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71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8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感统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统教案.docx

《感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统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统教案.docx

感统教案

感统教案

第一节感觉统合概述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感觉统合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重点:

感觉统合的概念

教学难点:

感觉统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潜能开发的基础

孩子是蕴含无限希望的新生命。

当父母细心观察孩子出生后的变化时,总会禁不住感叹可爱的宝贝那神奇的生命力,似乎每天都能在孩子身上发生新的变化:

学会了一个新的动作、讲出一个以前未说过的词句、涂鸦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等。

此时,父母总是欣喜万分,又有些担忧,喜的是孩子聪明可爱,忧的是自己是不是为孩子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否不是采用了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发挥其最优状态。

现代科学研究告诉父母们,人类自身蕴藏着巨大的生理潜能和智慧潜能,一般的人只运用了潜能的10%,还有90%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家长们多希望证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能够开发尽可能多的潜能,成长得更健康、更聪明。

于是,很多的益智玩具、才艺训练、外语训练受到家长的青睐。

可是,孩子的表现却与家长的愿望相去甚远,出现一些让家长困惑的现象:

唱歌跳舞很棒的孩子却因为非常害羞从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很聪明的孩子却很难安静下来学点东西;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却怎么也学不会系鞋带等。

孩子的潜能似乎在某些方面发展得很好,而另一些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多年的儿童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许多有学习问题、注意力缺陷、多动或胆小的孩子都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现象。

让感觉统合能力----大脑潜能发展基础薄弱的孩子学习复杂的知识,就像在浅浅的地基上建筑高楼大厦,会倾斜,如果继续加到相当高度,还可能倒塌。

因为,孩子大脑发育有其自然的内在规律,感觉及统合能力的发展是其发展的第一步。

只有把基础打好打牢,大脑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孩子也才能在学习、

有得到良好的刺激,特别是作为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基础的感觉统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Dr.JeanAryes)在1969年久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

她医生研究运动治疗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感觉统合研究。

她首先发生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动作协调不良;或是易紧张、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挑食等症候群,并非是智力及教育问题,二十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

她在生前完成了50篇临床实验的研究报告,特别在1972年及1979年,发表了她医生中最重要的拙作,先后震撼了全世界学术界,也使艾尔丝博士名扬全球。

她不但在理论上最早提出感觉统合问题,并开发了感觉统合的运动器具及知道方法,设计了不少问题儿童行为核对方法和评量观察表,提出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纠正,对感觉统合问题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早在70年代兴起感觉统合这项运动训练。

1992年,北京引进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总显效果率达85%。

随后,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也开班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有些西方国家,现已发展成为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已成为孩子教育中必经课程。

在我国伤害等地已有哆嗦重点幼儿园设有这项训练室。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也开设了许多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机构。

人类通过感觉统合学习达到对事物的最初认识,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进行分析、组合、加工处理,指挥人作出适当的反应,完成各项活动,这一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学习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学习,由于人类大脑发展特别快,婴幼儿时期的感觉统合学习几乎占据了一生的80%,因此,儿童的感觉统合学习对其身心发展起着其它任何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感觉统合的作用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对神经心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通过改善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使运动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增强。

感觉统合训练对提高儿童控制精细运动能力、视觉辨别能力和反应起始速度均有明显的作用。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提高了运动协调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运动平衡差及运作不协调效果较显著。

一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经训练后改善较快。

第三、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儿童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成绩。

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仅对生理功能的训练,儿童通过训练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并不断获得心理上的快乐体验。

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行为集中训练后,动作较协调,情绪较稳定,暴怒行为明显减少,注意力改善,对在小学中学习困难的儿童,参加感统训练后学习成绩会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感觉统合训练对矫治儿童学习困难有显著的作用。

小节:

略。

作业:

简述感觉统合的概念及作用。

第二节感觉统合概述

(二)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感觉统合的训练内容及训练的原则。

教学重点:

感觉统合的训练内容

教学难点:

感觉统合的训练内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三、感觉统合训练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

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

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

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

在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

感觉统合训练过程几乎总是让儿童感到愉快,对儿童来说,训练就是玩,成人也可以这样认为。

但训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为训练中有老师或训练人员的指导,儿童不可能在没有指导的游戏中取得效果。

设计一个游戏气氛不只是为了愉快,而是让儿童更愿意参与,从而他们从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为儿童获得一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这样一个训练。

常用感觉统合训练教具有滑板车、平衡台、大笼球、羊角球、球池、单杠、溜滑梯、吊床、秋千、刷子、海绵、吊缆摇篮、网缆、平衡吊缆、跳床、圆木马吊缆等等很多游戏方法(具体操作略)。

四、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

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 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小节:

略。

作业:

简述感觉统合的目标及原则。

第三节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重点: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难点: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是人们熟悉的感觉,还有一些不太为一般人了解的感觉,如本体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一般情况下,每种感觉并不是单独运作,即使完成一件简单的认识活动也需要多种感觉的参与,例如,认识苹果颜色时,孩子需要把身体调整到合适姿态,眼睛控制在适宜角度,这些需要运动觉和本体觉的参与,而感受颜色则需要视觉的参与。

大脑内各层次组织适当地发挥功能,以及多种感觉输入协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了解环境中各种事物的意义。

复杂的学习过程就更需要多感觉的参与。

这里,主要谈一谈视觉、听觉、皮肤感觉(温度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运动平衡觉)等。

(1)视觉

视觉是人们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70%~80%是从视觉获得。

眼睛是视觉器官,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由外界物体所反射宋的光,通过眼球的透明体——角膜、水晶体、玻璃体等进人视网膜,视网膜接受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交叉传达到大脑皮层的视觉区,进行分析综合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眼底,便产生视觉。

大脑的视觉处理中心处理外界传来的感觉信息,并使它们与其它感觉信息(尤其是从肌肉、关节以及前庭系统所传来的感觉信息)相关联,形成了对环境的基本认知,并且知道环境中各种东西的位置。

然后,信息传送到脑干和小脑,以便协调脑干和小脑产生的运动信息,这些运动信息将被传送到肌肉,使眼睛和头颈动作协调起来——这就是我们用眼睛盯住一个移动物体的大脑神经活动过程。

(2)听觉

耳朵是听觉器官。

但是在耳朵里不仅有负责听觉的感受器,还有前庭感觉的感受器。

听觉感受高低不同、强弱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各种声音。

当声波经由耳将声波的机械能转换成神经冲动,向大脑皮层的听觉传送。

大脑的听觉处理中心很靠近视觉处理中心,两者可交换信息。

有些听觉信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它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它感觉和运动信息相协调。

听觉信息与其它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的几个部分之中去。

如果听觉信息在大脑各层次中不与其它感觉相统合,就难以了解所听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了解那些声音是什么意思,该信息与前庭系统传宋的感觉输入及其它的感觉输入充分地统合,乃是必须的。

例如,听觉和视觉相配合时,儿童对所学习的内容学得快,记得牢,孩子学习唱歌时,如果能看到与歌词内容相符的电视画面,就很容易记住歌词和曲调。

经过大脑的每一层次,信息会变得更加清楚、更加准确:

而其中最错综复杂的处理过程是把某些声音提炼成为有意义的音节和字,这就是一种高级的神经功能一一语言处理。

(3)皮肤感觉

皮肤中有多种不同的感受器,包括接受触摸的触觉感受器、感受冷热刺激的温度感受器和发现疼痛的痛觉感受器。

虽然可能不会注意皮肤感觉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但事实上,皮肤感觉系统是人类最大的感觉系统,在人类生理和心理行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皮肤感觉信息经神经传到脑干,再从脑干广泛地分送至大脑其余部分,这些信息之中,有许多在大脑较低层次组织中即加以处理,而不会传导大脑皮层中使个体能意识它们的存在的。

在没有意识到它们存在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就在帮助个体调整清醒状态和处理情绪,并协调其它感觉信息的意义,还会觉察某项刺激是否具有危险性,从而使个体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的行动。

例如,当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的热水时,手会反射性地缩回,从而避免手被烫伤。

这个过程中,个体并没有在缩手之前意识到疼痛和危险,而是在之后才意识的。

一些痛觉、触觉迟钝的孩子常显得烦躁和冲动,不会回避危险而经常受伤。

因此,触觉皮肤感觉的发育对情绪调节、注意力等的发展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大量的触觉刺激,神经系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皮肤感觉系统是最先发展起来的感觉系统,当视觉、听觉系统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触觉系统已能有效地发挥功能。

当孕妇温柔地轻抚隆起的腹部时,腹内的胎儿就可以通过皮肤感觉系统体验到舒服的感觉刺激,而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母亲怀抱婴儿时,婴儿通过皮肤感觉体验到温暖,并感受到妈妈平稳的气息和心跳,就像回到妈妈肚子里一样,婴儿会感到熟悉、安全。

小节:

略。

作业:

简述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第四节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二)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重点: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难点:

感觉统合的生理机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4)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系统几乎与皮肤感觉系统一样庞大,它的感觉器官是一些藏在肌肉、肌腱,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

因为有了本体感觉的存在,人类才能在不去看自己的脚时,也能顺利地走路,不去看自己的坐姿势时,也能保持适宜的姿态。

如果躯干和腿不能传来适当的本体感受,那么在进出汽车、上下楼梯、爬高、走平衡木、或是做运动时,都有困难。

如果手所传宋的本体感受不能充分告诉我们,手在做什么,那么,扣扣子、系鞋带、从口袋里拿东西或拧水龙头、握笔写字等都会发生困难。

那时,只有靠视觉传来的信息,紧紧看着身体在做什么。

本体感觉不良的孩子,如果不能用眼睛看时,通常做任何事都很困难,即使有眼睛的帮助,动作也难以协调,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刺激大脑产生指令性调节动作。

动作显得笨拙,到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等,另外,由于大脑花费了大量的能量去处理一般人不必费劲就完成的事,所以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更复杂的学习、认知任务。

本体感受由神经往上传至脊髓,脑干和小脑,部分传至大脑半球。

大部分本体感受传人到大脑产生感觉的区域加以处理,平时很少注意肌肉和关节的感受,除非我们有意去注意自己的动作,即使我们想要知道,也只能感受到运动中本体感受整体的一部分。

(5)前庭感觉

前庭感受器是人耳内除了听觉感受器以外的重要感觉器官,感受人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情况,对于人体运动的调节以及平衡的维持具有特殊作用。

人体在进行前后、上下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速度的变化时,都会刺激前庭感受器。

即使人体在静止时,也同样通过这类感受器来感受头部的空间位置,并使其产生重力感觉。

所以,内耳的前庭感受器每时每刻都在向大脑传送着有关信息。

这些由前庭感受器产生的感觉称为前庭感觉。

它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位置、身体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行走的速度有多快、运动的方向是什么等等。

前庭感觉大部分在脑干和小脑中处理,脑干担任重要的统合角色,其中有些信号从脑干传至大脑半球。

这些信息在脑干中与本体感觉相互作用,从而保持姿势的平衡和运动。

传送到大脑较高层次的信息,则与视觉以及听觉等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使之知道空间的位置以及空间的方向等。

当前庭器官受到强度较大的刺激时,常会引起植物神经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和皮肤苍白等。

例如,当我们转圈圈时转得太快,或持续时间较长,有的人就会感到眩晕,觉得世界绕着自己转。

前庭器官兴奋性高的人,即使不是很强烈的刺激,也会引起上述的植物神经反应,如晕车、晕船、晕机等。

前庭器官非常敏感的人,如果进行必要的训练,适应能力还是可以提高的。

前庭所提供的信息,就像飞机或太空船的方向陀螺提供的信息。

试想,如果飞机或太空船上的方向陀螺仪坏了,飞行员还能知道飞机或太空船航行的方向以及何时改变方位吗?

同样,如果一个孩子的前庭系统无法一致而准确地发挥功能,其它感觉的功能将难以得到正常发挥,表现为行走容易摔倒或端坐时姿势不干、胆小等。

前庭系统是极为敏感的,位置或动作的任何改变都对大脑有很大影响。

这种影响始于胎儿早期,在怀孕的第十或十一周便开始发挥功能。

5个月左右的胎儿,前庭系统已经发展得很好。

可以说,在整个怀孕期间,母亲均以她身体的运动来刺激胎儿的前庭系统。

各种感觉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感觉的种类

感觉器官

适宜刺激

视觉

眼睛视网膜的视细胞

听觉

耳朵耳蜗的毛细胞

皮肤感觉

温度觉

皮肤的温度感受器

温、热、冷

触觉

触觉感受器

压力

痛觉

痛觉感受器

伤害性的刺激

味觉

舌头味蕾的味细胞

液体

嗅觉

鼻黏膜的嗅细胞

气体

前庭感觉

(平衡感觉、位置感觉)

前庭器官的毛细胞

身体的位置变化和运动、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变化和运动

本体感觉

肌、腱、关节中的神经末梢

肌肉、关节的收缩与伸展

我们已经了解了各种感觉功能,并且知道感觉功能间是相互协同作用的。

在孩子刚出生时,各种感觉都已发育到相当的水平,但是感觉间的统合协作;才刚刚起步。

因此,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促使每项感觉能力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促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如果缺乏适当的发展,孩子就可能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小节:

略。

作业:

简述感觉统合的各种感觉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第五节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教学重点: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

教学难点: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据一位儿童教育研究专家介绍,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

城市儿童生活都市化,现代家庭小型化;家长过分看重“第二课堂”等。

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致使学龄儿童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

有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常年不回家,而母亲又在纺织厂上轮班,孩子家住高楼,一个人跟年逾花甲的奶奶生活。

因此他的生活十分机械与单调,平时除了上学,就是回家做作业,或看看电视。

这种封闭的生活自然会使孩子接受外界感觉信息刺激的机会减少,产生感觉统合的失调也就在所难免。

还有不少双职工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照看孩子。

我们时常可见父母上班后,孩子一个人独守门户的现象。

单就一个“独”字,就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与感觉统合能力的增强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

他们大多数又被父母过分娇惯与宠爱,养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再加上又没有伙伴群的关注,不习惯群体生活,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一旦父母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孩子的心理失衡要比大家庭中的孩子严重得多。

心理失衡是能够严重削弱人的感觉统合能力的。

据资料显示,在少儿犯罪中,60%是因为父母离异,家庭不幸、心理失衡造成的。

据报载,黑龙江省最近对7至11岁孩子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孩子学过钢琴、电子琴以及舞蹈、美术等。

同时,调查也显示,60%的儿童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甚至连球也拍不了几下。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将成人社会的竞争意识,过早地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而孩子自己应有的、感兴趣的东西受到了缺乏理智的和无情的压制。

在这样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的孩子感觉统合系统怎么会不失调?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出生后的抚育方式及孕育过程中的问题有关。

(一)、抚育方式不当及环境影响。

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四少:

摇抱少、抚摸少、爬得少、转得少。

1、人工喂养。

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强调早期亲子肌肤接触对孩子的一生的性格发展有极大影响。

母乳喂养不仅是营养价值高、抗体多、而且使母婴有更多的肌肤接触。

有的医生建议婴儿一出世就应该裸体与母亲腹部接触,一直到他完成了第一次吸奶后才穿衣服。

它有利于建立母子依恋感情以及重要的触觉学习。

2、限制性带养方法。

老人或保姆带养的孩子,他们多注重孩子的吃、睡、拉,没病就行。

在生活上许多限制,如不准乱摸,不准乱跑乱蹦,不准跳床、跳沙发,更不准玩泥沙、玩水,不允许钻被子,不给转圈,转是很好的前庭觉训练,转得少的孩子易晕车,以上这些都是剥夺了孩子对触觉、运动协调的感知觉学习的机会。

3、独生子女的单调生活方式。

独吃、独睡、独玩,没有模仿对象,没有朋友玩游戏,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接触减少。

亲子游戏、抚摸皮肤缺乏。

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不足。

1999年10月上海一项新颖的社会生物医学研究课题“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结果:

爱抚可提高婴儿智商。

4、都市化的小家庭生活。

大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造成运动学习缺乏。

如摇篮的取消,学步车省略了爬行阶段,或者是怕地上脏不让孩子爬,应该从六个月爬到一岁。

爬时的抬头、挺胸、四肢协调、眼注视前方是前庭功能重要的训练。

又如过于注重孩子的冷暖,稍热一点就使用空调,冷气对于触觉学习是一大阻碍,造成神经体系无法健全发展。

5、被忽略的精细动作训练。

很多家长都重视孩子的美学教育,情操的陶冶;学弹钢琴、学芭蕾、学画画。

但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负担得起,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接受。

教孩子多做手工、多做家务,如剪纸、折纸、夹花生、数豆豆、砌积木、拼图、编织、刺绣等,甚至于乱弹琴都是触觉、手眼协调、本体感的训练,手指的运动对开发大脑功能有互动的作用。

(二)、孕期卫生。

从生命的胚胎开始,若精子、卵子的先天不足以及受精卵本身的缺陷所致或孕期妊娠反应剧烈地呕吐、腹痛、阴道流血、先兆流产、病毒感染(感冒、风疹、肝炎)、其它合并症(如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药物的影响(如抗过敏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等),情绪的紧张、焦虑、恐惧、忧郁、过分劳累、过分静养无不相关。

还有不良嗜好,吸烟(包括被动性吸烟),酗酒、喝浓茶、浓咖啡。

高龄产妇也是原因之一。

(三)、生产过程异常:

早产、过期产、胎吸、产钳、剖腹产(触觉学习不足)、胎位不正(本体感失调)、脐带绕颈、婴儿出生时不哭、短暂缺氧、窒息;中度黄疸、体重过轻或需放保温箱等原因。

(四)、婴幼儿期头部外伤及疾病。

如脑损伤、多次高烧(T.39℃以上)、惊厥、脑炎、脑膜炎、脑性麻痹、癫痫、智力低下。

微量元素失衡,如铅中毒,缺锌、铁、碘等,以及遗传都有关系。

(五)、过大的心理压力。

这也是一般家长易忽视的方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少的孩子由于突然的或过大的刺激致使他们幼小心灵的伤害而发生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如突然失去父爱、母爱、环境的大改变,或是家庭中发生重大变故,或是遭到父母严厉的殴打、恐吓。

一切强加的粗暴行为都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失去平衡的诱因,产生脑功能障碍,引起感觉统合能力不足。

小节:

略。

作业:

简述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原因及后果。

第六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害处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害处。

教学重点: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害处。

教学难点: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害处。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

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

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不足,便会形成脑功能的反应不全,会引发学习上的困难。

  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骨架和中枢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规管组成辨识神经体系,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

这种能力发展自母体的胎位变化开始,初生儿由平躺、翻身、七坐八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作大小肌肉,这些都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不佳,会形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

  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辩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度及情绪的好坏。

  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毛病是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固执、挑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过度敏锐的幼儿,通常反应较快,IQ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计划加以协助。

 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辩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致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所以前庭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辩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