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8489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3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内科学试题(正高)Word文档格式.docx

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双肺所见各级支气管未见明显异常,于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行细胞学灌洗查到腺癌细胞。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目前该患者的肿瘤分期为()

  A.cⅠA期

  B.pⅠA期

  C.cⅠB期

  D.pⅠB期

  E.cⅡA期

  F.pⅡA期

  G.尚不能明确分期

A

  4.(提示经充分术前准备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右侧胸腔镜手术。

术中探查见:

胸膜腔内未发现明显积液,脏壁层胸膜未见明显异常结节,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大小约2.1cm×

2cm,表面脏层胸膜未见明显皱缩。

遂于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切除并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抗炎对症治疗,患者恢复顺利。

术后病理诊断:

  (肉眼所见)右肺上叶切除标本,于右肺上叶后段可见大小约2.1cm×

2cm×

1.8cm结节,切面灰白,未累及叶段支气管,周围肺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意见)右肺上叶中分化黏液腺癌,少部分呈微乳头型及附壁型,肿瘤未累及叶段支气管及脏层胸膜,支气管切缘未见癌,周围肺未见明显异常。

淋巴结转移性癌(2/28),转移淋巴结位于肺内段支气管旁淋巴结(2/6),其余纵隔肺门淋巴结未见转移。

)根据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该患者的病理分期为()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A期

  F.ⅢB期

  G.Ⅳ期

C[案例分析]

  5.该患者的术后综合治疗模式应当为()

  A.仅定期复查

  B.免疫增强剂治疗

  C.术后辅助化疗

  D.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E.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

  F.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

  G.中医中药治疗

  6.对于该患者而言,可以使用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包括()

  A.长春瑞滨+顺铂

  B.依托泊苷+卡铂

  C.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

  D.吉西他滨+顺铂

  E.多西他赛+顺铂

  F.培美曲塞+顺铂

  G.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

A,D,E,F[案例分析]

  7.(提示该患者术后采用Pemetrexed+Cisplatin方案辅助化疗4个周期,化疗后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再行全身PET/CT评估未发现明确的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下一步的诊治建议为()

  A.推荐胸部放射治疗预防局部复发

  B.继续采用该化疗方案化疗4周期

  C.改用其他化疗方案继续化疗4周期

  D.根据分子检测结果选择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E.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

  F.预防性全脑放射治疗

  G.给予双膦酸盐药物预防骨转移

E

  ·

  参考解析:

  1.上述都是关于PET/CT检查在肺癌诊治中应用的正确论断。

  2.该患者的临床分期为ⅠA期(T1bN0M0)。

目前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研究一般集中于ⅢA期N2患者,而对于ⅠA期患者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术前新辅助化疗。

其余论述皆为正确论断。

  3.TNM分期包括(治疗前)临床分期和(手术后组织病理)病理分期,前者是依据治疗前或决定不做任何治疗前所获取的所有诊断和评估信息对病变范围的临床估计,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活检结果等,主要用于制定治疗计划;

后者除了依据临床分期信息以外,还依据手术切除和切除标本病理检查时所获取的信息,主要用于预后评估和确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

该患者尚未手术,目前的分期只能是临床分期,不能因为有病理诊断就误认为是病理分期。

该患者的肿瘤为周围型、直径为2.1cm、没有发现胸膜受累的证据,其T分期为T1b;

PET/CT没有发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受累和远处转移,其N分期和M分期分别为N0和M0;

因此,目前该患者的肿瘤分期应当为临床ⅠA期(T1bN0M0)。

  4.该患者的肿瘤最大径为2.1cm、未累及叶段支气管和脏层胸膜,其病理T分期为T1b;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肺内段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该淋巴结为第十二站淋巴结,其病理N分期为N1;

术中未发现胸膜腔转移,其病理M分期为M0;

因此该患者的病理分期为T1bN1M0,属ⅡA期。

  5.该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为T1bN1M0,属ⅡA期。

研究表明,对于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T1ab-2abN1和T3N0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

  研究还表明,术后放射治疗能提高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但不能提高N1或N0患者的生存。

  6.A、D、E、F都是NCCN推荐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方案,其中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可以用于肺腺癌,一般不用于肺鳞癌。

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一般选用含顺铂的双药方案,含卡铂方案仅用于不能耐受顺铂的患者。

不推荐在辅助化疗中使用烷化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地位尚未确立。

  7.对于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4周期,此后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无临床证据显示备选答案中的其他治疗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2、患者男,54岁。

主诉:

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9个月,确诊淋巴瘤2天。

现病史:

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一肿块,大小约2cm×

2cm,无红肿热痛及其他不适,患者未在意。

患者右颈部肿块逐渐增大,增多,并双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均出现多个肿块,大者大小为3.0cm×

3.0cm,质韧,活动度可,不伴疼痛,不伴压痛,不伴低热及盗汗。

  于5个月前行右颈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示:

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考虑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

免疫组化:

CD2+++,CD4+CD3++,CD30个别+,ALK-,Bcl-6-,CD10-,Mum-1+,CD15-,CD20少量+,CD79a-,Ki6770%+鼻咽颈胸部CT示:

双侧颌下、颈深各组、颈后三角区、锁骨上、双侧腋下、气管食管沟、纵隔1、2R/L、3A、4R/L、5、6、7区、右侧心包横膈组、脾门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大者约2.6cm×

3.0cm;

双肺多发小结节影,最大约1.5cm,考虑受侵。

腹盆腔CT提示:

心包横膈组、腹膜后、肠系膜、双侧髂血管区、腹股沟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大者约4.2cm×

2.1cm。

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目前患者无发热,二便正常,近半年体重下降7kg。

既往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否认冠心病、否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否认外伤史。

吸烟30余年,平均每日1~2包,已戒1个月。

  无其他不良嗜好。

否认家族肿瘤遗传病史。

  查体:

T36.3℃,P86次/分,R18次/分,BP109/72mmHg。

身高171cm,体重68kg,体表面积1.79m,ECOG评分1。

双颌下、双颈部、双锁骨上、双腋下、双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最大者约4.0cm×

3.0cm,质地韧,部分活动度差,无压痛。

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血肝肾功能正常。

乙肝五项均阴性。

血沉46mm/h。

血LDH:

294U/L(正常值为135~225U/L)。

  骨髓穿刺未见骨髓受侵。

  1.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的起源细胞是()

  A.成熟T淋巴细胞

  B.前体T淋巴细胞

  C.原T细胞

  D.成熟NK细胞

  E.不成熟NK细胞

  F.不成熟T细胞

A[案例分析]

  2.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特点有()

  A.预后差,劣于成熟B细胞淋巴瘤

  B.预后优于成熟B细胞淋巴瘤

  C.预后与成熟B细胞淋巴瘤相当

  D.无治愈可能

  E.预后非常好,治愈率高

  F.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长期生存率约10%~30%

A,F[案例分析]

  3.该患者当时的临床分期是()

  A.ⅣA期IPI1分

  B.ⅣB期IPI1分

  C.ⅣA期IPI2分

  D.ⅣB期IPI2分

  E.ⅣA期IPI3分

  F.ⅣB期IPI3

  分

D[案例分析]

  4.该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模式是()

  A.定期观察

  B.定期观察,如患者治疗意愿强烈,可化疗

  C.联合化疗4周期+放疗

  D.联合化疗6周期+靶向治疗

  E.联合化疗6~8周期

  F.联合化疗6~8周期+利妥昔单抗+放疗

E[案例分析]

  5.(提示患者采用联合化疗模式,给予CHOPE方案化疗。

3周期化疗后浅表肿大淋巴结消失,复查颈胸腹及盆腔CT示各组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少,双肺结节消失,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较前显示增大、增多。

)该患者目前应该采用的治疗策略是()

  A.中药

  B.放疗

  C.分子靶向治疗

  D.联合化疗+靶向治疗

  E.解救方案化疗

  F.增大剂量化疗加放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6.(提示患者改行GDP方案化疗3周期,复查颈胸CT示双侧颈深组、锁骨上、腋下、纵隔多发淋巴结,最大者直径约0.6cm,腹盆腔CT示肠系膜、腹膜后及双侧髂血管区多发淋巴结,大者短径约0.7cm。

PET/CT检查示双侧颈深组、锁骨上、腋下、纵隔、肠系膜、腹膜后及双侧髂血管区多发小淋巴结,放射性摄取无增高。

)现该患者应该采用的治疗策略是()

  A.放疗

  B.分子靶向治疗

  C.中药

  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E.联合化疗+靶向治疗

  F.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D

  1.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的起源淋巴细胞是成熟T细胞。

所谓成熟T细胞是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由胸腺进入外周血,发挥免疫功能的T细胞。

  2.外周T细胞淋巴瘤总体上预后较差,对化疗药物相对耐药。

传统的CHOP方案治疗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长期生存率约10%~30%,疗效明显

  劣于成熟的B细胞淋巴瘤。

  3.CT显示病变累及横膈上下多个淋巴结区及结外器官(双肺)受累,为Ⅳ期;

半年体重下降7kg,7/68=10.3%>

10%,有B症状;

LDH大于正常,Ⅳ期患者,IPI评分为2分。

  4.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

最常发生于淋巴结,但许多患者存在结外受侵,包括肝脏、骨髓、胃肠道和皮肤。

  与B细胞淋巴瘤相比,PTCL-NOS的OS率和无事件生存(eventfreesurvival,EFS)率较低。

  该患者诊断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ⅣB期,病变较广泛,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应给予联合化疗6~8周期。

  5.非霍奇金淋巴瘤Ⅲ、Ⅳ期患者一线治疗不能获得CR的患者属于难治患者,如受累野不广泛可行巩固性放疗来解救。

如受累野广泛,可行解救化疗。

  该患者病变广泛,且CT提示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增多,不适合行放疗,应先行解救方案化疗。

  6.不能获得CR的难治NHL患者,解救化疗之后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可推荐的方法。

  欧洲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PARMA研究)证实解救化疗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优势。

  适合HDT/ASCR的患者可在移植前采用二线方案治疗。

CR或PR的患者可以考虑干细胞支持下的高剂量治疗。

不适合接受高剂量治疗的患者仅采用二线方案姑息性治疗。

  但是真正耐药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不高,通常不推荐大剂量化疗下的自体干细胞移植,可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此患者在解救化疗后获得CR,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3、患者男,58岁,干部。

进行性加重腰疼6个月,伴低热1个月。

患者半年前出现右侧腰痛,进行性加重。

近1个月,低热,体温最高37.8℃,不伴寒战,无乏力和盗汗。

无肉眼血尿,无骨痛和头疼。

近4个月来,体重下降3kg。

B超检查提示:

右肾下极低回声肿物。

进一步CT检查示,右肾下极肿物直径8.2cm,平扫呈低密度,边界清,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

  既往体健,高血压史5年,口服缬沙坦治疗控制良好。

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和传染病史。

  否认肾病病史。

  吸烟20年,平均每日10支。

  偶尔饮酒。

体温37.5℃,脉搏86次/分,血压130/80mmHg,ECOG评分1分。

精神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和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86次/分,律齐。

腹部未及包块,无压痛。

肠鸣音正常。

背部右肾区叩击痛阳性。

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WBC5.6×

10/L,Hb100g/L,PLT156×

10/L。

尿常规:

RBC25/HPF,WBC1~2/HPC。

ESR25mm/h。

肝肾功能正常。

  1.该患者还应完善以下检查中的()

  A.静脉尿路造影

  B.尿培养

  C.膀胱镜

  D.肾脏肿物穿刺

  E.骨扫描

  F.胸CT

E,F[案例分析]

  2.进一步检查胸

  CT:

双肺未见结节。

  ECT:

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结核

  B.肾转移癌

  C.肾错构瘤

  D.肾乳头状细胞癌

  E.肾嫌色细胞瘤

  F.肾透明细胞癌

F[案例分析]

  3.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后病理提示:

右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Ⅱ级,肿瘤侵及肾被膜,肾静脉无瘤栓。

肾门淋巴结转移0/6。

该患者的临床分期(AJCC7.0)为()

  C.Ⅱ期

  D.ⅢA期

  E.ⅢB期

  F.Ⅳ期

  4.该患者的术后处理是()

  A.化疗

  B.局部放疗

  C.IL-2

  D.IFNα

  E.索拉非尼

  F.定期观察

F

  1.从该患者病史和影像学特点看,考虑为原发性肾脏肿瘤可能性大,但尚应除外肾转移瘤和感染。

患者虽然有发热,但无明显毒血症状,外周血白细胞不高,尿常规以镜下血尿为主,白细胞不高,因此不支持感染。

肾转移瘤一般CT扫描呈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从该患者的影响特点看不支持肾转移瘤。

但仍应行其他部位的CT检查以除外有无其他脏器的原发肿瘤,如胸CT除外肺癌。

如考虑为肾癌,还应明确有无远处转移,肺和骨是肾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因此应选E和F。

  2.该患者的肾肿瘤在影像特点上表现为动脉期强化和静脉期强化减低,符合肾透明细胞癌富血供的特点,而其他类型的肾癌以及肾转移癌一般表现为低密度,无明显强化,因此该患者的肾肿瘤考虑为透明细胞癌。

  3.按AJCC第7版,肿瘤直径超过7cm为T2,T2N0M0为Ⅱ期。

  4.已有的辅助治疗研究结果提示,IL-2和IFNα均未能提高肾癌的术后生存率。

因此,对可手术肾癌,术后不常规推荐辅助性的细胞因子治疗。

  既往的研究也未能证实术后局部放疗的作用,即使是对T4的患者。

对于高危的局部晚期肾细胞癌,术后应用靶向药物如多吉美或舒尼替尼作为辅助治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靶向药物不应在临床研究的范畴外应用。

  [多项选择题]

  4、信号传递中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A.CAMP

  B.GTP

  C.DAG

  D.cGMP

  E.IP3

A,C,D,E[多项选择题]

  5、下列关于硼替佐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细胞周期抑制药

  B.属于蛋白酶体抑制药

  C.可影响NF-κB、MAPK信号通路

  D.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E.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B,C,E[材料题]

  6、患者男,48岁,农民。

右后背间歇性隐痛不适10天。

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后背间歇性隐痛不适,能自行缓解,向右肩部放射,与进食无关,无外伤史,无腹胀、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皮肤瘙痒,轻度乏力,食欲欠佳,无尿血、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正常,双下肢不肿,近3个月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有"

乙肝"

病史20余年。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病史。

吸烟25年,20支/日。

偶尔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发现肝肋下2cm,剑突下未及,脾肋下未及。

无其他阳性体征。

血、尿、粪常规正常。

凝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

TBIL17.5μmol/L,DBIL4.6μmol/L,ALT75U/L,AST105U/L,TP85g/L,ALB38g/L,BUN5.5μmol/L,Cr75μmol/L。

乙肝两对半示:

HBsAg(+)、HBsb(-)、HBeAg(+)、HBeAb(-)、HBcAb(+),HBVDNA<

500copies/ml。

  丙肝抗体阴性。

  肿瘤标志物示:

  AFP150μg/L,AFU23.0U/L,GPDA53.0U/L,SHA(+++),CEA、CA50、CA72-4、CA19-9、CA125正常。

胸腹部CT检查(平扫+增强)示:

肝脏形态欠规则,肝表面欠光整,肝叶比例失调,肝右叶可见低密度不均影,约7cm×

5cm,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不均

  匀强化,门静脉期造影剂退出;

另可见2处低密度影,大小分别为约2.0cm×

1.5cm、2.2cm×

1.6cm。

肝左叶可见一枚2.5cm×

2cm低回声占位,门静脉左支可见小结节状充盈缺损。

  1.该患者临床诊断为()

  A.转移性肝癌

  B.原发性肝癌

  C.肝囊肿

  D.肝脓肿

  E.肝血管瘤

  F.肝硬化结节

B[案例分析]

  2.该患者根据肝癌巴塞罗那(BCLC)分期、AJCC(第7版)分期分别为()

  A.BCLCB期,ⅢA期

  B.BCLCB期,ⅢB期

  C.BCLCC期,ⅢB期

  D.BCLCD期,Ⅳ期

  E.BCLCC期,ⅢC期

  F.BCLCB期,Ⅱ期

  3.该患者下一步首选的治疗是()

  A.手术切除

  B.肝移植

  C.化疗

  D.放疗

  E.TACE治疗

  F.索拉非尼

  G.射频消融

  H.无水酒精

  4.该患者下一步治疗可考虑()

  C.TACE治疗

  D.索拉非尼

  E.射频消融

  F.无水酒精

  G.最佳支持治疗

A,D

  1.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肝癌诊断标准,该患者有乙肝"

大三阳"

病史,CT有肝硬化表现,肝内可见多个病灶,最大病灶超过2cm,且有"

快进快出"

征象,可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无活动性肝炎证据,AFP高于正常,尽管未达到200μg/L以上,但SHA呈强阳性,亦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患者无胃肠肿瘤相关临床表现,CT检查无胃肠肿瘤的异常征象,肿瘤标志物

  CEA、CA50、CA72-4、CA19-9、CA125在正常范围,排除胃肠肿瘤的可能性。

  2.巴塞罗那分期根据ECOG评分、肝脏病灶的大小数目和侵犯范围、Okuda分期和Child分级4个方面进行分期,该患者PS评分1分,肝脏病灶为多个,最大病灶超过3cm,且有门脉左支癌栓,Okuda

  分级为工级,Child分级A级,因此,BCLC分期为C期。

AJCC第7版分期为T3b(门静脉左支癌栓)N0M0ⅢC期。

  3.该患者肝脏病灶超过3个,最大病灶超过3cm,不宜行手术治疗,亦无肝移植指征。

肝脏病变较大、分散,不宜行放射治疗、射频消融。

门脉左支虽然有癌栓,但病灶主要集中在肝右叶,下腔静脉及门脉主干无癌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