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8295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格式.docx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C.c点溶液中c(H+)=c(OH-)+c(CH3COOH)

D.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Vc

5.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

c(NH4+)=c(Cl-)>c(OH-)=c(H+),且V<

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OH-)>

l0-7mol/L

6.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

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

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

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25℃时,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2c(OH-)

7.常温下,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L-1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当V=0时:

c(H+)+c(HCO3-)+c(H2CO3)=c(OH-)

B.当V=5时:

c(CO32-)+c(HCO3-)+c(H2CO3)=2c(Cl-)

C.当V=10时:

c(Na+)>c(HCO3-)>c(CO32-)>c(H2CO3)

D.当V=a时:

c(Na+)=c(Cl-)>c(H+)=c(OH-)

8.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aC2O4)=2.3×

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B.0.1mol•L-1NaHC2O4溶液中:

c(C2O42-)>c(H2C2O4)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c(C2O42-)>c(H2C2O4)>c(HC2O4-)

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

9.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

10﹣14mol•

L﹣1

B.b点

c(NH4+)+c(NH3•H2O)=

c(Cl﹣)

C.c点:

c(Cl﹣)=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10.298K时,在20.0mL0.10mol

氨水中滴入0.10mol

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11.常温下,将CO2通入2LpH=12的KOH溶液中,溶液中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φ)与通入的CO2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水电离出的c(H+)=1×

10-12mol/L

B.b点溶液中:

c(H+)=1×

10-7mol/L

C.c点溶液中:

c(K+)=2[c(CO32-)+c(HCO3-)+c(H2CO3)]

D.d点溶液中:

c(K+)=2c(CO32-)+c(HCO3-)

12.298K时,在2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13.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

14.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0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

XOH大于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

10-10.2

D.当lgV=2时,若X2C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则c(HCO3-)/c(CO32-)减小

15.25℃下,向20mL0.1mol/LH2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有关粒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2A电离方程式H2A=2H++A2-

B.V[NaOH(aq)]=20mL时,溶液显碱性

C.已知25℃时K2(H2A)=1.0×

10-9.1,则V[NaOH(aq)]=VmL时,pH=9.1

D.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HA-)+C(A2-)+C(H2A)=0.1mol/L

16.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右图是某同学用0.1mol•L-1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0.1mol•L-1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A点的溶液中有:

c(CH3COO-)+c(OH-)-c(H+)═0.05mol•L-1

C.在B点的溶液中有:

c(K+)>c(OH-)>c(CH3COO-)>c(H+)

D.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17.常温下,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L-1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c(H+)+c(HCO3-)+2c(H2CO3)=c(OH-)

18.在常温下,0.1000mol·

L-1Na2CO3溶液25mL用0.1000mol·

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

c(CO32-)=c(HCO3-)>c(OH-)

B.b点:

5c(Cl-)>4c(HCO3-)+4c(CO32-)

C.c点:

c(OH-)=c(H+)+c(HCO3-)+2c(H2CO3)

D.d点:

c(H+)=c(CO32-)+c(HCO3-)+c(OH-)

19.向0.1mol/I.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NaOH溶液时,含氮、含碳粒子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纵坐标是各粒子的分布系数,即物质的量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HCO3-反而略有增加,可能是因为NH4HCO3溶液中存在H2CO3发生的主要反应是H2CO3+OH-═HCO3-+H2O

B.当pH大于8.7以后,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同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pH=9.5时,溶液中c(HCO3-)>c(HN3•H2O)>c(NH4+)>c(CO32-)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发生的反应为2NH4HCO3+2NaOH═(NH4)2CO3+Na2CO3

20.常温下,向10ml0.1mol·

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

L-1的NH3·

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c点溶液存在c(NH4+)>

c(R-)、c(OH-)>

c(H+)

C.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

c(OH-)=Kw=1.0×

10-14

21.常温下,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c(HCN)-c(CH3COOH)

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

c(CH3COO-)+c(OH-)=c(CH3COOH)+c(H+)

22.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

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23.将足量的CO2慢慢通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随CO2的体积(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过量的CO2在水中的溶解和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B.NaOH溶液的体积为2L

C.M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满足c(HCO3-)>c(CO32-)

D.M、N点对应的纵坐标均大于7

24.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H2A

2H++A2-K=10-5.4

B.在0.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HA-)>c(H+)>c(A2-)>c(OH-)

C.已知25℃时HF的 

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A+F-═HF+HA-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

25.常温下,向1L0.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4+与NH3·

H2O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

D.当n(NaOH)=0.05mol时溶液中有:

c(Cl-)>c(Na+)>c(NH4+)>c(OH-)>c(H+)

26.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浆等物品的漂白,NaClO2溶液中存在ClO2、HClO2、ClO2-、Cl-等四种含氧微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向亚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n(ClO2)增大

B.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

10-6

C.NaClO2溶液中:

c(Na+)+c(H+)>c(ClO2-)+c(Cl-)

D.pH=5时含氯元素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c(HClO2)>c(ClO2-)>c(Cl-)>c(ClO2)

27.常温下,向10mL0.1mol·

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C.c点溶液存在c(NH4+)>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

c(OH-)=KW=1.0×

28.常温下,用0.10mol·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

L-1CH3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c(CH3COO-)<c(CN-)

c(Na+)>c(OH-)>c(CH3COO-)>c(H+)

c(CH3COO-)-c(CN-)=c(HCN)-c(CH3COOH)

c(CH3COO-)+c(OH-)=c(CH3COOH)+c(H+)

29.室温条件下在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当c(CH3COOH)+c(CH3COO-)=0.lmol.L-1时,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

c(CH3COO-)>

c(H+)>

c(OH-)

B.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人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H3COOH)+c(OH-)

C.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H3COOH)+c(OH)-

D.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L-l

30.常温下,向10mL0.1mol·

A.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B.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31.已知:

常温下,H2CO3Ka1=4.2×

10-7,Ka2=5.6×

10-11,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pH=4.4的溶液中:

3c(HR-)=c(Na+)+c(H+)-c(O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C.在pH=3的溶液中存在

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发生反应:

CO32-+H2R=HCO3-+HR-

32.常温下,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

=1012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C2O4-)+c(C2O42-)+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K+)>c(HC2O4-)>c(H2C2O4)>c(C2O42-)

D.点④所示溶液中:

c(K+)+c(H2C2O4)+c(HC2O4-)+c(C2O42-)=0.10mol•L-1

33.常温下,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L-1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c(HCO3-)+c(H2CO3)=c(OH-)

c(CO32-)+c(H

)+c(H2CO3)=2c(Cl一)

C.当v=10时:

c(Na+)>

c(HCO3)>

c(CO32-)>

c(H2CO3)

c(Na+)=c(Cl一)>

c(H+)=c(OH一)

34.在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ol·

L-1Na2CO3溶液25mL用0.10mol·

L-1盐酸滴定。

当滴定到消耗20mlHCl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有:

5c(Cl-)=4c(HCO3-)+4c(CO32-)+4c(H2CO3)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③>

①>

C.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值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4.5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

C(H+)>

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F溶液与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

N(NaF)>

N(NaCl)

35.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2H++A2—K=10—5.4

c(Na+)>c(HA-)>c(H+)>c(A2-)>c(OH-)

C.已知25℃时HF的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A+F﹣═HF+HA﹣

36.在某温度时,将nmol•L-1氨水滴入10mL1.0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Kw=1.0×

10-14

B.水的电离程度:

b>

c>

a>

d

C.b点:

C(NH4+)>

C(Cl-)>

C(OH-)

D.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n-1)×

10-7mol•L-1(用n表示)

37.常温下向25mL0.1mol·

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

L-1的HN3溶液(叠氮酸),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叠氮酸的Ka=10-4.7)。

A.A点水电离出的c(H+)小于B点

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

c(Na+)>

c(N3—)

C.在C点,滴加的V(HN3)=12.5mL

D.在D点,c(H+)≈10—4.7

38.25℃是,向20mL0.1mol•L-1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溶液,溶液中pH与pOH(pOH=一lg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b点消耗氨水的体积为20mL

B.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Cl(aq)或NaOH(aq),溶液的pH变化很少

C.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OH-)分别为10-9mol•L-1和10-5mol•L-1

D.ab段所示溶液中相关料子浓度关系可能为:

c(NH4+>c(Cl-)>C(NH3·

H2O)

39.常温下,在1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

c(Na+)+c(H+)=c(CO32-)+c(HCO3-)+c(OH-)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

c(CO32-)=c(HCO3-)>c(H+)>c(OH-)

40.在某温度下,向20mL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a点表示溶液中c(A-)为0.1mol/L

B.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一定有:

c(H+)·

c(OH-)=1×

C.c点表示HA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b、d点表示的溶液中,其

值一定不变

41.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数目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a:

K+;

b:

HCO3—;

c:

CO32—;

d:

Cl—

B.a:

C.a:

Cl—;

HCO3—

D.a:

CO32—

42.25℃时,取浓度为0.1000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