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202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9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docx

光的反射定律案例优秀版word资料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案例 

洋青中学凌华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由于自然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

因为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如图:

a.入射光线AO;b.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c.反射光线OB;d.法线:

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e.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f.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探究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它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把一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可以用激光笔获得)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实验次

入射角i/度

反射角r/度

1

 

 

2

 

 

3

 

 

(5)将纸沿ON对折,观察现象。

4.讨论

(1)分析讨论:

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

须明确: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r与入射角i应该相等。

(2)怎样使纸板能稳定地竖直在平面镜上?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多种方案,如在纸板后做一个支架,用纸盒的一个侧面,用泡沫包装盒,等等。

(3)怎样得到“一束光”?

有人首先提出用太阳光,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太阳光不是“一束光”,又有学生想到前一节刚做的小孔照相机,其外筒可以利用了,通过外筒上带有小孔的黑纸蒙着手电筒,就得到“一束光”了。

还有学生提出用激光笔,当然效果更好。

(此情况属教学实录)

(4)怎样画出光的迹径?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描点A和B,用直尺连接OA与OB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

备注:

学生没有关于物理实验的经验,如果只看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很难完成实验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5)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实例很多,如潜望镜、大楼里利用平面镜采光、测距离、自行车的尾灯等等。

5.光路的可逆性

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

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对方呢?

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

学生实验后,把入射光线沿学生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如图。

由此讨论得出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很容易接受。

6.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小实验:

用手电或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反射,照到学生的脸上,他们会感到刺眼;而照在白纸上时,光线就比较柔和。

教师:

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这种反射我们把它叫做镜面反射,即平行光照射到镜面后平行射出。

演示:

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

提出问题:

法线不再平行,平行光入射后射出的光会不会平行射出?

通过观察后引导学生得出:

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后向各个方向射出,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这就是漫反射。

三、板书设计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3.光的反射规律

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反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4.光路的可逆性

5.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四、练习及作业

1.已知镜面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反射光线。

2.已知镜面及反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

3.已知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镜面。

五、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小结:

我们的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意识,更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

所以,在学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应以养成良好的本学科的学习习惯为主,使学生在逐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会汲取别人的成功改善自己,学会合作交流,等等。

这些能力的养成,比学会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实验,开始可能缓慢些,但必须夯实这一过程,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尤其是思维基础较差的班级,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因为这里是他们学习的转折点,低的起点,小的台阶,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乐学中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延展: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光线”一词常出现,会有学生提出:

光线是一条线吗?

对于这点,可以因势利导地加强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同样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第二章2.1光的反射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本章主要就光的传播进行教学,光的反射定律是本章的一个重要规律,既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又是另一个核心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知识,其中虚像概念,为后续的凸透镜成像性质作了铺垫。

此外,光线的建模思想也为后续教学中磁感线的引入提供了类比素材。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为基础,在此之上建立光线概念,并感受光的反射现象,继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然后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对光直线传播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经验中也获得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等现象的感性认识,不过对光线模型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规律缺乏理性认识。

通过对光束观察,感受光的传播,建立光线模型。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逐步提出反射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名词(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并研究线之间、角之间的规律。

通过猜测、假设、验证和归纳,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进行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形成规律的过程中,感受“猜想、假设、验证和归纳”的探究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并体验探究的乐趣,懂得交流与合作的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⑵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虚像。

⑶学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关注生活中的光束现象,感受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⑵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感受“猜想、假设、验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在学习光的反射有关应用中,了解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⑵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喜悦和懂得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

⑶通过从生活实例中了解光现象,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

激光笔、平面镜、带角度和转动小门的光屏、平玻璃板、白纸、蜡烛(大小一样的2支)、刻度尺。

2、演示实验器材:

激光笔、平面镜、平玻璃板、白纸。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以生活中的实例和小实验为基础,引入光线、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现象等,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通过小实验和PPT模拟演示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形成认识。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

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是突出规律的形成过程: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指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能反射光,然后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小平面镜,观察反射的光斑,感受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和入射点等物理名词。

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光斑的移动情况,感受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从而提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物理名词,同时教师板演光路图,学生初次建立光反射的空间概念。

在这基础上,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并通过实验分步验证,并同时感受光路可逆事实规律。

最后通过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巩固光的反射定律。

本设计要突出的另一个重点是:

平面镜成像特点。

方法是按照猜想、假设、验证和归纳的步骤进行探究得出成像特点。

通过生活实例分析,知道平面镜、平静水面、玻璃等都可以成像,并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验证所猜想的平面镜成像特点。

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实验设计、器材选用、观察和比较实验现象,能够较成功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对称的。

最后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确定物、像或平面镜的位置,巩固知识。

对于突破平面镜成虚像这一难点,所用方法是通过小组实验讨论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分析,逐步形成虚像概念。

通过感觉未点燃蜡烛的上没有火焰,却看上去点燃似的,确定这是一个像。

然后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没有成像,说明是虚像,然后通过PPT模拟演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完善虚像概念。

本设计中有关知识在《科学》学科中已经学习,如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实像等,但是学生学有程度并不尽然,应当注意适当的指导。

本设计通过学生感受生产、生活中光反射的实例,感悟物理知识广泛的社会性应用,同时通过自主实验活动,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的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视频1

播放“穿过树叶缝隙射下的太阳光束”和“电影院里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光束”,复习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光线。

活动Ⅰ学生实验1

利用平面镜反射激光,感受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Ⅱ学生实验2

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带角度和转动小门的光屏等器材按学习活动卡P29的“活动”要求,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活动Ⅲ学生实验3

按学习活动卡P29的“交流与合作”要求进行活动,感受光路可逆现象。

活动Ⅳ演示实验1

用同一束手电筒光分别斜射到平面镜和白纸上,感受各自反射光的强度,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活动Ⅴ应用巩固

学生练习:

会作反射光路,并计算相关角度大小。

情景Ⅱ视频2、3

播放“水浇不灭的蜡烛”、“水中倒影”等引入平面镜可以成像。

活动Ⅵ学生实验4

利用给定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活动ⅦPPT模拟演示

解释平面镜成像原因

活动Ⅷ应用

介绍平面镜成像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防止;学生练习。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自主活动、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学生实验活动,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第二环节,自主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通过小组设计实验,交流与讨论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视频1:

“穿过树叶缝隙射下的太阳光束”和“电影院里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光束”,复习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并提出光线概念,以及平行光等。

2.学生交流:

“为什么能看见月亮、镜子、黑板、人、树……等许多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引入课题“光的反射”。

(二)新课

⑴学生实验1

利用平面镜反射激光,观察反射光斑位置,教师板演多组学生实验光路图,提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和入射点等物理名词,建立光反射的空间感。

利用改变激光笔的方向或平面镜角度,观察反射光斑移动情况,感受光的反射是有规律,提出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物理名词。

教师准确板演光路图。

⑵问题

猜想:

光在反射时可能遵循的规律,即光在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⑶学生实验2

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带角度和转动小门的光屏等器材按学习活动卡P29的“活动”要求,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让光线从原来反射光线位置入射,注意光路可逆现象。

⑷大组交流

各组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结论。

结论1: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结论2: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结论3: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说明:

在归纳反射规律过程中,可以提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说法是否正确?

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学生实验3:

按学习活动卡P29的“交流与合作”要求进行活动。

结论: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⑴演示实验1

用同一束手电筒光分别斜射到平面镜和白纸上,感受各自反射光的强度,并观察墙上有否反射光斑。

⑵问题

为何手电筒光斜射到平面镜上,会有较亮的反射光,且墙上有光斑,而斜射到白纸上却都没有?

⑶交流小结

学生阅读教科书P3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节,并交流小结。

强调:

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

(三)运用巩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视频2:

“水浇不灭的蜡烛”,提出平面镜后的蜡烛为什么在水淋之下不会熄灭?

引出课题“平面镜可以成像”。

2.视频3:

镜中像(小猫照镜子);水边的倒影(美丽的湖光山色,平静的湖面像一块镜子一样倒映出旁边的山林);玻璃橱窗的景像(橱窗是一块块平的玻璃板,既能看到窗外的景象,又能看到屋内的景象在玻璃板上成的影像)。

镜子、平静的水面、平玻璃板、抛光的物体表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

问题:

平面镜所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

⑴猜想与假设

根据平时自己照镜子的实例和视频2中“小猫照镜子”,提出所注意到的问题,并作假设。

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可能的特点:

a像与物的形状、大小相同

b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d像和物左右反向

⑵实验设计

各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a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等距”特点需用哪些器材?

——刻度尺。

b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用玻璃替换镜子,用相同的蜡烛替换物与像。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位置看去,板后的蜡烛B好像点燃似的。

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c实验还需要观察、测量比较的对象?

——像和物的大小。

d如何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实验中可以通过用光屏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找像,感受虚像。

⑶学生实验4

按照《活动卡》P30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进行实验。

说明:

要强调多次实验,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器材中的物与像一定是蜡烛吗?

身边有其它物品可以替代吗?

⑷各组交流

各组交流、讨论实验现象与结论。

结论: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即像与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⑴通过PPT模拟演示光路图,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即是光源S

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视觉感觉到发

出的光线位置在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汇点S’。

⑵像的位置没有光传播过去或射出,在光屏上也无法形成,因此

我们称之为虚像。

(三)知识运用2

⑴PPT模拟演示或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如:

穿衣镜、商店装潢用的平面镜、潜望镜、书写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口腔医生诊疗时用的小平面镜等。

⑵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平面镜成像也有利弊两方面。

PPT模拟演示:

轿车车前玻璃斜置的,而大客车的车前玻璃正置,但车内不能开灯,分析原因。

<<光的反射>>说课稿甘修梅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反射。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说教材与学生;第二,说教学目标;第三,说教学重、难点,第四,说教法与学法;第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与学生

1.说教材

光的反射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光现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类“看清世界,感受光明”的基本知识。

“光的反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的现象。

既是认识平面镜、球面镜对光的作用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光的折射现象的基础,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一节课。

本节课除了使学生获得知识本身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新问题的方法。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学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物理问题。

教师要做好指导,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深奥难理解的问题,本节课包括三个知识板块,分别是:

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反射类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归纳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获得知识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要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对光的反射虽有一些了解,但对光在不同的表面发生的反射与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的反射可能有些不同,对光的不同反射不易理解。

难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成因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还不具备很好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求不能太严。

根据学生前一节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学生还很模糊。

所以这节课应多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合作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光学知识比较抽象,鉴于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依靠实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2、学法:

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头脑中物理知识的积累几乎没有,更谈不上用物理的思维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因此我力求改变他们传统接受式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在尝试简单的探究过程中,向他们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从而为以后实现更深入更全面的“自主、合作、探究”打下良好基础。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新教材中光的反射这一课,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我把课程设计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情境导入,确定目标;亲历实验,探究达标;紧扣目标,强化训练;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一)、情境导入,确定目标

我们大家都知道“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实验,首先问学生:

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这个问题老师还有点拿不准!

(表情:

迷惑不解)同学们怎么想?

我请两个同学到前边来试一下,大家一起作见证。

要求一位同学拿手电筒照向另一位同学,这个同学拿大平面镜去挡照来的光束,结果光束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射向了另一个方向,为什么?

借此引出课题“光的反射”(板书课题)。

此时教师提出:

针对这一课题,不知大家想弄清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顺势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是前面出示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然后教师出示自学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本,感知教材。

通过阅读,学生能自行解决疑问,也可以发现新的问题。

(二)、亲历实验,探究达标

1、在承接前一实验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同学拿手电筒去照射不同的物体(透明、不透明的;光滑、粗糙的)亲自感受一下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有了这一基础老师又向学生提出:

谁能把刚才的反射过程用最简单的图形描述出来?

最后老师利用课件模拟光路图明确三线、两角、一点(演示课件)(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在我们认识了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光在反射时遵守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为探究做准备)

此时学生还不能完全自主探究,需要老师加以适当引导(老师提示探究过程,可以帮助学困生设计探究方法)

探究1):

三线共面问题

探究2):

两线分居问题

探究3):

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问题

这三个探究过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一定让学生全部参与,并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激励评价。

探究结果的获得并不难,一定要由学生反馈、总结、归纳,并告诉他们科学家研究问题也用类似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渗透研究方法)

老师小结:

大家的探究结果合起来就是光的反射规律(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并形成合作互助的意识)教师用模拟课件展示规律的全过程和垂直入射、光路可逆等特殊情况。

3、结合环节1,学生已经发现光照到光滑和粗糙的物体表面会有不同的现象,眼睛有不同的感受,从而引出并介绍光的反射类型,教师用课件辅助演示,并强调这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课件演示)

(三)紧扣目标,强化训练

告诉学生学物理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以致用,物理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现在我就为大家提供一席用武之地

课件出示练习题(同时发篇子给学生)

第1题主要考查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及培养学生的动手作图能力,

第2题黑板反光问题,第3题为电视遥控问题,第4题是自行车尾灯的结构问题,这三个题目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出示这组题目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准确的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的新理念。

(四)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告诉学生刚才是我们的练兵过程,现在我要搞实战演习!

要求学生不看书,不看黑板,不研究、不商量,独立完成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卷,并发卷子给学生

(如果有时间小组交换判卷,提出问题,共同进步,需要延伸的老师点拔)

这一环节事实上是让学生有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校倡导的“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五、说板书设计

§2-2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二、光的反射规律

线的关系:

角的关系:

特例

三、光的反射类型

(本板书设计再现了光的反射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反射类型,和前面的学习目标是相对应的。

“光的反射现象”这一问题课本虽没有单独提出,但它是探究反射规律的必备知识基础,需要学生加以认识。

本板书同时也突出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中遵循“物理教学是实验与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努力实现一切教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设计的各种情境和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反射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和组织者。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训练,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