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05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1.名词解释:

1)城市: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的形成

2)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3)城市化水平: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4)市域:

城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市区,外围市(县)。

5)市区:

市政府管辖范围。

2.

①什么是第一次劳动分工?

原始群落中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叫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②什么是第二次劳动分工?

商业与手工业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③城市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以后,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所以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开始产生私有制,阶级分化以后,人类开始进入了奴隶社会。

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④简述城乡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

2)生产效率的差异

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7)空间密度差异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城市发展的包括哪两个阶段?

一般以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城市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封闭,静态)和近代现城市发展阶段开放,动态)。

4.

简述世界城镇化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的总比例达到60%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1.填空题

①“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出自《周礼.考工记》。

②“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出自《管子》。

③“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出自《淮南子》。

④《商君书》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先列。

2.解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国: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

方九里:

每边长九里,约1600丈。

旁三门:

每边有三个门。

国中九经九纬:

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

经涂九轨:

路的宽度为车轨的9倍。

左祖右社:

左为祖庙,右为社稷。

前朝后市:

前面是朝,后面是市。

市朝一夫:

市与朝各方百步。

夫,井田的基本单位,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

3.阐述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内容及其意义。

霍华德(EbenezerHoward)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理论。

他指出了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环境现状与期望存在着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互疏远。

霍华德认为,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无限制膨胀,并将城市土地归于城市的统一机构,以消灭土地投机;移植和控制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指出“城市与乡村结合”。

认为城市经费可从房租中获得。

他还认为城市是会发展的,当其发展到规定人口时,便可在离他不远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

他强调要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的原则。

意义: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被今天的规划界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①发展了极性的概念;

②动态管理概念;

③有机平衡原则;

④城市周围永久保留绿地原则;

4.近代城市规划史的三大宪章是哪些?

《雅典宪章》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什么?

①《雅典宪章》(1933)功能分区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②《马丘比丘宪章》(1977)功能融合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

③《北京宪章》

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

《北京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

宪章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既要“在纷繁的世界中,探寻一致之点”,又要“各循不同的道路,达到共同目标”,做到“一致百虑,殊途同归”。

《雅典宪章》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

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5.简述明清北京城的建设特点。

明清北京城——北收南扩,突出中轴,继承了南京城(南京城后来成为陪都)。

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商肆,建立了五府六宫。

体现了“周礼”,“城郭之治”中的儒家思想,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呈“凸”字形,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

 

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1.填空题

①我国的城乡规划体制包括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等四个子系统。

其中,规划法规系统是其他系统的法律固化综合;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规划规划操作系统是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规划技术系统是指各个部门层面的规划的编制及技术规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法体系的核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③我国城乡规划运行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规划运作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2.简述我国法定的城乡规划类型及其规划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根据战略性和实施性城乡规划二院划分的标准,各种城镇体系规划都是战略性规划;对于城市而言,城市(镇)总体规划是战略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史实施性规划。

 

层面

规划属性

法定规划类型

国家层面

战略性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自治区)域层面

战略性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城镇层面

战略性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性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乡村层面

战略性规划

乡规划

实施性规划

村庄规划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1.什么是永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永续发展”的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城市规划承担了特别重要的历史使命。

以英国为例,《规划与强制收购法2004》明确提出,城乡规划有责任实现城乡永续发展目标。

在社会维度,该政策强调社会的融合和包容。

在环境维度,该政策强调政府应当致力于城乡自然与历史环境品质的保护与提升。

在经济维度,该政策强调政府有责任推动稳定并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唯有如此,才会社区繁荣,人民乐业。

2.填空:

永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和谐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3.解释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

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直接的冲突,永续的状态就来源于冲突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构成了和谐城市“柱锥模型”的基本面,也就是能够维持可持续状态。

而一旦任何一方的冲突使得城市脱离这一基面造成无法容忍的社会动荡、环境破坏,经济衰退状态时,城市将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当各方面的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

“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

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相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2.城市规划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一般包括哪十个?

1)城市地质状况,包括工程,地质,水文等;

2)城市历史资料;

3)机构及与社会发展资料;

4)城市人口资料;

5)市域自然资源;

6)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7)交通运输资料;

8)建筑物现状资料;

9)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材料;

10)城市环境资料。

3.城市规划分为哪两个阶段?

各个阶段包括哪些类型的规划?

城市规划阶段包括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这两个阶段。

总体规划包括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等类型的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两个层次的规划。

4.比较不同类型的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成果(纲要,总规,分规,控规,修规)。

(除以下内容之外,具体的参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内容)

城市分区规划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的规模和范围

城市建设用地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竖向规划设计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城市防灾工程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5.比较市域,市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建成区的概念。

(可参见第一章的图片)

总体规划设涉及多个层次的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市区,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建成区。

其中市域、市区是从行政管辖范围划分的,而规划区、中心城区、建成区是从规划建设层面划分的。

①市域:

是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区及外围市(县)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②市区:

城市政府直接管辖的范围,不包括外围市。

③城市规划区:

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一般要求城市规划区应该在市区范围内,即城市振幅直接管辖的范围。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④中心城区:

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和近郊地区。

中心城区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范围。

⑤城市建成区: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经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包括市区集中连片以及分散在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得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等)。

6.中心城区的空间管制规划图包括哪四个区?

①禁建区: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②限建区: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③适建区: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优先选择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④已建区:

已经建成的区域。

7.名词解释:

1)容积率:

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个指标,英文缩写为FAR,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之(万m2/hm2)。

2)建筑密度:

指规划地块内格雷建筑地基面积占该地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某一董建筑的基地面积按如下公式确定:

3)绿地率:

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不包括住宅用地中的绿化用地和树冠覆盖其他用地的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4)建筑间距:

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以满足防火、防震、日照、通风、采光、视线干扰、防噪、绿化、卫生、管线敷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5)建筑限高:

为了克服经济利益的驱动而盲目追求建筑高度,造成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并根据建筑物所处不同区位及其对城市整体环境空间的影响程度,规划部门需要对建筑建造提出一个许可的罪的限制高度(上限),这就是建筑限高这一指标的由来。

6)建筑后退: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7)红线:

道路用地和地块用地边界线。

8)绿线:

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9)黄线: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边界。

10)紫线:

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11)蓝线:

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12)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是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六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简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五要素,及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将城市用地分为哪三类。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五要素为:

①地质条件②水文条件③气候条件④地形条件⑤生物条件;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将城市用地分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三类。

2.根据风向频率玫瑰图判定盛行风向。

盛行风向是按照城市不同风向(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的最大频率来确定的。

累计某一时期中(如一个月、一季、一年或多年)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值称之为风向的频率。

风向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

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

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的风的频度成正比。

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即圆心处。

有些风向玫瑰图上还指示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

右图盛行风向是东北北风(NNE),最大风速为西南南风(SSW)。

2.①根据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②根据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哪八大类?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代码

codes

用地类别中文名称

Chinese

英文同(近)义词

English

R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dministrationandpublicservices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ommercialandbusinessfacilities

M

工业用地

industrial

W

物流仓储用地

logisticsandwarehouse

S

交通设施用地

streetandtransportation

U

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utilities

G

绿地

greenspace

③规划用地标准由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个指标构成。

3.①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要做好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防止废水污染,防止工业废渣污染,防止噪声干扰四方面的工作。

②简述工业用地M的分类及其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类别

名称

范围

具体工业类型

布置形式

M1

一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电子、手工业、缝纫

布置在城市内

M2

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食品、医药制造、纺织

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M3

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采掘、冶金、大中型机械制造、化工、建材、造纸、制革

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区

③通常工业用地布置于居住用地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3.绿地G分为公园绿地G1,防护绿地G2,广场用地G3三类。

4.大、中城市用地的构成在地理上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

5.名词解释

1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语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技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2风向频率玫瑰图:

看本章第二题

3千人指标:

指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用来确定配建公共建筑数量的定额指标。

一般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

“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4服务半径:

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米。

 

第七章:

城市总体规划

1.名词解释

①城市性质:

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②城市规模:

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③城镇人口:

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三个部分构成:

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减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

其中

⑤机械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与年平均人数之比的千分率。

⑥第一产业:

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以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⑦第二产业:

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即工业和建筑业。

⑧第三产业: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2.城市性质的确定,从区域角度,一般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3.城市人口按劳动构成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非劳动人口。

4.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等。

5.以预测基准年上溯多年的历史平均增长率为基础,预测规划目标年城市人口的方法称为综合增长率发。

6.简述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发展包括哪三个方面。

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同空间层次的协调②不同城市系统的协调③不同发展阶段的协调。

 

7.城市布局形态模型分为那两个大类,并论述其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类别

集中式

分散式

特征

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局

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

主要形态类型

网络状、环形放射状

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族群城市

优点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市民

近期和远期关系易处理,有弹性,与自然环境结合得较好

问题

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不易处理,规划布局无弹性,与自然脱离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实用性

中小城市

大城市

8.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哪四类?

城市类别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

<20万

≥20万

≥50万

≥100万

9.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四)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