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095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不盈科不行(古义:

不向前流,今义:

没有能力。

20.不成章不达(古义:

达到阶段,今义:

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

利导,今义:

锋利。

22.故几于道(古义:

接近,今义:

几乎。

23.与善仁(古义:

交友,今义:

和。

24.夫唯不争(古义:

正,今义:

唯独。

25.故无尤(古义:

过失,今义:

尤其。

26.以其无以易之(古义:

代替,今义:

容易。

27.水因地而制流(古义:

根据,今义:

因为。

28.故兵无常势(古义:

固定的,今义:

经常。

三.一词多义

1.于

(1)仲尼亟称于水(对)

(2)何取于水也(从)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

(4)故几于道(与)

(5)天下莫柔弱于水(比)

2.而

(1)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

(2)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

(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3.之

(1)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2)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

(3)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

(1)苟为无本(是)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被)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

5.善

(1)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

6.动

(1)知者动(活跃的思维)

(2)动善时(行动)

7.下

(1)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2)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

8.厌

(1)明主不厌人(嫌弃)

(2)士不厌学(厌倦)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知者乐(感到快乐)

2.仁者寿(延年益寿)

3.动善时(把握时机)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

5.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

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

(三)意动用法:

1.君子耻之(以……为耻)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觉得……变小)

(四)动词活用作名词:

1.知者动(活跃的思维)

2.故声闻过情(名声)

3.动善时(行动)

4.兵因敌而制胜(取胜的策略)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盈科而后进(注满)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利导)

(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故能成其富(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2.仁者静(宁静的处世态度)

3.日月有明(光辉的形象)

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

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弱点)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被动句:

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省略句:

1.不舍昼夜。

(省略主语)

(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知者动,仁者静。

(省略谓语)

智慧的人(爱)活跃的思维,仁厚的人(爱)宁静的处世。

3.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省略动宾)

它们(一旦)干涸了,(也)能站着等待(它们的充盈)。

4.水因地而制流。

(省略介宾)

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

5.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省略定语)

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省略状语)

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

7.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省略介词)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

(四)介词结构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

(于水称)

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

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于圣人之门游)

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于道几)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

接近。

5.天下莫柔弱于水。

(于水柔弱)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五)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不覆遍)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

2.何取于水也(取何)

3.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取是,“之”作标志)

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得到这一点(就)罢了。

4.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莫能胜之)

然而(当水)冲击坚强的东西(时),(却)没有能够胜过它的。

(六)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

(混混源泉)

滚滚的源头活水。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秋水》

一、词语解释

(一)实词

1.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岸)之间

2.不见水端(尽头)

3.河伯始(才)旋(掉转)其面目

4.始(开始)吾弗(不)信

5.今(现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难穷也

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

7.笃(限制)于时(季节)也

8.束(束缚)于教也

9.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

10.尔将可与(参与)语大理矣

11.不知何时止(停息)而不盈

12.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流尽)

13.水旱不知(觉,影响)

14.此其过(超过)江河之流

15.不可为量数(计算)

1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

17.犹(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18.方(正)存(存念)乎见少

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马体乎

20.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

21.望洋(……的样子)向若而叹曰

22.泾(直流的水)流之大

(二)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特指黄河)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专通某种学问)

3.计中国之在海内(中原地区)

(三)通假字

1.不辩牛马(“辩”同“辨”,辨识。

2.拘于虚也(“虚”通"

墟"

,所居之所)

3.人卒九州(”卒”同”萃”,聚集。

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四)虚词

1.于是焉(语气词,相当于“乎”,无义)

2.河伯欣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自喜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认为)

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凭)

5.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

7.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的话)

8.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

10.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

1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连词,表并列)

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然而)

13.于是焉(介词,在)

14.至于北海(介词,到)

1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

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介词,介入对象,不译)

17.莫大于海(介词,比)

18.今尔出于崖涘(介词,从)

19.方存乎见少(相当于“于”,介词,在)

20.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语助词,表反诘)

三、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

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

向东)

3.今我睹子之穷也(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4.东面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

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

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

6.不可为量数(名词做状语,用量器。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形容词做动词,以为多。

8.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

9.尽此矣(形作动,终结)

10.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形容词做动词,满溢)

四、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①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如今你从河岸边走出来,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

②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还海更大的了。

③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这是因为)我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了形体并且从阴阳那里秉承到元气。

④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2、宾语前置

①以为莫己若者

认为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②我之谓也。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③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满呢

3、定语后置

①闻道百

听到了上百条(许多)的道理

4、省略句

①百川灌河(省略介词“于”)

众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

②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省略主语“海水”)

尾闾泄漏海水,永无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不会流尽。

③人卒九州(省略介词“于”)

人们遍布在九州

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省略介词的宾语)

伯夷辞让天下以此来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以此获得博学的美名

(注:

如果“以”解释为连词就不算省略句)

5、被动句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永远被有极高修养的人所讥笑

②方存乎见少

正存念会被人看少

③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他们谈论海,是因为他们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

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他谈论冰雪的事,是由于他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

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

6、固定句式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

“如果不是……就……”)

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而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伯夷的节义轻(不值得看重)的话

《前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

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

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

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浩荡渺远的样子;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1)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2)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1)扣舷而歌(唱)

(2)歌曰(歌词)

(3)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1)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2)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5)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1)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2)扣舷而歌(表修饰)

(3)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4)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5)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6)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7)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1)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2)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3)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4)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六、成语

1、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七、其他重点字词

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2.白露横江(笼罩)

3.纵一苇之所如(纵:

任,如:

往)

4.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

广阔,辽远;

冯虚:

凌空、凭空)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倚:

循,依;

和:

唱和)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

细丝)

9.正襟危坐(端正)

10.方其破荆州(方,当)

11.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2.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13.知不可乎骤得(骤:

突然;

骤得轻易得到)

1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

竟,连……都……;

一瞬:

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15.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

十分之一;

今:

数词。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

不平常,不一般;

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

到;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于是余有叹焉(对这种情况。

合用为连词。

5.而卒葬之(古:

终于。

士兵)

1.名词做状语

有泉侧出(侧: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2.名词做动词

(1)始舍于其址(舍:

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

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动词做名词

(1)而其见愈奇(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3)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4.形容词做名词

(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5.形容词做动词

(1)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2)火尚足以明也(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1.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2.盖

(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2)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3.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4.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5.观

(1)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不在也观察

(2)而世之奇观、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3)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6.得

(1)此余之所得也动词,得到

(2)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

7.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8.其

A.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

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它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3)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B.用作副词

Ⅰ、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我们还是回去吧)

Ⅱ、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Ⅲ、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其可怪也与

C.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衰落啊!

五、句式

1.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

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何…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所以…也:

这就是……的缘故。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判断句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5)此余之所得也。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六、重点词语

1.有碑仆道(道路)

2.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尽,完)

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刻(残存的文字)

4.于人为可讥(是)

5.盖音谬也(大概;

错误)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使……错)

7.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命名)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明白)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动词)

10.往往有得(收获,心得,名词)

11.此余之所得也(得到,动词)

1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1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14.始舍于其址。

(舍:

15.名之曰褒禅。

(名:

16.有泉侧出。

(侧:

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1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

18.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

19.而其见愈奇。

(见:

20.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21.火尚足以明也。

(明:

22.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

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尽兴。

23.而世……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

24.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

传:

名:

25.于是余又叹焉(对这件事)

26.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

2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28.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9.于是又有叹焉(句末语气词)

30.而人之所罕至焉(兼词,与之,于此,到那里)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