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23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课.docx

人教版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课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是整本书中经济发展的具体化表现,单独来看,它又是介绍社会生活史的内容。

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吃、穿、住、行及社会风俗的变化,而本课正是介绍了近现代以来人们吃、穿、住及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在整个单元中占据主要地位。

经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相关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正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涌入和中国重大历史事件,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因此从整个必修二的内容结构来看,本课是前三个单元知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对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树立“历史就在身边”的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在义务教育八年级有过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范围只局限于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且主要侧重现象的描述与感性认识。

学生都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吃穿住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对他们来说都有着切身体会,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则经历过建国初甚至解放前的历史。

因此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通过图片、访谈、切身体会等会有比较直接的感性认识,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易于调动学生思维。

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等内容,了解到了鸦片战争后中西方交往逐渐密切的史实。

但是对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同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缺乏有效的认识。

本课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应侧重于原因的理性分析。

4、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旗袍、唐装等服装出现的背景及其特点,知道“断发易服”运动;通过分析中国近代以来服装变迁的规律和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老师提供的大量关于中国服装变迁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的研读,初步掌握史料研习的方法;通过研习中国近代以来服装的变迁史,学会与古人、今人和未来对话的角度和途径,初步掌握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装的变迁,切身感受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不断改革开放、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深入挖掘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放自信、不断创新”的态度,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在物质生活与习俗等方面质的飞跃。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近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变迁。

2、难点:

揭示近代以来中国服装变迁的历史内涵。

七、教学教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八、教具准备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演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必修一17解放战争身穿中山装的图片。

师:

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

生: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维:

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师:

中山装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男式服饰的一场革命,它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同时它的出现也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服饰之外,社会生活还有哪些方面出现了变化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不过,要说到服装,我们这里首先就要介绍一下服装的定义:

服装是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服装文化;不同的服装还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近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变迁既反映出了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的进程,也反映出了自身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文明程度。

讲授新课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840-1949)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风俗

1、衣(服饰):

(1)特点:

①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保守、呆板;

②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

③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

(2)变化:

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

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

2、食:

(1)传统饮食——中餐

南方饮食:

米饭、海鲜

北方饮食:

面食、肉类

满汉全席;中餐的八大菜系。

(2)变化:

西餐

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住:

(1)原因:

受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使、领馆区建筑式样的影响。

(2)特点:

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3)代表:

北京四合院、圆明园

4、风俗:

(1)剪辫易服: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2)废止缠足:

倡导婚姻自由,推动妇女解放。

(3)婚丧仪式:

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4)社交礼仪:

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

(5)节日: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农村落后、封闭,沿袭传统风俗习惯。

(二)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3)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人民当家作主是建国后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

2、表现:

(1)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定量供应(计划经济的特征)。

(2)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妇女,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也为婚姻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3)朴实而又带有革命色彩的衣着:

20世纪50年代:

女孩子喜欢穿布拉基(连衣裙);男孩子以列宁装、中山装为主流;

“文革”时期:

以着绿军装、戴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1)服饰:

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而且服装材质丰富,设计新巧,工艺水平也提高了。

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国力在增强。

(2)饮食:

经济体制改革后,粮食产量增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取消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多样化。

【合作探究】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

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

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

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油、棉布等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一方面限制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们的需求,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废除了这些购物票证。

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3)住房:

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普通平房→简易楼房→90年代以后国家启动“安居工程”;保障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福利。

(4)社会风俗:

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成为人们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黄金周。

②休闲方式多样化:

休闲度假、郊区游、出境游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内容,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③新的社会时尚:

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合作探究:

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特点、原因

特点:

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典型的特征。

2、受西方影响,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3、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原因:

1、外部: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

2、政治:

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经济:

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

4、文化:

民主、自由和科学思想的影响。

八大菜系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

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川、鲁、苏、粤、闽、浙、湘、徽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四大菜系

口味特点

特色招牌菜

鲁菜

清香、鲜嫩、味纯

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

粤菜

清香、鲜嫩、味纯

葱烧海参、烩乌鱼蛋

川菜

清香、鲜嫩、味纯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淮扬菜

清淡、味甜

叫花子鸡、糖醋鳜鱼

【备课资料】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十、课堂小结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

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十一、布置作业

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十二、教学反思

十三、板书设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840-1949)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风俗

1、衣(服饰):

(1)特点:

(2)变化:

2、食:

(1)传统饮食——中餐

(2)变化:

3、住:

(1)原因:

(2)特点:

(3)代表:

4、风俗:

(二)变化原因: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2、表现: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1、原因:

2、表现:

(4)社会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