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159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外A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①,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传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是日,天宇晴霁②,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1)

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谒妙用真人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是日,天宇晴霁实是欲界之仙都 

C.哀转久绝今绝无一乌 

D.故渔者歌曰不知其故 

(2)

下列“之”的意义或用法与“春冬之时”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不散 

B.有丝竹之音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何陋之有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4)

甲乙两文都描写三峡之巫山,都写出了巫山 

的特点。

为表现这一特点,甲文语句“ 

”从侧面进行描写;

乙文语句“ 

”从正面进行描写。

3.(20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缘溪行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________ 

③沙鸥翔集________ 

④把酒临风________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理解填空。

(4分)

甲文描写了两地的优美的景色,即________ 

和________ 

之景;

乙文写了两时之景,即________ 

之景。

两文的作者都写到了“乐”,请结合全文,说说它们的用意各是什么。

4.(19分)(2017·

台州)

【甲】子昂碎琴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顾左右曰:

“辇①千缗②市之!

”众惊问,答曰:

“余善此乐。

”皆曰:

“可得闻乎?

”曰:

“明日可集宣阳里。

”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

“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

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

”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辇(niǎn):

载运。

②緡(mí

n):

成串的铜钱。

古代一千文为一緡。

③京毂(gǔ):

通往京城的大道。

④声华:

声名。

【乙】敬之①识才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敬之爱士类,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

雅爱项斯②为诗,所至称之,繇③是擢④上第⑤.斯宇子迁江东人。

敬之祖客灞上,见闵人濮阳愿⑥,阅其文,大推挹⑦,遍语公卿间。

会愿死,敬之为敛葬。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

[注释]①敬之:

杨敬之,唐代文学家。

②项斯:

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③繇(yá

o):

人名。

④擢(zhuó

):

提拔。

⑤上第:

前几名。

⑥濮阳愿:

⑦挹(yì

提携。

解释下列居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顾左右曰:

“攀千緡市之!

”________

②答曰:

”________

③食毕,捧琴语曰________

④会愿死,敬之为敛葬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辩者。

②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斯 

字 

子 

迁 

江 

东 

【乙】文中杨敬之“爱士类”,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5)

【甲】文中陈子昂“声华溢都下”,【乙】文中杨敬之“士林一时传布”,其原因是什么?

请比较异同。

5.(12分)(2017·

杭州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犹①曰:

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

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

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

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②,自渔于江。

故人猝至,驺③从既过,广登岸即走,逾后垣入,衣冠肃客,客曰:

“公何汗流渍发?

”广曰:

“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

”左右窃笑曰:

“绝似江中打渔人。

郑余庆极清俭。

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

众皆惊讶,侵晨赴之。

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己枵④。

余庆呼左右曰:

“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

”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

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

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

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⑤。

罴曰:

“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⑥造成,用力不少。

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

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

贫俭部》)

【注】①子犹: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

②馔(zhuà

饮食;

③驺(zōu):

掌管车马的人;

④枵(xiāo):

饥肠辘辘;

⑤缘:

边缘;

⑥舂爨(chōnɡcuà

n):

舂米做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猝至(突然) 

B.广登岸即走(跑) 

C.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猜测) 

D.尔之选择,当是未饥(你)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B.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C.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D.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②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把文中三个人物(韦广、郑余庆、王罴)的事例都归为“俭而吝”,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例加以简要分析。

6.(14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

“莫乐为人君!

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

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

“太师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哑④!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⑤之。

“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

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②援:

执持,拿。

③衽:

衣襟。

④哑:

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除去。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齐之习辞者也()B.王曰,何坐?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援琴撞之

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

请说说你的理由。

7.(12分)(2019九上·

浙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①乱离,谷食踊贵②,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③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④。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旧唐书·

杜甫传》有删减)

【注释】①畿(jī):

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②踊贵:

物价上涨。

③饿殍(è

piǎo:

饿死的人。

④忤(wǔ):

逆,不顺从。

(1)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限断三处)

(2)请选出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一项。

()

A.房琯和严武都是杜甫的朋友,但杜甫对他们俩的态度却极不相同。

房琯落难他伸出援手,严武帮助他,却遭他无礼对待。

B.杜甫被肃宗贬出朝廷后,先后依靠严武和高适生活,高适死后他的生活越发困窘,到了十天没有吃饭的地步。

C.杜甫在举家躲避战乱期间,也不忘在湘江、衡山一带游玩,可见他性情的乐观豁达。

D.杜甫过世后,他儿子把他的灵枢从未阳迁回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葬。

(3)《旧唐书》是历史传记,其语言特点是“寓褒贬于叙事中”。

请就选文举例探究历史传记的这一特色。

8.(16分)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宫,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划线的字词

家人发箧视之________ 

跪而拾之以归________ 

虽多忌克________ 

普颜色不变________

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翻译句子

①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②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从本文中,你能学到赵普的什么精神?

“手不释卷”证明赵普读书非常勤奋,请举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9.(12分)(2015·

建瓯)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无阙处

②不见曦月

③或王命急宣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常有高猿长啸 

②绝巘多生怪柏

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

“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

“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

注:

①稷(jì

②乘(shè

nɡ):

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

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

怎么。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②猥自枉屈 

猥:

③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④见布衣之士 

布衣: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遂见之,不可止。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