜面与血管壁交界处(图1)。

应继续进针0.3cm,使穿刺针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内,则可顺利置入导丝。

2.3 穿刺针的斜面及导丝方向错误,穿刺针过于贴近血管内壁:

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穿刺针斜面和导丝方向往往为初学者忽略,不但造成导丝置入困难,同时使导管进入锁骨上静脉的机会增加。

正确的穿刺针斜面方向应为内下方,而非外上方(图2),同时应尽量减少旋前、旋后所造成的角度差异。

导丝置入时,应使J头方向和穿刺针斜面方向一致。

穿刺过程中如已发生角度错误而置管困难时,不需重新穿刺,可旋转穿刺针调整角度后顺利完成操作。

总之,在锁骨下静脉穿刺过程中,如发现导丝不易置入,应首先分析判断原因,切不可强行置入导丝,致使导丝折叠、打弯,给后续操作带来困难,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 置管步骤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3.1 导管不能顺利置入

3.1.1 未扩皮或扩皮过浅:

部分年轻患者胸壁皮肤组织过于紧密,或部分老年患者胸壁皮肤过于松弛、皱褶过多。

未扩皮或扩皮过浅均不利于导管置入,而扩皮过深则使损伤、出血等几率加大,适宜深度约为1cm。

3.1.2 导丝折叠、打弯:

暴力操作是造成导丝损害的主要原因。

沿导丝置入导管时需注意,导丝尾端应外露于导管末端,一般不少于0.5-1cm。

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导丝尾端,右手持导管沿导丝置入。

当导丝尾端仍在导管内无外露时,盲目置管易造成导丝折叠、打弯,影响操作完成。

可撤出部分导丝,外露尾端后,按上述方法操作置管。

3.1.3 导管头未越过锁骨下缘:

部分患者因体型等原因在置导管过程中,导管头部受阻于锁骨处,而无法顺利通过锁骨下缘。

可选择在穿刺点处,以左手拇指向下、向锁骨方向按压皮肤,使之下陷,协助导管通过。

3.2 导丝不易撤出及断裂

3.2.1 导丝不易撤出:

主要原因是导丝形态发生改变,其折叠或打弯处,不易脱离导管内口。

此时应首先适度加力牵拉导丝,使导丝撤出。

如失败,切不可暴力拔取导丝,以免导丝断裂。

经数次牵拉后,导丝仍不能撤出者,可连同导丝一并拔除导管,并准备再次穿刺。

3.2.2 导丝断裂:

因暴力操作或导丝质量原因而发生导丝断裂时,应首先观察导丝末端位置。

如外露于皮肤,可应用持针器等工具固定并缓慢牵拉导丝尾端,拔除导丝;

如导丝尾端位于皮下,可在穿刺点处适当切开皮肤,暴露尾端后再以持针器牵拉;

经上法仍不能取出导丝及导丝尾端位置过深者,需求助外科医生手术处理。

4. 液路不畅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4.1 导管质量不合格:

穿刺置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用5ml注射器吸入生理盐水后冲试,如发现冲试不畅应及时更换导管,做好置管前准备。

4.2 导管内血栓形成:

目前临床一般使用7F导管,内径小(≤2.4mm)。

当患者存在高凝因素、穿刺过程中未使用肝素或肝素使用不当时,容易形成导管内血栓并导致管腔封堵。

此时切不可使用注射器持续负压吸引或加以正压疏通管路,以免造成人造栓子(腔内血栓)脱落进入循环,产生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应拔出导管,压迫数分钟后重新置管,并应用12500-25000单位肝素经生理盐水稀释后浸润操作用具,在导管置入成功后迅速推注4000单位肝素钠,连接液体输注。

4.3 导管头紧贴血管壁或发生折叠:

导丝的J头退出导管过程中,可影响导管头部向后弯曲,发生头部紧贴血管壁,甚至弯曲并折叠而影响液体输注速度。

此时,向后撤出导管0.5-1cm,可恢复导管头部自然形态(图3)

若继续前置导管,虽也可解决此类问题,但存在使导管折叠加剧的可能,不推荐使用(图4)。

4.4 误入动脉:

无论何种原因,当术者已将导管置入动脉血管内时,因动脉血压力较高,可使液体输入困难,且多数情况下发生动脉血液倒流。

此时应停止液体进入,拔出导管并局部压迫。

可选择同时压迫穿刺点和锁骨上窝,该法更易止血,且血肿形成较小。

发一篇原创关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验的文章。

分享前想先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穿刺点和方法不重要,穿刺手感养成更重要

我所知道的穿刺点和方法,不少于8种。

对穿刺点的争论没有必要,临床医师只要能安全插中即可。

我自己常用的只有2个点(锁骨下缘的内和外1/3)。

内1/3对付超级胖子、瘦子和锁骨成一根直线者更为有效。

什么叫穿刺手感,说白了就是一种穿刺习惯的养成。

简单谈下我的个人习惯,想详细交流的私下联系

1.摆好体位:

躺正,躺平,头左偏

2.初次穿刺前选点:

左手食指揉肩峰点,右手食指揉右侧锁骨小头点。

双手大拇指顺势将锁骨分为3段

3.评价锁骨走向和厚度:

正常情况下左手大拇指的位置就是锁骨的拐点,锁骨万一生理变异,建议选择内1/3。

为什么摸锁骨厚度,因为穿刺点离锁骨下缘太近,进针后受限,增加气胸可能。

离得太远,方向不好掌握。

4.正常消毒、铺巾

5.再次穿刺前摸点:

方法同2,确定穿刺点后打麻药

6.进针:

方向喉结到锁骨上窝连线的区域都可以作为进针方向,个人喜欢选中点。

进针直接扎锁骨,扎到锁骨调整针头向下越过锁骨后继续进针(减少气胸发生机会)。

针头的方向我的文章里有说明。

7.保持负压:

进针和退针的时候都需要

8.后面步骤同大家,需注意:

回抽不畅不放导丝,导丝末端不露头不放导管。

说下我的战绩,从事急诊第10年,锁骨下穿刺数量不足1千,也有8百。

无不成功,无一气胸。

这篇文章写于几年前,想帮助从事急诊的新人。

图是别人帮我画的,粗糙了点,但是能看。

本来想发表,结果中国的杂志社不需要这种临床型的经验文章,所以一直没再改。

我虽发表论文很多,但基本上是为了发表而发表(进职称)。

这篇才是我真正喜欢的,希望各位战友、新人也能喜欢。

最后说一句,好久没回丁香园了,今天心情很不好,刚知道医学需要的是能弄虚作假的职场混子,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做技术的临床医师。

医学交流和分享应该是无保留的,再见丁当 

来自丁香园的文档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