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9000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02年05月01日

——2002年4月2日在朔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阎沁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1年政府工作回顾

  新世纪第一年,我们在中共朔州市委的领导下,按照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拼搏进取,集中力量办大事,解放思想扶民营,统筹兼顾抓保障,源头治理优环境,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

  全市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导产业和主要行业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提高,成为1997年以来的最好时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1%,增幅既高出上年,也高出1997年;实现利税增长31.27%,其中地方企业增长42.93%。

煤炭工业扭转了连续四年下滑的被动局面,生产、销售、价格、效益全面回升,全行业减亏70.21%,税收增长19.99%。

电力、乳品、日用瓷等主要产品也都大幅度增加。

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形成1996年以来的又一增长高峰,并首次突破7亿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总收入达到7.24亿元,增长12.07%;一般预算收入4.52亿元,增长11.23%。

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金融形势平稳。

农村畜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奶牛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肥羔羊和肉牛养殖渐成气候;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结构调整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经济发展的后劲得到进一步充实。

结构调整的力度越来越大,新建项目和投资规模建市以来少有。

前两年共铺开调产项目100多个,基本建成64个。

去年22个重点项目中,威尔二期工程、2*6万千瓦机组、安平2万吨“双90”高岭土、嘉明中高档日用瓷扩建、连顺输煤通道、狮头集团11万吨水泥、万发2万台家用微型锅炉、应县长城园、右玉汇源扩建等9个项目已基本建成。

“双500万吨”水煤浆一期工程、古城3万吨学生奶等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这些项目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企业改革在重点难点领域有了较大突破,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下决心抓了一批困难大企业的改革,王坪煤矿、小峪煤矿和朔唯公司、市水泥厂等困难企业已起死回生,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推进了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的改革,完成了古城乳业、山梨集团和右玉矿药厂等企业的股份制改组,企业做强做大的步伐加快。

大胆推进了煤炭企业的改革,143座煤矿实行了多形式的改制改组。

乡镇煤矿整顿验收工作也顺利结束,复产比例和“四证”发放率全省第一,为促进全市煤炭工业回升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基本完成了东环路基础工程、七里河二桥、尉迟恭雕像、体育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了万亩苗圃、市二中、市三小、师范扩建和气象科技园区等一批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4000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万平米,新增城市绿地54万平米。

开工建设了大运高速公路朔州段,改建了山和线、平万线、井陶线三条二级公路,完成了1个乡通油路、50个村通公路工程。

新增和改善水地16.6万亩,完成水保治理42万亩,植树造林18.7万亩。

“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4612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1244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

养老和失业保险费征缴工作改变了落后局面,征缴率分别达到108%和112%。

城市低保覆盖面扩大,50%的应保人员纳入低保范围。

抗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通过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救灾粮款1106万元,捐助衣被12.7万件,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科技工作坚持服务于经济建设,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0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教育事业达到一个新水平。

“普九”成果巩固扩大,高中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迅速发展。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考评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

城乡卫生状况不断改善。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

环境达标成果得到巩固提升。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全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唯一候选城市。

文化、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并积极听取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

一年来,市政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159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摸底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三务”公开不断引深、拓展。

严打整治斗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这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鼎力支持,全市14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朔州改革和发展的各级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

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省的差距仍很明显。

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农业严重受灾,只增长了1.5%。

其它一些指标在全省的排位也比较靠后。

粮、油、蔬菜大幅度减产,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33.2%,抗灾救灾任务仍很艰巨,今年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受到一定影响。

工业运行质量还没有质的提高,煤炭行业整体亏损局面仍未得到扭转。

一些调产项目未能按计划实施,投产见效的大项目不多,影响了结构调整的成效。

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支出需求。

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多,社会就业和保障压力加大。

社会治安状况群众还不满意,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工作效率不高,程度不同地存在消极腐败现象。

对此,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高度重视,下决心予以克服和解决。

  二、2002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是我们进一步巩固大好形势、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确保调产见效、实现争先发展的关键之年、起步之年,同时又是机遇最多、不确定因素也很多的一年,因而也必须是奋斗的一年、实干的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市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特色、争先发展、调产见效、全面进步”及“突出三个重点(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城市经营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投融资和社会保障)”的总体要求、围绕发展生态农业、构筑特色工业、创建园林城市、建设高效政府的主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法治理念,推进精神文明,弘扬实干作风,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切实抓住三大机遇,办好四十件实事,实现四个见效,以新的更大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在这个指导思想中,争先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根本目的;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园林城市、高效政府是长远发展方向;人本原则、法治理念、精神文明、实干作风是保证;三大机遇是条件;四十件实事是切入点和载体;四个见效则是阶段性目标。

今年工作的核心是抓住三大机遇,办好四十件实事,实现四个见效。

  三大机遇:

一是大运高速公路的拉动作用和整合效应。

大运高速公路在我市总投资达28.8亿元,其中今年18亿元,将有力拉动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成之后,我市将成为晋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急剧增加,带动城乡面貌的重大改观。

同时也为沿线资源的整合集聚、优化配置提供了契机,便于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轴的经济隆起带。

二是国家、省一系列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生志建设政策的强力支持。

包括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等,近几年在我市的投资就达20多亿元。

特别是首都水资源和京津风沙源治理,随着申奥的成功,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这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的现实生产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煤炭企业活力增强;煤炭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灰熔点高和内水含量低的特性使我市煤炭的市场竞争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支柱产业全面复兴的势头愈加强劲。

一批调产项目已建成投产,还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发育成熟,尤其是随着2*50万千瓦发电机组动工、露天二矿1500万吨生产能力达产、35万吨水泥生产线建设、古城乳业和嘉明陶瓷扩建等一批骨干项目的启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将是非常可观的。

  四十件实事:

就是今年元旦在《朔州日报》公布的四十件实事。

这四十件实事,涵盖农业、工业、财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诸多领域,是立足于求实创新、争先发展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广泛征求各级各界意见之后确立的,直接关系全市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局,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年办成四十件实事,任务虽然艰巨,但今年是经过两年调整、两年发育、两年积累的见效之年、冲刺之年,我们唯有不避艰难,自加压力,方能求得突破。

而且,四十件实事中,不少是经过长时间准备的,有的已经有所动作甚至即将成熟。

办好四十件实事,是迫切需要的,经过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四个见效:

一是加快“四都”建设,创造特色见效。

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

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的整合和体制、机制、技术的创新,加快煤都、电都、奶都、瓷都“四都”建设的步伐,使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逐步确立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独特地位。

力争到2005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6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50万千瓦,乳制品产量达到10万吨,日用资达到5亿件,连同相关产业,销售收入总量达到130亿元左右。

今年必须在有关重大项目的建设上,特别是“煤电之都”的建设上,有一个较大突破。

二是立足长远发展,生态畜牧见效。

退耕还林还草和“煤电之都”建设,是我市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两篇大文章。

要通过大步伐的退耕还林还草,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朔州大地尽快绿起来,使全市的畜牧业尽快强起来,使全市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

要通过“煤电之都”的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全省显优势,在全国争位置、三是优化内部环境,扩大开放见效、要瞄准“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目标,软件硬件一起抓,建设与整治相结合,使我市经济发展的环境真正好起来,使我市的文明形象真正树起来。

要通过环境优势的吸引,借助资源利用上与发达地区的天然联系,积极参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分工,使更多的投资、更多的项目向我市集聚。

四是加速赶超步伐,争先发展见效。

经济发展的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同口径增加亿元以上,超过前六年增加额的总和,经济总量在全省前移一位,人均指标进入全省前茅。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

国内生产总值98.2亿元,增长13%,力争突破10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11亿元(新口径),增长9%,力争突破11.4亿元,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3.95亿元(新口径),增长12%,力争突破4.04亿元,增长14.5%;全部工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11%;粮食总产量12亿斤,增长3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长5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9.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大兴畜牧产业为重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半农半牧、以生态畜牧为主导的经济区域,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融,农林牧各业的共生共长,当前与长远的统筹协调,既是全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取向。

这是适应日渐恶化的气侯条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已经和继续发生着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市场形势的需要,是有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

日渐严重的旱情和越来越频繁的多种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不容置疑地摆到了我们面前;“卖粮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以及“入世”后的挑战,使单纯依靠种植业而力求达到“富民”的想法和办法,已不足为恃;占国土面积62%的山地丘陵和大片广种薄收的耕地,也有待于我们很好开发利用。

而且我们已经拥有实施重大调整的宝贵机遇,有国家和省的投资支持,加上我们丰富的土地资源,实施战略性调整,已是万事俱备。

我们一定要从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度出发,从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作为检验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眼光、大局意识、组织观念和基层组织建设状况的一个重要尺度,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坚定不移地把这一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下去,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尽快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按照“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近年内要着力抓好五大工程:

一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

坚持“政府补助、市场运作、产权明晰、一步到位”的原则,以“三山两路一河”(吕梁山系、恒山山系、洪涛山系、大运高速公路、109国道和桑干河)为重点,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力争几年内全市退耕还林还草200万亩以上,其中今年100万亩。

二是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增收工程。

着力建好“三大基地”和“两个小区”,即以古城乳业为中心的平川四县区奶牛基地,以三佳肉业和长城园为中心的平川地区肉牛基地,以右玉玉羊和怀仁南小寨畜产品市场为中心的商品羊基地;以服务城市为主的城郊集约化养猪、养鸡小区,力争两到三年内畜牧业产值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依靠畜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三是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主的产业化发展工程。

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乳制品、肉类、小杂粮三类加工企业和右玉玉羊、怀仁南小寨畜产品、应县牲畜交易三大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是以节水增水为主的水利建设工程。

包括以桑干河灌区为重点的节水灌溉工程、以平鲁区为重点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等,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五是以综合园区带动小康建设和以移民并村根治贫困的同富裕工程。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附近有龙头企业的地带,建设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的农业综合园区,带动小康建设升级。

对自然条件极差、居住人口较少、脱贫无望的村庄,实施整体移民。

  2002年要重点办好十件实事:

一是大运高速公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畜牧经济带。

把高速公路和通往怀仁、山阴、应县三条引线两侧各一公里范围内所有适宜并能够退出的土地,全部植树种草,形成绵延上百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城和畜牧经济示范带。

同时建设西盐池生态经济园区。

二是右玉109国道退耕还林还草绿化带和百里生态走廊工程。

109国道两侧大致各退耕1公里,年内全面启动。

百里生态走廊三年建成。

三是平鲁百里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7.5万亩。

四是平鲁饮水解困工程。

解决160个村、6.8万人、2.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五是朔城区城西万亩森林生态畜牧区。

年内完成一期建设。

六是山阴西山森林生态畜牧区。

年内绿化1万亩。

七是怀仁西山坡万亩防风治沙工程。

今年全部完成。

八是应县万亩森林生态畜牧区。

年内铺开,三年建成。

九是桑干河灌区节水改造。

十是扶贫移民并村工程。

建设移民新村20个,安置移民1.54万人,年内铺开,两年完成。

 

(二)按照“四都”特色工业发展方向,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

  朔州靠工业而立,还需靠工业而强。

振兴朔州工业,总体上还需继续坚持“精煤炭、兴食品、重陶瓷、强化工、扶优特”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增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要在整体推进的同时,实施重点突破。

  在发展方向上,应以“四都”建设为重点。

要靠煤电产业增实力,靠奶瓷产业显特色。

要紧紧抓住当前煤炭工业形势正好、朔州煤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日渐增强、国家又在我市铺开大型电力工业项目的大好机遇,积极推进煤电工业发展,为三到五年建成全省最大、全国前列的“煤电之都”而努力。

今年要确保煤炭工业整体扭亏为盈,产量、销量、税收再创历史新高,并在规模扩张上有一个大动作。

要努力推进“末位变首位、小矿变大矿、原煤变精煤、矸石变电力和煤变油”战略。

要抓联合,末位变首位。

国家的煤炭产业政策是“保出口、保大矿、支持重点、兼顾一般”。

我市地方煤矿基本处于“一般”的位置。

必须改变这种极为不利的状况。

要全面加强与平朔露矿的联合,积极引进神华集团、大同矿务局,深化与省煤运公司、煤炭进出口公司的深层次合作,使我市的煤炭工业在国家的扶持序列中从末位逐步变到首位。

要扩能力,小矿变大矿。

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加快地方煤矿的改造扩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神华集团计划将我市两座小型煤矿改造为百万吨矿井,同时新建两座大型煤矿;平朔露矿也要新建一座大型矿井;大同矿务局已收购右玉两座小型煤矿,并准备大规模改造。

这些项目,大致可增加生产能力2500万吨。

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

要搞加工,原煤变精煤、矸石变电力。

这是确保煤炭工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长远大计。

要继续抓好筛洗“双千万工程”;积极发展水煤浆、煤基油,延伸产业链条;要进行资源再利用,今后几年集中建设几个歼石电厂。

我相信,经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加上2*50万千瓦机组建设,建成全国性“煤电之都”,大有希望,为时也不会太远。

要在大力发展煤电工业的同时,积极加快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抓住乳品、陶瓷两个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的特色产业,以项目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集中精力,着力解决好资金、技术等关键性问题,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抓好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效,推动两大产业的快速膨胀,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奶都”、“瓷都”,实现由能源工业城市向特色工业城市的转变。

  在依托力量上,要以“三靠”战略为重点。

加快“四都”建设,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行,光靠地方国有资本更不行。

必须大开四门,实施“三靠”战略:

一是靠驻朔大企业的拉动。

要格外珍惜并充分发挥驻朔中央企业较多的优势,诚心以待,倾心服务,全力支持“两露两电”的发展壮大,加快“煤电之都”的形成,实现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张。

同时努力推进双方的联合协作,吸引“两露两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靠民营经济的支撑。

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关键在于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要切实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作为全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来看待,积极扶持,全力保护。

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全方位生成。

要扶优扶强,从舆论、政策、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给以倾斜,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民营企业大户,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使之尽快成为地方经济的骨干。

要建立激励机制,对民营利税大户予以重奖,进一步激发其创业发展的积极性。

要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为民营经济发展让出更大空间。

今年原则上要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已改制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民营企业也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三是要靠外部力量的引进。

近年来,我们已引进了神华、狮头、美锦、连顺、汇源、晋能、大唐及中煤公司、省地方电力公司、大同矿务局等12家全国性大企业大集团,为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加快自身发展的一条极其有效的路子。

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拓宽引进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实现共同发展。

  2002年要办好十六件实事:

一是2*50万千瓦发电机组。

力争年内开工。

二是“双500万吨”水煤浆项目。

今年确保300万吨洗煤厂建成投产。

三是威尔陶瓷500万平米墙地砖生产线达产达效。

四是狮头集团朔州水泥公司11万吨旋转窑生产线达产达效和35万吨生产线建设。

五是2*6万千瓦机组热电联供及煤电高载能一体化项目。

两台机组要全部达产。

六是平安公司5万吨多孔硝锭改扩建。

年内投入生产。

七是安平公司2万吨“双90”高岭土。

扩建一条万吨进口设备生产线,改造一条万吨国产设备生产线。

八是平鲁2*5万千瓦矸石电厂。

年内开工。

九是古城乳业3万吨学生奶项目。

年内建成6条生产线。

十是连顺输煤通道配套。

十一是嘉明中高档日用瓷扩建。

已建成的5000万件新骨资生产线,年内达产达效;正在扩建的5000万件中高档日用瓷生产线,年内建成。

十二是连顺大规格墙地砖。

十三是万发集团生物能供热设备及生物质燃料项目。

重点扩建生物质燃料生产线。

十四是右玉6000吨粉状乳化炸药扩建项目。

年内建成投产。

十五是王坪、小峪两大煤矿和煤运、矿业两大运销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

王坪、小峪两矿年内扭亏为盈,煤运公司力争全系统停亏,矿业公司盈利水平要有一个大的提高。

十六是加强神头电厂用煤和露矿、神华集团收购地方煤的管理。

要减少环节,整顿秩序,加强监管,规范运作。

同时积极支持露矿、神华集团、大同矿务局新建大型煤矿。

 (三)坚持不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规模和品位的大越迁

 今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很大、亮点较多的一年。

大运高速公路不仅将成为我市道路交通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而且还将在市区和神头各建一座互通立交桥,兴建物流中心、客运中心、安居小区,为我市城市建设再添一片新的景观。

同时在市区到神头之间留下5公里的城市高速公路,既把市区和神头紧紧连在了一起,又为今后的城市发展留下更大空间。

接收和租赁市区北部部队农场土地1万多亩,使我们的万亩森林建设和开发区的发展变得更加现实。

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多方经营城市,拓宽投资渠道,走“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路子。

全面启动土地市场,实施土地资本运营,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放开二级市场,以地生财聚财,以土地换发展、加快住房公积金归集,多渠道吸引建设资金。

今年要突出抓好以“建设标志工程(城北万亩森林工程、城中七里河水系工程、城南崇福寺文脉工程)、完成道路框架(民福东街、东环路、世纪大道)、旧城改造起步(北关路)”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两条高速公路连接线(怀仁、应县)、三条出口公路(山和线、朔广线、应繁线)及30个行政村通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使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特别要通过城北万亩森林工程和神头工业区的建设,使市区形成行政生活区、森林区、工业区三足鼎立的格局,实现城市规模的大越迁;通过城市三大标志工程、民福街高架立交桥及城市西出口工程建设,实现城市品位的大越迁。

  2002年要重点办好十件实事:

一是城北万亩森林工程。

总面积1.04万亩。

今年完成435亩苗圃和2600亩城郊防护林建设。

二是七里河水系工程。

搞好上游绿化和下游两岸整治,同时启动二库建设。

三是崇福寺文脉工程。

重点改善周围环境,体现历史文物价值,形成旅游商业文化区。

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和拆迁户安置。

同时抓好北关路、大运路市区段的改造与开发。

四是东环路建设。

年内全面竣工。

五是民福东街和开发路改造。

主要是与大运高速公路连接的城市西出口的建设。

六是世纪大道。

总长17公里,年内完成4公里。

七是大运高速公路朔州段。

完成主线、支线和通往怀仁、应县两条连接线。

民福东街高架立交桥和神头互通立交桥同时竣工。

八是天然气开发利用。

完成应县——山阴——怀仁天然气管道工程,推动市区到平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九是法院(含档案馆)、检察院、交通综合服务和气象局四座办公大楼全部竣工。

十是搞好开发区建设。

初步达到“七通一平”,入园企业发展到10个。

 (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科技工作要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发展壮大科技队伍,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要围绕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科技兴企、科技兴农两大工程,通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引进、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分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项目。

  大力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

加强基础教育,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