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726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

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3日在恩施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州长杨天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恩施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了州六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狠抓特色产业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兴州步伐,州域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51亿元,增长13.8%,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21%。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增长26%;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户,总数达到555户,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0家,比上年增加14家,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15家,比上年增加3家。

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聚集度进一步提高。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实现农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达到167万吨,增长4.1%,茶叶、蔬菜等农产品产量都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特色农业基地30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家,“恩施玉露”茶、“思乐”畜产品、“大山鼎”蔬菜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重点景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开展了东航“恩施号”彩绘飞机起航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宣传活动,恩施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062万人次,增长6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增长74%。

城乡消费市场同步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增长20%;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金融信用州”称号,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67亿元、252亿元,分别增长31.3%和21.8%,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抓住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机遇,争取和实施了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增长34%。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宜万铁路建成通车,渝利铁路、宜巴高速公路进展顺利,恩黔、恩来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武钢恩施铁矿“双50万吨”粉矿项目已竣工投产,齐岳山风电一期工程已开始发电,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黄土坡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全年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223个,完成投资44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0.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实施通达工程3100公里,对709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了规范化养护。

大力实施国土整治工程,改造低丘岗地4万亩,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新启动试点村123个,完成了248个试点村村庄整治任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一年来,狠抓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州域经济增添新活力。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有序实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启动了恩施市、建始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政府举办的基层卫生机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2个,累计到位资金60.3亿元,增长35%;直接利用外资1584万美元,增长21%;完成外贸出口1.1亿美元,增长24.3%。

一年来,狠抓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走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并重的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沼气池等生态工程建设,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得到加强,退耕还林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年植树造林43.6万亩,改造低产林7.2万亩;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

清江、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治理与保护取得新成效,节能减排完成省定控制目标。

一年来,狠抓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共免除教科书费、学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5亿元,惠及全州38万中小学生;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安教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各县市高中改扩建力度加大,恩施民族中学建设进展顺利;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发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边远乡镇补充了220名教师。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启动县乡卫生院建设项目45个,建成17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为边远乡镇补充卫生人才9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疾病防治项目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8%。

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

目标责任制管理进一步完善,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

民族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恩施“女儿会”、来凤“摆手舞”、巴东“撒叶儿嗬”等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成效明显;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丰富,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新增社会保险扩面2.6万人,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0.5亿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来凤县、巴东县纳入了全省试点县;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和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全州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2万人;城乡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恩施模式”受到民政部表彰;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加大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和治理力度,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明显。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解决了4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建廉租房2400套、经济适用住房2000套,改造农村危房8890户。

扶贫开发深入实施,570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3965户、1.6万人的扶贫搬迁任务,鹤峰县脱贫奔小康和恩施市、宣恩县“连片开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成功组织了全国推广湖北省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616”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06元,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增长15.8%。

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平安恩施”建设成效明显。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州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一些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一年来,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政府行政能力得到新提高。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民族立法力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五”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

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州人大代表建议61件、州政协提案182件。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

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得到加强,“双拥”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

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发展。

外事侨务、对台、宗教、统计、物价、审计、移民、气象、人防、水文、史志、档案、保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国资监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自治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强;工业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接待能力有限。

二是新开工和储备的重大生产性项目不多,影响经济发展后劲。

三是自身财力有限,影响了一些民生问题解决的进度和效果。

四是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艰巨。

五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以及州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入实施“三州”战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开好头、起好步。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2%,利用外资增长10%;接待中外旅游者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正确处理发展与转变的关系,努力在扩大总量中实现转变、在打牢基础中实现转变、在扩大开放中实现转变、在追赶目标中实现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建设,增强州域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基地,以“万亩乡镇千亩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六百双五”(注:

烟叶、茶叶、特色蔬菜、林果、药材各100万亩,畜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马铃薯种薯、魔芋基地各50万亩)工程,新建一批特色产业乡、特色产业村。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加大“恩施玉露”茶、“思乐”畜产品、“大山鼎”蔬菜、“清江源”烟叶等品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积极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突破性发展资源型新型工业。

突出工业在州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源、矿产、烟草、建材、医药化工等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集约集群发展。

围绕打造百亿元绿色食品加工业,深度开发茶叶、蔬菜、畜产品等绿色食品;围绕打造百亿元能源产业,有序推进水电、风电、天然气资源开发,抓好石煤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围绕打造百亿元铁矿产业,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抓好武钢恩施铁矿开发项目;围绕打造百亿元烟草产业,推进湖北中烟公司恩施卷烟厂调整产品结构,支持金叶烟草公司打叶复烤生产线技改扩能;围绕打造百亿元建材产业,以石材开发、旋窑水泥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提档升级;围绕中药材精深加工,推动医药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双亿”工程、企业成长工程和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户以上(注:

按国家新统计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定标准已由年销售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此处采用新标准)。

加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企业和项目入园力度,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聚集区和示范区。

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转变州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扩大内需的动力、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以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努力实现全州旅游高于全州、全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旅游发展速度,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百亿元支柱产业。

突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野三河等核心景区的深度开发,巩固提升巴东神农溪景区,规划开发好恩施清江画廊,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精品线路。

围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改造完善景区停车场、换乘中心、游客中心和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大力推动星级宾馆和星级农家乐建设,切实提高旅游接待承载能力。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延长旅游产业链。

有效开展宣传促销,在巩固和发展重庆、武汉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向成都、郑州、广州等地拓展,形成多元化的客源市场。

抓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

力争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文化、房地产、社区、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恩施物资铁路专用线的作用,推动现代流通业快速发展。

抓好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提高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

继续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破解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长效机制。

(二)突出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以迎接建州30周年为契机,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以上。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计划安排州级重点项目86个,完成投资120亿元。

重点做好渝利铁路、黔张常铁路、宜巴高速、恩黔高速、恩来高速、江坪河电站、郁江流域梯级开发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切实抓好恩施民族中学、州民族文化中心、州精神卫生中心、恩施客货运中心、巴东黄土坡整体搬迁等州级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抓好恩施机场二期扩建、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大型综合旅游服务枢纽、鸦来公路鹤峰城区至宣恩当阳坪段、巴东至野三关公路、坪坝营旅游公路、齐岳山风电二期工程等新开工项目建设。

抓好项目谋划争取工作。

立足长远发展,依托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加强项目储备,不断完善项目库。

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笼子和投资计划。

重点做好安恩张铁路、郑渝铁路、恩黔铁路、利万高速、恩奉高速、鹤来高速、州城环线快速通道、新兴铸管集团铁矿开发、姚家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抓好项目建设管理。

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资金等需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管理,加强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监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突出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认真落实《恩施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今年安排城镇建设重点项目150个,总投资50亿元。

州城建设重点抓好金凤大道及机场隧道、金龙大道、金山大道、209绕城线民族西路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州城的承载力。

加强各县市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以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为载体,不断加强城市管理。

不断巩固清理城镇规划区内违法修建私房成果,有效解决城镇规划区内无序建房问题。

抓好20个重点镇建设,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不断丰富新农村建设“恩施模式”内涵。

以农村水利、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实施通畅工程2000公里;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清洁能源入户工程5万户;整理基本农田3万亩,改造低丘岗地5万亩。

充分发挥村镇管理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继续抓好8个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重点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

抓好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沿线和景区、城镇周边特色村寨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省、州一系列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用地、融资、财政投入、项目扶持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按照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差异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带建设,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资源整合中形成特色,在差异发展中突出特色,不断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支持基础较好的县市加快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争先晋位。

(四)突出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加强生态建设。

围绕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

严厉打击滥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进一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成果。

加强湿地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实施城乡绿色工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调整造林结构,提高绿化水平,全年完成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

积极争取国家、省出台生态补偿政策,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加强环境保护。

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

加快实施清江流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清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全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积极抓好重点集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实施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资源节约和开发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节能,注重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洁净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着力保护基本农田。

(五)突出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积极深化各项改革。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管理。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运行高效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

加快电力等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促进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调动广大林农积极性。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

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牢固树立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意识,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以上。

加快发展对外贸易。

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培植壮大对外贸易主体。

落实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支持企业拓宽出口渠道,力争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以上。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发展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政务服务理念,变权力为责任,变管理为服务,变指责为负责,变政务为公务,落实无缺位服务制度,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努力营造更加宽松、更加优越、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

(六)突出财源建设,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扎实做好财税工作。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提供税收能力强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壮大。

严格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

严格财政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鼓励国有大型银行向下延伸机构,引进股份制银行来恩施落户,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和村镇银行在各县市设立支行,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促进保险业规范发展,积极发展“三农”保险。

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按照优化布局、扩大总量、完善功能、提高质量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抓好一批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逐步缓解城镇“超级大班”问题,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上学远”问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

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不断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缩小与省内其他地区的差距。

恩施民族中学建成并招生,支持各县市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加快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支持湖北民族学院上档升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发展卫生和人口事业。

按照提高质量、增加总量的要求,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为乡镇补充100名公共卫生人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县乡村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加强中医民族医药的研究应用,促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卫生惠民政策,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受益面。

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抓好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支持省民族歌舞团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一台精品剧目。

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对州域经济的贡献率。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

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的援助力度。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