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86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Word下载.docx

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

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

四、边塞诗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五、边塞诗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六、边塞诗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地名: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

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7、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8、描摹塞上异域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八、边塞诗时代特点

1、盛唐:

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2、中、晚唐:

国势渐衰,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3、宋代:

外侮不断,国难当头,感情或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高考设问方式】

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解题指导】

1、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2、其次,分析意象、意境特点。

3、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把握思想情感

4、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类术语。

巩固练习:

1.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词描绘了萧瑟凄清,山川寂寥的画面;

边塞将凋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孤独苦守的羸弱老兵。

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极度愁怨,对家乡的极度思念,诗人对将士们的同情。

(2)简要赏析这首词中两组叠句(“边草”、“边草”与“明月”、“明月”)的表现效果。

“边草”一叠,营造了荒草连天,茫无际涯的荒凉意境,为老兵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了老后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

“明月”一叠,营造了月光满地,冷清凄苦的意境,烘托了老兵望月怀乡、辗转难眠的思乡情绪。

叠句重唱,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渲染了“愁绝”的气氛。

3.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②,身老沧州③。

【注释】①梁州:

今陕西南郑一带。

②天山:

在新疆境内,汉唐时为西北边陲。

心在天山,即犹有万里从军之志。

这里代指抗金前线。

③沧洲:

水边。

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湖边的三山村。

(1)、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

请作分析说明。

“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

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梦,是指奔赴抗敌前线,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的理想与愿望。

(2)、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运用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奔赴抗敌前线,报效祖国,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与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有志向难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沉郁的浩叹,令人荡气回肠。

4.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

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

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5分)

特点:

自然环境险恶(1分);

军情紧急(1分)。

作用:

营造了萧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2分)。

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1分),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5.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芦管:

即芦笛。

(1)诗的前两句写景,分别是什么角度来写的?

渲染了什么气氛?

第一句是(俯视)远望,第二句是近看(仰视),采用比喻修辞,描绘出清冷寂静的环境,渲染了凄冷寂寞的气氛。

(2)分析诗中是怎样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的。

前两句写景,如霜的月光和如雪的沙漠,营造出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第三句写声,万籁俱寂,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引发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第四句直抒“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的。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

6.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

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①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借代手法,“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