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76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docx

教学设计少年闰土2

教学设计

名称

少年闰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从人物极具特点的外貌描述,写到了他的动作、语言、神态,而这一切又不脱离闰土的生活实践──对四件事的描述,使我们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有丰富常识的农村少年。

学情分析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课文时代较远,有些句子还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对人物感情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

所以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拉近与课文的距离,然后采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材料,并采用联想法、谈话法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课文时代较远,有些句子还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片面的理解,对人物感情也不一定能准确把握。

所以我先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拉近与课文的距离,然后采用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材料,并采用联想法、谈话法将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搜集资料,导入新课

师: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鲁迅)

学生搜集鲁迅资料,师归纳介绍。

师:

本组课文就让我们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师:

让我们先翻开导读,看看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生:

本组课文

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导读中的要求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师:

让我们拿出预习学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交流。

(小组共同交流预习学案的内容)

师: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们小组内还有哪结不明白的问题呢?

(生质疑问难)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交流

师:

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请看大屏幕(出示导学案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内共同交流,合作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二)小组汇报交流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师:

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这第一个问题。

生1:

我们小组从第四段可以看出他的样子:

他正在厨房中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

让我们来看一个闰土的形象。

谁能具体地说一说闰土形象特点。

生2:

从小毡帽的“小”字,我体会到他很年轻。

生3:

从“圆脸”我能体会到很可爱。

生4:

课文中说他是紫色的圆脸,我想问,为什么他的脸会是紫色的呢?

生5:

我认为他肯定是经常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

2.闰土向“我”讲述的四件事情中,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哪个小组先来读一读。

(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

师:

这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你的脑海里是否也已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呢?

(师示范读第一段)

师:

月亮底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

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哪位同学起来将你的感受读给在座的同学听一下。

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师:

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

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

“其间……”

(2)师:

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生:

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生:

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生:

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四、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师:

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生:

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师:

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

捉泥鳅、捉蝴蝶、打陀螺……)

师: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

(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在沙地上如何捕鸟 

“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 

“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

“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 

“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师: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往常的朋友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在闰土奔驰在海边瓜地的时侯,在雪天捕鸟的时侯,在海边拾贝壳、潮汛看鱼的时侯……而我和我的朋友们只看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我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生读第16段

小结:

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

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

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

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一、学生搜集鲁迅资料。

交流预习,整体感知(小组共同交流预习学案的内容)

4、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交流

师:

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请看大屏幕(出示导学案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内共同交流,合作解决这两个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二)小组汇报交流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这第一个问题。

指导学生平时预习方法(查

找资料、读准生字词、质疑)突出生字的难点、正确区分

 

明确本单元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学会简单概括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件事让学生通过理

解课文内容和了解闰土的性

格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引导学生谈读后的感受。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塑造闰土形象。

下节课,我们,学习鲁迅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1分钟

1抄写本课的字词,多音字注意

2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几个句子,并抄写在作业本上。

3、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能背诵。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健康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海边拾贝

生活丰富

沙地看跳鱼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文章,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

因为写作年代距离今天较为遥远,学生对当时背景的难以理解,加之个别词语稍显生涩,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他的怀念之情。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需要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因此,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碰壁。

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学生在读到“五行缺土”时,就不理解“五行”是什么意思,我建议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词典的方法理解意思。

在理清文章的思路上,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件事,但不够简洁,当我对“雪地捕鸟”这件事概括了以后,学生们很快总结出了其他几件事的小标题。

在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

“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只说闰土很可爱,通过老师点拨后才能理解体会到:

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

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