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4653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 阶段滚动练三.docx

高考化学复习阶段滚动练三

2019-2020年高考化学复习阶段滚动练三

1.(xx·广东广州调研,4)下列对事实的说法、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A.酸根离子中不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B.铁比铝容易生锈,是因为铁比铝活泼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而没有Fe2+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是因为铝箔表面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

2.(xx·广西桂林期末,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

A.能证明Fe3+氧化性比Cu2+强:

Fe3++Cu===Fe2++Cu2+

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铝电极表面的氧化物:

2Al+2OH-+2H2O===2AlO

+3H2↑

C.氯化铁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混合:

Fe3++3AlO

+6H2O===Fe(OH)3↓+3Al(OH)3↓

D.过量铁粉溶于稀硝酸中:

Fe+NO

+4H+===Fe3++NO↑+2H2O

3.(xx·云南昆明质检,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中:

Fe3+、Al3+、SO

、NO

B.乙醇溶液中:

Na+、H+、MnO

、Cl-

C.明矾溶液中:

NH

、Cu2+、Cl-、AlO

D.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Fe2+、Mg2+、Cl-、SO

4.(xx·贵州贵阳质检,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6g钠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可能为3NA

B.向含2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2,消耗氯气分子数为NA

C.2molCu与足量硫粉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1molAl2Fe(SO4)4固体中含Fe3+的数目为NA

5.(xx·山东潍坊期末,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浓氨水可以检验MgCl2、Al2(SO4)3、NaNO3溶液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变质

C.在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盐酸和KSCN溶液可以检验硝酸亚铁溶液中是否含Fe3+

D.用盐酸可以检验黑色粉末氧化铜、铁粉

6.(xx·陕西西安模拟,10)在含有Fe3+、Fe2+、Al3+、NH

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微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则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

A.Fe3+、Al3+B.Al3+

C.Fe2+、NH

D.Fe3+

7.(xx·山东日照三校联考,7)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减少的是(  )

A.铝与V2O5发生铝热反应

B.镁粉投入到FeCl3溶液中

C.碳粉与CuO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

D.水蒸气通入足量Na2O2粉末

8.(xx·辽宁锦州期末,12)一定条件下,将Na与O2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B.Na2O2

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9.(xx·河北保定期末,12)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10.(xx·山东潍坊期末,9)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H+===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1.(xx·甘肃兰州模拟,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制备少量干燥的氧气

B

取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固体产物溶于稀硫酸,加KSCN溶液

检验铁的燃烧产物中含+3价铁

C

分别取大小相近的钠粒、钾粒投入水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比较钠、钾的还原性强弱

D

取一定量铝粉分成四等份,三份铝与适量烧碱恰好完全反应,另一份铝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将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制备氢氧化铝且原子利用率较高

12.(xx·河南洛阳期末,13)化学反应与条件有关。

下列有关反应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溶于氯化铁溶液,反应物的相对量多少不影响产物

B.铁与氧气反应,氧气浓度不同,反应产物不同

C.铜与硝酸反应,硝酸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D.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由反应物的相对量多少决定

13.(xx·宁夏银川调研,11)在一定条件下X既能与Y又能与Z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都有单质生成的是(  )

选项

X

Y

Z

A

Al

NaOH(aq)

CuO(s)

B

Fe3O4

HNO3(aq)

HI(aq)

C

Mg

NaOH(aq)

HCl(aq)

D

Mg3N2

AlCl3(aq)

HNO3(aq)

14.(xx·湖南长沙模拟,9)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①表示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

B.图②表示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C.图③表示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图④表示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15.(xx·广东深圳调研,5)将金属铜、铁置于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情况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情况设想

评价

A

当铁、铜均不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Fe2+、Cu2+,一定无Fe3+

正确,Fe3+和Fe、Cu均可反应

B

当铁、铜均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Fe2+、Cu2+,无Fe3+

正确,Fe和Cu与Fe3+都反应,故有Fe2+和Cu2+,无Fe3+

C

当铜有剩余,铁无剩余时,溶液中一定只有Fe2+,无Cu2+

正确,Cu有剩余,故无Cu2+

D

当铁有剩余,铜无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Fe2+、Cu2+

不正确,不可能有Fe剩余而无Cu剩余,因为Fe比Cu优先与Fe3+反应

16.(xx·江西五校二次联考,15)把a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B.52.4%C.47.6%D.30%

17.(xx·浙江杭州质检,7)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D.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18.(xx·上海长宁区期末,22)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足量的、且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充分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A.3.2gB.4.2gC.4.4gD.4.8g

19.(xx·山东济宁期末,11)如图所示是向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紧接着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溶液的体积x的关系图。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B:

M点之前加入的是NaOH溶液,M点之后加入的是盐酸

C.c(NaOH)=c(HCl)

D.原混合溶液中c(MgCl2)∶c(AlCl3)=1∶1

20.(xx·甘肃兰州质检,17)A、B、C、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W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是一种强酸。

由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W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A为正盐且焰色反应呈黄色,镁条在C中燃烧的产物为白色固体、黑色固体,则A的俗名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教材介绍的复盐,可用于净水,B为混合物,含两种白色沉淀,则C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B和W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xx·江苏盐城模拟,19)已知A、B、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A为绿色粉末,含H、C、O、Cu四种元素。

常温下,D为无色无味气体,B为黑色粉末,E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跟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3)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测定装置甲和装置乙中试剂的质量变化,探究A的化学式。

①为使数据准确,还需补充装置,请你在方框内绘出装置图并写出试剂名称。

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时,该药品未见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何判断A已完全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A受热后完全分解,固体由8.0g变为6.0g,装置乙增重0.9g。

写出A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为碱式盐)。

22.(xx·湖南长沙一模,19)资料显示:

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Ⅰ:

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作出如下猜测:

猜测1:

白色不溶物可能为________;

猜测2:

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

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x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进行以下定性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Ⅱ

将实验Ⅰ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氢气

实验Ⅲ

将实验Ⅰ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____①____

____②____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③____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Ⅰ的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4.5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

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g,装置B增重1.76g。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xx·山东烟台质检,17)某矿渣所含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

成分

SiO2

MgO

Fe2O3

Al2O3

CuO

质量分数(%)

4.0

32

10.2

16

已知常温下,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Cu(OH)2

Mg(OH)2

Fe(OH)3

Al(OH)3

开始沉淀

的pH

4.8

9.3

2.7

3.8

完全沉淀

的pH

6.4

10.8

3.7

4.7

某课题组拟用上述矿渣为原料制备金属镁、铝、铜、铁,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Ⅰ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列一种即可),步骤Ⅳ中调节pH范围为________。

(2)由滤液Ⅱ经几步反应可得到需要制备的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滤液Ⅱ中需要通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由滤液Ⅰ得到滤液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Ⅳ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分离金属阳离子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冶炼铝、铁、铜、镁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_。

(填代号)

A.电解法、热还原法、分解法、分解法

B.电解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C.热还原法、分解法、电解法、电解法

D.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根据上述流程图,冶炼金属时选择的相应物质是________(填代号)。

A.Al2O3、Fe2O3、CuO、MgO

B.Al2O3、Fe2O3、CuCl2、MgCl2

C.AlCl3、FeCl3、CuO、MgCl2

D.Al2O3、Fe2O3、CuO、MgCl2

(6)现有10t上述矿渣,理论上,可以冶炼铁________t。

24.(xx·湖南五市十校一次联考,17)铬酸铅俗称铬黄,不溶于水。

广泛用于涂料、油墨、漆布、塑料和文教用品等工业。

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铬污泥(含有Cr2O3、Fe2O3、Al2O3、SiO2等)制备铬黄的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

(2)在浸取过程中浓盐酸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加入30%H2O2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Pb(NO3)2沉淀CrO

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废液中加入10%明矾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于+6价铬的强氧化性,其毒性是+3价铬毒性的100倍。

因此,必须对含铬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含Cr2O

的酸性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进行电解。

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

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①请分析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断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时,理论上可还原的Cr2O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5.(xx·四川绵阳调研,1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表格中的一些离子:

阳离子

Na+、Mg2+、Ba2+、Al3+、NH

阴离子

OH-、SO

、NO

、Cl-

为了探究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设计如下实验:

Ⅰ.取200mL该溶液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观察有关现象并测定相关数据:

Ⅱ.另取该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m)与烧碱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3NO

+8Al+5OH-+2H2O

3NH3↑+8Al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温下制备气体X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气体X(672mL)”可推断溶液中含有某离子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沉淀X转化成沉淀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有关数据推断Na+是否存在,若存在,则c(N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滚动练三

1.D [AlO

、MnO

等酸根离子中含有金属元素,故A错;铝比铁活泼,Al不易生锈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故B错;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不能说明不含Fe2+,故C错。

]

2.C [A项,所给离子方程式中得失电子和电荷都不守恒;B项,铝电极表面的氧化物是氧化铝;C项,铁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D项,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

本题选C。

]

3.D [A项,在氯化钠溶液中,Fe3+、Al3+由于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B项,MnO

(H+)能氧化乙醇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明矾溶液中含K+、Al3+、SO

,Al3+与AlO

能发生反应:

Al3++3AlO

+6H2O===4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在稀硫酸、盐酸中加入铝粉产生氢气,Mg2+、Fe2+、Cl-、SO

在稀硫酸、盐酸中能大量存在。

]

4.C [n(Na)=2mol,完全反应转移2mol电子,A项错误;氧化性:

Cl2>Fe3+>I2,2Fe2++Cl2===2Fe3++2Cl-,2I-+Cl2===I2+2Cl-,向含2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参加反应的氯气分子数为3NA,B项错误;2Cu+S

Cu2S,2molCu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C项正确;Al2Fe(SO4)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molAl2Fe(SO4)4固体中含Fe2+的数目为NA,D项错误。

]

5.D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都不溶于氨水,A项错误。

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Fe2+,不能检验Fe3+,故不能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变质,B项错误。

在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反应:

3Fe2++NO

+4H+===3Fe3++NO↑+2H2O,生成了Fe3+,C项错误。

铁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且得到浅绿色溶液,氧化铜溶于盐酸得到蓝色溶液,D项正确。

]

6.B [2Na2O2+2H2O===4NaOH+O2↑,Fe2+被氧化为Fe3+,Fe3++3OH-===Fe(OH)3↓。

混合液没有过滤,再加入过量稀盐酸,Fe(OH)3转化为Fe3+,所以Fe2+减少,Fe3+增多;AlO

转化为Al3+,Al3+几乎不变。

]

7.C [A项,铝与V2O5发生铝热反应得到Al2O3和V,固体质量不变;B项,少量Mg投入FeCl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Mg+2FeCl3===MgCl2+2FeCl2,固体质量减少,过量镁投入FeCl3溶液中还会发生反应:

Mg+FeCl2===Fe+MgCl2,固体质量会增加,由于镁的量未知,故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未知;C项,反应后氧化铜变为单质铜,碳粉转化为碳氧化物气体,固体质量一定减少;D项,发生反应2H2O(g)+2Na2O2===4NaOH+O2,由差量法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

8.C [钠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NaOH,与盐酸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由原子守恒有:

n(Na+)=n(Cl-)=0.04mol。

若生成物全为Na2O,质量为1.24g;若生成物全为Na2O2,质量为1.56g,现质量为1.5g,说明两者均有。

]

9.B [A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错误;B项,2NaOH+MgSO4===Mg(OH)2↓+Na2SO4,正确;C项,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项,Mg(OH)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溶液,应在蒸发皿中蒸发溶液,加热蒸发时发生水解生成Mg(OH)2,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Cl2固体,错误。

]

10.C [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CO

与H+生成HCO

的反应,A项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H+===H2O+CO2↑,B项错误;因为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HCO

===CO2↑+H2O,产生0.01molCO2消耗0.1L稀盐酸,则0~a范围内CO

+H+===HCO

,CO

消耗0.1L稀盐酸,n(CO

)=0.01mol,故NaOH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0.2L,n(OH-)=0.2L×0.1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