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358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docx

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

初中化学第1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

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

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

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

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

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

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

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

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

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

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

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

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

1、(2010·安徽中考)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B.加碱蒸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

2、(2010·娄底中考)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食

物腐烂D.铁钉生锈

3、(2010·莱芜中考)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

4(2010·泰安中考)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

A.火箭发射B.煤的燃烧C.风力发电D.酸雨侵蚀

5、(2009·天津中考)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

C.潮湿的衣物经太阳晒变干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6、(2009·北京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

7、(2009·成都中考)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依据是()

A.病毒的大小是否改变B.病毒的形状是否变化

C.病毒是否离开宿主细胞D.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8、(2009·新疆维吾尔中考)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的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丝麻织布B.用木料作家具

C.烧制瓷器D.铁水铸成锅

9、(2009·临沂中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10、(2008·宜昌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

11、(2008·山东中考)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2、(2007·昆明中考)刚开始学习化学,你观察了四个实验:

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的研碎③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④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知识点一解析:

1、【解析】选B。

此题可用排除法,A中挑选原料、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都属于物理变化。

2、【解析】选B。

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一般包括形状变化和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故属物理变化;纸张燃烧、食

物腐烂和铁钉生锈的过程中均有成新的物质生成,故属化学变化。

3、【答案】选A。

4、【解析】选C。

火箭发射是靠燃料燃烧释放能量产生动力;煤的燃烧也是化学变化;酸雨侵蚀建筑物是酸雨与碳酸盐的化学反应;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主要表现为能量的转换。

5、【解析】选B。

瓷碗破碎是形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湿衣物晒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从冰箱取出的瓶子由于温度低,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二者都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铁锅生锈生成不同于铁的铁锈,因而是化学变化。

6、【解析】选B。

可燃物的燃烧是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因而属于化学变化。

干冰升华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铁丝弯曲和西瓜榨汁都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选D。

8、【解析】选C。

丝麻织布、木料作家具是形态的变化;铁水铸成锅是液体变为固体都属于物理变化;烧制瓷器时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要发生化学变化。

9、【解析】选B。

水结成冰是状态的变化、玻璃破碎是形态的变化、汽油挥发是状态的变化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10、【解析】选B。

灯泡发光侧重的是能量的转化,通电前后灯泡是不变的,属于物理变化。

11、【解析】选D。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创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其颜色可能不同,如:

气态的氧为无色、液态的氧为淡蓝色;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相同的物质也是“新物质”如:

CO燃烧生成CO2;“新物质”的组成不同是指组成元素不同如:

水和氧气,即使组成元素相同其微观构成也是不同的如:

CO2和CO;结构不同是指微观构成不同(包括分子、原子、离子或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

金刚石和石墨等。

12【答案】选A。

知识点二、科学探究

1、(2010·泰安中考)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

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

2、(2009·泰安中考)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3、(2008·烟台中考)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D.淋湿衣服爬出

4、(2007·台州中考)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时发现:

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蜡烛时,棉芯上升起的白烟,蜡烛可以被重新点燃。

于是小明同学大胆猜测,这个白烟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5、(2007·烟台中考)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

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

对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6、(2009·黔东南中考)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

(2)淀粉遇到碘水变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

.

【实验过程】

步骤1:

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

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

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

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1

8

15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

请说明理由: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下列(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

.

C.试管的大小不同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

.

【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解析】生物学中我们知道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

①试管中仅为淀粉溶液滴加碘水即变蓝。

②③④试管中是维生素C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混合物,滴加碘水时碘与维生素C反应,使碘水褪色。

当把维生素C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碘水时淀粉变蓝。

根据滴入碘水的数量知③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根据实验目的将橙汁和果味饮料分别与标准维生素C溶液进行比较,推测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饮料的颜色不同说明浓度不同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同;

不同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时每滴的体积也不同所以都不符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答案】【实验原理】

(2)蓝【实验记录】

(1)橙汁(或③)

(2)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确定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C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ABD【回顾与反思】确定维生素C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7、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

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呢?

(2)查找资料:

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Na+、OH-和极少量的H+。

(3)猜想:

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

原假设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实验①的目的是验证水分子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

(2)实验②的目的是验证Na+对石蕊试液颜色的影响。

(3)对照结论、猜想,寻找含OH-的物质,仿照上述两个实验,进行操作。

【自主解答】(4)①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NaCl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Na+不能使之变色;③要证明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须用碱液进行实验验证。

答案:

(4)①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②Na+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③在一干燥的试管中加入

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5)成立

提高题:

1.设计实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填序号)。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

),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可燃性,这为假设(填序号)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填序号),因为。

2.(2004全国竞赛卷第24题)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

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

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

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3.(06宿迁)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创新题:

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时间长一些。

请你跟小红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②其他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实验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

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一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0

0.1

0.5

0.7

0.9

1.0

燃烧时间∕分钟

10

15

18

23

25

27

燃烧稳定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

实验结论:

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1);

(2);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

知识点二解析:

1、【解析】选C。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认物质。

2、【解析】选D。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放弃或没有创新意识是不可取的。

3、【解析】选B。

封闭的空间内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高处氧气少,还有大量烟尘等有害物质,成站立姿势跑出是不对的。

湿毛巾捂住口鼻是为了防止烟尘等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淋湿衣服是降低温度不易燃烧。

4、【解析】选D。

这题是由一个探究实验的细节引申出来的。

命题的出发点就在于考查学生如何提出猜想与假设。

要求能够关注探究实验的细节问题,发现新问题并作出大胆假设。

当然,这里的猜想与假设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此题中的白烟被点燃,说明具有可燃性只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5、【解析】选D。

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控制两烧杯中溶液的体积相同;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也相同;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也要相同。

根据果汁的滴数来测定维生素C含量,无需控制。

 

知识点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2、(2010·娄底中考)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3、(2010·金华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存在有不合理操作的是()

①倾倒液体②给液体加热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

4、(2010·乐山中考)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

5、(2009·苏州中考)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6、(2009·肇庆中考)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7、(2009·常州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8、(2008·镇江中考)“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9、(2008·青岛中考)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10、(2008·南京中考)下列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