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403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差数列说课稿.docx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内容(等差数列)是数列中的两种特殊数列之一。

其定义、通项、求和、性质及其运算是热点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同时数学建模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其中数列应用题在高考中屡屡出现。

(另附近几年高考试题)

1、(04.全国)等差数列中,++=-24,++=78.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A、160 B、180 C、200 D、220

2、(05.全国)如果、、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0,则()A、>B、< C、+>+

D、=

3、(06.广东)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A、5 B、4 C、3 D、2

4、(07.广东)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9n,则其通项=_____.若它的第k项满足5<<8,则k=_______.

本节先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提出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

2、重点、难点

  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为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常规和电教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b、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c、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d、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b、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

c、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b、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变化形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c、通过实例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是文科生,学生学习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幸好经过三个月的磨合,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课堂上均能听老师的指挥,能大胆发言,乐于做练习,基本堂堂清。

  2、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

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

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学法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三.教学程序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五)总结提炼;(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新课引入:

  练习引导(多媒体展示)(约5分钟)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

  2.已知数列{}:

=8,=-3试写出{}的前五项.

  3.为了使孩子上大学有足够的费用,一对夫妇从小孩上初一的时候开始存钱,第一次存了5000元,并计划每年比前一年多存2000元。

若小孩正常考上大学,请问该家长后5年每年应存多少钱?

  思考:

  1.8,5,2,-1,-4①

  2.7000,9000,11000,13000,15000②

  观察提问:

数列①、②有何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写课题)

 (教学设想: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一个支撑点,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再者通过实例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启迪他们的思维火花.同时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探究

  1.等差数列的概念.(约5分钟)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强调:

①“从第二项起”(这是为了使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都存在);

②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因为“同一个常数”体现了等差数列的基本特征);

③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所以上面的①、②都是等差数列,他们的公差分别为-3;2000.

[想一想]请问下面的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为什么?

(1)5,8,13,18,23;

(2)0.70,0.71,0.72,0.74,0.76,0.78;

(3)-9,-9,-9,-9,……

(教学设想:

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等差数列数学表达式:

  如果等差数列{}首项是,公差是d,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d,-=d,-=d……  -=d(n≥1)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约8分钟)

  提出:

如果等差数列{}首项是,公差是d,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表示?

  教师此时指出:

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学习后续有关知识后我们可对这个公式进行严格的证明。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多媒体展示)

              -=d  

-=d  

-=d

                 ……

              -=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n-1)d

  即  =+(n-1)d(Ⅰ)

  当n=1时,(Ⅰ)也成立,所以对一切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设想:

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体现思想”的教学要求)

  举例说明: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公差是2,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n-1)×2,即=2n-1,其图像是(课件显示)

  (教学设想:

①练习巩固;②画出该数列的图象,目的是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

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例解(约10分钟)(题目在投影上显示)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

(1)由题可知:

=8,d=5-8=-3,n=20

                   ∴=8+(20-1)×(-3)=-49

     

(2)分析:

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成立。

解:

(2)由题可知:

=-5,d=-9-(-5)=-4,

             ∴=-5+(n-1)×(-4)=-4n-1

  令-4n-1=-401,解得n=100

  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说明:

(1)强调当数列{}的项数n已知时,下标应是确切的数字;

(2)实际上是求一个方程的正整数解的问题。

这类问题学生以前见得较少,可向学生着重点出本问题的实质:

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成立。

  例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0,=31,求首项与公差d.(以学生看书上的解题过程为主)

  说明:

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d、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

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3我国历史上对数列概念的认识起于公元前几百年前.在公元前一百年前成书的《周髀算经》里提到:

在周城的平地立八尺高的周髀(表竿),日中测影,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影长1丈3尺5寸,以后每一节气递减9寸9分(以10寸计算),请问9尺5寸应是二十四节中那一节?

  分析:

由“以后每一节气递减9寸9分(以10寸计算)”可知从冬至开始的“影长”构成等差数列,所以该实际问题就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

已知首项、末项以及公差d求项数n的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学生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

问题可能出现在:

用{}表示从冬至开始的“影长”组成的等差数列以及公差为-10)

 (教学设想:

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历史故事引出等差数列问题,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解”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4。

通过该题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反馈练习:

(约15分钟)

  1.做本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上述题目,教师提问)。

  目的:

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

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

对学生进行建模思想加强训练。

  3.若数例{}是等差数列,若=+c,试证明:

数列{}是等差数列.

   证明:

-=(+c)-(+c)

            =-

            =d(常数)

           ∴{}是等差数列

  目的:

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

 (教学设想:

练习1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能力;练习2让学生初步领略数学的建模思想;练习3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

 (五).课堂总结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强调关键字:

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n-1)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课本P39习题12.2

(1)第2,3题

  选做题: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30,第10项是第一个大于1的项。

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想:

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七).板书设计:

                

2.2.1等差数列

1.定义        推倒公式过程      例1

                                

例2

 

2.通项公式    练习(学生板书)  例3

 

 (八).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