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957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3页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3页
亲,该文档总共1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00题Word文件下载.docx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mol/L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

c(C「)>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

c(NH4+)=c(C「)>c(0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OH「)>l0_7mol/L

6•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

亚氯酸

钠(NaCIC2)在溶液中可生成CIO2、HCIQ、CI8、C「等,其中HCIO2和CI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IO2是有毒气体。

经测定,25C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I「没有画出)。

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C时,HCIC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25C时,同浓度的HCIQ溶液和NaCI6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有c(HCIO2)+2c(H+)=c(CIO2-)+2c(OH「)

7.常温下,用0.1mol?

L-1HCI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

L-1Na2CC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当V=0时:

c(H+)+c(HCQ-)+c(H2CO3)=c(OH-)

B.当V=5时:

c(CQ2-)+c(HCO-)+c(H2CO3)=2c(C「)

C.当V=10时:

c(Na+)>

c(HCQ-)>

c(CQ2-)>

c(H2COs)

D.当V=a时:

c(Na+)=c(C-)>

c(H+)=c(OH-)

8.H2C2O4水溶液中H2QO4、HC2O4「和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3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aCO4)=2.3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XX

f]

11J4ft7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

B.0.1mol?

L「1NaHC2O4溶液中:

c(QQ2「)>

c(H2C2O4)

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c(QO42「)>

c(H2C2O4)>

c(HQ04「)

D.一定温度下,往CaQ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

9.室温下,将1.000mol?

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

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0

14

-

P

J

A

I

15

{

1

mL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x1014mol?

L^1

B.b点:

c(NH4+)+c(NH3?

H2O)=c(C「)

C.c点:

c(C「)=c(NH4+)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

H2O电离吸热

11

10.298K时,在20.0mL0.10molL氨水中滴入0.10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

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v12

11.常温下,将CO2通入2LpH=12的KOH溶液中,溶液中水电离的0H离子浓度(^与通入的CQ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c点溶液中:

c(K>

2[c(C032-)+c(HC03-)+c(H2C03)]

D.d点溶液中:

c(K+)=2c(CO32-)+c(HCO3-)

12.298K时,在20.0mL0.10mol?

L-1氨水中滴入0.10mol?

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

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

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c(H+)=c(OH-)

13.40C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

c(HCO3-)>

c(NH2COO)>

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2c(CQ2-)+c(HCO3-)+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c(OH)不断增大

c(NH3?

H2O)

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

14.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0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

XOH大于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i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X10。

2

D.当lgV=2时,若X2C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则c(HCQ-)/c(CO32)减小

.25C下,向20mL0.1mol/LH2A溶液中滴加O.lmol/LNaOH溶液,有关粒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H2A电离方程式H2A=2H++A2-

V[NaOH(aq)]=20mL时,溶液显碱性

已知25C时K2(H2A)=1.0X10,则V[NaOH(aq)]=VmL时,pH=9.1

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HA-)+C(A?

-)+C(H2A)=0.1mol/L

16.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

反应的终点。

右图是某同学用0.1mol?

L-1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

0.1mol?

L-1的HCI和CHa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

CHa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在A点的溶液中有:

c(CHsCOO)+c(OH-)-c(H+)—0.05mol?

L-1在B点的溶液中有:

c(K+)>

c(OHT)>

c(CH3COC-)>

c(H+)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17.常温下,用0.1mol?

L-1Na2CQ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c(H+)+c(HCQ-)+2c(H2CO3)=c(OH-)

18.在常温下,0.1000molL「1・Na2CO3溶液25mL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A.a点:

c(COb2-)=c(HCQ-)>

c(OH)

5c(C「)>

4c(HCO3-)+4c(CQ2-)

C.c点:

c(OH)=c(H)+c(HCQ-)+2c(H2CO3)

D.d点:

c(H)=c(CQ2-)+c(HCQ-)+c(OH)

19.向0.1mol/l.的NH4HCC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NaOH溶液时,含氮、含碳粒子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纵坐标是各粒子的分布系数,即物质的量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9&

7().&

NH.HCO^液中JuANaOlUA®

.竹碳粒子井布图

A.开始阶段,HCO-反而略有增加,可能是因为NH4HCQ溶液中存在H2CC3发生的主要

反应是H2CQ+OH—HCOT+H2O

B.当pH大于8.7以后,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同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pH=9.5时,溶液中c(HC6)>

c(HN3?

H2O)>

c(NH4+)>

c(CCb2-)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发生的反应为2NH4HCC3+2NaOH—(NH4)2CC3+Na2CC3

20.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c点溶液存在c(NH4+)>

c(R)、c(OH)>

c(H+)

C.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X110

21.

常温下,用0.10mol?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

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HsCOO)vc(CNT)

c(OH-)>

c(CHCOO)>

c(H+)c(CH3COO)-c(CNT)=c(HCN)-c(CHCOOH)

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

c(CH3COO)+c(OH-)=c(CH3COOH)+c(Ff)

22.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23.将足量的CC2慢慢通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随CC2的体积(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过量的CC2在水中的溶解和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NaOH溶液的体积为2L

C.M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满足

D.M、N点对应的纵坐标均大于

E.

0.1mol/L

c(HCQ-)>

c(CO32-)

7

.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H2A-—2H++A2-K=10-5.4

B.在O.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

c(HA-)>

c(H+)>

QA2-)〉c(OH-)

C.已知25C时HF的?

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A+F—HF+HA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

24.常温下,向1L0.1NH4CI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也+与NH3H2O的变化趋

势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心门不断增大

D.当n(NaOH)=0.05mol时溶液中有:

c(C「)>

c(OH-)>

25•亚氯酸钠(NaClC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浆等物品的漂白,

NaClO2溶液中存在CIO2、HCIO2、CIO2-、C「等四种含氧微粒,经测定,25C时各组分含

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向亚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n(CI6)增大

B.HCI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X10

C.NaCIC2溶液中:

c(Na+)+c(H+)>

c(CIQ-)+c(C「)

D.pH=5时含氯元素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c(HCIQ)>

c(CIO2-)>

c(CI-)>

c(CIQ)

26

.常温下,向10mL0.1moI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I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C.c点溶液存在c(NH4+)>

c(R-)、c(OH)>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X10

27.常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CH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c(CH3COO)<

c(CN「)

c(Na+)>

c(OH「)>

c(CfCOO)>

c(H+)

c(CHCOO)—c(CN「)=c(HCN)-c(CH3COOH

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

c(CH3COO)+c(OH-)=c(CH3COOH)+c(H+)

c(CH3COOH)c(CH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5.5的溶液中:

c(CH3C00H)>

c(CHC00)>

c(H+)>

c(OH)

B.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人0.05molHCI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HjC00H)+c(0H)

C.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HJC00H)+c(0H)

D.pH=3.5的溶液中:

c(Na+)+c(H+)+c(0H)+c(CHC00H)=0.1mol.匚1

30.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H3H20溶液,所

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

A.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B.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31.已知:

常温下,H2CO3Ka1=4.2X170Ka2=5.6X110,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

H2R、HR-、R2-分别在三者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在pH=4.4的溶液中:

3c(HR)=c(Na+)+c(H+)-c(0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C.在pH=3的溶液中存在

D.向Na2CC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发生反应:

CC32-+H2R=HCO-+HR-

32.常温下,用0.10mol?

L-1K0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

L-1H2QQ(二元弱酸)溶液所得

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OH)=1012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QO4-)+c(C2O42-)+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Kh)>

c(HC2O4-)>

c(H2C2O4)>

c(C2O42-)

D.点④所示溶液中:

c(K+)+c(H2C2O4)+c(HC2O4-)+c(C2O42-)=0.10mol?

L-1

33.常温下,用0.1mol.L-1HC1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L-1Na2CO溶液,所

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F

20i/mJ.

当V=0时:

c(H+)+c(HC6)+c(H2COj)=c(OH-)

当V=5时:

c(CC32-)+c(HCOj)+c(H2CC3)=2c(CI一)

当v=10时:

c(Na+)>

c(HCQ)>

c(H2CO3)

当V=a时:

c(Na+)=c(CI一)>

c(H+)=c(OH一)

34

在常温下,

卜列说法止确的是

A.0.10molL-1Na2CO3溶液25mL用0.10molL-1盐酸滴定。

当滴定到消耗20mlHCI时所

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有:

5c(CI-)=4c(HCQ-)+4c(CC32-)+4c(H2CQ)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Q②(NH4)2SO4③(NH4)2Fe(SQ)2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③'

①〉②

C.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sCOOH)c(CHCOO)与pH值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4.5溶液中:

C(CHsCOC-)>

C(C^COOH)>

C(Ft)>

C(OFI)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F溶液与NaCI溶液中离子总数:

N(NaF)>

N(NaCI)

35.常温下0.1moI/L的H2A溶液中H2A、HA—、A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2-

c(Na)>

c(HA)>

c(H)>

c(A2)>

B.在O.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OH-)

C.已知25C时HF的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为:

H2A+F「一HF+HA「

36

.在某温度时,将nmol?

L-1氨水滴入10mL1.0mol?

L_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I

A.a点Kw=1.0O10

B.水的电离程度:

b>

c>

a>

d

C.b点:

C(NH4+)>

C(C「)>

C(b+)>

C(OH「)

D.25C时NH4CI水解常数为(n-1)x107mol?

L1(用n表示)

37.常温下向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匚1的HN3溶液(叠氮酸),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叠氮酸的Ka=10-4.7)。

下列说法

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

c(N3—)

C.在C点,滴加的V(HN3)=12.5mL

D.在D点,c(H+)〜1—4.7

38.25C是,向20mL0.1mol?

L-1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溶液,溶液中pH与pOH(pOH=—Ig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IT

丨卜

7申POFi

A.b点消耗氨水的体积为20mL

B.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CI(aq)或NaOH(aq),溶液的pH变化很少

C.a点和c点所示溶液中水所电离出的c(OH)分别为10-9mol?

L-1和10-5mol?

D.ab段所示溶液中相关料子浓度关系可能为:

c(NH4+>

c(Cl-)>

C(NHsH2O)

39.常温下,在10mL0.1mol?

L-1Na2CO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

L-1HCI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

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0

50

A.在0.1?

mol?

L-1?

Na2CCb溶液中:

c(Na+)+c(H+)=c(CC32-)+c(HCC3-)+c(OH)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

c(CO32-)=c(HCO3-)>

40.在某温度下,向20mL0.1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