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89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吴晓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吴晓蓉

[摘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师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较之以前有了一些变化,但改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以往繁多、重复、机械的语文作业形式还应该有所改进。

教师应把语文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重新全面认识语文作业的意义,赋于它新的价值:

语文作业不仅仅局限于检测教学效果、巩固知识的需要,还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快乐实践、开拓创新的园地。

本课题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作了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形式、设计原则及评价策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作为常规教学重要环节的作业,其改革与创新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设计有价值的拓展性作业,以张扬学生个性,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应是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更是我们的创新点。

2、改革现行作业模式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单一的作业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

单纯重复,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文本内容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单一,只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这种作业存在着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功能;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

鉴于此,探讨作业设计改革应当先行。

3、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在不同阶段设计有针对性、有坡度、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的练习,但不少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在技术和操作层面缺少思路,而要提高教师的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课题的实践、探讨和研究作为载体,是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课题内涵的阐释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论述:

语文作业要注重文化的积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探索,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构建语文作业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拓展性语文作业是在对文本资源作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手法作适量的拓展,注重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以充实文本资源的蕴涵;也可以“跳”出文本“围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面向鲜明的时代,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发现问题根源,发掘作业设计的题材。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目标所构建的新型作业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设计科学适当的语文拓展性作业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语文新课程理念下,在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语文拓展性作业。

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能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探究,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在实践与探究的基础上逐步获得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关学习的理论。

在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中,融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完成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构想。

2、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至少有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七种以上的智力。

每一种智力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能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思考语文拓展性作业如何设计,让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更强地提高,应是语文作业设计探讨的热门话题。

3、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将课堂学习与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据此可以认为,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落实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设计科学适当的拓展性作业是体现与落实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语文应用实践的必要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深入钻研课文,挖掘课文内涵,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需求,找到“作业”和“兴趣”、“成功”之间的结合点,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拓展性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个性。

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了解目前作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作业类型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是短期即时作业还是长期研究性作业,题型上机械性作业和创造性作业所占的比重如何等,了解学生喜好的作业类型和做作业时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作业评价的看法。

研究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其根源、分析其弊端,找到有效性策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语文拓展性作业形式的研究

从设计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要求、设计意图等方面对几种形式的语文拓展性作业作认真地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启发多层次的思考、承载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几种语文拓展性作业形式。

3、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

在认真分析作业现状及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理念,探索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实况调查统计法等。

观察研究法:

在自然情境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据既定的研究目标,对研究对象做有计划的观察,并依据观察的结果,调整研究计划,完善研究细节。

教学实践法:

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

(2006年1月——2006年4月)

研究重点:

对学生进行作业现状调查,了解作业布置情况,研究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其根源、分析其弊端,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阶段:

(2006年5月——2008年5月)

研究重点:

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个性需求出发,精心设计拓展性作业,形成几种形式,并从设计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要求、设计意图对几种形式的拓展性作业进行认真实践研究,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及时记录研究结果。

3、总结阶段:

(2008年6月——2008年12月)

研究重点:

根据实施中积累的各种材料,结合相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调查及归因

1、问题的发现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在教学中已经采取了平等的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在不断的改进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在其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我们发现:

在语文作业布置方面,大量的重复练习桎梏了他们的大脑,削弱了他们的兴趣;作业针对了学生的全体,而没有去面对学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有的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有的却“消化不良”;我们如何摆脱这些现象的存在?

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会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效?

成了摆在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难题。

2、问题的调查

为了了解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为更好地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现实依据。

我对影响语文作业设计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

我设计了5道题目,包括学生语文作业情况,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评价等。

所问问题如下:

(1)你觉得完成语文作业花时间最多的是()

A抄写B背诵C综合练习D作文E其他

(2)你觉得它花费时间多的原因是()

A内容繁多无意义B没有积累的材料

C对所学知识不理解D其他

(3)你最喜欢的作业类型是(可多选)()

A抄写B背诵C作文D阅读E练习册F预习

G其他____

(4)你希望的作业形式是()

A实践性B想象性C积累性D趣味性E其他_____

(5)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满意吗?

()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58张,回收调查问卷全部有效。

对试卷中的各个问题逐项按人次作了统计,结果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

调查结果如下:

程目

语文作业花时间最多的内容

抄写

背诵

综合练习

作文

其他

学生

15

13

10

16

4

占总调查人数比例

25.86﹪

22.41﹪

17.24﹪

27.58﹪

7.0﹪

上表中,在“语文作业花时间最多的内容”的调查中,由高到低依次为作文、抄写、背诵、综合练习、其他。

在“耗时的原因”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作文耗时多是因为“没有积累的材料”;抄写耗时多是因为“内容繁多无意义”;背诵耗时多的原因在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

由此可见,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语文作业,除了作业量的问题以外,作业难度的设置也存在问题。

而“学生最希望的作业类型”调查结果如下图:

图一:

学生最希望的语文作业类型

如图一所示,“学生最希望的作业语文类型”中,31.03%的学生选择“趣味性”作业;25.86%的学生选择“想象性”作业;20.70%的学生选择“积累性”作业;18.97%的学生选择“实践性”作业;3.45%的学生选择“其他”类型作业。

学生对目前语文作业的满意程度不高。

只有31.03%的学生对语文作业表示满意。

总之,语文作业现状调查结论概述如下:

(1)语文作业量过大,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有时只求数量,难求质量。

学生疲于应付,无暇进行更广泛的阅读,以积累知识,开拓视野。

(2)语文作业设计过于统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尴尬局面。

(3)语文作业的类型单一,局限在书面的居多。

学生每天离不开抄抄写写,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4)语文作业的布置完全由老师“发号施令”,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造成学生兴趣不高,完成作业时有惰性。

3、问题的归因

目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不如人意的原因归结:

(1)由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应试的题型布置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

(2)由于教师很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3)由于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并没有明确的理由和清晰的意图,对作业训练很少进行精选,而只是把收集到的各种语文练习册让每一个学生去做。

这种随意、盲目的作业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大多数学生做作业都处在应付的层面,很少有学生是怀着充分的兴趣去很好地完成的。

长此以往,就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

(4)由于老师们对作业功能的偏颇理解,认为反复操练式作业有助于记忆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但这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收效甚微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语文作业的价值观的明显转变,引领我们提升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作业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作业应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应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

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论述:

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设计练习的能力。

要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在不同阶段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我在为期两年的语文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中,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的四种设计形式。

1、自主适应性作业的设计

《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练习形式要多样、难易适度,有可选择性,以利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

进行自主适应性作业设计就能有效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自己发展点。

(1)想象性作业。

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

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人物性格、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因素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父与子〉漫画选》

文本由两组漫画来表现父子浓浓的亲情、充满趣味的生活,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父亲的形象,漫画蕴含着丰富的个性色彩。

在教学时,先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漫画后,展开合理的想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兴趣很高,都能在仔细观察、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学生作业收集如下:

《依次行事》:

例一:

打翻墨水父追子

气急败坏打儿子

打时发现裤子破

稍等片刻拿针线

小心翼翼穿针线

认认真真补裤子

大功告成剪断线

依次行事继续打。

例二:

犯了错误看我追

捉到你了看我打

裤子破了我来缝

站着别动等着我

穿针引线我拿手

缝补裤子我在行

大功告成我缝好

依次行事我照打。

例三:

墨水打翻闯大祸;

父亲发怒打儿子;

打时发现裤子破;

站好别动拿针线;

小心翼翼穿针线;

认认真真补裤子;

补好裤子剪断线;

大功告成继续打。

《将错就错》:

例一:

儿子打翻墨水,父亲生气;

父亲去拿家伙,想打儿子;

儿子急中生智,就地画猴;

父亲目睹此景,怒气全消;

父亲投入其中,画了条蛇;

父子得意洋洋,共赏佳作。

例二:

墨水打翻,父亲发怒;

父亲严厉,准备家伙;

儿子聪明,突发奇想;

父亲看了,心生疑窦;

父亲看懂,也来创作;

父子同乐,共赏佳作。

通过学生的认真想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课堂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

(2)材料搜集性作业。

材料搜集就是指学习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主题材料简报。

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做到主动求知,学会合作。

 【案例】《上海的弄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布置学生在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主题搜集性作业:

查找与上海的弄堂有关的资料并制作主题简报。

学生很有兴致的调动了多种方法进行搜集:

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拿起相机走进弄堂;有的采访久居弄堂的老人;有的则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查阅信息。

他们从上海弄堂的叫卖声到上海人善于处世、门槛精的独特个性的材料搜集;从弄堂建筑风格到旧上海的地域阶层的等级的材料搜集;从弄堂人的生活起居到上海人的弄堂风情的材料搜集都令人赞叹。

他们搜集材料的过程无不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团结合作的和谐气氛,同时也为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幅提高而高兴。

(3)自主选择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强调:

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过渡。

因此我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选择性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案例】读书笔记(学生的成长见证)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我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并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大部分学生都把读书作为每天的必修课,有不少学生两年中已写下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甚至有学生发出“游书海,乐无穷”的感受。

看着他们一篇篇书写端正、观点独特、涉猎广泛的笔记,真让人感慨学生从阅读中获益之大和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

【案例】剪报作业(学生的最爱)

我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向学生读一篇《读者》中内涵丰富的文章,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的力量,一学期的坚持使学生爱上了《读者》杂志。

这时我又适时地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剪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摘录经典词句;或有感而发;或作点评等等。

版面设计可张扬个性;可符合文章内容;也可予以忽略。

令我欣慰的是一年后学生已把剪报当成他们的最爱,学生说:

“剪报”剪出了新乐趣。

(4)感悟性作业。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文本在情感上的个性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积淀不一样,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也有不同。

因此,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感悟性作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做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感悟与观念。

【案例】《伤仲永》

你怎样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案例】《口哨》

张海迪的故事曾经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今天,你们能从她身上感受到什么呢?

2、实践提高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此,教师要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而作为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其中一环的作业也应注重实践性,实践提高性作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自社会,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加强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关注社会发展。

同时,实践性作业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并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

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提高能力。

(1)表演性作业。

依据教材内容,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合作编排课本剧等,这样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在表演中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案例】《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时,我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排演课本剧,几个学习小组的表演惟妙惟肖,他们的表演才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案例】《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文本记叙的是一堂对话课的情景,对话描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2)活动性作业。

引导学生设计和参与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形成语文的综合能力。

合作活动式的语文作业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使得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我的最大感受是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变化,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的变化,不再敷衍了事。

【案例】读书报告会活动

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

教师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去读书、读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谈谈内容,说说想法皆可。

我于2007年1月在初一年级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分享读书快乐,交流心中感悟”首届读书报告会活动。

在报告会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从读书方法、读书经历、读书感悟、读书体会、读书态度等方面谈了自己感受和收获。

大家在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交流心中的感悟,可以说是初一年级学生的一次阅读交流和展示的盛会。

在思想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次读书报告会,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展示了学生的读书成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

有效促进了校园读书之风,营造了校园书香之气。

也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案例】诗歌朗诵比赛活动

这是我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朗诵。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诗文、诵诗文的情趣,促进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3)作品性作业

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案例】选诗(词、文)配画

绘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之一,根据古诗词或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

因此,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充分发挥绘画的作用,根据古诗的内容,诗人的心境,适时布置绘画作业,既给学生准备了展示自己绘画本领的空间,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入情入境,拓展古诗意境。

【案例】随笔文集

张扬个性,抒发心声是人的本能愿望。

随笔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随心走笔,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可以通过它很好地表现出来。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随笔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学生与学生互相教育。

每小组共用一本随笔本,小组同学轮流写上自己的一篇随笔,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随笔本成了一本集体创作的一本“文集”,每名同学既是作者,又是编辑,写随笔时其乐融融,其情浓浓。

3、阅读体验性作业的设计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深切的感受:

学生不进行广泛的阅读,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

学生课外阅读少,知识面狭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

要扩大视野,增加积累,就必须加强课外延伸阅读。

(1)延伸性阅读作业。

就是根据所学课文向外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