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797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语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之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

3.让学生学会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作者,知背景,解诗题

1.师:

在唐朝,有一个瘦弱的老人,因为战乱而不得不带着全家四处漂泊,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当他带着全家流浪到四川的时候,他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官军收复他的家乡——河南、河北的消息,于是,他就做了一首诗……(课件出示:

课题)

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

闻:

听说;官兵:

唐王朝的军队;收:

收复

生:

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师: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生:

唐代诗人杜甫

你对杜甫有什么了解?

生:

介绍杜甫资料。

师:

(课件出示杜甫资料,提炼学生回答内容)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

字子美,河南省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

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他的诗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师:

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歌?

生回答

2.师:

我们今天就来走进杜甫的这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

安史之乱

师:

安史之乱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首先,让我们走进强大的盛唐时期(梦回大唐视频,师解说,引出“安史之乱”)

师:

(课件出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前后历时八年,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师:

这一场叛乱的结局又如何呢?

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一个金戈铁马的岁月。

(视频出示“安史之乱”结局,引出诗人写下这首诗的缘由。

3、明诗意

1.师:

长安城的百姓泪流两行,那么我们的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齐读,纠正字音。

出示读诗节奏以及韵律,自读诗文。

个别读,读出感情。

(相机回顾诗歌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明作者、知背景、解诗意、悟诗情)

2.师:

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

借助课本注释以及课件中的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词。

(生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师相机提示)

难点预设:

地名,以及古今异义的词。

如:

剑外妻子青春

3.个别汇报、整体学习。

(师相机给予提示解答)

4.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5.根据诗句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理解诗意

相机板书

四、悟诗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喜)欲狂

师:

“喜”到什么程度?

生:

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的时候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

师:

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呢?

默读诗句,找出表现作者喜欲狂的诗句。

生回答,师相机引导,相机板书。

师:

杜甫当时已经52岁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还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板书:

放歌纵酒)

生:

杜甫还想象了具体的还乡路线: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仿佛觉得,他已经很快地乘船从巴峡出发,穿越巫峡,马上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师:

你从哪些词感受到杜甫急切地返回了故乡呢?

生:

即从、穿、便下、向。

这时老师补充资料:

师:

你们知道杜甫现在在哪?

(四川)

出示由剑外到洛阳的地图,感受距离之远,诗人心之急。

师:

这么远的距离,跨省市、隔江海,诗人却想要快速的回到家乡,从这里可以看出洛阳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真是(生回答)啊!

(板书:

急切、归心似箭)

师:

诗人是这样表内心的喜欲狂和急切的,那你又如何去表达呢?

让我们试着把这种“喜欲狂”的感受通过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读出诗歌的韵味。

(生展示)

师: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是喜极而泣,除了“喜欲狂”,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

板书:

爱国之情

男女生分读,引出爱国诗词

李清照《夏日绝句》

岳飞《满江红》

陆游《示儿》等

师:

透过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

师:

杜甫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诗,被人尊称为“诗圣”。

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背诵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作业:

学习了这么多爱国的诗词,你能不能也试着写一首爱国的小诗词呢?

课下试着写一首自己的爱国小诗词。

【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满衣裳

放歌、纵酒←喜欲狂→即从、穿、下、向

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学情分析

古诗词教学,激趣方法很多,小学六年级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并不透彻,甚至于只会读,不会用,因此我们运用由浅入深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同时,激发起其对古诗文深层含义的了解,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对古诗文肤浅的认识。

本诗浅显易懂,相对六年级的学生较为简单。

但难点在于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浓浓爱国之情,需在读、悟当中深入体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效果分析

本首诗学生在边听边读中展开想象,看到一个苦难的杜甫,喜极而泣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纵酒、忘乎所以的杜甫,归心似箭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杜甫。

诗人的形象立体、丰厚,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

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到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浸润在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反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本课,我力求使自己的课堂呈现出语文味来。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作为马上要接触历史的六年级学生,我更想让孩子们通过语文的学习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体味胜利消息传来时作为诗圣杜甫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

在当时文坛中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让孩子亲近诗人,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工具书、文化积淀学语文,是语文课该做的事。

于是学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他们的诗各有千秋,李的浪漫,杜的写实;知道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知道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读杜甫的诗就能了解当时的历史。

    

古诗是中国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一枝俏丽的奇葩。

让诗歌的学习沉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用一诗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其他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材分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杜甫携带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平定了安史之乱这一胜利喜讯时,大喜若狂,极度兴奋的种种表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本诗格调轻快活泼、语言爽朗奔放,绝对称得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本诗的教学目标是:

1.会读写两个生字“涕”、“蓟”;

2.能说出诗中重点词及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3.指导朗读、背颂本诗,初步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4.学习本诗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测评练习

一、阅读诗句,完成相关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的       心情。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

那么你也试着写一首小诗来赞美一下我们的祖国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标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写于公元763年。

延续了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息,沦陷的河南河北等地被相继收复,诗人的流离生活即将结束,破碎的祖国可望重归统一……正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研磨挥毫,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措、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全诗字字表现了激动心,句句洋溢着喜悦情,使人读后,无不被“喜欲狂”的情绪所感染。

既然这跃然纸上的“喜欲狂”之情是贯穿全诗的主旋律,那么,在教学时,可以巧借这个关键点入手,在激发学生探究“喜欲狂”的始末中,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达成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