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35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善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杨善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善洲.docx

《杨善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善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善洲.docx

杨善洲

杨善洲:

老地委书记把亿元资产献家乡

 

 中国林业新闻网(2009-06-19)段应华 杨雷 文/供

杨善洲与他居住了9年(1988年~1997年)之久的油毛毡房

  “我要回老家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

”21年过去了,杨善洲建成了7.2万亩的林场,价值过亿元。

2008年,他将林场无偿交给了施甸县。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这个职位上退休。

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以及其他领导先后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可他执意回到了施甸。

   时任保山地区林业局局长史记武明白老书记的心事,但他更清楚,施甸县很贫困,老书记欲前往的地方——大亮山,土地更是贫瘠,连野樱桃都难成活。

于是他多次劝杨善洲在保山城区附近种树。

可杨善洲总是摇摇头说,“不,我就要去大亮山。

  地委书记退休回乡造林的消息惊动了滇西南,《人民日报》记者闻讯前来采访,杨善洲与记者相约15年后再见。

看着眼前的穷山恶水,记者心里不免发毛。

15年后,当记者如约前来时,满头银丝的杨善洲手里已添了一根拐杖。

他笑着对记者说,你当年住的那个山头,林子已密得进不去人了。

初衷:

绿满大亮山

 

   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以供他读书和维持生计。

是大亮山养活了周边的群众,给了许多像杨善洲这样的穷孩子上学的机会。

   大亮山位于施甸县城东南,距县城44公里,与外界的接触全靠人挑马驮。

上世纪70年代前,由于乱砍滥伐,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荒凉空旷,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以开荒扩大耕种面积,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劣,素有“半年雨水半年霜”之称。

   1988年,山林已承包到户,怎么办林场?

深思熟虑后,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

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赞同,为创办大亮山林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3月3日,他背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

   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了。

杨善洲就这样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第一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礼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

深夜,狂风四起,他们正在抢修被风掀翻的棚子时,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

   这一夜,杨善洲更坚定了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决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处处身先士卒。

整地、育苗、植树……为了省钱,他经常在水果上市后,到大街上拣果核。

   1990年,他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

为了保证山林茁壮成长,扑火他也不甘落后。

有一次,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到凌晨3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却依然坐在值班室……

   直到1992年,大亮山林场才建成第一间砖瓦房。

可他执意不住,“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么?

”硬是把新房让给新来的技术员。

   9年的油毛毡房生活,关节炎和风湿痛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

奉献:

古稀的精彩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还好,恢复得不错,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大亮山,但是,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林场职工20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

如今的大亮山林场,青山秀水,道路畅通,简直就是天然氧吧,置身其中犹如步入人间仙境。

   林场已修通道路25公里,8个村通了电,粮食亩产从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更可喜的是树一天天长高,山泉水也充沛了,清澈的山泉流进了百姓家,村民光是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许多家还看上了电视。

   杨善洲也因此荣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首届“中华环境奖提名奖”、“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以及市、县等多次表彰奖励。

   如今,占地7.2万亩的林场,共有华山松5.8万亩,其中3万亩已郁闭成林。

有人为他算过一笔账:

1亩地种200棵树,5万亩就是1000万棵,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算,就是3亿元啊!

杨善洲淡淡一笑说:

“我为的不是钱。

   这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杨善洲种树,尽的是义务和责任,图的是家乡变绿、百姓得利、国家受益。

   2008年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交给施甸县,县委对他多年的付出进行酬谢时,被他婉言谢绝。

杨善洲种下的是树,生长的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他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施甸、在保山、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无数的人为播绿神州、再造秀美山川而奋力前行。

   在所有的树种里,杨善洲独爱雪松,地委大院里种雪松、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20年前,他就立下遗嘱,死后不土葬,要将骨灰撒到清平洞前的雪松树下,现在他要留一部分给大亮山的雪松。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等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吧!

   这就是被人戏称为“施甸第一大富”的老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勤廉为民无止境甘效春蚕吐尽丝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杨善洲

2010-04-2615:

59:

16来源: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多元)的林场,而且他已将林场无偿上缴给了国家。

现在仍然精神矍铄地住在大亮山,无偿担任该林场场长,继续实践他“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

他被很多人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一、二十多年住深山,艰苦拼搏办林场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光荣退休。

出于对他几十年无私奉献、服务人民、并取得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

杨善洲对此婉言谢绝。

他对普书记说:

“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

   时任保山地区行署林业局局长的史记武明白老书记的心事,他也很清楚,施甸县很贫困,老书记欲前往的大亮山,土地更是贫瘠,连野樱桃和杞木树都难成活。

于是他多次劝老书记要种树就在保山城区附近种。

可杨善洲说:

“我就要去大亮山,家乡的林子多年前就快砍光了,水土流失严重,这样下去,子孙的日子怎么过?

   杨善洲退休后决心上山造林,开始全家都反对,说他为人民服务几十年,该休息了。

但是见他决心已定,就不再说什么,因为全家人都认定他在做一桩高尚的事。

他满怀深情地说:

“自己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只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就不会‘退休’,况且白天栽树,晚上烤火,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吗?

   大亮山位于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900米—2982米之间,平均海拔达2600多米。

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

他12岁失去父亲,陪着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还当过7年石匠。

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以供他读书和维持生计,是大亮山养活了周边的群众,给了许多像杨善洲这样的穷孩子上学的机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大量的原始森林在大刀和斧头的肆虐下,倒在地上,继而又被大火焚烧,就这样刀耕火种……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荒凉空旷,童山濯濯,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石开始裸露,山间溪流开始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以开荒扩大耕种面积,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88年,山林已承包到户,怎么办林场?

深思熟虑之后,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

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一致赞同,为创办大亮山林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3月3日,他卷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

   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了。

杨善洲就这样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第一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

深夜,突然狂风四起,他们正在抢修被风掀翻的棚子时,滂沱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

   风雨过后现彩虹。

这一夜,杨善洲更坚定了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决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处处身先士卒,整地、育苗、植树……为了省钱,他经常在水果上市后,到大街上拣果核。

他说,不花钱又能发展生产,何乐而不为?

女儿不愿意了,他说是不是捡果核给你丢脸了,那以后你就不要说你父亲是杨善洲。

如今只要到了大亮山,您就会看到杨善州拾来的果核正长成一片美丽的果树。

   1990年,他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

为了保证山林茁壮健康成长,扑火他也不甘落后。

有一次,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到凌晨3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却依然坐在值班室……直到1992年,大亮山林场才建成第一间砖瓦房。

可他执意不住,“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么?

”硬是把新房让给新来的技术员。

10年的油毛毡房生活,导致他患上了关节炎和风湿病,但他无怨无悔。

   马帮一直是大亮山一带绵延不绝的人文风景。

畜力是这里用途最广泛的资源。

杨善洲从地委大院里消失后,大亮山就多了一个赶马人。

大亮山一带的群众有叫他大爹的,有叫他大哥的。

林场食堂开饭时,您肯定能在林工中间发现他的身影。

他说他从50年代当区(现在的乡镇)委书记时就和职工一起吃饭,他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杨善洲在绿化大亮山的创业中遇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请来帮忙的工人,没有房子住,他边造林边修建几间油毛毡房,因陋就简解决办公和住宿问题;没有肥料,他们就提着粪箕到村寨道路上捡牛马猪粪作底肥;没有资金扩大森林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不顾年老体衰,多次到省、市各级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还好,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他,恢复得不错,不久之后他又毅然回到了大亮山,但是,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心血化作阵阵绿涛。

他和林场职工20多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占地8万亩的林海,金山银岭育栋梁,郁郁葱葱林茂盛。

还发展水果300多亩,茶园700多亩,保护水源316处,修建砖木结构的职工住房7幢,林场职工发展到40多人。

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创办水果基地、红砖场、茶叶初制所等,为改善职工生活创造条件,使林场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大亮山林场,青山秀水,道路畅通,简直就是天然氧吧,置身其中犹如步入人间仙境。

   林场已修通道路25公里,出资帮助8个村通了电,粮食亩产从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10公斤。

更可喜的是树一天天长高,山泉水也充沛了,清澈的山泉进了百姓家,许多家还看上了电视,购置了摩托车、农用车,建起了新房。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

现在,该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

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山的灵性也开始显现,溪水潺潺,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也靠山、吃山、用山、爱山、养山、护山,光是修枝打杈就能够解决烧柴问题,而且大力发展“林下产业”,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源源不断销往山外,钱袋子日臻鼓起了,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丰衣足食,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无穷的美丽画卷……名副其实使当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

   在大亮山,他常常独自走到高处,无言地凝视着正在生长的大片美丽的绿色。

他的身影与此时的环境融为一体,这时您会觉得他简直就是一棵树。

他选择了大亮山为他的人生做最后的修炼。

   面对价值1亿多元的林木,杨善洲淡淡一笑说:

“我为的不是钱,我上山种树尽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图的是家乡变绿、百姓得利、国家受益,个人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杨善洲种下的是树,生长的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快乐着百姓的快乐和幸福着百姓的幸福的高尚情操。

他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在施甸、在保山、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的人为播绿神州、建设生态文明、造福人民而奋力前行。

   在所有的树种里,杨善洲最爱雪松,地委大院里种雪松、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很多年前,他就立下遗嘱,死后不土葬,要将骨灰撒到清平洞前和大亮山的部分雪松下。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

“等您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吧!

   这就是这位人格像雪松一样高洁的老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二、对待人民如父母,两袖清风勤服务

   杨善洲常说,处身立世须有一腔正气,报国为民应无半点私心。

   2008年12月,杨善洲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后,施甸县委、县政府要奖给他10万元酬金,但他坚辞不纳。

这只是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一个例子。

事实上,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人生准则,艰苦朴素很俭朴,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尘不染泥中藉,两袖清风水上花,无瑕人品清如玉,对待人民如父母,俯首甘为孺子牛,满腔热忱为人民。

他曾说过,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人民币”服务。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

他把享受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他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具有永远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人格魅力。

   这位石匠出身的农民,后来虽然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但在世俗人的眼里,他的所作所为似乎与他自身所处的“高级”地位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他穿着农民的服装走上地委书记的位置,仍保持淳朴的本色。

他脸色黧黑,双手粗糙,身穿蓝色卡几布中山装。

或许没有一个陌生人在看到他之后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位地位不低的高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戴着竹叶帽或蓝色布帽、穿着草鞋的地委领导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

有一次,他自己下乡,找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哪里。

乡秘书见他脚穿草鞋,头戴竹叶帽,以为他是一位老农,随便打发他说领导不在。

杨善洲不着急,不气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了许多听汇报时听不到的真实情况。

这种着装虽然令人诧异,但在他所处的特殊年代却惊奇地表现出这位中国农民对自己出身的尊重,也同时使他与其曾经走出乡村时的那些父老乡亲的距离保持住了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可贵的是,他的这种“朴素”,不是一种有意的“作秀”,而是一个高级干部与当时的中国农民同甘共苦所表现出来的本来形象。

他说过的一句话,至今听来还叫人觉得意味深长:

当时大家都在穷,我一个地委书记能富得起来吗?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个雨季,家里来信说,房子漏雨、已经难以居住,叫他无论如何要想点办法寄点钱回去帮助家里修修房子……杨善洲翻遍了自己办公室及住房里所有的箱箱柜柜,都无法找到一张有钱的“存折”。

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身上仅有的30元钱寄回去,并认真地向家里写了一封信:

我实在是没有钱,这一点可以由秘书作证;房子漏雨,人难居住,也确实很困难,现将这30元钱寄回家,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就先接一下漏下的雨水,或者是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眼下的农民比我们困难的还很多,作为一个地委书记,别以为我有钱,即使有了钱,也不能搞特殊化,这一点请您们予以理解……

   1995年,杨善洲早已退休并到大亮山为国家植树造林去了,家里再次为盖房子的事发愁,同时也是为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不方便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五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

房子是盖起了,但这五万元的债怎么还?

为此,他的老伴张玉珍专门找到了他:

能不能凑点钱帮助儿女们还还账?

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老伴说:

几十年就攒了这么点钱?

9600元,能还五万?

杨善洲摆了摆手:

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

———我真的没钱!

看着这个已入末年的老人那无奈而真诚的态度,老伴含着泪水回老家去了。

为了不拖累儿女,杨善洲决定卖房。

刚刚盖起的房子,家人还没入住,便很快被卖出去了。

这个很少进城、长期生活在农村老家的地委书记的妻子,又一次泪水满面地抽泣起来:

我理解他,他虽然当了30多年的大官,但身上确实没有钱,这是我知道的;他连家都顾不来,还能有什么钱?

   作为一个地委书记,与一般人相比,他的工资并不低。

那么他的钱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在施甸基层工作过的一些乡镇干部反映:

这个人用钱手很“散”,乐善好施,到了哪个村听说有人生活困难,就安排大队(现在的村委会)干部:

先用我的工资去买点粮食或被子一类的东西,帮助困难户渡过难关;哪个生产队没有买籽种的钱,他立即拿出钱叫秘书去买种子……另据大亮山林场职工介绍,杨善洲具有菩萨心肠,退休之后,多次受到表彰奖励,对于奖金,要么婉言谢绝,要么他就把钱用在植树造林、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上。

从中可以找到杨善洲为什么老是“穷困”的原因:

他把“大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而他真正的家里还能有多少呢?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个为官一方的官员,所做的事是“大事”还是“小事”,要问民众,不是说“百姓心中有杆秤”吗?

“大事”、“小事”成功的标准,其最后鉴定、评判的权力应该是百姓。

1986年6月,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一个名叫杨春兰老人的申诉:

他因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说是杨春兰偷了他家的猪,有关部门立即将杨卖的猪送还给这家人,并罚他赔80元钱。

杨春兰老人是一个靠买卖为业的农民,从来没有偷窃行为,他喊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

杨善洲知道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将处理结果定期报告他本人。

工作组与信访办的人立即着手深入调查。

终于水落石出:

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来转卖给他的,杨春兰对此毫不知情,他平时并没有任何偷窃行为。

最后由地委一位领导专门组织调查组与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当面向杨春兰道歉,并赔还所收的罚款。

杨春兰老人得知自己的冤案被纠正后,专程赶到地委办公室要感谢地委书记杨善洲。

杨善洲知道后,对秘书说:

“感谢什么?

我们还要感谢他呢——是他把自己的冤情告诉了我们!

”后来地委办公室派人把这事转告了杨春兰,老人感动得老泪横流,激动万分,感激涕零,跑到村前一个山头上,远远地对着保山城长跪不起,瞌了9个响头……

   身为地委书记,杨善洲“当权”多年没有为小山窝里浑身尘土的妻子孩子们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本本,有个工作人员主动为杨善洲的妻子制作了“农转非”报告,但被杨善洲坚决卡住。

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对家里人说:

过日子,吃处有个窝,睡处有个“窝”就行。

为了自己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和铸就绿色王国的梦想,他已无法顾及这许多了。

   杨善洲无私奉献为人民,不为名也不为利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许多讴歌杨善洲的“民谣”在当地被广为传唱:

“施甸有个杨老当(因‘文革’期间被定为‘当权派’,群众都习惯这样称呼他),清正廉洁心不贪。

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住深山,呕心沥血办林场,创造资产超亿元,分文不取乐呵呵……”这无疑是广大群众对他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几十年做出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他22年辛勤劳作,铸就绿色王国的最真挚的感激。

大家认为他是实践党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笔者衷心祝愿德高望重、令人肃然起敬的杨善洲老书记松鹤延年身体好,健康长寿超百岁!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2010年09月06日 来源:

云南日报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

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

"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

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

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

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

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

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

"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

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

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

"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

"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

"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

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

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

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

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

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

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