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040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真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

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

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

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

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

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

评论集《追寻小精灵》。

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

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

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

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

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

3、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

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

(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5、小组讨论:

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1、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背诵诗歌

指名背诵

男女生比赛背诵

3、小组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

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

交流“金波”的作品

4、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5、小组间谈谈感受

(交流感受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诗歌)

6、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积累语言)

四、朗读自己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

1、你想怎样读这篇文章?

你为什么会这样读?

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都来聆听你对母亲的爱。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感情读文章,通过有感而读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感情。

读给大家听,为了给学生作个引导。

2、小组间有感情地读自己收集的文章

3、评选出经典的文章,找出本组朗读最好的人来读,读给大家听。

五、写一写

1、同学们,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母亲对我们的关爱。

(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

2、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感谢用诗歌、一段文章表达出来,回家读给妈妈听,好吗?

3、写一写

(将自己所学的内容结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识,通过文章展现出来)

六、文章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2、你最喜欢谁写的作品?

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把作品读给大家听:

一、可以让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

二、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取长补短。

评评:

可以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作业

把自己的写的诗歌或文章读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

《用目光倾听》他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

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在本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朗读文本当中。

比如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

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

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

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

信任

《信任》通过记叙在桃林主人不在的情况下,“我”和丈夫到桃林自己动手采摘桃子、自觉付款一事,是“我”体验到了人被信任的喜悦,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非常重要。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公路边的告示是引导旅行者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线索,理解这条线索的真正意义;

从桃园主人没有出现,却只写了狗和猫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对文中“线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题目入手,初度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信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

(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理清文章的脉络,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为下面的学生作好铺垫。

谈自己的认识,是使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便于理解。

]

二、围绕线索,深切领悟

1、公路边的“桃子自采三里路”是如何引导作者招待桃园的?

2、你如何理解“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篮子里。

祝您愉快!

”假如当时是你看到这句话时,你会怎样想?

3、公路边的公式把人们引向什么样的地方?

[随着问题的深入,使学生真正理解告示的作用,表面的意思是把人们一向桃林,实际上把人们引向信任与被信任的一种道德境界。

4、桃林中出现了一张纸、狗和猫,桃园主人没有出现,你怎样理解?

[通过学生长谈,使学生认识到,信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需要监督的行为。

三、提炼中心,悟情明理

1、桃林主人不在,看到纸条上的字时,作者会怎样想?

假如是你,又会怎样想?

2、付款时,你怎样理解“我”和丈夫的对话?

3、你如何理解信任和被信任这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过不被别人信任的经历吗?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如何才能做到心人与被信任。

[信任与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1、文章是怎样叙述的?

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的叙述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用第一人称,加强了文章的说服了。

同时,在写往桃园赶的路上,一波三折,为下面的记叙作了铺垫]

六、作业

缩写《信任》

在备课时,发现这篇课文非常好,好在文章内容非常好,好在同学们学是非常容易理解,于是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积累语言。

根据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利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全方位的进行预习。

第二节上课伊始,我直接导入,问学生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学生的概括,让学生找到文中相关的自然段,这样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顺序就解决了,非常顺利。

然后我问学生文中对什么的叙述最多,(告示),让学生找出关于告示的内容,并且把告示和文章内容进行联系,这样学生知道告示把作者和先生引到了桃林;

再让学生看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告示把作者引到了什么地方?

引到了互相信任的的境界,看来这样同学们已经对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了。

然后我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不到五分钟,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并且发言非常到位,其中也穿插到了文中没写桃林主人,却写了狗和猫,为什么?

这样文中的目标全部都解决了,课后问题也解决了,最后还有五分钟,我让同学们进行了感情朗读,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看来这篇课文的学习基本成功了。

修鞋姑娘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历,表现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与善良。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根据题目质疑)请你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词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划出课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和修鞋姑娘之间的故事,你对这两个人有怎样的认识?

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1、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深入理解语句“我真惭愧。

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

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2、有感情朗读,注意要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特点。

找出文中表示“我”对修鞋姑娘态度变化的词语。

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朗读,注意体会感情。

课文学完了,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1、领悟本文的写作特点。

2、默读思考,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得的地方?

学生自读自悟,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课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为表现修鞋姑娘的品质,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谈谈本文在写作手法上对自己的启发。

(二)小练笔。

1、练习写小片段。

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同学某一方面的特点。

2、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作业

修改小练笔。

预习下一篇课文。

1、努力体现学生的自然生成。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学环节的处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更不应该是教师心中固定的程序。

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独特的阅读倾向,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些体验选择教学突破点。

2、努力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发展,是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由不会学到会学,情感由浅到深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读书方法的指导过程便是如此,包括作批注,有感情的朗读指导等,同时也为下一步学生的自能读书打下基础。

情感的升华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情由心生,言以达情”。

学生一声声心灵的呼唤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

3、努力体现读的实效和层次性。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尽管课文比较长,尽管当堂朗读默读需要不少时间,但还是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的感知、感悟文本内容,才会有自己的发自内心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与文本的交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

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

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

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语言、动作、神情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中领悟幸福在哪里。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

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

(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从“代表……代表……代表……代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牧童说呢?

请用四个“代表”说一句话。

4、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1、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点评:

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四、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

“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这节课,很多精彩之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始终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朱熹曾说:

“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感知文本,课文读得充分,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读读通课文,扫清障碍,归纳文意;

二读理清脉络;

三、精读感悟幸福;

四、分角色读,读出感情,感受幸福经历。

使学生适时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二、扶放得体。

大纲指出“教学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理念,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

在“扶”这个环节,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打破了按课文顺序分析的常规教学法,而是先抓文章的中心句和重点段进行教学,这样轻松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如:

教师先提出问题:

“这三个青年通过自身的劳动,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学生很快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幸福就在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接着,请学生阅读第二部分重点段,思考:

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通过划句子交流,梳理了三个青年寻找幸福的经历。

在学通弄懂本段的基础上,老师放手让学生按照以上方法,合作学习第一部分。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理请了课文脉络,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两大部分后,教师重点印度学生理解了十年后三个孩子如约相见,各自谈十年的经历和对幸福的认识.总结出写作特点:

详略得当.,从而指导学生写作。

另外,课堂教学中,注重讲练结合。

训练学生用两个“代表”说一句话。

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和优化了学生的语言系统,也使情感得以升华。

在抓住重点学习三个年青人说的话时,让学生在读句之后想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最后联系生活,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益于人类的事?

进而再说说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让你有幸福的感觉?

层层深入,把握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既有所学,更有所悟。

借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

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

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适时拓展,强化主体情感。

在全文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与“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非常必要:

既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幸福其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

五、板书设计精练。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独具匠心,言简意赅,只用了10多个字,就把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幸福就是治病救人,幸福就是对人有利,幸福就是春种秋收。

再配以形象的的简笔画,更是生动、有趣。

由此看出执教老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板书设计水平。

六、结束语精彩。

如果我们把整堂课或整篇课文的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好比这台戏中的压轴戏。

本节课教师采用了点明主旨式结束语:

“劳动是光荣的,在劳动中,我们会感受到收获的骄傲;

劳动是幸福的,在劳动中,我们会享受那美妙的过程;

劳动是快乐的,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欣慰。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

让我们一起去享受自然和社会赐予我们的幸福吧!

”教师用言简意赅的结束语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启发性、感召力很强,达到了课已尽,意无穷的教学境界。

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劳动、对幸福的真正含义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所以不可能十全十美,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

比如:

在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质疑“想知道什么”,接着教师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质疑,重复。

如果直接看插图质疑,马上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全文会节省时间。

另外对“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个中心句读和悟都不够充分,若能把这个中心句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反复读,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放手学习“他们都做了哪些有益的劳动”效果会更好。

第3、在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时,语速过快,跟课件不同步,若是能及时提示效果会好得多。

第4、出示名言警句时大屏幕上的字过小,不清晰,今后课前准备应再充分些。

最后建议教师的平翘舌应区分清。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课后能与我商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