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309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是为了高分给学生们背上了沉重思想包袱和课业负担。

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

本次调查,以点代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我校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发现与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成功经验,为实践校本研究、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指导。

一、调查目的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力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学生作息时间,规定作业量,这样来减轻学生负担。

学校也以新课程改革为牵引,深入开展“减负增效”理论研究。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准备从调查入手,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提出可行的“减负增效”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我所教二个五年级的班级学生,对是否存在课业压力和负担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加强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方便学生与家长充分反映情况,特采用开放式并且不记名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

三、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分书面调查和访谈调查。

书面调查为问卷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

访谈调查分开家长会与家长一起交流和家访的形式进行。

(一)调查对象

分别对本人所教五年级两个班共104名学生和104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内容

为了使调查情况真实、全面,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共涉及19个子项,并留有空格可供学生、家长填写其它的意见和建议。

1.对学生调查的内容有:

(1)课业量是否合适;

(2)完成家庭作业时间;(3)对课业的兴趣程度;(4)对完成课外作业的压力;(5)课业压力主要来自哪里(老师、家长);(6)对目前测验与考试内容、方法是否认同;(7)对考分排名的看法;(8)家庭作业是否需要爸爸妈妈督促和辅导;(9)你与老师的沟通情况(好、不好);(10)家长有没有请家教上门;(11)其它意见和建议。

2.对家长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1)孩子能否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2)实践性作业家长是否愿意配合;(3)是否购买课外辅导材料;(4)节假日是否要求孩子上补习班;(5)孩子共参加几种兴趣班;(6)对学校“减负增效”制度的评价;(7)家庭为学生聘请家教辅导情况;(8)其它意见和建议。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共发出学生问卷104份,全部收回,家长问卷共收回104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都能认真填写,另外,通过家访和电话的形式与部分家长进行了交流,大多数家长还是很负责任的,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基本上反映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诉求。

(一)调查结果综述

从学生问卷中发现:

认为“课业量布置合适”的学生占81.5%;较多的学生每天能够在一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对实践性作业感兴趣的学生占78.5%;对完成作业有压力的学生占12.5%;认为考试方法单一的学生占11.6%,认为考试太难的学生占7.5%;对考分排名要求不公布的学生占55.6%;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占82.2%,需爸爸妈妈辅导完成的学生占17.8%;认为爸爸妈妈不要过问家庭作业的学生占45.5%;51.5%学生认为课业压力主要来自家长,父母经常要增加一些课外习题和要求参加各种兴趣班的培训。

从家长问卷中发现:

孩子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占78.5%;实践性作业73%的家长愿意配合,27%家长没空或配合不了;为孩子购买辅导材料占65%,主要是认为孩子家庭作业压力不大,想让孩子见识些题型有利于开阔思路;节假日安排补课的学生占56%;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占25%;对学校“减负增效”制度满意的81%。

有的家长还提出了辅导材料应由老师指定版本购买,便于课堂练习时统一使用,还有的家长希望学校办辅导班,比将孩子送到外面去学习更省时省钱,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有的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点家庭作业,否则,孩子在家没事干,总往外跑,怕孩子惹事变坏,或结交不良习气的朋友,走斜道;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外活动增多会不安全,还是关在家里做作业好点。

(二)调查小结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学生和家长总体反映布置的课业负担并不重,对学校“减负增效”制度较满意。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大多数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需要家长督促。

学校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让他们学会利用时间,自主学习,但结果却变成了家长支配。

一到节假日,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好几个兴趣班次轮换上课,使小孩子的压力反而加大了,大多数孩子认为家里的学习压力比在学校更大。

(三)原因分析与讨论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如教育体制、考试评价制度、评价标准的单一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等;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法的影响等。

1.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首先是教育体制的制约。

我国各类各级学校招生基本上还是采取统一考试按分数录取的形式,特别是近几年**的各级各类名校的招生如火如荼地进行。

考试成绩不仅是升学的标尺,还可能成为今后择业的标尺,更是让家长和学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其次是教育评估制度,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效果时,往往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的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学校工作、教师工作好坏。

因此学校只能在这根错误的“指挥棒”的指引下继续进行着应试教育的步伐,客观上加重学生负担。

2.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我校能充分认识到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因此学校严格按教育部门的规定科学安排课时量,加强了检查监督力度,学校的“减负”工作基本得到落实。

但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学科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作业总量时多时少难以把握,再加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有时会感觉到压力比较大。

3.从家庭的角度分析

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盼子成龙,盼女成凤。

孩子的学习、升学、择业,无不牵动着家长的心。

在这种状况下,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不是怕多了,而是怕少了。

家长们为使小孩成才,到了节假日,带着孩子奔波在辅导班、兴趣班之间,乐此不疲,有的甚至一天要赶好几场,孩子们不堪重负。

有的家长甚至怕小孩子“无事生非”,因此,千方百计要把孩子捆绑在学习上。

家长之间总是喜欢盲目攀比,别人家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跟着学什么,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有的家长想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给孩子,家长们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后继续加码,这种竞争造成的压力更可怕。

4.从老师的角度分析

作为老师的我们尽可能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提供了有力条件。

但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基础上,认为要让学生学得牢、考得好,就要多背、多写、多练。

加上学校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奖惩教师的主要依据,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又会把压力通过课业负担自然而然地转嫁到学生身上。

5.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分数挂帅一直是学生的一个心结。

学生考试后,成绩出来,排名不排名,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有考试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只是个被动的接受者,对于老师、家长的话和所给的任务,他们不能也不敢去反驳,只有被动的接受。

有些孩子在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熏陶和压力下,也生怕自己落后,从而自我要求、自我加压,反复的做题、反复的背诵,加重了自己的课业负担。

五、对策与建议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社会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是作为老师要经常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了解和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特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以考试选拔的升学模式以及教育评估制度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杜绝升学统考制度,把以成绩论英雄的考试制度改革为考核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性评估体系。

只有改革了考试制度和评估制度,才能拨正学校的管理导向和教师的教学导向,把应试教育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增效的重要保证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减负增效”应由课堂抓起。

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刻不容缓。

对于老师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探索新教法,精心备课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和效益,让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得。

其次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苏联教育家认为:

“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

”这就要求教师优选作业,讲究作业的质量、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对于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尽量是不做或少做。

同时不但有书面作业,还要有实践性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小鬼当家”,亲自到市场上去购物,体验生活。

学习“位置和方向”后,让学生设计一份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

(三)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应尽快形成一套与教学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就会出现一批批差学生,很多所谓的“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就会多出一批批的好学生。

其次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化,既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主动性、独创性、合作与交流、实践探索的意识,以及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最后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既要有老师评价也要有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同时家长也要参与评价,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真正实现从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四)改变观念,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育人模式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素质,祖国的未来,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作为教师,真正从关心孩子成长出发,作为家长要有颗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还孩子一个多彩多姿的童年,全社会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小学“减负增效”情况的督导调研报告》江苏出版社,2008年

[2]《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调查报告》,新华教育网,2011年12月22日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广东省教育厅酝酿小学生减负拟取消小学期中考》新华日报,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