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418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高读书的好习惯。

将“提高”改为“增强”。

C.开学第一天推出“安全教育第一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保护自我”意识。

将“目的”去掉。

D.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走得昂首阔步。

4.(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同样是回忆恩师,现代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而诗人臧克家则以其澎湃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的巨人形象。

B.《老王》是作家、翻译家杨绛的一篇散文,杨绛最有名的译作是《堂吉诃德》。

C.《木兰诗》选自《诗经》,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被尊称为“文圣”,唐宋八大家之一。

5.(2分)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祥子趁乱逃出军营,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仅以三十五元大洋就把三匹骆驼卖了。

祥子病倒了,在说梦话或胡话时道出了自己与三匹骆驼的关系。

从此,得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C.在刘四爷心中,钱是最重要的,他要把钱留给自己。

展现了一个不顾亲情、自私、视钱如命的人物形象。

D.虎妞的死让祥子彻底崩溃了。

多年的努力,最后的结局,他又回到了最低等的人流当中,这一切的轮回,真的不是祥子自己的过错,而是整个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恶果。

二、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

6.(2分)下列对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这首七言绝句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作者面前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

B.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C.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引发下句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

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三、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5分)

7.(2分)依照下面画线句子进行仿写,使之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的阳·

光;

如果你是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

8.(3分)根据语境内容,在下面横线处写出恰当的语句

周末,妈妈带我去学滑冰。

一进滑冰场,就看见大家在场上穿梭着,旋转着。

我羡慕极了,赶紧穿上滑冰鞋下场去学滑冰,谁知刚试了几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刚爬起来,又是一跤。

顿时,我心中热情的小火苗熄了一大半,心想:

唉!

算了吧,这么难,我能学会吗?

这时,一直在旁边关注我的妈妈走了过来,温柔地说:

“__________”听了妈妈的鼓励,我重新鼓起了勇气·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也可以在滑冰场上自由滑行了。

四、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9.(8分)

(1).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

(2).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4).《木兰诗》中,写出战争残酷、悲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4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十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

谓有明日可补;

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

事多,繁忙。

②门阀:

名门贵室。

③事冗:

事务繁杂。

(1).解释加点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

(3)然此策尚下__________(4)早起数时以为之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4).阅读【乙】文,关于读书,你一定学到了许多方法,请说出其中的一种。

六、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3分)

11.(6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题

市花:

昔日素馨今日木棉

在广州人心目中,公认的千年市花是淡雅柔美的素馨,百年市花为英雄豪迈的木棉。

坊间“市花”素馨艳压千年

《本草纲目》里说,素馨“枝干袅娜,叶似茉莉而小,其花细瘦四瓣”。

素馨原名“耶悉茗”,早早从西域漂洋过海来到广州,自秦汉年间到清末,两千年来占尽了广州人的宠爱。

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

公元前196年,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岭南时,就发现岭南不分男女老幼,个个都爱以鲜花簪头,而他们戴得最多的就是素馨花。

唐宋年间,城西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的还是素馨。

明代,广州的各大城门口开始有了花市。

用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的话来说,这些花市“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量”,每天要卖出几百担之多。

屈先生的话或许夸张了些,但说素馨是城门花市当之无愧的主角,谁也无异议。

直到清代中期,“珠悬玉照”的素馨花田仍是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女孩儿戴在头上的素馨花梳、美容用的素馨油、装点家居的素馨花碟、过节点的素馨灯、喝的素馨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怀想不已。

想象一下,在这两千年间,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来评选一下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

素馨是老广州最悠久、最美丽的花事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民间“市花”。

建市后木棉首膺市花殊荣

素馨虽在广州得宠两千年之久,但从清末开始,随西洋花卉、新式饰品与合成香品潮水般涌入广州,便失宠了,到了今日,几乎被人遗忘。

现在,提起市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木棉。

其实,从古至今,木棉也深得广州人的喜爱。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岭南先民就用木棉花絮纺出了洁白如雪的“广幅布”。

盛唐年间,越秀山麓广种木棉,花开时节,满城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此踏青,还有文人写下了“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

”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

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400多年前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直入云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并流传至今。

1921年,广州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现代市制的城市;

1928年,掀起评选“市花”活动,在这之前,木棉“英雄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就多以木棉为标志。

评选活动一开始,市民对木棉花的呼声最商,官方遂于1929年初宣布木棉为“市花”,一来顺应民意,二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与广州民众勇敢无畏的精神最为契合,这也是木棉第一次在广州荣膺“市花”之殊荣。

“英雄花”木棉二度加冕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之时,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

花城市民热情高涨,推荐的侯选花卉有58种之多,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被选为市花。

其广为流传的“英雄花”形象,1929年首膺“市花”的殊荣,花可入药、花絮可纺棉、木材是栋梁的多重价值,都是它力压群芳、众望所归的理由。

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

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它的倩影;

电视台与航空公司,以它为标志;

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曾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借由电子商务,木棉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

【链接一】

要成为市花,至少具备两个条料:

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

大多数城市确立市花的过程都有一套比较规范而民主的程序。

通常先经过市人大常委决定开展评选活动,然后广泛征集备选方案,结合专家推荐、群众投票、部门讨论等方式,最终通过确定。

在此过程中,政府机关和普通市民均有同等的参与及发言的权利。

因此,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的,使得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

[链接二]

园林设计师吕兆球表示:

我赞成重定素馨为广州市花。

理由是:

素馨进入广州已有二千余年,从南汉至民国,在民俗文化上,深深影响每一个广州人,在大量的地方文献及现存相关地名、实物中均有印证。

博友“夏墨生”说:

伴随广州人亲密生活了2200年,有极其丰富、深厚、独特文化历史沉淀的素馨花,早已是特殊意义的“广州人”,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公众广泛参与、品味、体验,她有责任也有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新符号。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素馨花源自西域,来到广州后,在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均有专门的花田种植。

B.素馨花因为成了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所以许多女孩儿都戴上素馨花梳。

C.木棉被称为“英雄花”源自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之后木棉“英雄花”形象流传至今。

D.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在1928年“市花”评选活动之前,多数以木棉作为标志。

(2).木棉和素馨哪个适合作为广州市花?

请结合其特点及市花评选条件谈谈你的看法。

12.(17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题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

①刚到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商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

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

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

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④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

⑤“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

”北京的朋友问。

⑥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

⑦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我凑到摊子前面,盯着油汪汪、黄灿灿的炒鳝鱼,使劲儿地吸了几口诱人的香气,咽下巨水,然后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⑧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众多,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我们从来不要求妈妈买来吃,妈妈非常了解我们的心理,于是她经常向卖鳝鱼的人央求,拜托他们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⑨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地丢到大锅熬煮。

⑩为什么洗也不洗?

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⑪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⑫鳝鱼骨汤熬好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炙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的,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⑬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特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⑭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

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⑮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尔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中,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⑯“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就会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我对北京的朋友说。

⑰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

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⑱吃完火锅,我漫步在北京街头,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我回想着妈妈熬制的鳝鱼骨汤的味道,感到我们的生命正是那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

⑲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

面包皮一袋多少钱?

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

⑳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1).请概括选文第⑦~⑮段的内容。

(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请品析选文第⑭段中加点词语“魔术”一词的妙处。

(4).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写出两点即可)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用服务员和朋友对我点两道鳝鱼菜的疑问,突出了我对鳝鱼菜情有独钟,同时引出下文“我”的回忆。

B.选文第⑰段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朋友们听完“我”的回忆都陷入了沉思,心情沉重。

C.选文第⑱段中“雪花漫天飞舞”烘托出“我”回味母爱倍感温暖的心情。

D.选文第⑲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食材的便宜,突出了母爱的无价。

13.(2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6题

赶鸟的孩子

晓寒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

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莱,还有香菜和蒜。

秋渐渐转身,第一场霜隆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士,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地胀起来。

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二十多只。

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

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

刚开始似乎管点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

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

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⑤【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

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嘛,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

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⑥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着我叫个没停。

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

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

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⑦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

那群鸟叫了一会,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

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

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

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

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

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⑧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

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

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

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⑨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

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

我知道,它们可能也颊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

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儿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⑩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

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儿一个也逃不掉。

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⑪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

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

它们就吃了一点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

鸟的命也是命啊!

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⑫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

停了一会儿,【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⑬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

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棘。

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棘里面去。

⑭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

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⑮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哥哥家菜地的上空盘旋。

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1).阅读选文第④一⑬段,按照时间顺序,围绕“赶鸟”这一事件,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做稻草人吓鸟,被鸟识破→

(1)__________→我和哥哥准备药鸟,被母亲责备→

(2)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品析选文第⑪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5).选文第⑤⑫段中A、B两句是否矛盾?

为什么?

【A】看到好好的菜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

【B】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

(6).选文结尾写道:

“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七、作文(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0分)

14.(4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

我眼中的大自然

文题二:

请以“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择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自选角度写作。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力求写出真实体验。

3、字数不少于550字。

(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

1.(2分)

【答案】D

2.(2分)

【答案】C

3.(2分)

【答案】B

4.(2分)

5.(2分)

6.(2分)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