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560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

《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并且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保障。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部署安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市教育局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第一,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学校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第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第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

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二、总体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

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班主任成员。

四、放学后延时服务具体要求

1.服务对象。

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优先保障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的需求。

2.服务主体。

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师值日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

3.服务时间。

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

30,其它季节到18:

00o

4.服务场所。

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1)快乐游戏课程。

鉴于放学后学生刚从课堂出来,需要放松,缓解疲劳,因此要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游戏课程。

(2)自主学习课程。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

(3)社团拓展课程。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式多样、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课外拓展训练。

社困课程共分三大类,即艺术类:

唱歌、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语言类:

演讲、辩论、朗诵等;体育类:

围棋、象棋、足球、乒乓球、田径等。

6.服务流程。

调查摸底——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合理安排志愿教师——重新组班——无缝衔接

(1)调查摸底。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

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

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课后服务申请表》,详细解读了《课后服务协议书》中的要求与措施。

(3)学校审核。

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

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重新组班。

将不同班级的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40人的“临时班”,设立“临时班主任”。

放学后;临时班主任”将学生带领到相应场所,进行延时服务。

(6)无缝衔接“临时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临时班”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五、放学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

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

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学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满足学生课后在校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2x)2号文件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2x)3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做好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帮助家长解决无人看管、无力辅导等实际困难,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

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

第一,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

学校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第二课后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并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学校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第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措施。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1.制订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小组,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课后服务小组(内容、指导教师、学生等等);

3.每天查看每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

四、服务时间

从202x年秋季学期开始,从每学期开学第二周起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下午放学以后开展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小学为2课时(15:

30——17:

30),夏令时原则上不晚于18:

00。

五、服务内容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

1、集中完成作业。

安排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完成作业,并可进行学生作业个别答疑,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鼓励利用“名师空中课堂”等面向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辅导。

坚决禁止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2、参加社团活动。

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和特色建设,开展覆盖面广的、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类社团活动,可依托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充分挖掘和重点建设体育训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

3、自主阅读交流。

安排学生在阅览室等区域自主阅读或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4、组织专题教育活动。

学校统一安排专题教育等其他有益活动。

活动安排要体现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

5、其他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的活动。

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基地等学习场所的作用,促进课后服务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

六、实施步骤

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家长接送确有困难的学生及留守儿童的课后服务责任。

1、开展调研

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展课后服务需求调查,了解清楚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意愿;开展课后服务资源调查,摸清师资、场地、设备、耗材等人力、物力资源情况,为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提供实施依据,精准发力保障学生课后服务。

2、制定方案

202x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制定具体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

在实施办法、方案中对课后服务组织机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方式、人员安排、容纳人数、社团活动菜单、报名组织、收费事项、安全措施、绩效发放等相关内容做出安排。

3、工作部署

在202x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周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宣传课后服务政策和学校工作方案,讲明原则、讲清政策、讲透要求。

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不得因此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适当收取费用,目前该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正在进行成本调研和测算,待收费标准和相关收费管理政策出台后,我校将在政策范围内补收有关费用。

4、组织报名

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的形式组织开展报名工作,对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项目明确告知家长。

对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学校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按“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统筹安排”的机制确定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并统一组织实施。

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中低年级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

5、班级编制

学校应根据学生报名情况,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学生课后服务编班,一般每班30人左右。

如一个年级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可与相邻年级学生合并编班。

学校可以按每班1课时或2课时配备1名教师,按小学每两个年级不超过2人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具体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

6、编排课表

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和校情实际,为每个课后服务班级安排周课表,轮流安排集中完成作业、社团活动、自主阅读交流、专题教育、其他学校特色活动。

7、开展服务

课后服务教师应明确自身工作任务,认真按学校要求组织课后服务。

要积极开发和实施社团活动课程、专题教育活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和质量。

要为学生作业个别答疑、为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

每节课开始前课后服务教师要做好点名考勤工作。

8、组织管理

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课后服务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群众满意。

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强化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安全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