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语文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73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八册语文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册语文四.docx

《第八册语文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册语文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册语文四.docx

第八册语文四

难忘的一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     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    (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     (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作业设计:

  课内:

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识文意;教学字词;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总结全文。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

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

是怎样体会的?

说明什么?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

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

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最后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

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

《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

“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录像带(或幻灯片)、胶片、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请举手?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

(学生说。

) 2.教师:

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

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

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板书课题:

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

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

(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

区别:

“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

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或幻灯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

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

皇家园林:

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板书:

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2.理解:

什么叫瑰宝?

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

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大家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读后回答并板书: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

(结合板书回答。

)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

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

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

(学生答后板书:

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

(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

(愤怒。

)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

(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

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

(答:

有!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要求  1.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2.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知道哪段详写哪段略写及其与中心的关系。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屈”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听、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

 2.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

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

 3.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

(投影打出)  

(1)接受任务。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3)把敌人引上绝路。

  (4)顶峰歼敌。

  (5)英勇跳崖。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

如“悬”(xuán)、晋(jīn)。

  2.字形:

说说哪个易错。

 如:

“悬”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

注意区分:

“寇”与“冠”、“晋”与“普”、“尸”与“户”。

 3.词义:

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查字典。

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斩钉截铁:

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

 晋察冀:

晋,山西简称。

察,察哈尔地区。

冀,河北简称。

  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

  五、读熟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时

  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却再次诱敌上了顶峰,其实就是绝峰,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来继271续学习。

  二、朗读课文,辨析文段

  按分好的段指名朗读全文,读后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教师板书: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入绝峰、攀上顶峰,英勇跳崖。

  

(一)读讲第一段

  1.自己读第一段,思考:

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

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

(板书:

拖住敌人、痛歼敌人。

) 2.读后讨论。

讨论后再问:

课文是怎么描写战斗场面的?

 (先概括地写五壮士有计划地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是对整体的描写。

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具体描写。

) 问:

课文是通过什么对人物进行描写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声音,抓特点进行描写)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五位壮士到此就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要再入绝峰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思考,并划出来。

  1.读后回答,然后指名朗读。

 2.再问:

再入绝峰意味着什么?

班长马宝玉是怎样做这个决定的?

其他四位战士是怎样做的?

划出重点词语: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这两个短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说明什么?

 (说明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消灭敌人,毅然作出了英勇献身的决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三、朗读课文第一、二、三段,体会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斩钉截铁,坚强不屈。

(注意引导)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内容,引入本课任务

  指名朗读课文前三段,复习,引入本课时。

  教师说:

五壮士接受任务后,引敌进入狼牙山,他们英勇杀敌,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

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消灭敌人,为了战斗胜利,他们毅然作出了诱敌上绝峰,英勇献身的决定。

那么后来情况怎样了呢?

接着看第四段。

  二、学习第四、五段,自己朗读

  1.思考:

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2.划出他们跳崖时的动作。

从他们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毫不犹豫,个人生死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叹服。

)3.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壮士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歌颂了五壮士在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

  三、总结全文

  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课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

歌颂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解放,民族解放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

  四、课题引申

  1.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体会中心。

 2.进一步理解课题,问:

课文所表现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之“壮”,从课文中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五段中哪段是详哪段是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

  习作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

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参照下列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一步:

让学生阅读提示,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作用。

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可以提示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随时积累下来,从而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步:

赏析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结合教材中范文,教师也可补充范文,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共同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之处。

如: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

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

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

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略高于本班学生现有水平的优秀习作做范文,让学生由仿到创;不要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第三步:

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本次习作主要是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章写读后感,把习作与单元主题思想结合起来,把写读后感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当然,学生就读过的其他文章写读后感也可以。

动笔之前让学生互相说说,以开启思路,跃跃思维,然后按要求写出来。

  第四步:

引导学生自改互评,教师及时批阅反馈。

讲评习作时,可以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对学生真实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见解的习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公开演说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

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练习,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列一个简单的提纲适当准备,上课时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自荐、推荐与按一定顺序上台当众演讲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锻炼;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也可以先请两、三名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同学当众演讲作示范,然后分组试讲与在全班当众演讲。

  指导演讲时,可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效果。

对演讲者和听众要提出应注意的事项,比如,有礼貌,听时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等。

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引用的资料不符合历史事实或不准确,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要通过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初步明白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民族强林之列。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

               第一、二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

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读悟写作方法

   转自由读例文《圆明园的毁灭》,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