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680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docx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的详细复习要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01城市的概念

城市的定义非常难讲,因为城市规划本身属于横断学科,至今各门学科各持一隅,从不同范畴角度出发,对城市有不同理解;而且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含义是不同的,具有动态的含义。

按现代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含义:

以第三产业人口结构为主≥30%,具有现代城市人口;作为区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生活中心的集聚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

“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综合而言,城市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1.02城市形成的最初条件

城市形成的最初条件包括:

生态基础、人口基础、心理基础、社会基础、技术基础、文化基础。

1.0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

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1.04背景知识

1760年以后,(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机车)世界开始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

1.05

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200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7.7%。

1.06城市发展的因素

城市发展的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封建社会,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中心,而欧洲往往是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1.0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

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

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非基本经济部类:

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

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

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

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

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

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

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

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

1.08经济学理论

城市产业分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地区需要)、服务性产业(主要满足本市消费需要)。

1.09城市物质构成

城市物质构成包括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其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方面。

可达性:

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有关,影响城市的级差地租及空间分布。

从水平方面:

从中心到边缘可达性降低,物质环境分布为商业/商、居住、工业;从垂直方面:

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下降。

外部效应:

城市经济学的一个突出表现,有正负两种外部效应。

1.10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1.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成长期表现为以向外扩展为主:

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较快。

成熟期表现为以内部重组为主:

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城市发展以城市内部再开发、协调为主。

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城市更新指的是对城市中陈旧、衰退的地区进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更加强化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组与重构这一过程。

其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机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

1.11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

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

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

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来源: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1.12城市产业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

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

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

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1.13来源: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3种部类。

1.第一产业:

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

2.第二产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3.第三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1.14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有一定的规律。

城市化就是向城市发展,是人口集中到城市的过程。

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乡村城市化。

城市化的本质是:

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化,社会结构城市化,文化结构城市化,空间建设环境城市化,城市职能结构与内在结构的城市化。

1.15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

初期阶段:

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

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1.17: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18%增长到了2001年的37.7%,因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这一加速发展阶段。

1.1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本身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

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所追求的目的是吻合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有效综合的手段就是城市化,没有城市化也就没有现代化。

现代化标志的外在存在形态,通过城市化的过程得到发展和强化,并通过城市化的过程向乡村传播和扩散。

1.19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

1.20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新中国成立后,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发展;

2.城市化速度与世界进程相比较为缓慢,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

3.城市化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见的;

4.缓慢的城市化过程没有出现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的现象;

5.城镇化不是伴随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展开的,而是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这是中国城市化的本质特点。

苏南模式城市化道路:

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称为地方推动型。

温州模式城市化道路:

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发展小城镇,称为市场推动型。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为主,称为外资促进型。

1.21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有中心,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中心城市有层级;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这些区域条件包括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1.22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也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城镇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心,也是财富创造的中心。

1.23城镇体系的特征

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城镇体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系统或自然系统,也不是严格的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而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社会系统。

群体性指城镇体系是由一群或一组城镇共同构成的整体;关联性指各城镇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层次性指各个城镇在规模级别、功能大小,作用强弱等方面呈现出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组织特征;开放性是指城镇体系的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城镇体系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整体性指所有城镇共同担负着区域社会经济运行和区域发展的任务,并形成统一体。

1.24城镇体系的规划目标

城镇体系规划目标是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

1.24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宏观与微观影响因素、结构与功能影响因素、物质与非物质影响因素、自然与人为影响因素。

城镇体系发展机制:

城镇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集聚与辐射作用无不发挥着关键的功能,并成为城镇体系发展变化的机制所在。

即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城市核心增长和城市离心增长。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2.0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最初的城市规划表现在对住所空间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规划建设上,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复杂化,逐渐形成城市居住环境。

2.02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文献

《周礼》:

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商君书》:

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

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

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

2.规划理念来源: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典型城市

(1)唐长安城:

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2.03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体制

1.文献

《建筑十书》: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

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

西特(Camillo,Sitte)著。

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2.规划理论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

3.典型城市

(1)古希腊城市:

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

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

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中世纪的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防御作用的城堡,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的城市形态和很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当时的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作为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由于中世纪的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的城市形态,以及很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但却有特别的景观魅力。

在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社会秩序,与国王结盟,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形成了城市建设的古典主义思潮。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以罗马和巴黎为代表的城市,有古典主义风格的、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

*

2.04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工业化伴随着城市问题的产生,人口暴涨,居住环境恶劣,交通拥挤,卫生、清洁问题突出。

2.知识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莫尔、欧文、傅立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

奥斯曼的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权力实验。

城市美化--空间景观与建筑艺术传统结合。

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

伯汉姆完成的芝加哥规划则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公司城--私人投资建设。

*伯汉姆是城市美化运动的主将,于1909年完成了芝加哥城市规划。

2.05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

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

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

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

调查--分析--规划。

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中,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柯布西埃则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

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

霍华德的规划是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的,体现出入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柯布西埃则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并希望通过对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控制是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准则,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针对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中索里亚·玛塔提出以城市运输为前提的线形城市;戈涅的体现现代城市基本组织原则的工业城市;西谛的艺术性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格迪斯奠定区域规划理论的生态学研究。

格迪斯提出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人同一体系,这一思想经路易斯·芒福德发展,形成区域规划。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以前各种规划的深化。

2.06城市分散发展模式-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卫星城:

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但生产与公共生活仍有赖于母城解决,称为卧城;第二代卫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业与服务设施,可以使一部分人在当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对问题解决不彻底,称半独立的卫星城;第三代卫星城即独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约30-50km,有相应工业区与居住区,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设施,可以保证居民在当地就业和生活。

新城:

对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的统称,强调了新城市的相对独立性。

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

2.07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目标: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

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方法:

“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广亩城:

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

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2.08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聚集经济理论来源:

经济活动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

聚集经济是城市活动集中的主要原因。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大城市现象,这是由于聚集经济的使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优势得到广泛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大都市:

即大城市地区,指由主要大城市和郊区及附近的城市群组合而成的城市区域,其中,主要城市发挥着主导经济、社会影响的作用。

巨大城市:

人口达800万人以上的城市。

(《人类聚居的全球报告》)

大城市带:

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世界6个大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东京大城市带、英国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英格兰大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大城市带、美国五大湖大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地区。

3.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区域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巨大的人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世界城市的指标:

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2.09区域规划

城市体系:

区域内所有城市在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学的地区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等级--规模分布关系;城市在地区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中心地理论。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它各工程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做出合理的空间配置。

简言之,区域规划就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10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

1.综合规划:

以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为其基础。

特征:

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

2.分离渐进规划:

分解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

3.混合审视规划:

基本决策--综合规划;项目决策--分离浙进规划。

4.连续性城市规划:

不同城市规划要素的不同时效性;城市规划应当是从现状出发的不断推演过程。

2.1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CIAM,1933年):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

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城市的功能分区:

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思想基础:

即物质空间决定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含义在于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获得基本生活质量;与自然协调。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提示:

“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认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不应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而应为多种价值观的实现提供可能。

2.1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2.13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委员会即联合国环境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