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642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docx

五年级下册美术电子备课

北门里小学电子备课专用表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四班美术学科电子备课

备课教师:

张丝丝

教学课题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

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二、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毕加索眼中的齐白石

3.《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4.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

(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

(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

《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

鲁班门下

书法:

发扬民族文化

5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6.分组研究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对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欣赏,了解剪纸是他的巅峰之作,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合作创作作品。

 

    3、感受大师对艺术的坚持不懈,顽强,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感受.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 感受色彩

   

(一)、欣赏导入  

    20世纪的艺术的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二)、欣赏斯的作品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组内谈感受

    2《金鱼》创作于1912年。

    面对这幅画谁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二、运用色彩 

   (马蒂斯的照片)这是他手术后正在创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创作?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

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

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马蒂斯的《王者之悲》、《小鹦鹉与美人鱼》

    三、交流与评价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     )

    夸张的装饰色彩(     )

    细腻的写实色彩(     )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蒂斯的绘画(    )

    马蒂斯的剪纸(    )

    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

    马蒂斯与野兽派(     )

    其他(     )

    四、小结

    你们知道吗?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

谈一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教后反思:

通过欣赏,学生感受马蒂斯的艺术特色,领会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

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

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课题

《精细的描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

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

《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

为什么?

  回忆:

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

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

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色彩的对比》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掌握色彩对比中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概念,并能运用其中一种对比形式进行作业;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辨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形成色彩对比的慨念,并能准确区分。

教学难点

  强烈对比、柔和对比的色彩组合。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具:

2张照片,范画,色轮,磁带,幻灯片,实物。

  学具:

水彩笔,作业纸。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引入。

  1.引导学生听2段音乐,同时看2张风景照片。

  2.提问:

  

(1)2段音乐在节奏上和它所要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2)黑板上的2张照片分别能与哪段音乐联系起来?

为什么?

  

(二)引出课题,形成概念。

  1.教师讲解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叫色彩的对比。

  2.板书:

色彩的对比,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三)新授。

  1.出示色轮表,复习色彩知识。

  引导学生找出对比色、邻近色。

  2,从自己的颜料盒中,拿出能构成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的颜料。

  3.欣赏范画,感受色彩。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说出色彩对比的类别,,

  

(2)继续观察,找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中较多的是什么色。

  强烈对比——较多的是对比色

  柔和对比——较多的是邻近色

  (3)讨论: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色彩对比?

  (四)练习。

  1.观察教材中未完成的作品,根据个人喜好,确定选择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的色彩。

  2.根据自己的选择,从颜料盒中选用恰当的颜色进行搭配。

  3.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幅作品。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下课。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

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

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

给你什么感受?

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组讨论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

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

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

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学生作画。

  四、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衣架的联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2、利用生活中最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数字准备与手段

制作材料、衣架、教材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

提问:

  1、观察作品是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

  2、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3、作品有哪些创新表现?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毕加索《牛头》,分析“奇思秒想”。

  2、启发学生根据一个衣架进行联想。

  提问:

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

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组织学生看书,分析书中学生作品。

  提问:

你喜欢哪一件作品?

说一说理由。

作品是利用哪些辅助材料制作的?

  4、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把你的设计想法与同学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准备的衣架进行联想,利用多种辅助材料制作新奇有趣的作品。

  1、如何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

  2、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

  3、鼓励“奇思秒想”。

  五、展示作品

  六、小结

  设计能体现奇思秒想,制作精细巧妙,使用辅助材料,作品有创新表现,美观。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拼贴添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尝试剪纸,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制作。

  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数字准备与手段

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贴——添画。

  

(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

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我的牙刷》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牙刷样式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独特而实用的牙刷。

  隐性目标:

1、感受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2、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功能的牙刷。

  教学难点:

为自己设计出有个性的牙刷,其样式为功能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

  牙刷是我们的好伙伴,你现在用的牙刷是什么样的呢?

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保护牙齿,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讲究的。

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学不满足于市场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设计一把特别的牙刷。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2、(课件出示,欣赏分析)

  小小牙刷在细节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设计?

  比一比,它们的头为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样设计?

  这里的设计起了什么作用?

  它的把儿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它的颈部为什么是弯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A、三个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使用。

  B、多个刷头,更全面的清理牙齿。

  C、刷柄,与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

  D、刷颈,弯曲而有弹性……

  三、学生活动:

  我的牙刷我做主

  设计要求:

  以人为本,突出创意,

  美观大方,材料环保。

  四、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评价。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便笺盒的设计》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

数字准备与手段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讲授新课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

便笺盒有哪些用途?

放在何处?

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布置作业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

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

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

数字准备与手段

油画棒、牙签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

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

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

锻炼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数字准备与手段

 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

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

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感悟 畅想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一:

学生高兴的站起来。

    作品二:

跑过去关门。

    2、 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 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

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

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

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体验 创新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教后反思:

卡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但真正谈到卡通,估计学生了解的并不多。

所以讲授新课前,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卡通的资料。

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较为完整的归纳知识。

讲授新课15分钟,最后的展评太仓促,只有3分钟,时间分配不好,虽然学生一节课画不完,但仍可以将未完成的作品进行展评,而我一直想再延长一点时间好让孩子多画一会,结果展评作品有些急促,以后要注意。

最后的展评中,由于学生没画完,还在自顾自画,不听其他同学展评作品,以后要加强课堂常规的教育

教学课题

《山水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张丝丝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手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数字准备与手段

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

高远、深远、平远。

  揭题:

学画山水画

  二、新授

  1、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简称"山水"。

描写山川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