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793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出示新湖镇“一户多宅”整治现场图片

提问:

你知道一户多宅整治是为了保护我国哪种自然资源?

学生回答:

土地(耕地)。

提问:

那么我国土地资源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本节课找找答案。

一、知土地——知类型

1、出示课件并讲述,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包括:

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土地;农业用地又被分为:

耕地、林地、草地三种类型。

2、出示旱地、水田、白佛山、东平体育馆、新湖镇中学等图片,学生说出土地类型。

设问:

土地资源对于我们有何意义?

生回答,师总结:

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

二、知土地——知国情

1、出示“国土面积前六的国家”“国土面积前六位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柱状图”,师指导学生读图,并说明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2、出示我国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的总量与人均的排名表格,生读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表格中,我国各土地资源总量分别居世界的位次?

②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相比,占多大比重?

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3、师通过“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两个词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

三、知土地—知构成

1、出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师指导学生读图名,看图例,看分布,得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十分齐全。

2、思考在你心中我国的土地构成是什么样的,耕地应该占多大比例?

林地应该占多大比例?

草地又应该占多大比例?

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3、出示“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通过读图与刚才的活动形成对比,得出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

4、结合“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与“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读图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师指导生自主完成,并点评:

我国土地资源种类齐全,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5、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1)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有利影响?

(2)你对我国的土地资源构成特点有何评价?

师指导,生回答,并总结

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对土地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

各类土地资源比例不合理,人地矛盾突出。

(过渡)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四、知土地—知分布

1、按小组下发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林、耕、草地分布图。

完成以下问题:

土地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地形类型

地形区

耕地

林地

草地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过渡】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五、忧土地—土地问题

1、播放视频《土地生病了》通过视频与生自学完成对土地问题的学习;师强调:

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2、出示:

漫画《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小鸟的悲哀》大家结合漫画说一说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

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

请大家讨论一下,由代表来介绍一下。

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讲授】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启发】 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

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

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

【教师小结】 同学们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谈的很好。

概括同学们的发言: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以法律为准绳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

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

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大家回去以后,调查一下我们新湖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

应该怎样解决更好?

下一节课我们再讨论。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效果分析

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新课程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就本节课的效果看,其优点有:

1、课堂内容全面,老师讲解清楚、明白,突出重难点。

教材处理优化,个性化,教学任务紧扣目标。

2、课堂环节齐全、容量大,时间安排合适、能完成教学任务。

同学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完成目标所规定的任务。

3、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同学参与率高。

4、教学手段新颖,教法灵活,有视频,有图片,有画面。

5、课件制作好,资源丰富画面生动。

从效果来看,也有一些课堂中存在的误区:

1、讲解时过快,学生思考时间短;

2、要强化感情升华,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材分析

《中国的土地资源》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中国的土地资源》是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细化,它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分析某种自然资源的方法,应分析其数量特征、类型构成特征、分布特征等,并辅助以“知资源—用资源—护资源”这一内容线索来组织教学。

本节包括“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四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有总量大、类型齐全、分布不均、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较大等。

在各种土地类型的教学中,可突出耕地的特点及利用保护问题。

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两个特点,可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如印度和美国的比较进行说明。

耕地的利用保护问题,可结合具体实例,尤其是当地的实际情况,理解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需要用到土地资源分布、一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地图、统计图表,以及一些事例,“标准”将这些都归为“资料”。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人多地少”部分,教材正文讲述了土地的重要性,阐明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为深化对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教材设计了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就我国与美国、印度的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以及我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进行比较。

为便于“活动”的开展,教材特意降低了“活动”的难度,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进行提示。

为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教材刻意呈现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统计图。

在“类型齐全”部分,教材正文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介绍了耕地、林地、草地等主要土地类型所占的比重和面积大小情况,以及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和分布情况。

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穿插了一幅“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和一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活动”要求联系已学的我国地势三级阶知识来回答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两幅图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读图训练。

在“区域差异明显”部分,教材正文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和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为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教材安排了“中国耕地分布”、“中国林地分布”和“中国草地分布”3幅地图。

这个部分的“活动1”侧重于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教师教学提供及时反馈;“活动2”要求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意在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讲述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时,考虑到这个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若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来呈现,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因而教材采用正文方式,联系已学的气候、地形知识,阐明了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区土地生产力的高低。

因这个部分读图内容较多,为了避免枯燥,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为小苗、小草、小树找家的游戏,为同学们提供了中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图、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等资料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的讨论,也巧妙地渗透了因地制宜的观念。

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部分,教材正文分别讲述了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并提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为激发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教材安排了一则“18亿亩:

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的“阅读”材料。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教材结合宁夏硒砂瓜种植、农村闲置或废弃土地利用等材料设计了相关“活动”。

这些“活动”材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巧妙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评测练习

1.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地区②东南丘陵地区③西南林区

④经济发达地区⑤人口稠密地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③

2.下列地形区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东北平原——草地

C.青藏高原——耕地

D.大兴安岭——林地

3.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

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4.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土地污染严重

5.对于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  )

A.依法用地、规划用地

B.禁止乱占耕地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利用现行的“一户多宅”整治活动作为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活跃、愉快的学习情境,首先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本人认为该节课成功和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视频、图片等,能够让学生形象、直

观地获得地理知识,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3、从教学过程来看,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整个课堂

气氛比较活跃。

4、不足之处是,由于涉及知识点较多,课件展示的也较多,学

生的练习时间显然少了点。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本节的内容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按照此标准教程对应的内容是“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前三个标题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最后一个标题对应的是我国的土地国策。

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资料应该包括各种地图、图表、文字资料等,而我给学生提供的地图有地形图、气候图、分布图等地图,图表有柱状图、饼状图、景观图、漫画等图片资料,还有各种文字资料,可谓资料丰富。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现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分解如下: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能指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状况。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大量数据、地图、统计图表以及一些事例等资料和学生活动,对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采取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在理解图形表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