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98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必修5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doc

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A,B两地的距离为10km,B,C两地的距离为20km,现测得∠ABC=120°,则A,C两地的距离为().

A.10km B.10km C.10km D.10km

2.在△ABC中,若==,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三边长为a,b,c,且满足关系式(a+b+c)(a+b-c)=3ab,则c边的对角等于().

A.15° B.45° C.60° D.120°

4.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c=1∶∶2,则sinA∶sinB∶sinC=().

A.∶2∶1 B.2∶∶1 C.1∶2∶ D.1∶∶2

5.如果△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2B2C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

A.△A1B1C1和△A2B2C2都是锐角三角形

B.△A1B1C1和△A2B2C2都是钝角三角形

C.△A1B1C1是钝角三角形,△A2B2C2是锐角三角形

D.△A1B1C1是锐角三角形,△A2B2C2是钝角三角形

6.在△ABC中,a=2,b=2,∠B=45°,则∠A为().

A.30°或150° B.60° C.60°或120° D.30°

7.在△ABC中,关于x的方程(1+x2)sinA+2xsinB+(1-x2)sin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A为().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存在

8.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的高为().

A. B. C. D.3

9.在△ABC中,=c2,sinA·sinB=,则△ABC一定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10.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①∠B=30°,a=14,b=7;②∠B=60°,a=10,b=9.那么,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只有一解,②也只有一解. B.①有两解,②也有两解.

C.①有两解,②只有一解. D.①只有一解,②有两解.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a,b分别是∠A和∠B所对的边,若a=,b=1,∠B=30°,则∠A的值是 .

12.在△ABC中,已知sinBsinC=cos2,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__三角形.

13.已知a,b,c是△ABC中∠A,∠B,∠C的对边,S是△ABC的面积.若a=4,

b=5,S=5,求c的长度.

14.△ABC中,a+b=10,而cosC是方程2x2-3x-2=0的一个根,求△ABC周长的最小值.

15.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sinA∶sinB∶sinC=2∶5∶6.若△ABC的面积为,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

16.在△ABC中,∠A最大,∠C最小,且∠A=2∠C,a+c=2b,求此三角形三边之比为.

三、解答题

17.在△ABC中,已知∠A=30°,a,b分别为∠A,∠B的对边,且a=4=b,解此三角形.

(第18题)

18.如图所示,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A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米后到达点B,又从点B测得斜度为45°,建筑物的高CD为50米.求此山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q.

19.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osC=(2a-c)cosB,

(Ⅰ)求∠B的大小;

(Ⅱ)若b=,a+c=4,求△ABC的面积.

2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求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AC2=AB2+BC2-2AB·BCcos∠ABC

=102+202-2×10×20cos120°

=700.

AC=10.

2.B

解析:

由==及正弦定理,得==,由2倍角的正弦公式得==,∠A=∠B=∠C.

3.C

解析:

由(a+b+c)(a+b-c)=3ab,

得a2+b2-c2=ab.

∴cosC==.

故C=60°.

4.D

解析:

由正弦定理可得a∶b∶c=sinA∶sinB∶sinC=1∶∶2.

5.D

解析:

△A1B1C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均大于0,则△A1B1C1是锐角三角形.

若△A2B2C2不是钝角三角形,由,得,

那么,A2+B2+C2=-(A1+B1+C1)=,与A2+B2+C2=π矛盾.

所以△A2B2C2是钝角三角形.

6.C

解析:

由=,得sinA===,

而b<a,

∴有两解,即∠A=60°或∠A=120°.

7.A

解析:

由方程可得(sinA-sinC)x2+2xsinB+sinA+sinC=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4sin2B-4(sin2A-sin2C)>0.

由正弦定理==,代入不等式中得b2-a2+c2>0,

再由余弦定理,有2accosA=b2+c2-a2>0.

∴0<∠A<90°.

8.B

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cosA=,从而sinA=,则AC边上的高BD=.

9.A

解析:

由=c2a3+b3-c3=(a+b-c)c2a3+b3-c2(a+b)=0

(a+b)(a2+b2-ab-c2)=0.

∵a+b>0,

∴a2+b2-c2-ab=0.

(1)

由余弦定理

(1)式可化为

a2+b2-(a2+b2-2abcosC)-ab=0,

得cosC=,∠C=60°.

由正弦定理==,得sinA=,sinB=,

∴sinA·sinB==,

∴=1,ab=c2.将ab=c2代入

(1)式得,a2+b2-2ab=0,即(a-b)2=0,a=b.

△ABC是等边三角形.

10.D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sinA=,①中sinA=1,②中sinA=.分析后可知①有一解,∠A=90°;②有两解,∠A可为锐角或钝角.

二、填空题

11.60°或120°.

解析:

由正弦定理=计算可得sinA=,∠A=60°或120°.

12.等腰.

解析:

由已知得2sinBsinC=1+cosA=1-cos(B+C),

即2sinBsinC=1-(cosBcosC-sinBsinC),

∴cos(B-C)=1,得∠B=∠C,

∴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3.或.

解:

∵S=absinC,∴sinC=,于是∠C=60°或∠C=120°.

又c2=a2+b2-2abcosC,

当∠C=60°时,c2=a2+b2-ab,c=;

当∠C=120°时,c2=a2+b2+ab,c=.

∴c的长度为或.

14.10+5.

解析:

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cosC,然后运用函数思想加以处理.

∵2x2-3x-2=0,

∴x1=2,x2=-.

又cosC是方程2x2-3x-2=0的一个根,

∴cosC=-.

由余弦定理可得c2=a2+b2-2ab·(-)=(a+b)2-ab,

则c2=100-a(10-a)=(a-5)2+75,

当a=5时,c最小,且c==5,

此时a+b+c=5+5+5=10+5,

∴△ABC周长的最小值为10+5.

15.13.

解析:

由正弦定理及sinA∶sinB∶sinC=2∶5∶6,可得a∶b∶c=2∶5∶6,于是可设a=2k,b=5k,c=6k(k>0),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B===,

∴sinB==.

由面积公式S△ABC=acsinB,得

·(2k)·(6k)·=,

∴k=1,△ABC的周长为2k+5k+6k=13k=13.

本题也可由三角形面积(海伦公式)得=,

即k2=,∴k=1.

∴a+b+c=13k=13.

16.6∶5∶4.

解析:

本例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由正弦定理得===2cosC,即cosC=,

由余弦定理cosC==.

∵a+c=2b,

∴cosC==,

∴=.

整理得2a2-5ac+3c2=0.

解得a=c或a=c.

∵∠A=2∠C,∴a=c不成立,a=c

∴b===,

∴a∶b∶c=c∶∶c=6∶5∶4.

故此三角形三边之比为6∶5∶4.

三、解答题

17.b=4,c=8,∠C=90°,∠B=60°或b=4,c=4,∠C=30°,∠B=120°.

解:

由正弦定理知==sinB=,b=4.

∠B=60°或∠B=120°∠C=90°或∠C=30°c=8或c=4.

(第18题)

18.分析:

设山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EAD=q,这样可在△ABC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出BC;再在△BCD中,利用正弦定理得到关于q的三角函数等式,进而解出q角.

解:

在△ABC中,∠BAC=15°,AB=100米,

∠ACB=45°-15°=30°.

根据正弦定理有=,

∴BC=.

又在△BCD中,∵CD=50,BC=,∠CBD=45°,∠CDB=90°+q,

根据正弦定理有=.

解得cosq=-1,∴q≈42.94°.

∴山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约为42.94°.

19.解:

(Ⅰ)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sinBcosC=2sinAcosB-cosBsinC,

∴2sinAcosB=sinBcosC+cosBsinC=sin(B+C).

又在三角形ABC中,sin(B+C)=sinA≠0,

∴2sinAcosB=sinA,即cosB=,B=.

(Ⅱ)∵b2=7=a2+c2-2accosB,∴7=a2+c2-ac,

又(a+c)2=16=a2+c2+2ac,∴ac=3,∴S△ABC=acsinB,

即S△ABC=·3·=.

20.分析:

由于所证明的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很自然联想到应用正余弦定理.

解:

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得

a2-b2=b2-a2-2bccosA+2accosB,

∴2(a2-b2)=-2bccosA+2accosB,

=.

由正弦定理得a=2RsinA,b=2RsinB,c=2RsinC,

∴=

=.

故命题成立.

第10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