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07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新课系列讲义第4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Word格式.docx

【注意事项】

描述现象时要注意:

1、根据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抓住实质性的、客观的、能体现问题的进行描述;

2、描述实验现象而不能说成实验结论(怎样是实验现象,怎样是实验结论,这两者你能正确区分吗?

)。

(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其一般过程是:

1、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或化学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

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验证猜想或假设的具体活动方案、步骤。

4、实验检验:

按照制定的计划正确地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5、数据记录:

主要是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记录,包括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6、解释与结论:

对事实或证据进行归纳、比较、分类、概括、加工和整理,判断事实、证据是肯定了假设或否定了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7、反思与评价:

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8、表达与交流:

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探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表示为: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当你提出问题后,有时由于自身的知识不足,需要查阅资料,收集与该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料,然后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和假设。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在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例题1】有两瓶气体,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氧气。

想一想怎样区别它们?

()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不同来区别。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不能。

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二氧化碳。

针对性练习:

1、下列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但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氢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

2、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充满着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

A.熄灭B.继续燃烧C.燃烧更为剧烈D.燃烧一会儿熄灭

(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1、观察点燃前蜡烛的特点并做好记录;

想一想:

蜡烛的名字怎么来的?

答案就在下一行。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成的烛芯组成的。

普通蜡烛的外观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

特殊用途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如生日蜡烛),形状也因需要做成各种形式(如螺旋状、数字形等)。

不管何种蜡烛都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软(可用小刀切割)。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你知道什么是密度吗?

2、点燃蜡烛做好观察并记录;

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约2~3秒即可点燃蜡烛。

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保持轻微的闪烁。

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而且柔软并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

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

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遇冷变为半透明,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一层火焰暗淡,底部呈黄色;

第二层的火焰明亮略呈圆锥形;

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

三层火焰不仅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

3、取一根火柴梗,平直地放入火焰中观察并记录(如图2);

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秒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焦,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面温度最低。

4、在蜡烛火焰上方倒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并记录(如图3);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

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5、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并记录;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6、熄灭蜡烛,观察现象,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并做好记录(如图4)。

刚熄灭的蜡烛,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立即用燃烧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7、探究活动完成后,认真完成探究活动报告(可参考教材中的报告形式填写)。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蜡烛芯,

外壳

蜡烛是由制成

2、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色,

态,

状。

颜色、

状态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面,密度比水

溶于水,硬度

密度、

硬度、

溶解性

3、点燃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层

蜡烛火焰从里往外分为

、、

(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焰的层温

度最高,层

温度最低

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层

(3)用一干燥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少量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

澄清石灰水

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4、熄灭蜡烛

(1)将蜡烛熄灭观察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有、

白烟

点燃白烟,能将蜡烛重新

问题和建议:

4、熄灭后

【例题2】点燃蜡烛时,实现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C.蜡烛燃烧放出热量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现象描述主要包括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现象的改变以及光、热、沉淀、气体等现象的产生,不包括生成物的名称,因此选项D不属于现象描述,而是属于结论性描述。

D

3、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在氧气不足时,会生成炭黑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4、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白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二、巩固与提高

A.巩固练习

1、(06兰州)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2、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环节的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

3、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设计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5、①蜡烛的颜色;

②烛芯的长短;

③蜡烛的长短;

④蜡烛的粗细。

以上可以影响烛火强弱的因素是()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

7、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大量灰烬

8、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A.水B.澄清石灰水C.食盐水D.糖水

9、将燃着的火柴分别插入如右图所示的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a变旺、b熄灭

B.a熄灭、b变旺

C.a、b都变旺

D.a、b都熄灭

10、把一根火柴梗平推入蜡烛的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被均匀的烧焦B.在外焰的部分烧焦的最严重

C.在内焰的部分烧焦的最严重D.在焰心的部分烧焦的最严重

11、小军凭他的经验对红蜡烛作出如下判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有滑腻感B.难溶于水C.密度比水大D.熔点低

12、实验科学探究,不能体现化学学习特点的是()

A.关注物质的性质B.关注物质的用途

C.关注物质的变化D.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现象

13、

(1)在蜡烛点燃前,蜡烛呈形状,色固体,用小刀可切割,说明蜡烛

质地较,切一小块放入水中,溶于水,并能水面上,

说明蜡烛密度比水。

(2)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和三层,其中温度

最高,温度最低,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上有,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过一会儿取下烧杯翻转,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

灰水,振荡,观察到,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3)熄灭后,有从灯芯飘出,用火来迅速点燃,火是否会顺着该物质将蜡烛重新

点燃?

14、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气体;

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再酥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B.能力拓展

15、(09泉州)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

16、在“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中,以下假设不合理的是()

A.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的质地有关

B.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有关

C.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所扣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

D.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

1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

②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

③氧气;

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8、有两瓶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方法不能区别它们的是()

A.闻气味B.用澄清石灰水分别试之

C.测密度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试之

19、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食盐水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0、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

A.得到较多的实验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

2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澄清石灰水。

请设计实验区分该两瓶无色液体。

22、右图是探究酒精灯火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所示火焰各部分的名称:

a、b、c。

(2)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

g各处对应的火焰部分的名称:

e、f、g。

(3)利用美术课中所学的明暗表示方法在木条的相应处,把实验观察的结果描绘出来。

23、根据问题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内容

提出假设

实验探究

记录结果

获得结论

(1)酒精灯火焰是分层的吗

(1)是

(2)不是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情况

火焰分三层

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

(2)比较酒精灯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的高低

C.趣味化学

自制彩色蜡烛

1、把白色蜡烛切成段(注意不要切断棉芯),抽出棉芯待用,将蜡烛段弄碎。

准备少许彩色蜡笔屑。

2、将蜡烛碎块放在锅中加热,使蜡熔化。

在熔化的蜡中加入蜡笔屑进行调色,可根据喜欢的颜色深浅决定碎屑的多少,一般来说淡淡的颜色效果更好。

稍稍摇晃锅子使蜡笔颜色熔化并融入蜡液,洒几滴香水到蜡液中。

3、将调好色的蜡液倒进准备好的模具,高度可以自定。

如果是自制的模具注意不要留有缝隙,以防蜡液流出。

4、事先将棉芯的一头打结套在牙签上(用牙签可防止被蜡液烫着,还可调整棉芯的位置),将另一头置于调好色的蜡液中,等待蜡液凝固。

5、如果想做几种颜色的蜡烛,可一层层地往模子里倒。

待第一层凝固后,再倒第二层,依此类推。

6、彩色蜡烛完全凝固后,把模具撕开,将多余的烛芯剪短,一个香味彩色蜡烛就做好了。

三、课外练习

1、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升初三化学(新课)班补充讲义(55期)

第四讲

1、(09泰安)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

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

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2、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偶有黑烟产生

C.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D.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过程

3、以下是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的探究活动步骤,其中与该探究无关()

A.常温下,观察水的颜色、状态

B.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水的状态

C.用天平称量一杯水的质量

D.将壶中的水煮沸后再在上方放一块玻璃片,观察现象

4、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溶液;

③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④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6.6mL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不只一个正确答案)()

6、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小光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说明空气能灭火

C.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蜡烛燃烧过程石蜡熔化,说明蜡烛燃烧有热量产生

8、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

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

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

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

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9、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

请你与小

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

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1)

(2)

【实验反思】

(3)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4)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课堂小测】

(共100分)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是外焰;

②蜡烛的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D.①②③④

2、蜡烛火焰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①焰心;

②内焰;

③外焰)()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其中不属于现象描述的是()

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铁在空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铁

4、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空气

5、某实验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试管取一些稀盐酸,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

A.向试管内滴入2滴稀盐酸B.向试管内注入1mL稀盐酸

C.向试管内倒入一半试管稀盐酸D.向试管内倒入大半试管稀盐酸

6、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快速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用预热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C.直接把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

9、在化学实验研究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以下不属于金属铜性质

()

A.光亮的红色B.常温下为固体

C.有特殊的气味D.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

升初三化学(新课)班讲义第四讲参考答案(55期)

考考你:

1、D(提示:

排除法)2、D

3、A托盘天平;

B镊子;

C集气瓶;

D胶头滴管;

E药匙

(1)E;

(2)B;

(3)D;

(4)A;

(5)C

1、D2、A3、C4、B

蜡烛芯是棉线,外壳是石蜡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制成

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

浮在水面,密度比水小,

不溶于水,硬度较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