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5950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 宋明理学.docx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三第4课学案1宋明理学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山东省一中2017级

高一历史翻转课堂课时学案

课题

第4课宋明理学

编制人

周立香

审核人

刘学海

目标

导学

结合教材掌握程朱理学中“理”的含义,把握“理”的方法;陆王心学的内容。

用表格形式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根据教材结合材料理解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重点

难点

重点: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

难点:

理解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自学质疑学案

问题记录

学案内容

请记录你的疑惑点或自学障碍。

【教材自学】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对教材的自学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有哪些?

(阅读第一框勾画并补充、熟记)

1.儒学的危机:

提示:

(1)汉代儒学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2)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危机

2.三教合一:

(阅读教材第2自然段。

3.应对:

阅读教材第3自然段,找出儒学家们如何应对儒学危机的?

二、理学的产生(阅读教材第4段勾画了解理学产生的时间和含义?

新儒学(理学)既包括…又包括…形成了…。

三、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不要抄)

1.创始阶段:

宋初,代表人物:

周敦颐、张载。

2.奠基阶段:

北宋,代表人物:

“二程”

3.集大成阶段:

南宋,代表人物:

___________、陆九渊

4.高潮阶段:

明代,代表人物:

王阳明(王守仁)

四、理学两大流派:

(读教材第2框,勾画并理解记忆宋明理学有哪两大流派?

分别的代表人物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2)主张:

(阅读教材第16页第1段小字材料,第2段勾画并熟记)

提示:

①世界的本原是......

理的表现:

体现在社会上是......,体现在人身上就是......。

②求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道德观(伦理观):

(中间小字,归纳程朱理学的道德观)

提示:

存天理,灭人欲

(4)发展历程:

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使用时间:

2018年月日编号:

审批:

吴海斌

第1页

学案内容

问题记录

2.陆王心学

(1)陆九渊:

(阅读教材第16页下方两段,勾画并熟记)

提示:

①世界的本原是......。

②求理的方法:

(2)王守仁:

(阅读教材第17页第1—4段归纳勾画王守仁心学产生背景和主张)

背景:

核心主张:

①思想核心②求理的方法

五、宋明理学的影响(阅读最后1段,勾画熟记)

1.消极影响2.积极影响

拓展:

1.理学的含义和代表人物: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

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新儒学,即程朱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方法论

“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发明本心”

“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微课助学】要求:

观看微课《宋明理学的背景》,突破本课的难点。

【合作互学】

1.组长主持,组内统一答案,并用红笔修改。

2.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线检测】完成在线测学题目,检查自学效果,并及时记录并反馈存在的问题。

 

 

第2页

训练展示学案

知识训练点

识记

理解

应用

1.宋明理学的背景

1

9

(1)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278

3456

9

(2)

3.宋明理学的影响

9(3)

学生笔记

学案内容

(利用20分钟完成训练展示题,要求:

先自己展示、再小组讨论。

习题训练(限时20分钟)

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

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宋朝

2.“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

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之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

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A.内心反省B.考察事物C.消灭私欲D.遵守三纲五常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

“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

“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

5.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

“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

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

6.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第3页

7.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

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B.格物致知C.心即理也D.强调人格、修养

 

学案内容

学生笔记

8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9.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程颐:

“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

“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二朱熹: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王守仁: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朱熹: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五程颐: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

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反思总结:

第4页

学案内容

探究一结合课本所学,归纳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探究二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课本回答陆九渊思想主张

材料四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依据材料五、六回答王守仁思想主张

材料五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六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总结: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探究三结合材料和所学,归纳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一清雍正帝宣称:

“若无孔子之教……势必以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

——《东华录》雍正朝

材料二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的贞洁烈女,其中有守节养亲37人,殉夫44人,未婚殉夫11人,水灾因见男子裸体甘愿溺死3人,……总共300余人。

《清史稿》中记载的贞洁烈女,更增至500余人。

材料三“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材料四

探究四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发展?

提示:

来源

内容:

作用:

地位:

 

 

 

当堂训练:

1—8BBDBCCDB

9.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致良知”。

(3)发奋立志、社会责任、注重气节等(关键是积极向上)。

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在线测试

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道教的发展

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D.强调三纲五常

5.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6.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心即理也”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致良知”D.“理”是世界的本源

7.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表现为

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在线答案1-7BADAD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