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834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交流课前部分资料: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

18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

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设计意图: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己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

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

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

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设计意图: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学设计评析:

《盘古开天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

范老师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语文课以语文知识传授为重心的传统格局,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有下面特点:

一、新颖巧妙,匠心独具的开课设计

教者凭借教材,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中国神话故事,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神话殿堂的氛围,把学生带进了角色,进入了本课神话故事的学习。

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各环节做好了铺垫。

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富有创造性。

二、识字写字与读文有机结合,抓住重点读中品,读中悟。

该课突出识字重点,重视词词语的教学。

在初读课文后就组织学生画生字,互相认读交流记字。

同时,针对本课特点,将识字写字分别穿在了每一节课中,在课堂中有机地穿插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研读课文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想进行感悟和体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体会,整体深化,延伸拓展,从而巧妙地突破了重、难点。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读了说,说了读,读了想,想了看,看了又读”的运行机制使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

这样把识字学词、阅读融为一个整体突出了语言训练的实践性和识字教学的综合性。

三、自主互动、情趣盎然的课堂拓展

整节课遵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消化课文,利用思考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会盘古的伟大。

在交流收集的资料中,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和展示自己喜爱的神话故事,创造了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

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

古人云:

“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

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

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

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

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

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

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

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

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自制生字卡片。

②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③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故事导入

①关于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

18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作业 

复习生字词。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

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课后作业 

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

灯盏小学教师姓名:

杨维芝

教案背景:

以“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为契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本课时立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以读促思”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2、积累反义词和“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类似的神话故事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从本课神话故事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

阅读法、讲授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案资源:

(1)见本课时课件:

7张幻灯片

(2)参考地址: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及抓题眼,导入新课

1.师:

看看大屏幕,还认识他们吗?

(幻灯片1出示)

师:

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

(盘古)幻灯片2

2.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认为文章是围绕那个词来写的?

围绕这个词你想问些什么呢?

生1:

“开”

生2:

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生3:

盘古怎样开天地?

生4:

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

……(学生畅说欲言,教师强调、引导。

师: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指名读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文中就藏着一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把它画下来。

(生汇报,幻灯片3出示此句)

师:

看到它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

(师板书:

中心句,生齐读)

三、以读促思、紧住题眼、共解疑难、情感升华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呀?

(学生答混沌一片)相机理解“混沌”

师:

混沌就是模糊一团,盘古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一睡十万八千年,那他醒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学习第2自然段。

生汇报,师幻灯片4相机出示。

师:

谁能大声地读一读这句话?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可能会说到感受到了盘古力气大)

师:

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

抡、猛劈过去

师:

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师相机指导读课文)

师:

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师幻灯片4出示。

师:

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几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1)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

说说看。

理解“轻”—“清”的意思不同。

读时轻一些。

(2)浊呢?

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你看,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语气放慢)

(3)男、女生分读反义词。

师:

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生:

开天辟地。

师板书

3、学习第3自然段。

(1)就像这样,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第3自然段讲了什么,自己读读看。

(2)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

顶天立地)

师: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还会合在一起,就……

生:

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师: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叫顶天立地。

盘古并不轻松,请大家看着图,从盘古的表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炼其语言。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

盘古这样苦,这样累,后来盘古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勾画盘古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

(学生自读,教师巡导)

师:

勾完的孩子举手示意。

师:

哪句话在写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

第一句。

(学生读)

师:

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咱们来合作读一读。

(教师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幻灯片5出示文段)

师:

读着这些句子,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

我仿佛看到了盘古的四肢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生:

我仿佛看到了……

生:

我们都仿佛看到了,看到盘古的身体化作这美好的一切。

师:

这每一个词语的后面,都有着丰富的画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屏幕出示——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

师:

读到这些词语,我们似乎看到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的美丽的宇宙。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是他的气息;茂盛的花草树木是他的汗毛;……看到这些,你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来说说吧。

交流:

师:

再读最后一句。

(2)谁能把这巨大的变化读出来。

我们读文章,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学生读,师相机指导)

(3)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

(奇妙、奇特等)

师:

正是由于这些奇妙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

下面老师来读一句,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看看自己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师:

慢慢睁开眼,告诉老师,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说,师相机反馈。

师:

同学们,读书就是这个样子,要边读边想象,通过读把你所看到的景象展现出来,用这种方式读读其他的句子,待会把你看到的景象说给大家听。

(生说)

师:

这么美丽的画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再读一遍吧。

师:

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

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省略符号)

幻灯片6——他( )变成了(   )的(   )。

(如:

他洁白的牙齿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钻石。

师:

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一切!

(板书:

化作万物)

师:

大家看,这就是盘古!

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化作万物!

面对这么一位巨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4)生汇报,师小结。

(奉献精神,伟大等)

(5)齐读最后1自然段。

师: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1自然段。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

孩子们,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盘古开天地只是其中的沧海一栗,你还知道哪些呢?

师相机明示:

后羿射日、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学生可自选、读读)

五、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宇宙

中心句

顶天立地化作万物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抓住题眼“开”提问,教师出示课题后即刻启发学生寻找题眼,抓住题眼“开”字设置疑问:

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盘古怎样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

由于一下子抓住题眼,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朗读感悟(如开天的艰难)、想象空间(如身躯的变化)中遇到困难。

于是,在学生的读书过程中,教师以句式引导,段式引路,启发学生填补空白,组织语言,训练能力。

教学时,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搭建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