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docx

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化学试题

2014届浙江省第二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

化学试题解析

夏宾2014.4.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N:

14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

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答案:

C

解析:

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吸水防潮,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8.下列实验操作都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②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滤纸下端浸入展开剂中进行实验;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④滴入酚酞溶液确定纯碱中有无烧碱;⑤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⑦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A.⑥⑦B.②⑥C.⑤⑥⑦D.只有⑥

答案:

B

解析:

①AlCl3加热水解生成Al(OH)3,不能得到AlCl3固体,故①错误;②正确;③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1,不能测定pH为3.5,故③错误;④纯碱水解,溶液呈碱性,故滴入酚酞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④错误;⑤米汤为淀粉溶液,碘单质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所以用淀粉溶液能只能检验单质碘,食盐中的碘以KIO3存在,不能用米汤直接检验,故⑤错误;⑥酸性滴定管可用来量取酸或强氧化性物质,精确度高,可精确到0.01,故⑥正确;⑦甲烷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溴水,故⑦错误.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W>rZ>rY>rX

B.含Y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W

D.X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H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

答案:

D

解析:

依据短周期元素X、Y、Z、W在图示的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和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可推出元素X、Y、Z、W分别为N、Al、Si、S元素。

A.原子半径应为:

rY>rZ>rW>rX,故A错;B.含Al元素的盐溶液NaALO2溶液呈碱性,B错;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H2S>SIH4,C错;

化合物NH5,即为NH4H,与水反应可产生NH3和H2两种气体,正确。

10.泰雅紫是古代地中海沿岸出产的一种贵重染料,罗马帝王用法律规定,只有皇族与教主可穿用这种染料染的紫色衣袍。

当时人们是从小的紫蜗牛中提取泰雅紫的,制备1.5g泰雅紫需要多达12000只紫蜗牛,现知其结构为如下图所示的含溴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泰雅紫分子的分子式为C16H8N2Br2O2

B.1mol泰雅紫与H2加成最多需9molH2

C.泰雅紫属于烃的衍生物

D.检验泰雅紫中溴元素可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

D

解析:

A.根据键线式的特点和碳原子的四价键知识,可知泰雅紫分子的分子式为:

C16H8N2Br2O2,故A正确;

B.1mol泰雅紫含有2mol苯环,可以被氢气加成,消耗6molH2,此外还有1mol双键和2mol羰基,消耗3molH2,故1mol泰雅紫与H2加成最多需9molH2,故B正确;C.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后所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泰雅紫属于烃的衍生物,故C正确;D.泰雅紫中的溴元素不和硝酸银直接反应,检验泰雅紫中溴元素的方法:

先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将溴原子转化为溴离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11.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

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可视为零价),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通常表示为

LaNi5H6+6NiO(OH)=LaNi5+6Ni(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LaNi5H6-6e-=LaNi5+6H+

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减小

D.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

答案:

C

解析:

根据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

放电时,储氢合金LaNi5H6为该电池的负极(H元素化合价由0→+1,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LaNi5H6-6e-+6OH-=LaNi5+6H2O;NiO(OH)为电池的正极(Ni元素化合价由+3→+2,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NiO(OH)+6e-+6H2O=6Ni(OH)2+6OH-。

则A、B均不正确。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6Ni(OH)2+6OH--6e-=NiO(OH)+6H2O;阴极反应为:

LaNi5+6H2O+6e-=LaNi5H6+6OH-;由此可知,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减小,C正确;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阴极,D错。

12.难溶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可以用溶度积Ksp来表示,当溶液中相应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该值时,会形成沉淀。

已知常温下AgCl的Ksp=1.8×10-10,AgI的Ksp=8.5×10-17。

若在常温下,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K+)>c(NO3-)>c(Cl-)>c(Ag+)>c(I-)

B.c(K+)>c(NO3-)>c(Ag+)>c(Cl-)>c(I-)

C.c(NO3-)>c(K+)>c(Ag+)>c(Cl-)>c(I-)

D.c(K+)>c(NO3-)>c(Ag+)=c(Cl-)+c(I-)

答案:

A

解析:

由常温下AgCl的Ksp=1.8×10-10,AgI的Ksp=8.5×10-17,可知溶解度AgCl>AgI,所以当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的溶液中加入8mL0.01mol/LAgNO3溶液,首先AgI沉淀析出,然后再有AgCl沉淀析出,故此时溶液中有0.00005molAgI沉淀,0.00003molAgCl沉淀;还剩下0.00002molKCl,生成0.00008molKNO3。

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c(K+)>c(NO3-)>c(Cl-)>c(Ag+)>c(I-),A正确

13.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D.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答案:

D

解析:

A.碱式硫酸铁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作净水剂,正确;B.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制备的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正确;C.(NH4)2Fe(SO4)2中Fe呈+2价,若Fe2+被氧化,则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正确;D.由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可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室温下可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由此可知硫酸亚铁铵溶解度小于硫酸铵,故D错误。

26.(14分)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⑴液态肼作火箭燃料时,与液态N2O4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已知每1g肼充分反应后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aKJ,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字母)。

A.酒精灯B.长直玻璃导管C.锥形瓶D.冷凝管

E.牛角管(接液管)F.蒸馏烧瓶G.酸式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⑶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可减缓锅炉锈蚀。

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则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g。

⑷磁性氧化铁(Fe3O4)的组成可写成FeO·Fe2O3。

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黑色粉末是否由Fe3O4、CuO组成(不含有其它黑色物质)。

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②若所得溶液显血红色,则假设▲成立。

③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产生▲的现象,则假设3成立。

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

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

④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现象;若产生▲现象,则假设3成立。

答案:

⑴N2O4(l)+2N2H4(l)=3N2(g)+4H2O(g) ΔH1=-64akJ·mol-1;⑵①BG②温度计;⑶8g

⑷假设3:

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①溶液显蓝色;②2或3;③有红色固体析;④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解析:

⑴液态肼与液态N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液态水,己任每1g液态肼与液态N2O4充分反应后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aKJ,则1mol液态肼与液态N2O4充分反应后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64a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l)+2H2O2(l)═N2(g)+4H2O(g);△H=-64akJ·mol-。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B.长直玻璃导管和G.酸式滴定管;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

⑶磁性氧化铁(Fe3O4)的组成可看成FeO·Fe2O3。

所以肼与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的反应实质,可以当作是肼(N2H4·)与Fe2O3反应生成FeO和N2、H2O的反应:

N2H4+2Fe2O3=4FeO+N2+H2O,由此可知1molN2H4(32g)与Fe2O3反应能生成4molFeO,即4mol磁性氧化铁(Fe3O4),故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8g。

⑷设计探究实验:

假设3应为:

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①若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成立,则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所以实验现象是溶液呈蓝色。

②若所得溶液显血红色,则假设2或3成立,因为假设2或3中都有难溶性Fe3O4,Fe3O4与稀硫酸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亚铁(FeSO4)和硫酸铁[Fe2(SO4)3],溶液中有Fe3+,Fe3+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的溶液。

③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假设3成立,因为假设3中有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加入铁粉后,有红色的固体铜被置换出来。

④少量黑色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黑色粉末只是Fe3O4,则只会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若黑色粉末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黑色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能生成配合物Cu(NH3)42+,溶液呈蓝色,同时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

所以,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的现象是只有红褐色沉淀;若假设3成立,则产生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27.(15分)已知2A(g)+B(g)

2C(g),△H=-a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ωmol/L,放出热量为bkJ。

⑴比较a▲b(填“>”“=”或“<”)。

⑵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此可推知,表中T1▲T2(填“>”、“=”或“<”)。

T/K

T1

T2

T3

K

1.00×107

2.45×105

1.88×103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kJ,C的浓度▲(填“>”“=”或“<”)ωmol/L,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用代数式表示)。

⑶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4molA和2molBB.4molA、2molB和2molC

C.4molA和4molBD.6molA和4molB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⑸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和1molB,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kJ,则d▲b(填“>”、“=”或“<”),理由是__

▲。

⑹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A和2molB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90%。

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A、3molB和2molC,则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答案:

⑴a>b;⑵<=a=b+c;⑶D;⑷C;

⑸>由于反应过程中恒压容器中压强大于恒容容器,所以转化率更大,放热更多

⑹不变

解析:

⑴由热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可知,反应2A(g)+B(g)

2C(g),的△H=-akJ/mol(a>0),是表示2molA与1molB完全反应,生成2molC时放出akJ的热量,而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因此2molA与1molB反应,生成的C少于2mol,所以放出的热量少于akJ。

⑵该反应是放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移,平衡常数减小,所以T1

⑶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kJ热量,起始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必须应是A大于4mol,B大于2mol,故选D项。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按题给的条件,可采取措施有升温、增大B的浓度和使用催化剂,为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按题给的条件,可采取措施有及时分离出C气体、增大B的浓度,综合分析能满足两者要求的措施只能为增大B的浓度,即C项。

⑸根据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任何有气体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方程式同一半边物质(一边倒),加入各物质起始物质的量与原平衡加入各物质起始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则它们互为等效平衡。

由题意可知:

2A(g)+B(g)

2C(g)

平衡Ⅰ起始量:

3mol2mol0

平衡Ⅱ起始量:

4mol3mol2mol

转化到左边后6mol4mol0

可见,6mol:

4mol=3mol:

2mol,则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A、3molB和2molC后,与原平衡互为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相等。

28.(14分)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

物质

VOSO4

V2O5

NH4VO3

(VO2)2SO4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回答下列问题:

⑴工业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剂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滤液中含钒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

⑶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

根据下图判断最佳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为▲、▲。

⑷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以测定反应②后溶液中含钒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2++□H2C2O4+□_____=□VO2++□CO2↑+□H2O,试将其配平。

⑸全矾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VOSO4溶液,电池的工作原理为VO2++V2++2H+VO2++H2O+V3+,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⑴3V2O5+10Al

5Al2O3+6V ⑵VOSO4

⑶NH4++VO3—=NH4VO3↓ 4 80℃

⑷2VO2++H2C2O4+2H+=2VO2++2CO2↑+2H2O

⑸VO2++H2O-e-=VO2++2H+

解析:

⑴工业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剂法,铝粉与V2O5形成铝热剂,铝和五氧化二钒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V2O5+10Al

6V+5Al2O3。

⑵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从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的主要流程可知,酸性条件下,V2O5和亚硫酸钠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VOSO4,根据溶解性表滤液中含钒的主要成分为VOSO4。

⑶根据该工艺的主要流程,该工艺中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VO3—=NH4VO3↓;根据沉钒率与控制氯化铵系数的关系图中的变化曲线可知,最佳控制氯化铵系数是4;根据沉钒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中的变化曲线可知,最佳控制的温度为80℃。

⑷用硫酸酸化的H2C2O4与(VO2)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依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得失)法配平:

2VO2++H2C2O4+2H+=2VO2++2CO2↑+2H2O。

⑸电池充电是电解池原理,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全矾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VOSO4溶液,电池的工作原理为VO2++V2++2H+VO2++H2O+V3+,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

29.(15分)某有机物X(C13H13O7Br)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其部分结构简式如下:

已知:

①X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可以得到A、B、C三种有机物;

②室温下B经盐酸酸化可以得到苹果酸D,D的分子式为C4H6O5;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回答:

⑴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D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④酯化反应。

⑵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有如下特点:

lmolE可以和3mol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33.6LH2(标准状况下),lmolE可以和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lmolCO2,lmolE还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molAg。

试写出E可能的结构简式▲。

⑶A和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八元环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若C经盐酸酸化后得到的有机物F,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F可能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制取阿司匹林()的原料,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它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为▲。

答案:

⑴羧基、羟基①

解析:

X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X中有酚羟基,有

的结构,X的已知部分结构

连在

上(或邻位或间位);根据X的分子式C13H13O7Br和X的已知部分组成C6H8O5Br可知,X未知部分的组成是C7H5O2,再根据已知①X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可以得到A、B、C三种有机物;②室温下B经盐酸酸化可以得到苹果酸D,D的分子式为C4H6O5;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说明X未知部分结构的苯环上还连有醛基-OH,由此可推出X的未知部分的结构为

(酚羟基或对位或间位)。

从而推出X的结构简式:

(酚羟基或对位或间位)。

X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可以得到A

、B

、C

三种有机物;室温下B经盐酸酸化可以得到苹果酸D(分子式C4H6O5),D的结构简式为

由此:

⑴D中所含官能团有羟基-OH和羧基-COOH,D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⑵E为D(

)对应的同分异构体,lmolE可以和3mol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33.6LH2(标准状况下),说明分子中含有3mo;能与Na反应的-OH或-COOH;lmolE可以和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lmolCO2,说明含有1mol-COOH;;lmolE还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molAg,说明含有1个-CHO,则应含有2mol-OH,所以,E可能的结构有

⑶A和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八元环酯的化学方程式:

⑷若C经盐酸酸化后得到的有机物F,其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F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任意一种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制取阿司匹林()的原料,其结构简式是

(水杨酸);它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