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455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美育具有“寓教于乐”的鲜明特征。

9.要点:

对。

喜剧是引入发笑的艺术,喜剧之所以能够引人发笑,是因为寓庄于谐。

“庄”是指深刻的社

会内容,“谐”是指诙谐可笑的艺术表现形式。

喜剧性是“庄”与“谐”的辩证统一。

10.要点: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的主要性质是情感教育,娱乐性是美育的鲜明特点。

“寓教于乐”强调美育不仅可以使人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美育是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的辩证统一。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12.简述“距离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11.答案要点: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包括;

(1)形象性。

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有一定欣赏价值的艺术形象。

(2)主体性。

指艺术作品的创作是艺术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而不是简单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

艺术美融人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而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3)审美性。

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每个要点5分)

12.答案要点:

(1)原籍瑞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布洛(1880-1934)在《作为一种艺术要素和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审美“心理距离说”,在各国美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必须抛开实用目的与功利需要,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实用的变为欣赏的,由功利的变为审美的,才能够真正获得审美感受。

(3)布洛进一步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距离”必须适中,距离过远或距离过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

所谓距离太远,是指一种实用功利的态度或科学认知的态度,根本就没有进入审美的心境,没有建立审美的态度。

所谓“距离太近”,是指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固然需要共鸣和移情,但是,心理距离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剧中的故事当作生活的真实,甚至把剧中的人物当作生活中的自我,那也同样不可能得到美感。

五、论述题(共30分)

13.请结合你的亲身体验,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13.答案要点:

(1)自然美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通过学习美学理论,我们应该明确,自然美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体验到美感,是因为自然特征中蕴涵着人生哲理和社会生活的某种特质。

因此,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2)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3)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解释和举例说明10分。

2014年1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自然美

2.艺术美

3.审美心理

1.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2.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4.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____世纪中叶,____国的______被称为“美学之父”。

5.社区环境美的主要内涵包括_____;

____,服务设施齐备;

____,有地方特色。

6.从表现内容分类,喜剧可分为____、____、____。

7.现代审美心理学派中的移情说、距离说、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8.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____、____和塑造完美人格。

4.18德鲍姆嘉通

5.清洁卫生交通便利美观

6.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喜剧

7.立普斯布洛克罗齐

8.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

9.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10.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综合艺术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

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元素,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们把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优美的核心在于和谐,在审美类型中,优美是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感是各种美感中最单纯的情感,其本质就是愉快。

11.简要说明社会美的主要特征。

12.简述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1)社会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事物中的直接体现。

(2)社会美重在内容,突出体现为美与善的统一,与一定的社会功利性密切相关。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稳定性。

(4)社会美同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等相联系。

(答出其中任意3个要点即可。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1)视听综合性。

(2)人物表演性。

(3)戏剧情节性。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

13.请结合审美实例阐述想象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

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

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在审美欣赏中显现诗情画意,不能领略自然的优美与壮美等等。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阐述和举例说明10分)

2013年7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社会美

2.优美

1.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2.优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核心是和谐。

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审美心理产生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

4.美起源于“游戏”的审美发生学说被称为“____”,其代表人物是____和____。

5.人的外在美体现在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____、____、____。

7.在审美文化中,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____,____,____。

8.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主要特点包括____、和普遍性。

4.游戏说席勒斯宾塞

5.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

6.画面运动性时空自由性心理真实性

7.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8.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

9.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10.感知、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因素是以情感为中介形成有机统一体的。

不对。

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

的。

人类产生以期自然的物质属性虽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觉为美。

只有在人类

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审美心理的突出特点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以感知因素作为基础,审美中的情感活动通过想象因素自由扩展和抒发,审美中的情感最能在感性里表现理性。

情感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11.简述应该怎样学习美学。

12.简述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1)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

(2)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

(3)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和美学的历史学习。

(4)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1)丰富的情感性。

(2)意义的象征性。

(3)形象的模糊性。

13.试论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

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艺术美的审美性又体现为真、善、美的结晶。

(每个要点及对每个要点的阐述和举例说明10分。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艺术美

2.绘画艺术

3.美育

1.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2.绘画艺术是一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3.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审美与教育的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活动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一种审美活动。

二、填空题I每空1分,共15分)

4.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____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

的____和____。

5.审美文化有三种主要行为方式,即___、___、___。

6.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两大重要特征是“___”与“___。

7.现代西方早期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有___说、____说、___说和___说。

8.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____、____、___三种。

4.客观社会生活审美理想情感愿望

5.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审美消费

6.消解复制

7.移情内模仿距离直觉

8.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喜剧

9.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待征。

10.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美已经存在。

音乐中有组织的乐音,,通过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和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10.要点:

自然美是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评价,自然美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在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改造了人类自己时,自然美才产生了。

11.简述优美的美学特征。

12.简述喜剧艺术“寓庄于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方法。

(1)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2)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

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3)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每个要点5分)

(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

可笑。

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

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

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

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13.试论人的内在美。

13.答案要点:

(1)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

内在美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它必须通过外在的言行来体现,内在美的感性形式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

听其言,观其行,而后能窥见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

作为一种社会美,人的美是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人的内在品质的社会价值是判断人的美的重要尺度。

(5分)

(2)具体而言,人的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①人的美和崇高的理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理想就是人们在头脑中预想的。

希望实现的目标。

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的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体现。

②人的精神美还体现为人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③具有丰富的美好情感。

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人格美的主要体现,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真挚的爱情、真诚的友情、令人感到温暖的亲情等,都是人物美的重要构成成分。

④聪明智慧、渊博的学识有助于增强人的美感,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分)

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

性格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

性格决定人的活动方向和心理风貌,使人的精神具备了个性感情特征,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方面。

性格美的表现是热情、开朗、活泼、诚恳、果断、稳重、刚强、机智、幽默等。

(10分)

2012年7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15分)

1.现实美

2.电影艺术

3.审美客体

1.现实美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等等。

2.电影艺术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3.审美客体特指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另一方。

审美客体自身具有规定性,是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

4.艺术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

5.-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

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几大类型。

6.鲍姆嘉通于——年在《____》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一概念。

7.生活环境的美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____,环境的美,其中物质环境美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美、____美、____美。

8.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形体、节奏、____、____、____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4.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5.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

6.1735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

7.人文社区环境居室环境

8.色彩质感空间组合

9.摄影艺术应如实再现被摄对象,而不应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0.形象性是美育的首要特点。

摄影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要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

任何艺术品之所以产生美感,都是因为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美育从欣赏美的形象开始,并且始终离不开美的形象。

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艺术美,它们的首要特征都是形象性,人人都要通过欣赏美的形象来接受美育。

11.简要说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内容。

12.简述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人本主义强调审美活动在人的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人的“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阶段,看作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一环,看作能使人获得巨大精神享受的“高峰体验”。

审美实质上就是对自我本质和价值的关照。

(每个要点3分)

(1)画面运动性。

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

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

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

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

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

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

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

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

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13。

试述“移情说”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1)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移情说”美学在西方许多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

移情说的先驱是德国美学家费希尔(1807-1887)和他的儿子,他们有关审美中移情作用的论述,为后来的“移情说”开了先河。

一般认为,移情说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1851-1914),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t论移情作用》、<

再论移情作用》等。

立普斯的移情说成为早期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2)移情说的功绩在于对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什么是移情作用呢?

就是指人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将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与此同时,人自身又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进而和事物发生共鸣。

(10分,包括举例说明。

(3)立普斯是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的,他重点研究了审美欣赏心理,他认为审美欣赏实

际上就是一个移情过程。

立普斯认为,审美感受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客观事物,而是来自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也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感”。

只有这时,审美客体才在审美主体心目中成为审美对象。

由物我分离、物我对立的状况升华为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