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8184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阜阳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阜阳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27分)

1.小明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

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约为4N

D.一只普通的苹果约重为0.15N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

D.我们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便于同学移动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

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

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

4.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两艘船并排同向高速行驶时容易相撞

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

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

7.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吸盘吸玻璃

C.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

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2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0.“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1.在向上爬杆过程中,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为防止滑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12.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      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13.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      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15.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p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

16.“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平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      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1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东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分析评估小东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问题:

(1)      ;

(2)      ;

改正:

(1)      ;

(2)      .

18.如图所示是小华利用合金块、水等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实验情景.设计甲、乙、丙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合金块侵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1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认为:

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的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文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文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的?

答:

      .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

(3)请将小文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根据小文的结论,可以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将做      运动.

 

四.计算(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

20.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的质量为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21.2011年7月28日上午12点15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m,载人潜水器在水下多次进行坐底,并且开展了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取样作业,获得了近底精细地形资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000m级水深的突破,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如图所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8.2m、3.0m与3.4m空重不超过22t,最大荷载是240kg.(g取10N/kg)求: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m时受到的海水对它的压强是多少?

(ρ海水=1.03×103kg/m3)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全潜入水下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怎样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27分)

1.小明同学对一些物体的重力进行了估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

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约为4N

D.一只普通的苹果约重为0.15N

【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

【分析】对我们生活中不常接触的重力单位N,多数人看到数据后很难跟生活经验对上号,所以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数据经过重力计算公式G=mg,算出其质量,就感觉比较容易分析判断了.

【解答】解:

A、由G=mg,得:

=

≈40.8kg,符合实际.

B、由G=mg,得:

=

≈0.05kg=50g,符合实际.

C、由G=mg,得:

=

≈0.4kg=400g,符合实际.

D、由G=mg,得:

=

≈0.015kg=15g,不符合实际.

故选D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电动自行车的车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

D.我们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便于同学移动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手把上有凹凸不平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为把作业本擦得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橡皮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学校的垃圾箱下方装有轮子,这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便于同学移动,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

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

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

【考点】惯性.

【分析】根据惯性定律进行分析,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

A、系好安全带是防止在汽车急刹车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使人受伤,所以A选项与惯性有关;

B、由于火车行驶的速度较大,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物体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行驶,所以不会在短距离内将车刹住,故B选项与惯性有关;

C、扔出去的物体,由于重力作用,最终要落回地面,故C选项与惯性无关;

D、自行车本来就处于运动状态,当停止踩动,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向前运动,故D选项与惯性有关.

故选C.

 

4.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因此对壁虎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受力分析,即壁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受到吸引力和支持力作用.

【解答】解:

因为壁虎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壁虎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壁虎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水平方向受到引力和支持力作用,因此壁虎的重力与墙对壁虎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空中飞行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

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从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两艘船并排同向高速行驶时容易相撞

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

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

A、两船并排快速前行,可导致中间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水压着船向中间靠近,造成事故.所以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故A正确;

B、汽车急刹车时,汽车急剧减速,司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这样就会撞到前面的方向盘上,对司机造成伤害.安全气囊在此时自动充气弹出,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司机的压强,避免造成人体伤害.不能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错误;

C、人离列车太近时,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很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出现事故,故C正确;

D、飞机机翼上部凸起,在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在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便形成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事例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用活塞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吸盘吸玻璃

C.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解答】解:

A、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错误;

B、吸盘吸玻璃,这是利用大气压将吸盘压在玻璃板上的,故B错误;

C、茶壶上的小孔,可以利用大气压强使水顺利倒出,故C错误;

D、潜水员在深海中要穿抗压服,这是利用液体压强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8.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2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分析】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未露出液面,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的浮力不变,绳子的拉力也不变,即为图中的AB段.

(1)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据此求出金属块重.来判断A是否符合题意.

(2)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知道金属块的重,利用重力公式求金属块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来判断B、C是否符合题意.

(3)首先判断拉力的在t1至t2时间段内的变化,再利用公式F浮=G﹣F拉判断浮力的变化.来判断D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

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

从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

G=F拉=54N,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AB段,

从图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4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拉=54N﹣34N=20N.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F浮=ρ水v排g,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

V金=V排=

=

=0.002m3,

∵G=mg,

∴金属块的质量为:

m=

=

=5.4kg,

金属块的密度为:

ρ金=

=

=2.7×103kg/m3.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从图可知,绳子的拉力在t1至t2时间段内逐渐的变大,则由公式F浮=G﹣F拉可知,

金属块的重力不变,而拉力逐渐的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小.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

(1)先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判断出气泡所受液体压强变化情况,再根据气泡内外压强大小关系判断出气泡体积变化情况.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要判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就看气泡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即可.

【解答】解:

(1)气泡上升时,h变小,由P=ρgh得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因此气泡的体积变大,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所以气泡内的压强变小;

(2)由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气泡所受的浮力在变大.

故选D.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0.“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作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 非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

(1)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卫星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状态,故卫星受非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为:

相互;非平衡力.

 

11.在向上爬杆过程中,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竖直向上 ,为防止滑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用防滑粉 .(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对摩擦力的方向理解透彻;二是要明确为了防止下滑是要增大摩擦力.此题答案比较开放,关键要抓住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解答】解:

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该同学在学校体育馆做爬杆运动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其相对运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所以他在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为防止滑下就是要增大他在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

而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积、变滚动为滑动等,

所以握紧杆(或增大压力)、用防滑粉(或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汗使接触面粗糙些)都可以防止下滑.

故分别填:

竖直向上;用防滑粉.

 

12.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 惯性 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1)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滑板一个向前的力,使滑板车前进.

(2)小明和滑板原来是运动的,停止向后蹬地,小明和滑板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滑行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

相互的;惯性.

 

13.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 0.49 N.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重力的计算;重力示意图.

【分析】由图示和杠杆原理可知,汤匙静止时,支撑汤匙的点即为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

【解答】解:

图中所示汤匙静止时,手指尖与汤匙接触的位置即为重心,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G=0.05kg×9.8N/kg=0.49N.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0.49;重力示意图见解答.

 

1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 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0 N.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分析】

(1)由图乙的v﹣t图象可以判断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由图甲的F﹣t图象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受到的推力大小.

(2)由图乙v﹣t图象找出物体什么时候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

【解答】解:

(1)由图乙的v﹣t图象可以知道,在0~2s内,物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0~2s内推力F=f,由平衡条件得,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1N;

(2)由图乙的v﹣t图象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f=F,

由图乙的F﹣t图象可知,在4s~6s内,推力F=2N,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F=2N,

则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

故答案为:

1;2;0.

 

15.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p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pC>pA>pB ,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把水倒出一部分 .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判断物体所受液体压强大小的关键是看液体的深度,液体的深度指得是该点到液面的距离.已知hB<hA=hC,ρ酒精<ρ水根据公式P=ρgh可求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若想减小C点的压强,可以让C点所成的深度变小.

【解答】解:

由图可知,三点所处的深度关系,hB<hA=hC,A、B在同一液体中,根据公式P=ρgh可知,pA>pB,A、C在同一深度,C点在水中,A点在酒精中,但ρ酒精<ρ水根据公式P=ρgh可知pC>pA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采取的方法是减小C点所处的深度,即可以将水倒出一部分;

故答案为:

pC>pA>pB;把水倒出一部分.

 

16.“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平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 4.8×107 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要算浮力,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题中已经告诉我们驱逐舰的排水量,则根据公式G排=m排g即可算出驱逐舰排开水的重力,即为浮力;

驱逐舰在海洋和长江中行驶时,都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

【解答】解:

驱逐舰排开水的质量:

m排=4800t=4.8×106kg,

驱逐舰受到的浮力:

F浮=m排g=4.8×106kg×10N/kg=4.8×107N,

驱逐舰在海洋中行驶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驱逐舰在长江中行驶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驱逐舰从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