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57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1 大小:7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1页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1页
亲,该文档总共2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2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docx

初三化学全一册教案共99页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课时1化学研究些什么

(1)

自学导航

1.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从古到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和.。

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1研究物质的_______和

2研究物质的_______和

3研究物质的_______和

3.是物

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是。

它能使水.二氧化碳转化成

和。

4.叫物理性质

等。

叫化学性质。

5.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是变化。

金刚石坚硬是金刚石的性质。

金刚石能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指点迷津

1.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木材烧焦变黑

C.酒精挥发D.冰熔化成水

分析:

要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A属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C、D属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

变化,B.木材烧焦后变成了一种不同于

原木材的黑色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

 

化学变化。

答案选B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化学性质的是

A.煤气能燃烧B.液氧呈淡蓝色

C.糖能溶于水

D.通常情况下氮气没有气味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B.液氧是淡蓝色,只需通过观察而不需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即可表现出来,属物理性质,C.蔗糖溶于水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蔗糖溶于水属物理变化,属物理性质)。

D.氮气没有气味可通过闻能感觉到(不发生化学变化)。

A.煤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故煤气能燃烧属化学性质。

基础评价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状态变化

B.有颜色变化

C.有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属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是黑色固体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下列各组物质属同一物质的是()

A.水和冰B.木材与木炭

C.铁和铁锈D.木炭和二氧化碳

4.下列变化属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D.光合作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不属物理性质

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C.氮气难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6.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A.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只有状态改变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7.下列各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铜棒抽成丝,泥沙静置后澄清

B.高粱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

C.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

D.石蜡熔化,铁生锈

8.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钢铁生锈B.冰雪熔化

C.光合作用D.砂糖炭化

9.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________

(2)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

(4)面粉和碱面(碳酸钠)_________

10.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d、酒精易燃烧e、常用作燃烧,是一种绿色能源

f、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f中属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属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属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

属酒精用途的是

 

拓展探究

观察:

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首先,实验观察是提出问题的

重要源泉;其次,实验观察是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有效方法。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利用五种感官----视.听.味.嗅.触来进行观察,观察的范围一般有如下几点:

a、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b、反应过程的伴生现象:

放热.发光.溶解.爆炸

c、生成物的颜色.状态,以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为主。

化苑漫步

化学史知识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和烧瓷器。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商代就制造出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铜。

我国酿造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的夏代,我国已有了酿酒工艺,醋的发明等。

我国是最早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国家。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纯碱的索尔维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课时2化学研究些什么

(2)

自学导航

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

如、、

、、等。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

.等形式释放

出能量,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如植物的

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

或。

3.常生活中,通过来了

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还不够,认识并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还要借助于进行科学探究。

4.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发现各种物

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构成;

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和。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世间万物仅仅由100多种组成。

5.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是

(1)

(2)

(3)

在科学探究中,科学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指点迷津

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可作燃料B.铜丝可作导线

B.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D.蜡烛用于照明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A选项中酒精被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放热即发生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B选项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丝能导电,而金属导电过程并无新物质生成,因此金属导电性是物理性质;C项中氢气用充灌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比空气轻的物理性质;D项中蜡烛用于照明是由于蜡烛可以燃烧并发光,是化学发性质,故答案选A和D

学习化学,能够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和学会“科学利用物质的性质,使物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能够根据常见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物质的性质,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的观点。

基础评价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

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B.燃和加热是不一样的

C.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

盛名的,如制火药,烧瓷器

D.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发出耀眼的强光

D.剧烈燃烧

3.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化学变化

B.属物理变化

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4.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相同,这种变化是()

A.变形B.蒸发C.凝固D.燃烧

5.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需使

用的仪器是()

A.铁架台和试管

B.试管夹和烧杯

C.铁夹和燃烧匙

D.石板网和坩埚钳

6.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金属铝制导线②用天然气、液化气、煤气做民用燃料③从海水中可以制得食盐④用石灰石烧石灰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③D.③④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钢材建筑房屋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液氢作为火箭燃料

D.石墨用作电极

8.镁带在燃烧前是色体。

镁条在燃烧时大量的热,发出光,镁条燃烧后生成了

色状的物质。

9.在火焰上灼烧的铜丝,片刻后取出变成色。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现象是。

加热碳酸氢铵现象是、

鸡蛋放在白醋里的现象是

10.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粉和铁粉在研钵中研磨并混匀②加热上述混合粉产生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方法是

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拓展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详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化苑漫步

诺贝尔生于瑞典,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也是富有创业精神的实业家和伟大的发明家。

他一生共获得科学技术发明专利达350多项。

诺贝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经过艰苦卓绝.顽强不懈的奋斗,他终于试验成功了举世闻名的硝化甘油安全炸药。

诺贝尔在晚年发现自己的发明创造被愈来愈多地用作发展武器和进行战争的手段,深感痛心和不安。

在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决定把自己的900余万美元财产献出,作为奖励科学家发明创造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基金。

诺贝尔奖从1901年至今已颁布发百年,得奖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科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达1000多人。

课时3化学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自学导航

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古代我国的制造、和

的冶炼与应用,的发明,都是举世闻名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和,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保证。

3.当代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的发展。

4.学习化学能帮助你更更地和生活。

5.问答题,你能说出哪些自然资源。

 

6.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的一个原因是制冷设备中使用的。

 

指点迷津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能腐烂,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

有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集中回收,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分析:

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垃圾的的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

垃圾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垃圾腐败分解过程中放出的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垃圾中的重金属离子.腐败产物会污染水体;垃圾能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污染;垃圾倾倒到海洋中,还会威胁水生物的生长。

二是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中的许多物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如可燃性垃圾可用于产生沼气.发电等,废弃金属.橡胶.塑料等可再生利用等。

通过解答该题,我们要学习如何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像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我们不能仅从环境保护上认识其意义,还要知道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是综合利用资源的一种重要措施。

同时,我们还能知道垃圾的回收利用是全社会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基础评价

1.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下列不需用化学科学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B.大气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噪音

2.下列未使用化学科学技术的是()

A.克隆多利绵羊

B.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

C.太阳能汽车

D.截断钢筋

3.下列选项中不合理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方法

C.不随意抛弃废旧塑料制品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

D.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

4.有人认为从DDT发明和应用的历史,应得到如下认识,你不赞成的是()

A.任何农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B.只有全面正确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使用它

C.DDT的滥用导致了环境污染

D.农业应当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信赖,研制生物农药

5.下列各种物质中在自然界里天然存在的是()

A.光导纤维和玻璃

B.石油和煤炭

A、塑料和橡胶

D.水泥和石灰

6.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与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7.“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新的材料和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促进人体健康提高警惕人们的生活质量”。

你同意吗?

谈谈你的认识,并和同学们交流。

 

8.以“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拓展探究

对比.归纳.操作的方法。

对比是在脑中确定事物或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

为了解决诸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性质异同.数量多少.形式美丑.质量好坏.概念区分.定义差别.原理不同等问题时,常用对比的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操作是一动作行为,它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符合法则的随意行动方式,是由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外部活动方式,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化苑漫步

吸烟的危害

吸烟有害人体健康,吸烟已成为人类第一号杀手。

在数千种烟气组分中,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最为有害的是焦油.烟碱.一氧化碳.醛类等物质。

医学家们认为,烟气中的焦油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烟焦油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是致癌物质。

烟碱即为尼古丁,是烟草的特征性物质,其最大的危害在于成瘾性。

一氧化碳是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肺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携氧能力相对降低,心跳加快,甚至引起心功能衰竭。

青少年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系统.各器官还未成熟或正趋于成熟,对有毒.有害物质比成人更容易吸收,受的毒害也更深。

 

课时4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在0℃时结冰B.煤气燃烧

C.铁熔成铁水D.瓷碗破碎

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B.可燃性

C.沸点D.熔点

3.下列铁的性质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传热.导电

B.铁能与酸反应生成H2

C.铁生锈

D.细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下列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D.铁矿石炼成铁

5.下列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用花生榨油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D.烧制陶器

6.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往大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

7.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

学变化()

A.铁锅生锈,液化石油气燃烧

B.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

氧化碳

C.汽油挥发,暖水瓶胆爆炸

D.火药爆炸,碘的升华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炉爆炸和煤气罐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就不是化学变化

9.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

块,用镊子夹取放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可看到金属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就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本身熔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试根据以上叙述,推测该金属的性质①硬度

②密度③熔点

④状态⑤颜色⑥化学性质

10.填表,填写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

氧化铜

澄清石

灰水

颜色

状态

物质

碳酸氢铵

二氧

化碳

氧化镁

颜色

状态

11.简答:

镁能燃烧和镁正在燃烧,这两种说法有何区别?

 

12.简答:

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应如何观察化学实验。

课时5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玻璃杯摔碎

C.天然气燃烧D.酒精挥发

2.下列自然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河水流动B.海水蒸发

C.冰川消融D.森林着火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前者需要加热,后者则不需要

B.前者需要点燃,后者则不需要

C.前者有其它物质生成,后者则没有

D.前者发光.发热,后者则没有

4.下列各种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开来的是()

A、水和酒精B.铁和汞

C.水和澄清石灰水D.镁和氧化镁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燃烧

B.樟脑丸易升华

C.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蔗糖易溶于水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鸡蛋浸入白醋里有气泡产生

B.植物的光合作用属物理变化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是化学变化

D.铜丝在火焰上燃烧,有黑色物质生成

7.下列叙述中,属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气能支持燃烧

C.铜丝加热能变黑

D.钢铁能生锈

二.填空题

8.高强度混凝土结构密实,水分排不出,高温时,蒸气压力在混凝土内积聚,最后引起爆炸,试回答,高强度混凝土爆炸属于变化,高强度混凝土(填耐或不耐)火。

9.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③加热时,能和铁作用生成氯化铁④有特殊刺激性气味⑤溶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能的次氯酸

在①-⑤中,属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属氯气化学性质的是

10.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1)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是()

A.没有明显变化B.膨胀变大

C.膨胀后又瘪下去D.比原来更瘪了

(2)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A、左高或低B.或高左低

C.左右水位不变

D.水全部进入到锥形形瓶中

11.简答:

现有三种粉末,分别是食盐.白糖和碳酸氢铵,不能尝味道,也不用水溶解它们,你不什么方法可将其区别开来?

简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实验现象。

课时6走进化学实验室

自学导航

1.在实验室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用于盛放化学药品的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试管夹主要用来,用来蒸发溶液的仪器是

2.取有粉末固体可用或

先将试管放,然后将试管缓缓直立起来,取块状固体时,常使用夹取,先将其放在略倾斜的试管口,使其落到试管底部,以免。

3.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先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4.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和

又分为

和。

5.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保持水平。

6.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原则”是..

7.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既不要

也不要

更不能

要放入。

8.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药品与

的物质分开放置,并远离。

 

指点迷津

1.下列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

D.用一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分析:

此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在使用酒精灯时,主要注意事项有:

①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②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③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灯空积的2/3④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因此题中所叙述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向试管中加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直放置,后用镊子将固体放到试管中

C.用手直接药品

D.称量时,用镊子夹持砝码

分析:

A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应放回瓶,应放入指定容器中,若按B操作则可能打破试管,C不能用手拿药品,因为药品可能有腐蚀性或有毒等。

选D

基础评价

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做化学反应的仪器的是()

A.试管B.量筒

C.烧瓶D.锥形瓶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

A.试管口B.中下部

C.中上部D.正中间

3.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

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A.10gB.11.2g

C.9.4gD.10.6g

4.取用8ml 液体,应选用()

A.100ml量筒B.50ml量筒

C.10ml量筒D.5ml量筒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

A.用水冲洗B.用扇子扇灭

C.湿抹布盖灭D.撒沙土扑灭

6.少量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冲洗B.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用碳酸氢钠浓溶液冲洗

D.先用抹布拭去,后用水冲洗

7.下列药品取用不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该用药匙或纸槽

B.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回收,并放入原试剂瓶中

C.块状固体,应该用镊子

D.不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8.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

B.用量筒量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

试管口可不接触

D.用嘴吹灭酒精灯

9.如果不慎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要立即用较多的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擦拭,先后用和冲洗。

10.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

冲洗,再涂上溶液,万一眼睛里油进了稀酸或稀碱溶液,要立即用冲洗,切不要,如果溅进了

或,应立即医院诊治。

11.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12.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

绝对禁止

以免失火。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

拓展探究

探究步骤:

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一般来说,在以上各步骤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假设与预测需要用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实验事实,通过实验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苑漫步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能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能吨。

包装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被任意丢弃。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资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白色污染”,而且因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的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

地,等等。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时1多种气体组成的物质

(1)

自学导航

1.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其约占________其次是_____,约占_______,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他气体约和杂质约占。

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外壁出现了液滴,证明空气中含有盛有石灰水的瓶子放置久了会出现一层白膜,证明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