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4434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分脑高架桥二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6.6干处灌注混凝土11

6.7检桩12

7质量标准12

7.1钢筋加工及安装12

7.1.1基本要求12

7.1.2实测项目13

7.1.3外观鉴定13

8质量保证措施13

8.1技术措施13

8.2组织措施15

8.3材料保障措施17

9进度保证措施17

10安全保证措施18

10.1安全保证体系18

10.2安全保证措施20

10.2.1临时用电20

10.2.2钢筋加工作业20

10.2.3电焊作业20

10.2.4其他注意事项21

11环保施工措施22

11.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强化施工环保管理22

11.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23

平分脑高架桥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⑴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⑵《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1-2004等公路桥梁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⑶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⑷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累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⑸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规定。

1.2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⑵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⑶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2工程概况

平分脑高架桥

(二)位于安远县新龙乡平分脑,是主线为跨越丘陵间沟谷及小型冲沟而修建的一座大型高架桥梁。

桥梁中心桩号K67+983,设置两联共9孔3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桥梁全长278米。

桥梁桩基为钻孔灌注桩,除个别桩基位于河道水中外,其余桩基全部为陆地桩。

根据桥址区地层岩性,钻孔桩拟采用冲击钻成孔。

桩基数量表表1

桩径(cm)

根数(根)

累计总长(m)

120

4

64

160

14

358

180

24

400

3施工配置

3.1人员配置

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表表2

序号

姓名

职务

主要工作

1

段琼林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2

高志刚

项目总工

负责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工作

3

赵佩武

项目副经理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

孔小军

桥梁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程

5

许小龙

质检工程师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检

6

赵博

测量负责人

负责现场控制工作

7

熊斌

安全负责人

全面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8

彭平

机料负责人

负责材料机械采购、调配工作

9

尹军

试验负责人

负责才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10

熊敏

实验员

负责现场试件、混凝土检测工作

11

江宏文

现场技术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12

王文强

现场施工员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

13

胡凯

专职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

王文娜

资料员

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

15

钻孔作业班组、设备:

拟定9组

3.2材料配置

本桥桩基础主要材料数量见表3

平分脑高架桥

(二)桩基主要材料表表3

材料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混凝土

C25水下

m3

M

1436.1

光圆钢筋

R235

kg

8863

带肋钢筋

HPB335

104297

3.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表4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砼搅拌机

90型

砼运输罐车

全站仪

水准仪

汽车吊

25t

拖式地泵

HT80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钢筋调直机

电焊机

XK-400W

振捣棒

1.5KW

挖孔设备

20

空压机

3.5m3

潜水泵

4工期安排

平分脑高架桥

(二)人工挖孔桩桩基础计划于2012年10月13日准时开工,2013年1月31日完工,工期108天,该工期不包含检桩时间。

若开工日期推迟,则工期顺延。

5施工准备

5.1技术准备

1.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收集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包括:

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测量基准点资料、所有施工记录报表、备齐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施工规程、验收标准以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2.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由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理解、领会设计意图。

3.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阐明本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项目组织和工程进度、机械配置、劳动力计划以及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环境卫生施工的保证措施等。

力求针对本项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做到切合现场实际、提高预见性和可行性建议,报监理业主审批,并严格执行。

4.技术交底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阐明具体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做到人人对工程整体心中有数,掌握对本岗位的工艺方法、质量要求和技术要点。

5.2临时道路

施工前,根据现场桩位布置情况,总体规划现场临时道路,主要修筑一条通行主干道,并修通数条横向的辅道,以满足机械设备、砼运输车辆、吊车等通行,具体见施工图纸。

5.3供水、供电

1.供水、供电部门提供用水用电接驳点,项目部负责由接驳点接入驻地范围,以满足施工、生活、办公、照明等需要。

2.水管埋入地下,设总闸开关,现场用水采用循环使用,节约用水。

用电要架设电杆,每10~15m立杆,设用电房专门管理。

3.施工现场提供临时用电,应满足现场桩基施工用电要求。

4.现场设发电房,配备1台75KW发电机组,满足停电时灌注桩灌注砼连续作业的需要。

5.临时用水用电方案报项目监理工程师业主审批。

5.4通讯

考虑到施工现场区域大,为满足现场管理的需要,加强与监理、业主和项目部间的通讯联络,项目部将制订专门的工地通讯管理规定,确保通讯联系畅通。

1.项目部办公室为通讯指挥中心,专人值班,保持24小时项目经理部成员值班制,确保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行。

2.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配置手机,要求24小时开机。

3.现场另配6部对讲机,便于现场管理人员相互间的联络,确保指挥及时、有效。

5.5材料采购及送检

⑴本项目工程所用材料主要包括:

商品砼、钢筋、水泥等。

材料将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次提前采购进场,并始终保持3–5天的材料预存量。

进场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要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⑵在上述材料采购之前,项目部先向监理工程师申报,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附材料的样品及材质和使用的有关说明,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采用任何替代材料。

⑶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有见证取检验,试样按要求送专门的质检单位或指定试验单位检验,试样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材料才用于现场施工。

⑷灌注桩桩身砼采用商品砼,使用前按要求进行分包商报审,经港铁、监理同意后选定商品砼商;

砼进场后,现场进行坍落度测试,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灌注施工。

5.6施工机械设备配套

⑴所有进入现场用于本项目工程的施工机械,做到类型适用配套,运行状况良好,技术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工作质量令人满意。

⑵项目部按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备用施工机械进场、易损配件购置计划。

所有机械设备提前3天进场,做好施工前的安装、调试工作。

⑶施工机械进场前,按要求填写《设备进场申报表》向监理工程师报审,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即时安排就位。

⑷施工机械进场后,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项目部共同进行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转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验收合格后投入施工。

⑸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护。

5.7工程测量

⑴开工前,接收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和数据,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⑵根据业主移交的座标控制点、水准点设立施工基线、基线控制网,测点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视野好的地方。

并用水泥砂浆浇筑,用红漆标注、编号。

⑶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应检验与校正,平面测量量距允许误差:

小于200m时为±

1/5000,200~500m时为±

1/10000,500~1000m时为±

1/20000,配合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测距及测角。

J2经纬仪测角,方向角闭合差不超过±

40√n秒(n为测站数),。

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为±

12√Lmm(L为水准长度,以km计),采用不低于S3级水平仪进行一组往返测回。

测量内业、外业工作都要做校核、复测。

⑷导线或三角网测量采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侧距和测角,其精度符合CTJ-91、JTJ061-85,评定标准CJJI-90,方向角闭合差不超过±

40√n秒(n为测站数)。

⑸高程测量采用不低于S3级水平仪进行一组往返测回,基一站视线长度不应超过100m,其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不超过±

12√Lmm(L为水准长度,以km计)。

⑹采用辅助施工基线边界控制点和水准点复测工程范围原地面标高,并进行施工放样,准确测量桩孔的中心位置后,以长30cm的铁质尖桩锤入土层作为标记,尖桩出露地面一般为5–10cm,并撒白灰作好标记,桩点位置、标高记录在册,将控制轴线点引至安全位置予以保护,以便复轴线及检查使用。

⑺所有测量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全部测量资料和成果经自审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查验,批准后使用。

⑻所有测量的原始记录及内业资料由专门测量工程师负责管理,系统保存完整,归入竣工资料中。

5.8场地平面规划及平面管理

项目部按业主、监理工程师提供的现场平面图对场地施工前进行总体规划,做好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沟、沉淀池、施工搅拌机设施放置、砂石材料堆场及生活办公设施等的布设和具体安排,场地布置力求合理,分区规划,特别注意运输畅通,废水、废浆、废碴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做到文明施工。

现场平面管理由一名项目副经理专门负责,优化调度、合理配置,保持现场正常有序。

5.9预前钻探

本试验段按设计和业主要求对每个承台桩进行预前钻探勘察,通过预前钻探进一步了解每个承台地质构造情况,方便施工时更有目地的进行施工操作。

对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质量控制有很好的保证。

6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

人工挖孔主要施工工序: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第一节桩孔开挖→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放线,测设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电动垂直钢提升架、安装吊渣桶、潜水泵、空压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开挖→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开挖、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桩底入岩厚度,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后--清底--对桩孔直径、深度、倾斜度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就位→二次清底浇灌桩身混凝土。

6.1测量控制

开孔前,测量人员应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准确计算,利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放样,设置桩位轴线、高程水准点,桩位应定位,在桩位外设置十字保护桩,以便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

桩位轴线采用在地面设导线控制网,基准点。

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锤线作中心控制用,用尺杆检查半径,以孔口基准点检测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施工测量做到:

施工前检查、施工中检查、施工事后检查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2桩孔开挖

挖孔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允许尺寸误差3cm。

每节的高度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1m为宜。

弃渣装入吊桶内。

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装电动提升机架,提升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车运出。

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如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理孔底,检查基岩情况,确认桩底入岩深度。

孔内岩石须爆破时,应采用浅眼爆破法(方案附后),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撑和护壁,防止震塌孔壁,最后30cm范围应采用风镐开挖至孔底。

当桩底进入倾斜岩层时,桩底应凿成水平或台阶形。

孔内经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经通风十几分钟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6.3护壁施工

护壁比原地面线高30cm,厚度为25cm,混凝土标号C25。

模板采取一节组合钢模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螺栓连接。

混凝土用人工或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采用如图护壁形式。

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挖孔桩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②护壁顶原地面线高30cm,护壁厚比下面井壁厚10~15cm,

当遇到流泥、砂时,孔圈护壁的施工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①减少护壁的高度(0.3-0.5m),采用上述方法后仍无法施工时,应迅速用砂回填桩孔到能控制塌孔为止,并速报有关技术部门及设计单位处理。

②对塌方施工段应即挖即验收即灌注护壁砼。

③开挖时流砂、流泥严重的桩孔,应先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孔挖深,使其起降水井作用。

④开挖时遇到流砂、泥严重的桩,在通过该层时,除按上述做到快速施工,减少一次护壁高度外,必要时还得沿护壁四周打入ф16@100,L=1000的钢筋,并掏空一块随即用稻草按堵塞的方法堵“流泥、流砂”,以保证质量与安全。

6.4钢筋笼加工及吊装

6.4.1钢筋笼的成型

为防止钢筋笼吊放时扭曲变形,在主筋内侧每隔2m设一道加劲箍及三角形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

主筋采用双面焊连接(设计要求),现场如果操作困难建议更改为单面焊连接,确保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长度大于9m以上的钢筋笼,为便于吊运,一般分节制作。

钢筋笼组装在桩基工程附近地面平卧进行,方法是在地面设四排枕木,先将加强箍间距排列在枕木上,按划线逐根放上主筋并与之连接,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0mm。

上下节主筋接头错开50%。

外包螺旋箍筋每隔1~1.5箍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电弧焊点焊或绑扎固定。

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按竖向间距2m左右等间距设置定位钢筋,上下层错开设置,以确保保护层、外形尺寸准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4.1钢筋笼的吊装

钢筋笼加工成型后用25t汽车吊进行安装,吊起直立扶稳后缓慢落入桩孔内就位,用2根20#槽钢横担穿过钢筋笼顶部加强箍,悬挂在孔口混凝土护壁上再卸扣,如为两节,再同法将上节钢筋笼吊到下节钢筋笼上,使主筋对准,采用套筒连接,最后再用吊车将整个钢筋笼吊起,抽出横担后,缓慢放入桩孔内达到设计深度。

为缩短钢筋笼安装时间,钢筋笼分节安装时用二至三台焊机同时施焊。

钢筋骨架底面距孔底面100mm,允许偏差±

50mm。

6.5灌注水下混凝土

6.5.1导管安装及储料斗

导管采用内径260mm或300mm无缝钢管,钢管内壁力求光滑、顺直,无局部凸凹,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连接稳固。

导管在使用前做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合格后投入使用。

下导管前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注明长度,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紧密不漏水。

储料斗容积根据计算确定,确保混凝土首盘灌注后使导管埋深在1m以上,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导管底埋在水下混凝土顶面以下2m~6m,以防孔内泥水冲入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浇筑面不连续而断桩。

6.5.2灌注水下砼

砼采用集中拌制,由砼搅拌车运输,输送泵(或吊斗)灌注,水下砼坍落度D<1.5m时18~22cm,D>1.5m时16~20cm。

吊装完毕后,导管底距孔底距离300~500mm。

首批砼的贮存量以导管下端埋入砼内1m以上计算、控制。

其贮存量可参考下式计算:

V≥πD2/4*Hc+πD2/4*h1

V——首批混凝土贮存量(m3)

h1——井孔混凝土面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需要的高度(m)

Hc——灌注首批混凝土时所需井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m)

D——井孔孔径(m)

施工注意事项:

⑴水下灌注的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坍落度宜为160~220mm,每立方米砼中的水泥用量不少于设计配合比。

⑵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粗集料宜采用4.75~31.5mm碎石,以确保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⑶水下砼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此灌注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辅助措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以及导管堵塞等事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作好记录。

⑷砼灌注过程中要时刻测量导管埋深(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控制其提升速度并做好相关灌注记录,以防断桩事故发生。

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离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宜降低灌注速度;

混凝土顶面上升至骨架底部4m以上时,宜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避免钢筋笼在混凝土的冲击压力下产生上浮。

⑸混凝土灌注至桩顶部位时,应采取措施保持导管内的混凝土压力,避免桩顶泥浆密度过大而产生泥团或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松散等现象;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注数量,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灌注的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不小于0.5m,当存在地质较差、桩径较大等情况时,应适当提高超灌高度;

超灌的多余部分在系梁、承台等施工前或接桩前予以凿除。

⑹砼灌注过程中按上中下各部位随机取样,制取15*15*15cm砼试件,用于砼28天抗压强度试验。

⑺墩桩间距5米以上,可以连续施工,台桩施工时注意要隔桩施工,确保中心距5m内的桩不在24小时以内进行连续施工。

6.6干处灌注混凝土

挖孔达到设计深度以后,应清除孔底松土、沉渣、杂物,如地质复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认可已入设计岩层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挖孔桩灌筑混凝土前,应先安装钢筋笼,并对孔底进行2次清孔。

当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其上升速度较小(≤6mm/min)时,可不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桩的方法。

孔内混凝土应一次连续灌注完毕,不得间断。

混凝土由搅拌站供料。

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下料采用钢导管,深桩孔用混凝土导管。

混凝土应连续分层浇灌,每层浇灌高度不得超过1.5m,应分层捣实,振捣密实,再分层浇筑桩身,直至桩顶。

在混凝土初凝前抹压平整,避免出现塑料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

表面有浮浆层应凿除,以保证与上部承台或系梁有良好的连接。

混凝土应边灌注边插实,采用插入式震动器,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6.7检桩

水下或干处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采用挖土埋置或蓄水的方法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同时避免水下混凝土成桩后长时间暴露遭受破坏。

待养护龄期达到28天(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开挖桩头,将桩基顶面的浮浆凿除至设计标高,切除多余声测管,进行超声波检测。

声波管底部与桩基底部齐平,顶部超出桩顶设计标高50cm,声波管布置形式见下图:

声波管布置图

桩基成桩质量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当成桩质量为Ⅰ类桩时,表明成桩质量良好,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当成桩质量为Ⅱ类桩时,按业主指定方法处理;

当声测管堵塞无法声测时,采取钻芯取样检测成桩质量。

当成桩质量为Ⅲ类桩应原桩位冲孔后重新浇筑。

7质量标准

7.1钢筋加工及安装

7.1.1基本要求

⑴钢筋、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⑵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定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⑶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⑷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数量,不得缺筋、少筋;

⑸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全长

±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7.1.2实测项目

项目

主筋间距(mm)

保护层厚度(mm)

箍筋间距(mm)

中心平面位置(mm)

外径(mm)

顶端高程(mm)

倾斜度(%)

0.5

底面高程(mm)

50

7.1.3外观鉴定

钢筋表面应无铁锈及焊渣。

8质量保证措施

8.1技术措施

①项目部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定、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收集与本项目相关的工程资料,做好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分级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质量控制关做出专门的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真正体现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我公司在桩基施工中的技术优势,体现出我公司的施工质量水平。

②项目部将根据该扩大试验段桩基的施工工艺,组织现场各级技术、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掌握、用准规范、标准、规程要求,为扩大试验段桩基的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③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各工序在隐蔽前必须经项目部质检人员自检验收并签名认可,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并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