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0446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寒论重点笔记.wps资料文档下载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3、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9#X(q?

7K*w/n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弘扬仲景,光大国医4S8Q)L1H-3f病机:

太阳伤寒兼里热证仲景论坛2y;

u2i!

l0m%F-)!

1t3S治法:

辛温解表,内清郁热仲景论坛:

s3C.6/DU#Yn#P组成: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煎服:

取微似汗。

4、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仲景论坛*R*t)F!

e9L1I*v/_(4#_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仲景论坛.Z/w!

O病机:

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治法:

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表里双解伤寒,金匮,张仲景:

T3A$D%p3?

:

Y4w+j组成: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三)太阳病变证1、坏病的处理原则张仲景学术研究-p;

P$/U1e9z*fF*v#D+t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6)伤寒,金匮,2、辨寒热张仲景学术研究-5K(I2F4V-V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3、辨虚实张仲景学术研究;

Us1*u%X!

r7w*W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0)4$Q#q2R;

G4、辨表里先后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90)5、辨标本缓急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裹;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1)www.zh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裹,宜四逆汤。

(92)6、太阳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叶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4)治法:

外散风寒,内化水饮方药:

五苓散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弘扬仲景,光大国医3A3e0i5P(k;

WS7、太阳蓄血证张仲景学术研究:

B!

d(w4L4h:

W

(1)桃核承气汤证桃核承气汤证伤寒,金匮,张仲景6d$K0G*W;

?

4A;

Y;

W1y9Z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06)病机:

太阳蓄血证热重瘀轻治法:

泻热化瘀#0J0D.B9i方药:

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2)抵当汤证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抵当汤主之(124)54w$w9_3A05:

_病机:

太阳蓄血证瘀重热敛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Z,p#I:

D&

N8f,D$_2a!

F治法:

破血逐瘀方药:

抵当汤抵当汤(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张仲景学术研究(A;

D#s(S&

i(3)抵当丸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P(Jtl8c/k3k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126)伤寒,金匮,病机:

太阳蓄血瘀缓热微治法:

化瘀缓消弘扬仲景,光大国医59v!

|9y:

x2c&

方药:

抵当丸抵当丸二、阳明病二、阳明病

(一)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0)仲景论坛9v+J4n4?

6Bm2d!

z脉证: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2)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zX:

WS0I/z(F

(二)本证张仲景学术研究4c6r*Hy;

w;

b#C1、白虎汤证、白虎汤证7,p/g:

W,r57t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70):

_/q)B0i58kM!

V/m#q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19)病机:

阳明表里俱热&

0q9p2t0eC$g8O治法:

辛寒折热方药: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2、白虎加人参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0J4n5W#F$e8k!

M+?

4k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3m*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2)病机:

胃热弥漫,津气两伤;

&

k0m(I;

D7|,r:

p1X治法:

清热、益气、生津伤寒,金匮,张仲景c-6N9U7K_1E:

m&

h)组成:

知母石膏甘草人参粳米3、三承气汤证(k,|,Q0A;

.

(1)调胃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7)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8)伤寒,金匮,张仲景$zX-o*b4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49)病机:

阳明燥热,w%r-n!

H)J3?

0X治法:

泻热和胃,润燥软坚伤寒,金匮,张仲景3jo)M*a6M2_&

K组成:

炙甘草芒硝大黄煎服:

芒硝后下。

温顿服之张仲景学术研究*aMG7|6c.;

N#F$f

(2)小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6N&

T&

C2T1YB)U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方之。

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214)2V3z99G*ZJ&

M1Z!

e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0)病机:

阳明燥结仲景论坛-f9p0m4G4Z治法:

通便导滞组成:

大黄厚朴枳实张仲景学术研究)+K#8s.C:

x)c+(3)大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8)张仲景学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39)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

宜大承气下之。

(215)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1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2)弘扬仲景,光大国医7H+f7b9病机:

燥热实邪内结治法:

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仲景论坛3,Z.X9A5C8f-F*J组成: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m)k$A8v.V-q&

x煎服:

先煮厚朴、枳实,再下大黄,后下芒硝。

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三、少阳病三、少阳病

(一)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t3_-c9E-C1b8i.Z;

E治禁: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4)8h0C,Q-pg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5)

(二)本证伤寒,金匮,张仲景$C7A:

o+d.0U9p2j(Z9L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YA8N(K3i#g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弘扬仲景病机:

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张仲景学术研究7_1J*z,j&

H#$p3f.q治法: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伤寒,金匮,张仲景7Y9i:

DM$t#k4g1q,y加减:

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张仲景学术研究q#x)e)f45t*:

S若渴去半夏,加人参量、栝楼根若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张仲景学术研究r3Y0_g)P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伤寒,金匮,张仲景$R*?

L-O#|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仲景论坛-E.x-b-H4p7M若渴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0L;

P6h9Q$y.Th(三)兼变证大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

z+V;

L-X2pGd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弘扬仲景,光大国医+p,c/Rx!

g;

Qy*m8Fx4病机:

小阳胆腑热实证治法:

和解少阳枢机,清泻胆腑实热组成: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四、太阴病四、太阴病

(一)提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0sT#

(二)本证$E#W.f,V08b-M%B+i.J%T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病机:

太阴脾脏虚寒弘扬仲景,光大国医5Y3D0v1;

m0P9B2w治法:

温中补虚止利弘扬仲景,光大国医7T(e_8XJ1Z,g方剂:

轻:

理中汤、理中丸;

重:

理中汤加附子;

极重:

四逆汤弘扬仲景,光大国医0M#4_:

l#Y2五、少阴病五、少阴病张仲景学术研究8g3g+b5I!

a#W,K.#O5F%W

(一)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

(二)本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t0C,|/n9D/1、四逆汤证、四逆汤证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3)&

3E4*X9n&

4e6W$B病机:

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主症:

畏寒蜷卧,手足厥冷,冷汗自出,下利清谷,口渴喜热饮而不多饮,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但欲寐,脉微或脉细或脉微欲绝。

2)x,s8治法:

温补脾肾,回阳散寒仲景论坛2X(Q3|;

u.k$?

8|)a组成:

甘草干姜附子2、真武汤证、真武汤证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316)C;

C!

Q,p病机:

肾阳虚衰,水邪泛滥治法:

温阳利水组成:

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3、黄连阿胶汤证、黄连阿胶汤证伤寒,金匮,张仲景$l8m*O!

Z#K)L%A)&

h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303)病机:

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治法:

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组成:

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张仲景学术研究.j+q.)t$o0r+V6t!

C6|#T煎法:

先煮三物,内胶烊尽,内鸡子黄k-?

+x;

6H4v.y(三)兼变证1、兼表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1)-|K9Xz1fF,e%|病机:

太少两感第一天!

S7e+V.p0q7M7N;

g治法:

温经发汗,表里双解伤寒,金匮,张仲景&

J:

B6$Y*)|方药: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先煮麻黄伤寒,金匮,张仲景,P)i,h:

#X*.Y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302)病机:

太少两感第二三天治法:

温经微发汗方药: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附子)伤寒,金匮,张仲景8$_.a+I0a(o$V!

.y2、四逆散证四逆散证仲景论坛,O$O,Z-yn4G(v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318)张仲景学术研究2Q1x+J5w+Y:

G2|&

O&

p#x病机:

少阴阳郁治法:

疏畅气机,透达郁阳8*5y)T0H8b9组成: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O!

N+K0b3p-p*u)Z2in六、厥阴病六、厥阴病张仲景学术研究;

$y2Z42h;

p-X1

(一)提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张仲景学术研究,K&

N)v7R)w7w

(二)本证*J9R!

e4i,W-r1、乌梅丸证、乌梅丸证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338)/A:

m$j+se%X病机:

阴寒极盛,真阳极衰治法: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a7,x%S2d+8m-qF组成:

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2、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1)病机:

血虚寒厥治法:

养血通脉,温经散寒8Y%B.H7S+组成: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伤寒,金匮,张仲景*K,p!

V9O,|f(ie7h3、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g8k;

|#j/f:

P)D1Y)w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伤寒,金匮,张仲景#p;

P.K;

Z8p7K%V病机: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治法:

暖肝、温胃、降浊组成:

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鉴别鉴别1、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

中风证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

伤寒证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

2、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

大青龙汤为外寒里热,以不汗出而烦躁为要点;

小青龙汤为表寒里饮,以咳喘、干呕为特征。

3、小青龙汤与太阳中风兼喘证:

太阳中风有汗出而无水饮内停,是肺寒气逆。

小青龙汤为太阳表实兼寒饮致喘,无汗而水饮内停,寒饮犯肺。

4、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抵当丸证:

桃核承气汤证为血热初结,热重瘀轻;

抵当汤证病热较急,瘀结较甚,急当治里;

抵当丸证病势和缓。

5、蓄水证与蓄血证:

蓄水证是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证见小便不利、口渴而无神志证候;

蓄血证是邪热与血结于下焦,证见如狂、发狂神志证候而小便自利。

6、三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重在泻热,故燥热邪气偏盛者宜用;

小承气汤重在通腑,故腑气不通为主的宜用;

大承气汤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故燥热内结、腑气不通皆重者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