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59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Word文档格式.docx

  4、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练习的材料,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出发,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读数,在读数中总结自己读数的方法,并运用同桌交流、集体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总结,读中感悟,所有读数方法都是由学生自己主体参与,尝试探索来获取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

(铺垫助学)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看计数器上的数,复习数的组成。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看计数器复习百位数301和310的读法和写法,注意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以及那当上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占位。

  [设计意图:

复习数位顺序表,千以内数(中间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为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打下基础。

]

  

(二)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合作探究)

  1、学习千位数的读法。

  

(1)出示计数器表示的3745,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

  

(2)根据计数器分别写出不同数位上的数,学习千位数的写法。

  (3)学习千位数的读法,提示学生要从高位读起,读作:

三千七百四十五,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其中的“千、百、十”是什么意思?

(计数单位)

  2、学习带零的千位数的读法。

(黑板上出示计数器图片)

  

(1)引导学生从千位起,说出数的组成。

  

(2)两组计数器,分别是哪个档没有计数单位,没有计数单位的档应该写什么?

请两名学生分别在图片下面写上各个数位上相应的数字,书写时要与计数器数位对齐。

  (3)两个计数器表示的数字20xx和6009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两个零)

  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xx中间一个零,末位一个零,6009的两个零都在中间)

  (4)复习百位数带零的读法,中间有零要读零,末位有零不读,所以20xx读作二千零八十。

(在20xx中间的零下面写上“零”,在末尾的零写上“不读”)。

  (5)学生判断,6009中间应该读一个零还是读两个零?

举起一或二根手指头表示。

  教师给予答案,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两个“0”的只读一个“零”。

通过从没有零到有两个零的数(位置不同读法不同)的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四位数有两个零的数,由于零的位置不同读法也不相同。

  (6)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歌谣。

从高位读起,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一个都不读。

利用歌谣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中含有零的读法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介绍旅游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同时,扩大学生们对单位名称的了解与掌握。

以旅游过程和见闻的方式展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读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三)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顺思导学)

  1、让学生们独自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珠,再根据拨珠的结果写数。

  2、指定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数的写法(要和教师给的数位线对齐)

  3、课件上出示答案,让学生找出只读一个零的数和一个零都不读的数。

通过读一读、拨一拨、写一写,判断等方式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加深学生对数的写法的掌握。

  4、学习万以内数的写法歌谣。

  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占位。

利用歌谣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中含有零的写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巩固练习:

(应用促学)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准确判断出是否正确,正确修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学生动手连线,集体订正。

  3、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用□3、□8、□0、□0四张数分别摆出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和一个零都不读的四位数。

并将摆好的数写在练习纸上。

集体订正。

是知识的一个拓展,通过摆一摆,写一写,加深对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

(梳理评学)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歌谣。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并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一部分学生从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万以内数的读写经验。

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学习新知。

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难点。

针对这一难点,我在备课的时候深入研究了教材,进行了预设,估计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在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不用“0”占位的错误。

例如:

三千零三,写作:

303,三千五百,写作:

350,三千三百,写作:

330等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分析原因,还是由于对数位的理解不够透彻。

重点指导在读数写数时,先分析这是一个几位数,然后再读数写数,读写后数一数数位。

比如:

在出示了计数器后,先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提问回答:

这个数是由几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写出的数应该是几位数?

这样就知道没有数的数位要用0来占位,就不会出现缺少数位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2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

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数学思考:

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

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判断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难点:

1、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如荡秋千等。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点。

  五、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乐园主题图及各种游乐项目运动现象的部分图等。

  学具:

学生学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子、凳子等。

  六、教学方式与方法

  1、探究式师生互动学习方式2、观察法与分析法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六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与旋转运动现象

  我是这样引入的: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公园去玩一玩,(出示主题图),哇,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教师夸张的语言将学生吸引住,然后出示多媒体:

旋转椅、缆车、摩天轮、跷跷板、滑滑梯等。

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是怎样在动,并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

  

(二)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课件出示旋转动画和平移动画)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移?

什么是旋转?

让学生通过实物的再次观察抽象出:

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三)说一说——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找出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电风扇叶子的转动是旋转现象,学生很可能说成风扇叶子是旋转现象等等。

  列举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以后,再让学生眼睛闭上,边想边用手做一做,什么是旋转?

什么是平移?

  (四)画一画——体验在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物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多媒体呈现“蚂蚁搬家”游戏来互动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

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一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五)做一做——在做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利用桌子、凳子、椅子、学具或自己的身体等做一做旋转与平移现象。

在做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将做的好的点到前面。

让他们表演并说说自己做的是哪种运动现象,下面的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说为什么?

  等学生做完以后,教师用一根线栓住一只粉笔旋转,让学生判断,然后停下,不做完一周,做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

为什么?

紧接着推门问:

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象刚才粉笔运动和门的运动,虽然没有做到一周,但是仍然是围绕中心运动,属于旋转运动。

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这样旋转的现象。

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六)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回答,然后核对。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第三题,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

哪些是旋转?

自己选择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指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

第四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用动画形式集体订正。

第五题作为课堂作业独立完成。

  八、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运动直直地移动

  方向发生改变方向不变

  九、本节课要注意的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不要罗嗦,要简练。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与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

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

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

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

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

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

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

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

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写在黑板的中间。

我这样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数学的关键,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及本堂课的任务,学生将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他们会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将得以培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

  2.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绘图纸)、计数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三位数,引导学生读数.(题目自拟)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指导学生数绘图纸小方格的数目(或投影出示).(参照教科书上例5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

  

(2)总结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学例6.(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教师提示学生从一百数到一百二十时注意什么?

  

(2)从一午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

  ①启发学生观察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②数到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万时怎样拨珠?

  (3)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使学生明确:

千和万两个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4)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①从三千九百九十,一个一个地数到四千零八.

  ②从四千九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③从八千五百,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五百.

  3.教学例7.(适时出示课件“计数器”)

  

(1)在计数器上出示745、280、609,启发学生试读,并说一说怎样读的?

  

(2)在计数器上出示3745、20xx、6009.

  ①出示数位顺序表.

  ②拨上3745,读出它的组成.

  ③拨上20xx,读出它的组成.

  ④拨上6009,读出它的组成.

  (3)读数注意什么?

读数时首先判断最高位是什么位.

  中间有一个或两上0都读一个“零”.

  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

  (5)出示万以内数的读法,引导学生阅读.

  (6)做一做.

  读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438370450086900

  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下面各数.

  2469502360071000090307006350728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5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

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

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14+7﹦15-9﹦20-12﹦

  4×

5﹦8×

6﹦15÷

3﹦4÷

4﹦

  师:

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

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

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回忆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根据含义为他们找朋友渗透运算,不仅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富有童趣的活动也能在课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课件出示: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

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

这个问题你会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