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84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八单元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语文.docx

《第八单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语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单元语文.docx

第八单元语文

第八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和练习8组成的。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云房子》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

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

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

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夕阳真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

练习8安排了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要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了解雨后天空美丽的景象,体会小鸟们的欢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培养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观察描绘比赛场面的图画,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5、熟记成语;口语交际:

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共12课时

21、水乡歌……………………………………3课时

22、云房子……………………………………3课时

23、夕阳真美…………………………………3课时

练习8…………………………………………3课时

主备教师:

陈苗

21.水乡歌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风”、“衣”,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学方法:

多读,从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指导诵读,发挥想像.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0水乡歌)

1.师讲:

水乡,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2.提问:

“水乡歌”是什么意思?

3.讨论后小结:

"水乡歌"是歌唱、赞美水乡歌曲.

4.过渡:

水乡的哪些地方值得赞美呢?

请小朋友朗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各自轻轻读课文,说说这首诗赞美了水乡的哪几个方面。

(水多、船多、歌多)

2.指名读第一小节,提出生字词:

渠、连、荡.领读.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连:

(用简笔画助理解)

荡:

(用手势作水波起伏状)

渠:

水道.指人工开凿的水道,用来引水排灌.

(2)领读生字词,指名朗读第一小节,结合正音.

3.指名朗读第二节.(出示:

船白帆飘湖面驳)

(1)领读生字词,指名读,结合正音.

(2)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船帆)

(3)教师讲解.

湖:

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帆:

挂在桅杆上的布蓬,可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可借助挂图理解)

驳:

也是一种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

(4)自由朗读课文.

4、默读第三小节.学生提问生字词:

装\咱\箩,领读生字词.

(1)教师讲解.

(2)齐读第三小节.

三、作业

1、课后第三题,读读,抄抄,再听写。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评读。

2.填空:

《水乡歌》第一小结写水乡的()多,第二小结写水乡的()多,第三小结写水乡的()多.

二、精读课文,理解诗句

1、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首诗歌第一小结写的是水乡的水多,请说说是怎样写“水多”的呢?

2、各自朗读课文第二小结,模仿刚才的学法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间互相讨论。

(2)了解学习情况:

第二小结写的什么多?

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数量是“千只、万只”“白帆片片”。

最后说什么?

(3)轻吟诵第二小结。

3、第三小结和上面两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装满一箩又一箩”是什么意思?

4、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教师读:

水乡什么多?

()多。

学生读后面的内容。

5、读了《水乡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1.回忆各节写的什么内容。

2.想想每一节中几句话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3.逐节试背全诗。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

2、描红练习。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收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为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作好准备。

板书设计:

21水乡歌

水多千条万条处处连

船多千只万只片片满

歌多千首万首装满又

唱咱水乡新生活

主备教师:

陈苗

22云房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爱想像的习惯。

教学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结合看图,启发想像,反复朗读品味。

2、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板书:

房子)领读后问:

小朋友们。

房子,你们住着,知道有房子吗?

有谁见过云房子呀?

2、(板书;云)齐读云房子。

看到这个奇怪的题目,你们感到奇怪吗?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

(1)读后回答:

谁造云房子?

造了干什么?

后来呢?

(2)用小黑板出示填空题,口头填空:

课文一共六个自然段。

第()自然段写造云房子,第()自然段写小鸟在云房子里玩耍,第()自然段写云房子没有了》

2、指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1)学生提出生字词:

(太阳公公来不及造一些礼堂横)

①拼读生字词。

②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教师讲解。

(2)指名读生字词,注意正音。

3、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生字词:

做客玩耍幢叽叽喳喳

(2)生能理解的词语有:

做客玩耍叽叽喳喳

(3)师讲“幢”:

读zhuang三拼音。

房屋一座叫一幢。

(4)领读生字词

4、指名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出示生字词:

忽然一阵洗干净咦剩下笑眯眯水汪汪

(2)让学生说说上述词语的意思。

(3)教师领读生字词。

5、自由朗读课文。

三、作业设计

1、比较下面各组词,再组成词语。

耍()公()阵()及()

要()分()陈()极()

2、习题3:

读读,抄抄,再听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造房子太阳公公来不及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

一群小鸟是什么时候造房子的?

它们造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

(1)一群小鸟是什么时候造云房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流在天上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雨过一些)

(2)过渡:

它们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

①“一群小鸟飞过来,它们说:

哇,这么多白云!

我们来造云房子。

”应该怎么读呢?

各自练习朗读。

指名读。

教师范读。

再次指名朗读。

评读。

②不一会儿,云房子就造好了。

这些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观察插图体会房子的式样。

③口述云房子的样子。

(3)各自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板书:

造有的……有的……有……有……也有……)

三、背诵指导

1、默背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

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课文是怎么说的?

2、朗读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各写的什么?

(1)试背诵第一句话。

(2)试背诵第二、三句话。

(3)同桌互相背,发现漏落,提出补充,再背。

(4)指名当众背诵。

四、作业设计

1、填空。

一()鱼一()小鸟

一()麻雀一()风

一()太阳一()蓝天

2、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二、精读指导,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一部分写的什么?

玩得怎么样?

2.“开心极了”是一句总括的话,课文是怎么具体告诉我们小鸟们开心的呢?

请画出有关语句。

(1)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侧重体会“飞出来”、“飞过去”、“叽叽喳喳”、“做客”、“玩耍”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想像一群小鸟在天空中、在云朵中愉快地飞翔的情景。

(3)以愉快的语气齐读第三、四自然段。

3、轻读第五、六自然段。

课文里问“云房子哪里去啦?

”小朋友们能告诉小鸟们吗?

“没有了,没有了”指的是什么东西没有了?

“天空象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是什么意思?

4、师:

课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天空中有云房子吗?

我想请你们来给他作回答。

讨论后小结。

三、背诵指导

1、回忆第三至六自然段内容。

2、想想文章怎么写小鸟开心,云房子怎么会没有了,天空变得怎样等内容。

3、逐段朗读课文,试被背,相互检查纠正。

4、背诵全文。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

2、描红练习。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默写。

五、板书设计:

22云房子

(雨过)一些有的……有的……

小鸟

云有……有……也有……

(天晴)没有出来过去

开心

做客玩耍

 

 

主备教师:

王德通

23、夕阳真美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二类字5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背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来启发想象。

引导观察,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夕阳吗?

“夕阳”怎么样?

2、揭题:

夕阳真美

齐读题目,理解:

夕真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问:

哪几自然段具体写夕阳的美丽?

(第2至4自然段)

小结: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说明起止)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示词语:

傍晚。

领读。

问:

什么时候叫“傍晚”?

怎么记“傍”?

3、各自轻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想一想:

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1)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检查并提示讲解:

连绵起伏余辉壮丽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正音。

4、轻读第三自然段。

(1)口头填空: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的景象。

(2)“往下沉”是什么意思?

(往下落)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

慢、沉、涨、染

5、轻读第四自然段,提出生字词:

更、轻轻、灿烂。

(1)口头填空: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的景象。

(2)指名读生字词,理解:

灿烂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6、范读第五自然段。

引读:

这一段爷爷望着奶奶说——“夕阳真美呀!

7、各自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8、指名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读抄写生字词。

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傍晚光芒起伏慢慢

二、精读训练

1、师:

傍晚爷爷和奶奶带着我们去看日落,他们有什么感觉?

2、文章写夕阳的美,分哪几个时间写的?

3、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1)句子中“收起了光芒”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2)理解:

壮丽

学生读书,互相讨论研究。

当众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文中的“壮丽”是西山壮丽,不是说夕阳壮丽。

指名用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着重读好“连绵起伏、壮丽”。

4、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

太阳往下沉。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喜欢哪种说法?

为什么?

(2)这一自然段的末了的省略号省掉了什么?

你能说出来吗?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语气读得稍慢,读出在细细欣赏夕阳的感觉。

5、默读第四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有拿几个地方把夕阳当作人来写的?

(2)这时的天边是怎样的景色?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突出“轻轻的、灿烂、遥远”。

6、齐读第五自然段。

一、讨论

课文中的通板插图画的第几自然段的情况?

为什么?

教者小结:

第三自然段。

作业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读课文,准备背诵。

 

第三课时

一、背诵指导

1、回忆各自然段的内容,口头填空。

第一自然段写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太阳()的景象。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太阳()的景象。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太阳()的景象。

第五自然段写爷爷说太阳()。

2、再现板书内容:

夕阳真美

西斜受起刺眼的光芒山披余辉壮丽

慢慢下沉脸涨红染云黄、红、紫

西山背后脸更红天边灿烂霞光

3、教师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4、对照板书,练习全文背诵。

5、全文试背。

同座互背指正,再次练习背诵。

6、指名背诵全文。

二、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壮:

共六笔。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边部分是将字旁,笔顺是:

点、提、竖。

右边是“士”不是“土”。

蓝:

共十三笔。

上下结构。

上下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都要写的稍扁。

提醒学生注意:

“蓝”和“兰”是两个不同的字。

“蓝色”“蓝制服”不能写成“兰色”“兰制服”。

2、其他须描红的生字,着重讲:

芒:

共六笔,上下结构。

伏:

共六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余:

共七笔,独体字,上下结构。

沉:

共七笔,左右结构。

涨:

共十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作业设计

1、继续背诵课文。

2、描红练习。

板书设计

西斜收起光芒山披余辉壮丽

慢慢下沉脸涨红染红黄、红、紫

西山背后脸更红天边灿烂霞光

 

主备教师:

黄成彩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和两副春联。

  4、口语交际: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问:

图上画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2、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

穿蓝色球衣的1号守门员是怎样扑球的?

其他的球员和小观众看到后,表现是怎样的?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

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查字典。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

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

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

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

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三、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

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

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三、作业设计

  1、补充成语。

  火()银()数()()数()()通明观者()

2、收集一些对联,然后抄写下来。

 

备课教师:

王德通

实践活动(八)

教学内容:

去郊外观察寒景。

活动目标:

组织学生一次冬游,丰富学生见闻。

加深学生对自然界事物了解,进一步理解寒风与冰花的关系,感受冬天大自然的美景。

活动重点:

到郊外关察小河、麦苗的自然风光景色。

感受冬天景色的美丽。

活动准备:

自带相机、望远镜。

活动时间:

约1小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

1.检查服装,特别要穿好鞋子,系好鞋带。

2.各组汇报人数。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要通一行动,不准单独活动。

二.宣布活动路线及目标。

1.带领学生到村外小河边。

(主要观察自然界的水、小树、小草有哪些变化)。

2.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1)小河边、路边的小草怎么了?

小树怎么样了?

(2)河里的水怎么样了?

水有什么变化?

3.带领学生关察冬天的麦苗怎么样了?

天空怎么样?

4.冬天的风吹到脸上又是什么感觉?

三.小结。

1.经过这次野外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抒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实贱中体验新生活的快乐)

四、质疑。

五、作业:

小组座谈这次活动你有什收获和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