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53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docx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

课题鉴定成果概况

课题名称:

农村幼儿园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课题类别:

小学学科A4(学前教育)

课题批准号:

课题负责人:

汪涌

所在单位:

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课题组参与人员:

于登平周福荣吴志年高金花陈玉霞

1、研究背景

我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经典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化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华夏子孙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学作品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唐诗宋词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为一体,经文典故浓缩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智慧的结晶,琅琅上口、音韵无穷、意境无尽。

早在1995年由冰心、赵朴初、曹禺、启功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上提出“要从幼儿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提案,他们从自己的心路历程得出的结论是:

经典诗文功在当代,利在千古。

因此,幼儿通过诵读这些古诗文可以达到陶冶情操,锻炼智能,培养完美人格的目的。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幼儿家长不再满足于现行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强烈要求能从幼儿自身发展找出一条简便实用的能开发幼儿智力的科学方法。

2、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课题“农村幼儿园开展古诗文诵读的研究”,以经典古诗文为媒介,在幼儿园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利用古诗文韵律优美,语言精炼,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具有想象力,很适合幼儿的认识特点,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快乐吸收,从而增强其记忆力和创造力。

从而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千古弦歌,后继有人,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真正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该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有:

1.初步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识字量,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加强幼儿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

3.诵读古诗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感知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5.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开发校本经典读本。

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学素质和人文修养,转变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任何学校也必有自己的“文化”,办学者的理念,长期积淀便形成一定的文化。

我们三闸镇各学校早在几年前就把古诗文诵读作为学校特色加以推广,每日清早,伴着升起的朝阳,校园里已经书声琅琅。

如今,我校的孩子们都习惯早早上学,到校后都习惯早读,每天一次固定的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般都安排在早上这个黄金时间。

幼儿园更是创新的让每个幼儿进门必背一首诗,已形成习惯,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正是有效继承学校这种文化传统,创设适合诵读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通过日日诵读,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点一点地浸润到每个孩子的骨子里。

(二)校本课本开发为起点。

怎样有效地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

老师们一致认为必须开发一套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大家群策群力,商议研究校本教材的纲要,课程内容安排,决定先开发好幼儿园校本课程教材。

现在幼儿园正在使用的就是已经开发的教材《儿童古诗文经典读本》,小学各年级使用的是新开发的校本教材《快乐诵读》。

(三)以各类主题活动为亮点。

1、兴趣是孩子学习获得成功的良好保证,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儿童喜爱民族文化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儿童感受体验,要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活动中主动、热情、投入、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儿童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与此同时课题组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和手段。

例如为激发幼儿诵读兴趣,创设许多小游戏,在幼儿玩耍中诵读。

各班级每学期都开展“诵读小能手”评比活动,表彰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树立孩子身边的典型,引导孩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开展“亲子共读”与幼儿家长联宜进行诵读竞赛;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在期初家长会上,我们向全体家长宣传了本次活动的内容意义与方法,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

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

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3、利用节假日、各类集体活动,编一些文艺节目,将诵读贯穿其中,不断激发幼儿的诵读热情,也有利于和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四)以多种教学方法为重点。

1.图画法。

如《咏鹅》,抓住诗歌里的几个关键词,简笔画勾画几个事物,让幼儿边看、边记;又如《江南》,准备许多莲叶图画,让理幼儿解什么是莲叶何田田?

看着图画,边看边学让幼儿知道莲叶何田田的意境。

2.示范朗读法。

老师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能重现诗歌里的优美旋律,让幼儿感受诗歌音乐美,加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3.创设情景法。

创设古诗所在的情景,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天净沙秋思》,先演给幼儿看,再完整演,演员由老师担任,尽量把情景创设的惟妙惟肖。

4.故事法。

教幼儿朗诵前,可先将古诗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幼儿听,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和意思变成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并把诗词之间省略了的意思补充出来,达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

如《游子吟》、《回乡偶书》。

四、研究的内容

先期,在幼儿园大中小班选择50首古诗,了解幼儿背诵情况,然后逐渐加大背诵量,并形成体系,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参考书目有,《诗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优美韵文典籍《笠翁对韵》等。

古诗文诵读是一项系统工程。

学前教育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延伸,只要持之以恒搞好这项工程,必将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受益终生。

5、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营造了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我们依托本课题研究,自编了一套校本诵读教材,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每天两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月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实验教师交流反思活动;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年一次跟家长联合汇报会,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

让老师、学生、家长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激活幼儿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

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2.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经典诗文教学方法和形式。

(1)趣味化。

幼儿背诵古诗文靠兴趣,所以我们的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

如:

故事法:

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画演法:

许多经典诗词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生生合作表演,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

猜译法:

经典诵读中最大的困难是精粹语言的理解。

如果教师讲幼儿听,会很枯燥,让学生猜经典诗词文下句,学生是很喜欢的。

(2)“不求甚解”化。

古诗文诵读只要求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快乐记忆,不进行内容讲授。

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消化。

(3)诵读形式多样化。

重视朗读,强调背诵,但形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用跟念、对诗、找字、接龙、拼句、吟唱等方法,提高兴趣,读出节奏、音律,加深幼儿对古诗文意境的感受。

(4)评价方式多元化。

关注幼儿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幼儿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幼儿的每一份收获,更好地激励幼儿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

因此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有效促进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一是通过古诗文诵读,积累了儿童的语言词汇,提高了儿童的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我校就儿童诵读经典与字汇量的关系问题作了相关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6个月至一年,每天15-20分钟的经典诵读之后,识字量都有明显、快速地增加。

幼儿园实验班大班的小朋友经过8个月读诵经典后,实验班的30名幼儿平均识字量为247.57个,对照班为137.65个,实验班幼儿平均比对照班幼儿多识字109.92个。

二是促进了儿童的诵读习惯和兴趣的改善,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扩大了知识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前,幼儿小班小朋友断断续续能背一两首诗,中班小朋友最多能背诵4首,大班小朋友最多能背诵7首。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年来,幼儿的背诵数量有了极大的增加.低段诵读古诗10首,要求诵读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即可;中段诵读古诗20首,除低段的要求之外,还需做到节奏感强,情感真实,声情并茂;高段诵读古诗30首,在低中段要求基础上,再做到正确把握作品内容,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

在幼儿园组织进行的古诗文背诵活动中,幼儿小班小朋友刘珍珍背诵了15首,幼儿中班小朋友童娜娜背诵了28首,幼儿大班小朋友任艳艳背诵了35首.幼儿的背诵数量不但增加了,而且背诵能力也提高了,背诵时节奏感强,情感真实,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形式多样,有单独背,两人或多人合背,表演背,配音朗读等形式,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背诵能力,还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是初步培养了儿童的感知美,认识美的意识,从小培养审美能力。

幼儿大班苗甜甜的家长原来她不太赞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诗文。

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

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儿童童话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有一天,她带着女儿漫步在甘泉公园湖畔。

面对着图画一样美丽的湖水清莲,她正琢磨着该如何描述,女儿脱口说出一句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她被女儿如此贴切的审美表述惊住了。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

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四是塑造优秀品德,达到了陶冶儿童情操,净化儿童心灵的目的。

随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正从“怪兽”“奥特曼”和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一些平时娇生惯养、自我为主、缺乏爱心、不懂礼仪的孩子有了可喜变化。

幼儿大班的一位家长说:

“我的孩子受古诗文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人的素质修养和言谈举止都在发生变化。

孩子刚进入幼儿大班时,一段时间总是要我买这买那。

最近,他不再缠着让我买东西了。

  另一位家长的故事更是发人深省:

星期六的早上是孩子读古诗文的时间,天下着雨。

我想睡个懒觉,就对孩子说:

“今天下着雨,别去读古诗文了。

”孩子说:

“那不行!

妈妈,‘朝起早,夜眠迟。

’。

老师教我们的你知道吗?

”听了孩子的话,我的脸一阵热。

  家长们普遍认为,经典诵读就像“把古代圣贤请到家里当家教”,孩子们正从怪兽、奥特曼、网络游戏的兴趣中转变过来,这些娇生惯养、自我为主、缺乏爱心、不懂礼仪的孩子们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4.社会反映良好,实验研究取得一定实效。

古诗文诵读研究活动开展两年来,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大力支持,取得的实效,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评价较高。

幼儿家长这样说:

(幼儿大班任茵茵的家长)女儿入学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她比较依赖别人帮她做事情,家务事一点也不会做。

自从读大班了以后,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她独立性强了,变得热爱劳动了,星期天在家主动做家务:

叠被子、接自来水、捡菜等都争着干,这是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好结果。

幼儿家长童社德说(幼儿大班童文慧家长):

“学校开展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后,她不但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还时常提醒我讲礼貌用语,坐车时经常主动给老人家让座,星期天在家时也能主动地帮我做家务劳动,以前我带她上街时,她总闹着要我买这买。

那,现在乖多了,有时我买东西给她,她反过来说我太浪费了。

学校的教育真管用,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自从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活动,刚好弥补了家长对孩子教育不到位的不足之处。

我家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礼貌方面,平时都能主动叫人。

尊敬长辈,关心爸爸、妈妈,主动承担一部分的家务劳动。

学习方面也能自觉,有空余时间多看课外书。

作为家长我们也配合孩子的健康成长发展,减少了许多不良好的活动,如极少在家中打扑克,不当着孩子面前吵架,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年前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刚开始时,不少家长还心存疑问:

“学这些老古董有什么用?

”而如今家长们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

很多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

古诗文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古诗文诵读研究活动开展两年来,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大力支持,取得的实效,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评价较高。

目前,研究成果已在我镇各学校、幼儿园全面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课题已于2009年9月获得张掖市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