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56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三 51人类影响环境 教案1.docx

苏教版必修三51人类影响环境教案1

人类影响环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与疑点

1.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环境污染的种类。

2.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环境污染的种类。

3.教学疑点

(1)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理解)。

(2)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理解)。

2、教材解读

课文

解读

一、人口增长

P84第1段

世界人口的激增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五大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据调查,世界人口膨胀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计划生育要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有1.2亿已婚妇女和相当一大批未婚育龄妇女,她们迫切希望有更多、更先进、更方便的手段来控制生育,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计划生育服务。

据估计,在今后50年里,由于这一原因而导致的人口增长将占新增人口的三分之一。

二是很多国家的家庭由于受传统观念、宗教势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希望有一个或保持一个大家庭。

据估计,今后50年里因这一原因而多增加的人口约占百分之二十。

三是育龄妇女的绝对数很高。

近年来,人们普遍有一种误解,不少人只从统计数字中看到全球人口的增长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2%下降到现在的1.4%,妇女的平均生育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5个孩子减少到约3个孩子,却不知由于现在全球的总人口已大大多于以前,育龄妇女绝对数很高,世界总人口的绝对增长数也很高。

P84积极思维

1.人口增长和粮食危机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54亿,如按目前平均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的速度发展,预计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达60多亿。

自然界究竟能提供人类多少物质资料,成为当今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据生态学家估计,地球上植物总的生产量折合成能量计算,每年约660×1015大卡,如每人每天要消耗2400大卡热量,一人一年就要消耗8.8×105大卡热量。

以此推算,地球可养活8000亿人口。

但是,地球上的动物、其他异养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而且不是所有的动、植物人类都能食用,因此人类实际利用率只是植物总产量的1%。

这样,地球就只能养活80亿人口,即相当于现在世界总人口的1.5倍。

每年将出生6800万人口,人口增长是无限的,可是地球资源和食物的生产是有限的,人口和食物资源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尖锐。

据联合国有关人员估计,目前尚有8亿人口由于得不到基本的食物供给,处于饥饿之中。

  由于人口增长,生产扩大,城市扩展,地球可耕面积正日益缩小;同时好多国家(发达国家)为获更多食物,在农业上大量投用石油能源,带来严重的粮食和能源危机。

我国人口已过11.6亿,自然增长率在12‰左右,因此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年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数的20%。

我国肉类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年占有量仅16.6千克,比世界平均数低42%。

我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各国之前列,但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大大低于世界人均5亩的水平。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耕地还以每年600~1000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人口激增、住房、交通、水利、工矿等建设所需占用的土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是刻不容缓的事。

2.人类增长与能源危机

  人类对能源的消费包括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粮食等)和人类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

由于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均能源消费量大断地提高,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各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人认为,化石燃料储量虽然可观,但均属于非更新资源。

近30年来,全世界化石燃料的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5%,人均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2.5%,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化石燃料有枯竭之虞,即所谓出现“能源危机”。

煤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可开发的煤约有11万亿吨,经济上有开采价值的约有7370亿吨,从当前世界消耗量来看,估计煤的开发寿命,包括潜在储量在内约有400年。

而石油开采仅一百多年历史,人们已经感到“石油枯竭”的威胁更为明显,有人估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寿命只有数十年。

3.人类增长与资源危机

人类的活动对资源的消费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自然资源在地球中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即使是可更新的资源,其更新的速度也远远跟不上人们的需要。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4大类,其中矿产资源越开采越少属于不可更新的资源;生物资源、水、土等资源属于可更新的资源。

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利用和消费飞速增长。

过去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占有绝大部分的资源,而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却仅有极小的消费量。

如今,不但发达国家需要大量资源,各发展中国家在努力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也需大量资源,资源短缺和耗竭的危机正日趋严重。

人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做好物资回收、重复利用资源的工作,加紧研究和发展替代资源,开发海洋巨大资源宝库等,协调好人类跟资源的关系。

P85第1段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人口发展动态是影响人类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人类在人口问题上面临着两种可能的选择:

一是人口继续无节制地增长,最后将不得不因生活空间、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和环境污染而接受大自然强加给人类的灾难性的限制;二是人类自己决定人口限度,把人口控制在环境负荷量之下。

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生活条件日趋优越的情况下,自然死亡率必将不断下降。

据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200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约为65岁。

日本最高,约为80多岁;冰岛和加拿大次之,为79岁;非洲塞拉里昂人均寿命仅为37岁,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低的国家。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略低于加拿大。

因此,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方法,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最根本措施。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凋。

这是一项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其后果相兼顾的计划。

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

坚持晚婚、晚育既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有利于青少年的发育成长。

少生就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优生就是使出生的后代健康优质,经过优生、优育和教育训练来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P86第1段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地球只有一个。

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生物一样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着大自然,特别近百年来,人类社会、人口状况和生产力的迅猛增长和发展,导致食物和资源消耗、土地开垦、森林采伐以及废物排放达到空前的程度,足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而且人类的活动正在对自身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

P86第2段、

P87第1段

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一方面人口过快过多地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而无节制地索取环境资源;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有限性的特征。

于是,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最终导致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灾难的出现,人类只得大声疾呼:

“地球只有一个”、“救救地球”。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生态环境极大的冲击和压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

其实,人类面临的所谓资源、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等五大挑战,核心是人口问题,其他四个问题都由此而衍生出来,并随人口增长而日益严重。

目前,人口剧增而引起的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等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正给人类以严厉的报复和惩罚。

当前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庞大的人口总量和过快地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4被新增人口所抵消,这就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人口的增长,加上有些企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及先污染后治理的经营模式,致使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人口与环境问题,已经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繁荣。

人口的增长还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

目前,全球文盲总数接近5亿,印度即占半数以上;印度一半的成年人是文盲,此外还有多达5000万的儿童没钱上学;印度的赤贫人口估计有3.2亿,约占总人口的1/3。

人口的膨胀也加大了就业压力。

在过去的15~20年里,印度的适龄就业人口数量激增,1997年达到3.97亿,虽然印度的就业增长率较以往已有所增加,但失业率仍高达7.5%,而由此引发的犯罪率上升、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环境污染

P87第2段

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事实上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和它组成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等)变化,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造成有害于人类或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叫做环境污染。

P87第3段

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

按环境要素不同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按污染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按污染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按污染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其中,化学性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形式。

因为化学性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SO2、氮化合物、CO等,这些物质主要是厂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和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所排出的尾气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

随着现代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煤碳、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将大大地增加,化学性污染将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物侵人人体有三条途径:

呼吸道吸入;由食物和饮水摄入;三是体表接触侵入。

其中,由呼吸道吸入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

由于污染物直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因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

正常人每天要呼吸10~15m 3洁净的空气,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入肺泡。

然后,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含O2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回流到心脏,再经主动脉把氧气输送到人体各组织细胞。

若吸入含污染物的大气,轻者会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就会发生呼吸器官功能障碍,使呼吸道和肺功能发生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慢性中毒症状。

根据我国某市某区对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调查结果,表明重污染区患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和两病兼发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轻污染区。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毒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

例如,美国洛杉矶是一个临海依山,处在50km长的盆地中的工业城市。

本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出现了一种浅蓝色烟雾,连续几天不散,使许多人喉咙发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还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经长期调查研究,直到1951年才搞清这种烟雾是汽车尾气造成的。

当时洛杉矶有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1.6万升。

这些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

由于洛杉矶特殊的地理条件:

盆地、无风、多雾,这些气体在短期内不易散开,且容易在日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化学性烟雾中还含有多环芳香烃类,Pb的化合物等致癌物质。

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作用最强烈。

据研究,大气中3,4-苯并芘浓度每增加0.1微克/100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就相应升高5%。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吸烟容易诱发肺癌。

2.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沉降物,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这是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出来的SO2,燃烧石油及汽车尾气释放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和硝酸雨,最后降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我国燃料结构主要是煤炭,以排放SO2为主,所以我国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改变了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正常酸碱度,严重危害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生存。

据1998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酸雨危及国土面积的30%。

正常的雨水也是酸性的,这是由于空气中的CO2溶解在水中形成的,但其pH值一般不会低于6,当雨水的pH值低于5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如1982年6月18日晚,重庆市下了一场酸雨,市郊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控制SO2的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同时要植树造林,运用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来净化空气。

如一公顷柳杉一个月可吸收SO260kg。

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线污染,许多绿色植物还能够分泌强大的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总之,绿色植物对于防治大气的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都具有重要作用。

3.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大约占体重的60%~95%,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源。

水污染在我国相当普遍,而且十分严重。

造成水污染的物质主要有重金属、农药、过量的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致病微生物等。

当水中的上述有害物质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时,就发生了污染。

而水中污染物主要来自未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等。

4.重金属污染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及非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重金属的主要释放源,采矿和治炼也是向环境释放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天然水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

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毒性较强的金属如汞、镉等产生毒的浓度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②水体中的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甲基汞。

③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即表现为生物富集作用。

例如,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就是汞经过生物富集作用而引起的。

患者有痉挛、麻痹、运动失调、语言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等症状。

据调查研究,其污染途径是:

昭和电气公司的废水排入河道后,废水中的一部分汞即为硅藻等浮游生物所吸收,硅藻是飞蛄等小昆虫的食物,于是汞便随硅藻进入小昆虫内富集起来。

这些小昆虫随河水流出60公里到达河口,在此过程中,小昆虫死亡沉入河底,成为石斑鱼等底层鱼的饵料,于是汞又随小昆虫被石鱼等所吞食。

鳝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又以石斑鱼为食,这样经过食物链一级一级富集,最后使鲶鱼体内的汞含量高达10~20mg/kg,比原污染水中汞的浓度高出1万~10万倍,比正常鱼体的汞含量高900倍。

当人经常食用这种富含汞的鱼类和贝类时,就会使汞在人体内大量累积,从而使人患水俣病。

5.农药污染

喷洒农药,目的是杀灭或抑制农业害虫,以保证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但随着现代化学农药的飞速发展,生产品种的增加,某些农药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分解,结果使农药在土壤中越积越多。

当土壤中累积的农药达到一定程度时,便成为污染物质影响第二茬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不仅如此,农药还随着雨水的冲涮汇集到河流、湖泊,从而造成水体污染。

由于大多数农药不易被分解,因而被生物体吸收后,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升高,严重影响鱼类和贝类的生存。

当人们食用这种被严重污染的鱼类和贝时,农药就会在人体内进一步富集,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6.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时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染和农田排水。

当它们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由于藻类在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以进行呼吸作用,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

当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一定程度时,耗氧性细菌受到抑制,厌氧型细菌活动加强,有机物的厌氧分解是不彻底的,其不彻底的产物会使水体发黑发臭。

同时产生H-2S、CH4等有毒氧体,造成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死亡,引起水华或赤潮等现象。

7.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采矿业的废石、工业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以及生活垃圾等都属于固体废弃物的范畴。

这些废物日积月累、长期堆放,会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这实际上,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在另一生产过程中往往可以作为原料加以利用,即“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因此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已日益成为环境科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受到各国重视。

发展无废技术是解决固体发育物污染问题的有效办法。

所谓无废技术是指采用闭路循环方式,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又不排放污染物质。

也就是说,生产第一种产品后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可用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第二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再作为下一种产品的原料,如此等等。

如黑龙江省建成的硫酸厂,利用西林铅锌矿的废渣——硫精砂作为原料。

炼钢厂的钢渣对钢厂来说是废渣,但对水泥厂来说却是一种上等的原料。

火力发电厂排放出来的粉煤灰,含有铅、汞、砷等有害元素,但可用来生产水泥、烧结砖等。

由此可见,发展无废技术,实现三废资源化,可以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8.噪声污染

 噪声是感觉公害,通常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嘈杂声。

但有时,优美的音乐旋律,在它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时,也被认为是噪声。

因此,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众愿望有关。

噪声污染是暂性的,噪声源停止发声,危害即消除,不象其他污染物,即使停止污染,污染物还在长时间内残留着,污染是持久性的。

  噪声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是损伤听力。

现已证明,人体衰老并不是听力下降的唯一原因,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二是干扰睡眠:

适当睡眠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说来,40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当噪声达到100~120分贝时,几乎每个都会从睡眠中醒来。

三能诱发多种疾病:

噪声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主要表现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孕妇流产率高,女性月经失调等。

四能影响心理健康:

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有烦恼、易怒、易激动,甚至失去理智,并容易引发工伤和交通事故等。

拓展阅读

一、污染环境的物质主要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10种主要污染环境的物质:

二氧化碳:

这种气体的积累会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上升,在生态环境和地球化学方面造成灾难。

由于近代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50亿吨,其中约有10亿吨被森林吸收,15亿吨被海洋吸收,其余25亿吨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

随着人类大量地消耗石化燃料,造成大气中一氧化碳越来越多,它的大量积累会破坏大气同温层的平衡。

二氧化硫:

它污染空气,腐蚀某些合成纤维,最大危害是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的疾病。

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气体达2亿多吨,其中发达国家占80%以上,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氧化氮:

由于世界各国的汽车日益增多,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化氮,它会导致人的肺部和其它器官的癌变,呼吸系统的急性和慢性疾病,对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危害。

汞:

污染食品,尤其是来自海洋的食品。

随着工业废水越来越多地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使水生生物汞的摄入量越来越多,人体中汞的积累会损害神经系统。

石油:

石油流入海中会破坏大量的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资源,并污染海滩和港口设施。

铝:

铝元素进入人体内积累到一定数量时,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并出现痴呆症,还会影响酶和细胞的新陈代谢。

DDT农药:

过量使用会毒死鸟类和鱼类,有时还会导致某些癌症。

磷酸盐:

造成湖泊河流污染。

辐射:

放射性物质是十大污染物质中最危险的一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起恶性肿瘤。

二、八大公害事件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有世界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厂、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2.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面的多诺拉镇,因地处河谷,工厂林立,大气受反气旋和逆温的控制,持续有雾。

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4d内使得5911人患病,死亡400人。

3.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

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发生在英国伦敦市。

5.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

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废气,使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

全市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13万吨。

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烟雾,被人吸入肺里以后,使人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统称四日市哮喘病。

6.水俣病事件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该市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致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

1956年,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状态的病人。

7.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量明显增高。

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毒,导致肾和胃受损。

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

8.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了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到米糠油中。

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在各地销售,造成了大批人中毒。

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

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

用这种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

三、酸雨及其危害

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危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一起被认为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

那么,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它对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有何影响呢?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雾、雪等状态的降水。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业上无节制的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和水分子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再随着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