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05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阳冈》优秀教案1.docx

《景阳冈》优秀教案1

《景阳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学会部分字词;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英雄、研读名著的热情;思维拓展:

今时今日对打虎的客观论点。

本课教学重点为:

阅读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场面的精彩。

 (注重学生阅读体验)

难点为:

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落实品读课文精彩段落的方法指导)

二、教法学法及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主要用到了:

1.信息技术导入渲染教学法:

相关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导入渲染:

如《武松打虎》片段,充分利用视频的形象性、重现性特点,让学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和分析,有效加强对文本的感性理解。

2.智慧课堂信息化管理教学法:

通过乐课网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和预习测试系统,生成学情报告,通过行为分析、作业分析,为实现针对性教学提供依据,提高教学效果。

3.以读促悟,情境教学法。

学法:

1、微课学习法,

2、线上小组讨论法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法。

4.品读感悟学习法 

师生课前准备和预习安排:

平板电脑教学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行为,特别重视学生的预习过程和效果。

所以在预习方面,我发布了以下线上作业: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交流小说,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交流激趣。

播放音频《好汉歌》,引出对名著《水浒传》的探讨和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浅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借此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水浒传》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洗练而生动的特点,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水浒传》的距离。

2.适时地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二板块,依托乐课网在线教育平台,快速解决字词,准确理清课文脉络、

1.根据批阅预习作业后生成的学情报告,有针对性的对字词进行分层教学。

筛选出正确率比较低的几个词汇,如“请勿自误”“踉踉跄跄”“榜文”“印信”等,我鼓励学生同桌合作,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去读懂文中的文言词汇,互读互悟。

2.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结合预习,得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这四个小标题。

完成对课文层次的划分。

在这一环节一并检查预习效果。

利用学习平台线上实时奖惩红花功能进行学习激励。

第三板块,品读课文,以“喝酒—上冈—打虎—下冈”为主线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1.喝酒这一部分,主要突显了对武松语言方面的描写。

设计情景,分角色进行人物对话的朗读,体会武松的倔强、豪爽。

2.描写武松上冈,作者着重从心理描写入手。

画出相关语句,默读三处心理描写的相关语句,体会武松的内心变化。

侧面烘托武松的勇敢无畏。

3.景阳冈上打虎时,需抓动作见特点。

在明确本环节的基调后,请孩子们交流在预习时画出的老虎和武松的动作词。

孩子们大声朗读相关段落,并想象画面。

多媒体课件出示打虎图片和重点动词“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对相关文段仔细品读,对重点词语情境体验,感受武松武艺高强。

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

然后我点拨,“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

顺势提问,“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更好?

用“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好在哪里?

适时地插入视频: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武松打虎》视频片段,抓住学生的感官进行二次学习,在大脑中丰满场面的精彩和武松的英雄形象。

这样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进一步感受武松的大智大勇,豪爽好强,临危不乱,同时也较为妥帖的体现出了打虎这一重点内容。

4.武松打虎后下冈,主要抓心理和动作描写见特点。

教学这段时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作者写这段的用意。

一个“挨”字,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疏软、筋疲力尽的状态。

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加深领悟。

对全文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个性化的思维拓展练习,提出问题:

有的同学说:

“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

”请结合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针对这个问题,我开启平板电脑线上小组讨论功能,教学系统自动匹配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在平板对话框里交流资料、发表看法,大家畅所欲言,进行实时讨论。

小组长负责梳理本组论点和意见

其次全班交流,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引导小结: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古今形式的差异之下,要辩证的,发展地看待问题,评价事物。

明白武松打虎的特定背景和今时今日对打虎的客观论点。

因为在古代,人类还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猛兽会伤害到人的性命。

人为了保护自己,除了打虎,没有其他的办法,当然,现在人类有了主宰自然的能力,而且老虎也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必须保护老虎。

使学生对武松打虎的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入。

第五板块,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下课前我们对课文作简洁明了的概括总结,完善课堂感受。

要求学生课下读《水浒传》原著第二十三回,并互相交流读后感受。

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热情。

有序的完成《景阳冈》的全文教学。

四、板书和作业设计 

1.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人物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凸显课堂目标的重难点,有效辅助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具体如下,

2.用平板电脑推送给学生两项作业,依次设计为: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4、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你们听首歌吧,这首歌和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其中之一有关,听一听,猜一猜和哪一部有关?

对,就是《水浒传》(板书)

今天我们来读一个选自《水浒传》中的故事,名字是——景阳冈

2、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主要人物是?

武松。

课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预习,来,拿出你的自主学习单。

二、合作交流

1、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不好懂。

第一步,扫除字词障碍,你是怎样做的?

(1)课件出示:

筛酒这个词语谁来读。

一起读

什么意思?

是的。

(2)(出示句子:

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过冈,请勿自误。

)a.这个句子不好读,谁来试试。

b.加上停顿记号,你再来读。

好多了。

c.(“但有”变红)但有怎么讲?

d.请勿自误是告诉过往客商?

e.看到这样的警示句,你觉得这大虫怎样?

f.接着看,(出示榜文)读,什么意思?

这告示加上官府的印信,就是榜文。

官府都出榜文来警示了,说明问题怎样?

(3)所以文中店家道(出示课件):

“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a.指生读。

b.这大虫就是——老虎

c.老虎在现在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随便能打的吗?

那这只老虎打得,打不得?

生:

打得,因为它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师:

对,这就是一个恶贯满盈的连环杀手呀。

所以武松打虎大快人心。

三、品读课文,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读武松打虎场面,感受人物性格。

1、自主学习第二步,整体感知课文。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指名读。

同意吗?

你是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2、故事情节条理清楚,你认为哪一部分最精彩?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好,就让我们走进武松打虎的场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

我们读一个人物,通常要关注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

那读这一部分我们该关注的是?

武松的动作。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也做了批注,现在再用两三分钟的时间默读这一部分,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4、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画出的句子还有武松给你留下的印象。

5、我们一起来交流。

注意交流的时候先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谈谈你对武松的印象。

(1)预设:

生: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我读出武松的灵活。

师:

多好,就像他这样读句子谈感受。

(老师奖励你把这个词语写在英雄的旁边,注意书写的时候一定要工工整整。

)继续。

生: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

他的力气很大。

师:

给她换个词语生:

力大无穷、力大无比。

生: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师:

你做的批注是生:

武松武艺高强。

很机智。

(2)大家很会读书。

a.现在大家想一想,这只老虎一跳出来,武松就开打了吗?

武松是怎么做的?

生:

老虎一跳出来,武松是闪在青石旁边。

(预设:

生:

武松在躲,师:

是有躲得意思,为什么作者没用躲,而用了一个?

生:

闪)

b.出示武松见了……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武松一共闪了几次?

(四次)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

预设:

生:

很害怕。

师:

有道理。

还有

生:

他是为了消耗老虎的体力,武松很聪明。

师:

你这样想,你也很聪明。

生:

武松的动作很灵活。

c.不了解敌人,上来就就硬拼,可以吗?

对,那是莽夫的行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原来武松这么机智,聪明。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

(师生、男女读)

d.此时此刻,武松摸清了老虎的底细,还要不要闪下去?

继续闪下去会……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

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

打虎

(3)看武松怎么打(课件)

a.这些句子都是写武松打虎的,找一找,“打”这个字出现了几次?

一次。

那打的动作还有哪些?

预习时你圈出来了吗?

谁来读读你圈的词语。

b.我们一起来看,谁想读。

“抡”——力气不够。

有力不在声高,在于语气和感觉,(师:

示范)再来试试。

生:

抡、劈、丢、揪、按、踢、提、打。

c.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武松打虎是一种打法吗?

他是又抡,又劈,又揪,又按呀,这么多的方法,武松是在乱打一气吗?

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读读这个词(就势)生读。

什么意思?

d.对,见机行事,不同情况下,不同的打法,这武松真是打得巧,打得妙啊。

来,大家一起读这些句子再现当时打虎的激烈场面。

生齐读

e.这武松可是使尽平生气力打呀。

你知道武松有多大气力吗?

来看——生快速浏览课件。

你想说——这武松真是力大无穷;这武松真是神力呀。

f.谁想自己来读一读这些武松打虎的句子?

指读一

有点味道,如果再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谁来试试。

另一名加动作读。

6.太精彩了。

就是这一打,让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板书:

英雄)

7.现在大家静下心想,我们现在能看到这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是武松打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巧,写得妙呢?

单一个打,就有了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方式,看来这精彩的描写太重要了。

8.武松是英雄,他(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机智灵活),读这两个句子,你又读出什么?

(出示句子:

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a.体会的好,请你把词写在这儿。

生板书。

另一生接着回答。

b.即使是无所畏惧、机智勇敢的英雄,也有害怕紧张的时候呀。

(二)吃酒、上冈、下冈

1、那武松喝酒上冈这两部分,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武松呢?

我们来交流,还是按刚才的方法,(读句子,谈印象。

预设:

生:

我从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觉得武松很豪爽。

师:

说豪爽是在表扬他,这武松敲着桌子叫到,还有点?

生:

粗鲁,没礼貌。

师:

说的好,写上去

生: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我觉得武松很冲动很鲁莽。

师:

他在质问店家。

生:

店家对武松说“三碗不过岗,让武松少喝酒,可武松却说“别胡说!

难道不付你钱!

再筛三碗来!

”觉得武松很倔强。

师:

我们来看这句话,语言不多,却用了三个感叹号,应该怎样读?

生:

别胡说!

难道不付你钱!

再筛三碗来!

师:

这武松真是倔强,店家越劝,武松就越要喝。

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

我还觉得武松很逞能,店家劝他景阳冈上有虎,他不听,还要上去。

生:

武松说道: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师:

逞能又倔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任性,

生:

武松: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来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还很多疑,店家这样劝,他却怀疑人家谋他的钱财,害他的性命。

师:

有道理,请你把疑心重重写在黑板上。

生: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他很爱面子。

也请你写上去。

2、(出示三笑的句子)默读这三个句子,这是武松打虎之前的表现。

武松笑了几次?

这武松说话老在笑,他在笑什么?

你怎么看他?

写上去。

3、这武松打虎之前一笑再笑,打虎之后,还笑得出来吗?

谁关注了武松下冈时的句子。

4、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武松打虎,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他吃酒、上冈的部分呢?

(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武松,)

5、看板书:

武松他(生读黑板词语),原来他也是个平凡之人呀。

(板书:

凡人)

四、拓展延伸

1、武松因为优点而亲切可敬,因为缺点而真实可爱。

在70回本的水浒传里,作者施耐庵把最多的篇幅,最多的文字给了武松,课件:

师引读——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这样来评价武松:

课件出示: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武松真是很厉害的人,他兼具了梁山其他好汉的优点)生汇报。

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他英雄人物有所了解,比如鲁智深的豁达明理,林冲的凶狠,杨志的正气,柴进的善良,阮小七的敏捷,李逵的直爽豪迈,吴用的才智,花荣的风度,卢俊义大方轩昂,石秀的机警谨慎。

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性格鲜明,丰满而真实,走进这本书,你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些英雄人物,才能品悟到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

6景阳冈

教学目标

阅读: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3.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人文主题

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难点:

能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完成本课预习卡。

2.根据课后习题,默读课文

课时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5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

以视频导入,让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让学生自由交流对武松的认识。

2.出示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阅读并初步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景阳冈》。

4.教师板书课题,相机指导书写“冈”,并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冈”与“岗”。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猜猜意思。

(3)找出文中主要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展示学习,感知语言。

(1)读准字词,字正腔圆。

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

(课件显示)

筛 抡 簌 霹雳 枉送 吓唬 咆哮 耻笑 酥软 请勿自误 谋财害命 踉踉跄跄

(2)博古通今,理解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该如何读懂不太明白的词语。

(3)教师总结,梳理方法。

同学们,我们在读像《水浒传》这样带有文言文特色的小说时,可以借助书中图画、换词理解、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猜一猜等方法来读懂不太明白的词句。

三、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故事的叙述顺序,完成填空。

喝酒(   )(   )(   )

设计意图:

借助课后第二题,从整体上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感知。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

题中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喝酒”,文中写的是谁喝酒?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武松喝酒”的段落,即第1、2自然段。

(2)引导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想一想:

接下来武松又做了哪些事情?

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用简单的句式“武松做了什么”说一说。

(3)引导学生把每个部分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

2.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

课文的第3~5自然段主要写武松上景阳冈,第6、7自然段写“武松打死猛虎”,第8自然段写武松一步步“挨”下了景阳冈。

用关键词概括就是“上冈、打虎、下冈”。

3.引导学生借助填写好的图表,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对武松的初步印象。

四、交流方法,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读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字,仔细观察后交流:

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生字的书写:

(1)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7个,均为左窄右宽,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高低长短的不同,以及笔画的穿插和避让等。

(2)书写“截”字时,笔顺是先写“土”,再写“隹”,最后写斜钩、撇、点。

“截”的左下部是“隹”,共有四横,写的时候注意不要漏笔画。

2.让学生在方格纸中书写,每字写两遍。

教师提醒写字要求:

书写正确、端正,力求美观,注意写字和握笔姿势。

3.教师选择学生书写作业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评价。

4.教师范写易错字。

学生把自己不满意的字再写上一遍。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人物形象。

2.能详细讲述“武松打虎”部分的故事内容。

3.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看法

1.听写词语,写完后同桌间相互交流评改。

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2.引导学生说说对武松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课文的前两部分侧重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中不需要过多讲解,应该借助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充分认识武松复杂而鲜明的性格特点,丰富对人物的认识。

二、学习一、二部分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同桌分角色朗读武松与店家的对话。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适当加上动作。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引导学生交流:

从中你们感受到武松有着什么样的性格?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武松因为多疑执意上冈,他难道真的不怕老虎吗?

快速找出描写武松上冈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朗读。

3.小结:

通过阅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我们发现武松这一人物不仅勇敢机智,而且很豪爽、固执、好面子。

三、品读第三部分,感受人物形象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具体描写武松打虎的?

2.请同学们默读第6、7自然段,武松打虎的哪些精彩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3.学生交流,教师相继出示课件中的相应内容,点拨引领,指导朗读。

预设1:

(出示第6自然段)武松见了,叫声:

“呵呀!

”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朗读感受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

老师朗读写武松的句子,请一个同学读写猛虎的句子。

同桌合作读。

分组读。

(2)感受老虎的凶猛。

通过读句子,这大虫给你什么感觉?

(3)体会“闪”用词的精当,感悟武松的机智敏捷:

可以给“闪”换个词吗?

(躲)写文章最忌讳重复用词,为什么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用了“闪”?

(作者紧紧抓住武松的动作,写出武松的机智敏捷。

(4)学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武松这一个性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打虎”一段是故事的重点部分,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阅读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细细体会,交流感受,既能加深对武松的认识,也为后面多角度感受人物、发表看法作铺垫。

预设2:

(出示第6自然段)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1)自由读句子,读出武松打虎的精彩,读完之后,想象画面。

(2)这时候的武松转守为攻,你能圈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吗?

这些动作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这里的“揪、按、踢”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

(3)感受武松的机智敏捷。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只身手敏捷、又饥又渴、兽性大发、恶迹斑斑曾经伤过二三十条大汉性命的大虫,此时的武松只有一招,你能发现吗?

4.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合作读,感受武松的勇武过人、无畏、勇中有谋的性格特点。

四、练习复述“武松打虎”部分

1.布置小组任务: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这部分的故事,注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故事,可以用上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按照故事顺序,每人复述一小部分,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

3.全班展示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

(1)引导学生自评:

你觉得自己讲得怎么样?

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2)引导学生互评:

你觉得同学讲得怎么样?

语气、动作和表情是否恰当?

还有什么建议?

5.布置作业:

把“武松打虎”的经过讲给家长听。

五、结合原著,拓展阅读

1.推荐学生阅读与武松相关的故事。

通过学习《景阳冈》一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个性鲜明的打虎英雄——武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