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605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如果一顶帽子只能搭配一条裤子的话,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二、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一)情境一:

服饰搭配

1、借助学具摆并汇报交流,得出搭配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把衣服卡片拿出来,让我们动手摆一摆,同桌两个人一起合作,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数一数,看一看一顶帽子配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搭配方法,两个人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若没有摆出来,师问:

他们摆了几种?

(4种)摆完了吗?

(没有)还差几种?

你能把差的这2种摆出来吗?

刚才这组同学为什么会漏掉2种呢?

(没有顺序,遗漏了)

少摆了,我们就说遗漏了,如果不按顺序,还有可能多摆,叫重复。

板书:

遗漏、重复)

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有顺序地摆)那谁能有顺序的摆一摆?

(再请一组学生摆)你们组是怎么摆的?

刚才这组同学是先选定帽子,然后用裤子来进行搭配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有顺序的搭配方法呢?

(我们还可以先选定下装,用上装来进行搭配。

生若顺利摆出来了,师问:

你们组是怎么摆得?

你觉得他们组摆得怎么样?

为什么摆得好呢?

(有顺序,板书)

同学们,刚才这组同学是先选定帽子,然后用裤子来进行搭配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有顺序的搭配方法呢?

(我们还可以先选定裤子,用帽子来进行搭配。

如果不按顺序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少摆了,就遗漏了,还有可能多摆,那就叫做摆重复了,师适时板书。

2、教师小结。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摆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就要有顺序的进行搭配,可以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先定帽子,用裤子来进行搭配。

另一种方法是先定裤子,再用帽子进行搭配。

(课件展示)那不管我们先选定帽子跟裤子搭配,还是先选定裤子,分别跟帽子搭配,只要我们做到有顺序,就可以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3、学生探究多种记录方法。

同学们,我们刚才是通过用学具来摆知道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的,如果没有学具,你能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吗?

请你把你的方法在记录卡上表示出来吧。

同学们刚才记录得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位同学他们是怎么记录的?

(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记录方法)

预设:

生1、文字记录师:

看,这个同学用文字记录了所有的搭配方法。

生2、实物图师:

看,这个同学画了实物图,然后把每一种搭配方法连线了。

生3、图形代替师:

×

说说你是怎么记录的?

生3:

用△代表帽子,用□代表裤子,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有6种。

用△代表帽子,可是现在不能区分这是两种不同的帽子,怎么办?

可以给它编上序号。

(师分别给帽子和裤子按学生的说法编上序号)

你们真了不起,这么一张简单的图,一下子就能让人看出来有两种不同的帽子,三种不同的裤子,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谁的?

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呢?

可以直接用数字、圆圈代替。

生4:

3=6(种)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

你的方法真是太简便了!

掌声送给他!

同学们,他的这种方法,课件上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如果我们用英文字母A、B代表了2顶帽子,用数字1、2、3代表3条裤子。

那么一顶帽子搭配3条裤子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又一顶帽子搭配3条不同的裤子,又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样就有2个几种?

(2个3)所以可以写出算式2×

3=6(种)。

(课件演示)

那如果我们先选定一件下装,分别和不同的2件上装搭配,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也可以写出算式2×

(预设:

学生没有列出算式)

同学们,从连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定帽子和3条裤子搭配,就有3种不同的方法,又一顶帽子和3条裤子搭配,又有3种不同的方法。

所以,就有2个几?

生齐答:

2个3。

能列出算式吗?

师小结:

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计算出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研究,你们找到了用文字记录、画实物图、用图形或用英文字母代替、列算式等等,那这么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4、板书课题。

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你们刚才为小丑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中的知识——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通过有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二)、情境二:

早餐店。

1、师:

小丑选好了衣服,要去吃早餐了,早餐店准备了饮料和点心,大家看看哪些是饮料?

(果汁、可乐)哪些是点心?

(汉堡、蛋糕、鸡腿)如果我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谁能马上说出答案?

几种?

(6种)哪6种?

(生答师课件演示)如果多一种饮料,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如果又拿来一种点心,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2种。

你是怎么想的?

哇,有这么多种搭配方法,不过小丑最爱吃的是牛奶和蛋糕。

(三)、情境三:

路线图。

吃完早餐,小丑来到了学校。

大家看!

这是从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学校去动物园要经过什么地方,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不同的路线,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不同的路线,那你们知道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去动物园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吗?

生:

同学们真棒,找到了所有的路线,如果是你,你认为选哪条路最合适?

这条路距离最近。

(四)、情境四:

密码门(课件出示动物园大门)

小丑来到了动物园,可是怎么也打不来大门,原来啊,动物园的院长为了安全给动物园安装了一扇密码门,必须要破译门上的密码才能进去,密码是由数字2、4、9组成的一个3位数。

如果不告诉你正确的密码,我最多要试几次就可以把门打开?

你能把有可能出现的密码写下来吗?

(请一学生上台板书)

(生按数位顺序来摆:

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然后交换十位上和个位数字。

密码是由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最大三位数,谁来选中密码,把门打开?

哇,动物园的动物真美啊!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那你有哪些收获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搭配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并试着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好吗?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中的学问》。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么一句话:

从书本看到的你能记住10%亲耳听到的你能记住20%而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你能记住80%。

为了让学生能从教学实践中主动获取新知这节课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的多样活动。

一、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把握课程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活动《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四个专题活动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

为此我设计了以配菜为主题的情境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本班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初步学会解决最简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课件、衣服、菜名小卡片。

二、对教材的创新处理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我紧紧围绕学校“餐厅盒饭配餐”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

在配菜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还有就是服装搭配、朋友握手、动物园参观路线、猜老师电话号码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2境。

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创新处理——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

如在这五个情境中我拟定通过连一连、配餐、摆一摆、配一配、服装搭配、做一做朋友握手、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出路线的搭配过程的过程,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力争体现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之,在本课中努力贯彻新课标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的学习方式来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

为了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及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课采用了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和关注个体差异。

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体现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感知搭配新课开始我把搭配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放置在一个广阔的生活背景中通过谈话的形式用轻松的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于是我用谈话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揭示课题,在这一环节中围绕学校餐厅配菜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在这里,教师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想一想、摆一摆、配一配、记一记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2、活动:

服装搭配。

课件出示图片,衣柜里放着二件上衣和2件下装,她应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自己摆一摆、配一配,怎样想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四人小组交流方案。

然后指名回答。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进行巩固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搭配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

活动二:

朋友握手,刚才XX同学穿上漂亮衣服到了公园,碰到朋友们,三个人见面他们很友好的每二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

四人小组中分别扮演自己的角色,实际握一握手,看看一共要握几次。

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老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出示课件验证。

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

活动三:

动物园参观路线。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

为了奖励大家,本周末将带大家到动物园去参观。

出示课件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说一说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反馈交流,共有几条路可以走,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思考的,,课件出示标出,数一数,指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学生数后在小组交流。

4、全课总结体验成功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

(2)、你认为我们班上哪位同学表现得最出色,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⑵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总之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敢于冲出传统教育的束缚让一个个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里自由的放飞自由的发展.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盒饭中心”开业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

在配菜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在这一课中围绕“开心盒饭中心”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三天的配菜这一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应用”。

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更多搭配中的学问,我还设计了“搭配服装”“搭配路线”两个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如“开心盒饭中心”三天配菜,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情境的创设上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学生关注的情境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足之处:

上完这节课后,感想颇多。

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关注个体差异不够到位。

新的数学教学课堂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组织学生搭配星期三的菜时,我引导学生用想一想、摆一摆、配一配,组长用连线的方法把配菜的方法记录下来。

可在巡视学生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拿着学具卡片兴冲冲地对组长说:

“我喜欢牛排和豆腐。

”然后就让组长记录。

可能是由于老师前面的问题“你想买什么菜?

”的影响。

她忽略了“星期三一共有多少种配菜方法?

”这个问题。

可见,她并没有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只是找了一种或两种方法。

我当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回应,而是让组长用连线的方法汇报搭配的方法。

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有效性,在一个班级的全体中,每个学生的差异是不同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时关注差生的转化工作。

如果此时能让学生利用投影展示一下搭配的方法或者让学生到讲台前拿着大的学具卡片展示搭配的方法,会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时时关注差生,发现他们的思维误区,及时加以引导。

只有这样做教学才是有效的,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在配菜活动中,学生们已经总结出了用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如果能在后面的搭配衣服、搭配路线等活动中,用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提升,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最后,我又新设计了一个猜电话号码后四位的游戏。

这道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太难了。

如果变成三位数就好了。

4、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本课中关注他人评价方面落实得还不够到位。

长期以来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评价,事实上,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该从其他渠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数学课程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表现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是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学生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他人评价能够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争辩,有机会帮助理解、加深所学的知识;

更能促进学生认真听课、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这样的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单一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自我表现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表现发展,形成了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这节课堂教学,虽然我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搭配中也有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呀!

”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请各位指正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