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128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10*4'=40'简答题6*10'=60'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及城市性质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

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性质则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代表城市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特性一般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自然的概括,当然也可由城市的典型特征来确定。

2、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P22)

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在于城市无限制发展和城市土地投机,建议限制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划属城市统一管理;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人口吸引人口的“磁性”所致,并使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如果把土地统一管理,就会消除土地投机。

这一理论是在一百年前提出来的今天在城市规划中依然适用。

3、有机疏散思想(P28)

城市由于聚集导致人口膨胀,城市向外不断扩张,这种扩张往往是无序的。

该理论认为应变这种无序扩张为有序扩张,具体方法是把密集区划分为一个个的集镇和地区,彼此间用绿化带隔离。

过去城市无序扩张,导致随着城市的扩大,会导致城市与大自然之间距离拉大,而有机疏散理论的特点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缩短。

4、城市系统构成

它是指构成城市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城市各要素也称子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和基础系统等五个。

5、城市用地及其区划(P57、59)

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初次之外,泛义的城市用地,还可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

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通常城市用地区划包括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等。

6、城市用地构成(P86)

它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7、城市公共中心(P128)

它是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这儿群集有多种主要公共设施。

为了发挥城市中心的职能和市民公共活动的需要,在中心往往还配置有广场、绿地以及交通设施等,形成一个过年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8、逆中心化(P13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本凭籍地缘性关系而紧凑集结的一些城市中心设施与功能,将可跨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分散到环境更为适宜的地点择址,这就是所谓“逆中心”的倾向,它将会给城市公共中心的功能成分及其地域组构形态带来影响。

9、城市绿地(P142)

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

10、国土规划(P167)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它的内容:

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

11、一化二系三结构(P169)

即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即研究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职能结构)以及城镇的布局空间结构(如空间发展轴,发展过程中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确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间结构。

12、扩大小区(P371)

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用地内不明确地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

其公共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

13、居住综合区(P371)

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有居住与无公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综合的综合区。

1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P38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居住区规划设计就是要适应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

15、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P395)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就是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合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

16、比例和尺度(P398)

在建筑构图范畴内,比例的含义是指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间的关系。

17、容积率(P460)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即总建筑面积密度。

二、简答题

1、城市文化系统构成

它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物质层面,包括建筑、名胜古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如瓷器等等;二是制度层面,指有关城市法律法规政策等;三是精神文化层面,包括素质、道德文化观念、价值、审美情趣等。

2、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112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满足每一个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3、工业区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有如下几种布置方式116

1)工业区包围城市

2)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

3)组团式布置

4)群体组合式布置

4、正确处理风景与工业的关系270

首先,从工业性质方面加以严格控制,合理选择工业项目。

在风景旅游城市中,可以发展少量为风景旅游服务的工业,如食品厂、印刷厂、传统工艺美术工厂等。

其次,在工业布局方面,合理选择工厂建设的地点,使工业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妨碍风景区内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对于已经布置在风景区或风景城市内的工业,应根据对城市环境与风景的影响程度,分别采取强制治理、改革工艺、迁移等不同的处理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总之,在对待风景与工业两者的关系上,应该克服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种是把风景与工业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在风景城市中不能发展任何工业;而另一方面,无视风景城市的特点,不加选择、不加控制地在风景城市发展很多的工业,这显然是错误的。

5、居住区规划及其内容(P364)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简单讲,就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

(6)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6、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三种基本形式379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通常,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5000~10000人,用地为10~20平方公顷。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

居住区—住宅组团,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其规划结构方式为:

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

7、住宅层数(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385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低,而高层的造价更高,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要大3倍左右。

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设的造价。

‚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如住宅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可相应曾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而6层以上,效果将显著下降。

ƒ很多国家由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住宅普遍向高高空发展,毫无疑问,高层住宅的造价与5层相比肯定要高得多,且层数越高一般造价越大。

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形式的改变、电梯的增加、以及供水加压设备、防火设施、建筑费用和施工成本高等原因。

8、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390~395

1)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这种方式具体指,住宅群体的组合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

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成街的组合方式就是以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或成段的组合方式,而成坊的组合方式就是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

3)整体式的组合方式

整体式组合方式就是将住在(或结合公共建筑)用连廊、高架平台等练成一体的布置方式。

9、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407~409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2)空间的借用

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3)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10、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